周天子将齐哀公处以烹刑,是因为他犯了什么罪,做错了啥?

作者&投稿:貊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哀公,名如其人,非常的悲哀!

作为齐国国君,姜子牙的第五世孙,齐哀公的死实在是太冤了,只做了12年的诸侯王就被周天子扔进锅里给活活地煮了,而煮他的理由既然是因为他2年没给周天子上贡?

齐哀公

有人可能会觉得臣子必须要朝贡天子啊,齐哀公2年不来就是他不对嘛。可是在周宣王时期,鲁国的鲁武公12年才来见一次周天子,而且当时的周宣王还把这件事当成是一次盛大的庆典,并记载于史料中。一位是2年不来就被煮了,另一位12年才来一次被当成贵宾招待,这待遇差距不是一般大啊!

周天子为何要煮齐哀公

齐哀公时期,周家天下由周夷王执掌,当时的周家势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分封制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各诸侯国的实力日益强大,开始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管束。周夷王登基后也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扭转这个局面,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总是希望做点实事出来。

齐哀公

就在这个时候,纪(Jǐ)国的国君纪侯在周天子面前嚼舌根说坏话,他说齐国的齐哀公想造反,两年都不来朝贡天子,而且他的名字叫不辰,分明就是不想做“臣”子的意思。周夷王一听顿时无名火起!于时马上召集众诸侯前来,并在众诸侯面前立一口大鼎,里面煮着沸腾的油水,然后把齐哀公押进来,列举了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当着众诸侯的面把齐哀公扔进大鼎之中!可怜的齐哀公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成为了鼎中冤魂。

周天子煮齐哀公无非是想在众诸侯面前立一个威严,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纪国君的小报告正好给了周天子一个机会,但也因此与齐国结下了梁子,在九世之后齐国把纪国灭了,就是为了报当初杀君之仇!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九世之仇”。



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周夷王三年,周夷王召集诸侯,当着诸多诸侯的面,用大鼎把齐哀公烹煮了。

我们知道,齐国是周朝功臣姜子牙的封地,齐哀公是齐国的第五代诸侯,在历代周天子的眼中,齐国也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齐国和周王室的亲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诸侯。

那是什么原因让周天子用这么残酷的酷刑来惩罚齐哀公呢?

1.周夷王的大国梦

周夷王是周朝的第九代天子,其登基在位的时候,周朝已经处于下坡路上了,渐渐对周围的诸侯国失去了控制,大国的诸侯也渐渐的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有的已经不来朝贡,而且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抢夺土地财物,扩张自己的势力,甚至楚国诸侯自立为王,相仿周天子分封诸侯王,事实上与周朝成了平起平坐的国家,其他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也开始蠢蠢欲动,周朝的礼乐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可偏偏周夷王又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天子,他想重振周武王时期万国来朝的盛世,因此,他急需要一个立威的机会,并且这个机会还要好好挑选,第一不能是大国诸侯,因为得罪不起,第二,也不能是太小的诸侯国,因为太小了起不到威慑作用。

俗话说的好,想睡觉的时候偏偏有人来给送枕头,就在周夷王苦思冥想的时候,机会来了。

送上门的机会就是齐哀公,于是,周天子怎么看齐哀公怎么觉得是最合适的那个人选。

2.为什么是齐哀公?

那么,为什么说齐哀公是周天子立威的最好对象呢?

第一点是,根据史籍记载,齐哀公日复一日的”荒淫田游“,也就是这个齐哀公不论是在齐国国内,还是在诸侯之间口碑不行,从他下手不会引起民意的触底反弹。

第二点是,在文章的开头说过,齐国是周王室关系很亲密的国家,从齐哀公下手起到的震慑效果会更加明显,现实,自己大义灭亲的明君风范。

第三点是,在所有不来朝拜周天子的诸侯中,齐哀公就是那个出头鸟,不但不去朝拜周天子,而且还以周天子的长辈自居,在荒诞的齐哀公看来这不是事,但是,在想要树立自己权威的周天子看来这却是一件事,并且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其实,在周夷王继位的时候,周朝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了,实力比较大的诸侯国已经成了气候,只是没有一个时机,在把齐哀公烹煮之后,事实上不仅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激起了诸侯们的反叛之心。


本文图片取自于公开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周武王分封诸侯以来,由于周朝无法对所有的诸侯进行管理和约束,从而导致礼崩乐坏,失去了对天下的实际统治。天下诸侯趁机各自割据一方,积攒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慢慢将触角伸向了弱小的诸侯国,将其灭亡或者是兼并,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战火不断。

这段时期除了出现了大量的战争之外,也是文学广为发展的时期,因此后人可以从大量古籍中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比如《史记》、《左传》、《吕氏春秋》等等。从这些书中,我们了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无数诸侯国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比如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都有着各自精彩的历史,并引发了后人的诸多关注和讨论。

但是严格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和周朝重叠的,只有周室灭亡到秦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那段时期才是独立的。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颁布的号令诸侯必须无条件的执行,当初分封诸侯,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天下的各个角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周王室开朝既巅峰,可是周武王执政一年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在武王去世后,国力日渐衰弱,国君无所作为,所以在这段历史中周王室的事迹不甚引人注目,被许多诸侯国抢走了风头,以致于许多人只记得春秋争霸、战国风云,反而忽视了周王室的历史。到了周夷王时期,他希望复兴周室,恢复当年武王执政时期的荣耀。不过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分封土地的诸侯国们正忙着进一步开疆拓土,发展建设,不愿意听从周天子的号令。于是周夷王为了树立天子的威信,用极刑处死了齐哀公,有力地震慑了天下诸侯。

齐国负责为周室讨伐诸侯

说到齐国,那可不是一般的诸侯国,那是周武王的首辅大臣,灭商功臣之一姜尚的封地。虽然齐国和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都是平级的,但是姜尚得到了一项巨大的权力。据《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中记载: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因此,齐国获得了为周王室讨伐作乱诸侯的权力。

由于姜尚和武王感情十分深厚,再加上这项特殊的权力,所以齐国的地位和其他诸侯国有了区分。如果有作乱或者犯错的诸侯,只要周王室一声令下,那么齐军立刻出兵协助周天子处置这些诸侯,而这些诸侯却不敢反抗齐军。

不过,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十分落后,周天子很难及时获知国都以外各诸侯的情况,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更好的管理诸侯,周王室规定,诸侯必须要严格履行诸侯的义务,其中有几项要求是必须严格来执行的,那就是按时来朝拜周天子、向周王室朝贡、无条件服从周天子的任何命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林林总总的小要求,但是总体来说,这三点是重中之重。

违反了这三点的诸侯,在周王室看来就是犯下了罪无可赦的错误,必须处以极刑,这个时候齐军就可以出动了。不过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齐军是否会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呢?答案是一定听从的,从史料记载来看,齐军严格的执行了周天子下达的每一道征讨命令,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也使得周王室和齐宗室的关系十分密切。

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东方的首席国家,齐国无论是在政治地位还是军事实力上都是极高的。按照正常思路,这样的诸侯于情于理都应该得到周王室的偏爱,享有其他诸侯无法享受的特权。事实上,两者之间确实共同渡过了很长一段的甜蜜时期。

也正是由于周王室的偏袒,齐国在接下来很长时间内,在山东半岛上肆意妄为,大量开疆拓土,增强自己的实力,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消灭了许多诸侯国。要知道,当时还处在春秋初期,诸侯之间即使有战争,也只是对错之争,失败者在战争结束后,只要积极向周王室和战胜方请罪,是可以得到原谅的。

如果想取消一个诸侯国的称号,那必须得到周天子的同意,换句话说诸侯之间的灭国行为就等于是谮越行为,是诸侯自己私自行使天子之权,属于谋反行为,罪无可赦。对于齐的行为,周边的诸侯都十分愤慨,这里边既有诸侯愤恨齐不尊重周王室的犯上举动,也有诸侯妒嫉齐通过此举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这也为之后齐哀公被周天子处以极刑埋下了伏笔。

齐哀公开疆拓土拒绝朝贡

在齐哀公执政的时候,史料记载他荒淫田游,这里的淫不是淫乱的意思,而是过度之意,荒淫田游从字面上理解是在田地里过度游玩,由于他的下场十分凄惨,所以史料也没有太多的记载,不过他绝非一个爱游玩的国君。

之前我们提到过,周王室受限于通讯和交通落后,很难实现对分封诸侯的有效管理,于是周王室因地制宜,提出了一条政策,那就是承认诸侯开拓出来的田地是诸侯的私产,但是要按照制度为这些私产交税。不过许多诸侯都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如实地向周王室纳税。

由于这条政策的颁布,诸侯有了开疆拓土的理由。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回报,国土得到提升的诸侯应该以身作则,向周王室缴纳更多的税款;并且在国力提升、财富增加之后,为了报答王恩,向周天子进献更多的朝贡。

齐哀公就是一个大力开疆拓土的国君,所谓的荒淫田游,指的就是他到处游巡,搞领土拓张。这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奠定了基础。据《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中记载: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之所以齐国始终在春秋战国时代屹立不倒,成就霸业,不得不说是之前的基础打得好。


但是通过开疆拓土,使国力得到巨大提升后,齐哀公却不打算向周王室按照实际开拓的荒地纳税,更为过分的是他甚至连诸侯应该履行的朝贡义务都不做了。这一点让周夷王十分生气。

我们知道,周王朝分封诸侯虽然结局难以令人满意,但是在当时来看,却是有其合理性的。

首先,周朝灭商后,作为之前商朝的一个诸侯,很难有经验管理整个国家,所以不得不借助诸侯的力量,将诸侯分封到各处。

其次周王朝分封诸侯也不是随意分配的,围绕着国都附近的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都是周室至亲,并且以血缘之情作为维持双方关系的法宝。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王室其实已经考虑到诸侯有可能趁机脱离王室的统治,并且试图寻找解决办法,只不过之后诸侯势力之大,远远超出了其想象的程度。

比如齐国,和周王室的亲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诸侯,武王和姜尚并肩作战,治理国家,畅谈未来,在双方秉持有相同的政治理念之外,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这点可以确保姜尚即使手握重兵也不可能去推翻周朝的统治。

但是武王和姜尚的后人继位后,历经几代之后,对先祖之间深厚的感情无法理解,又因为分别身为天子和诸侯,所持的立场完全不同,政治理念也难以统一。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前提下,仅仅靠着先人的遗训,是无法达到维持双方情谊的,这也导致了哀公产生了拒绝纳贡的念头,同理,也是周夷王可以不顾及情面,随意处置齐哀公的重要原因。

周夷王烹杀哀公震慑诸侯

随着哀公日复一日的''荒淫田游'',齐国的触角越伸越长,没有被诸侯占据的荒地越来越少,在一次开拓荒地的过程中,齐国和纪国盯上了同一片土地。齐国是当时的镇东诸侯国,实力自然可想而知,在双方争持不下的局面下,冲突爆发了,可想而知,纪国自然惨败。

双方的矛盾就此结下,当时周天子是周夷王,他希望复兴周室,恢复当年武王执政时期的荣耀。据《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十》中记载:

''《纪年》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宾于河,用介珪。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帝王世纪》曰:夷王即位,诸侯来朝,王降与抗礼,诸侯德之。三年,王有恶疾,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群望,以祈王身。十六年,王崩。''

不难看出,周夷王十分在乎周天子的权威,让天下诸侯纷纷来朝,就在这个时候,纪国国君向周夷王汇报了齐哀公的行为。

当时的诸侯身份十分尊贵,仅次于天子,所以他们的行为对错没有法律条文可以约束,只有天子可以定夺他们的罪行。就这件事来说,其实可大可小,往大了说齐国这是越俎代庖,以诸侯之身行天子之事,是死罪;往小了说是齐君忽略了天子的威严,应当重罚,不过只要齐君认错态度端正,进献厚礼,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对于胸怀大志的周夷王来说,他更希望趁此机会震慑诸侯,让诸侯畏惧天子,所以他将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无限放大,用大鼎烹死了齐哀公。

笔者认为,既然周夷王动了杀心,自然有很多办法杀死哀公,为何选择用鼎来执行烹刑呢?放眼春秋战国甚至整个华夏文明史,也没有第二个国君遭受了这种酷刑。这是因为当时鼎乃代表天子之物,周夷王用鼎来行刑就是为了提醒天下诸侯要记得天子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此之后安心朝见天子和晋献纳贡。

在用极刑处死了哀公之后,周夷王此举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齐国方面胡公继位,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搅得齐地一片混乱,被莱国夺取大量土地,被迫迁都。而周王室方面也一举树立了威信,让天下诸侯畏惧,在短短几年间,许多之前不愿意朝贡的诸侯又继续朝贡,对周天子的命令言听计从。

周夷王七年的时候,他派遣虢国国君率领六国之师攻打不服王命、常来侵扰的太原之戎,一直打到俞泉,获得一千匹马。此战之中被征召的诸侯没有一人敢抗命,都带领精兵强将奋勇作战,极大的提升了周王室的声望。这种程度的联合作战在之后的周王室是很难见到的,也达到了周夷王烹杀哀公的真正目的。

结语

周朝虽然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但是从立朝之后,国力日渐衰落,这是其国家性质导致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有数位周天子仍然希望通过各种办法,使周室恢复之前的荣耀,并且积极施行自己制定的策略。

周夷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周朝和春秋初期的历史对周王室的记载比较少,我们很难通过周夷王的日常言行了解到真实的他,不过在处置齐哀公这件事上,周夷王可以称得上是一心只为国家着想,才甘愿背上暴君的骂名,用极其罕见的烹刑处死了齐哀公。他此举的真正目的,是察觉到了齐国开疆拓土,壮大了国家实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表现出对周王室的尊重,照这个趋势下去,和周王室关系最密切的齐国有很大可能成为自身的威胁。

而且春秋初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比如郑国、卫国、刑国,都是姬姓政权的骨肉至亲发展而来的政权,这些国家是周王室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边疆地区的国家比如齐、秦、楚在发展壮大的时期,周王室还是有足够的力量去制约他们的。不过后来的战国七雄,在春秋时期绝大多数还都是势力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只有齐在立国初期得到了周王室一部分的军事力量,得以迅猛发展,成为边疆地区的一只猛兽,所以周夷王盯上了齐哀公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周夷王烹杀齐哀公之后,他也确实达到了他的目的,震慑了天下诸侯,树立了周王室的威信。自从周共王死后,西周就进入了衰落的时期。先是周共王的儿子周懿王被西戎等蛮夷打得被迫迁都,郁郁而终。后来又有共王的弟弟周孝王篡位,打破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核心宗法制度。由于周王室被蛮夷打败,以及周孝王带头破坏宗法制度。周王的权威已经极大的衰落了。

到周夷王继位时,诸侯土地兼并严重,矛盾不断,甚至可能爆发战争。更严重的是,一些诸侯开始目无王室,威胁到了周王室的统治。周夷王能用雷霆手段稳定住当下的局面,使周王室获得了喘息之机,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可惜的是凭借他一人之力无法阻挡历史发展的潮流,再加上他又中年早逝,在他死后,周朝又无可避免的走上了衰败之路



其实他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周夷王就是为了提醒天下诸侯要记得天子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杀鸡儆猴。

主要是因为齐哀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有一次,周天子号令各方的诸侯前来进见,齐哀公不仅姗姗来迟,态度还非常无礼。


周天子将齐哀公处以烹刑,是因为他犯了什么罪,做错了啥?
周天子煮齐哀公无非是想在众诸侯面前立一个威严,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纪国君的小报告正好给了周天子一个机会,但也因此与齐国结下了梁子,在九世之后齐国把纪国灭了,就是为了报当初杀君之仇!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九世之仇”。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所以周天子用残忍的烹饪刑,处死了齐爱公。事实上,周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纪国友想代替自己成为新的皇帝标志。纪国其实是一个大国,姓蒋,也是蒋子牙次子的封地。周皇帝为了恐吓姬和蒋,干净利落地杀死了齐国公爵。江一直是皇室的亲戚,有皇室的姻亲,外国的亲戚,天子不能公开反对江,只有通过这个快...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把齐哀公“送给”周夷王的人是纪国的国君纪侯,因为齐哀公总是想打纪国的主意,但是纪国实在是打不过齐国,毕竟实力在那摆着的,既然有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该怎么办呢,也好办,直接找领导不就行了,于是纪侯就找到了他们共同的领导,周夷王。周夷王面对纪侯的热情朝拜,那是相当舒服,...

西周中后期的一桩疑案,周天子烹杀诸侯,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在西周中后期,也就是公元前868年,发生一桩天大的疑案,之所以说大,因为这事涉及到天子与诸侯,当时的周天子周夷王烹杀了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是西周第9位天子,同时也是周武王的七世孙,齐哀公是齐国第4任国君,同时也是姜子牙的曾孙。姜子牙当年可是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的头号功臣,也是周武王最...

周天子为什么会烹煮齐哀公?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小引子,周天子我认命你继承你祖宗的荣光,统领齐国的军队。这件任命状的背景,就是发生在烹杀齐哀公之后,可见此事对于齐国影响之大。齐哀公死后,齐国和纪国算是结下了梁子。终于在两百年后,齐国出兵灭掉了纪国,大仇得报。可是,齐国为什么能憋200多年呢?这特么也太能忍了...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齐哀公就是因为侵占了姬姓诸侯国以及先贤前圣诸侯的领地,故遭到纪侯的弹劾,最终周天子召他到镐京,趁机将他烹杀,以示各诸侯务必各安本份,不要想着扩张。其实齐哀公如果不去周王室都城,也不至于被烹杀;楚国国君灭国无数,他就从不去朝拜天子,等周天子昭五来征伐他,战而可胜,还设计将周天子...

为啥周天子要把姜尚的后人齐哀公生生煮了?
而周王烹杀齐侯,目的是要震慑不尊重王室的诸侯,重树王室的权威,但终究周王的地位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周夷王烹杀齐哀公 四、宋襄公将鄫侯当祭品 不仅天子为树立权威,会将不听号令的诸侯诛杀,连霸主也会如此。以东周勉强可称为霸主的宋襄公为例。宋襄公欲称霸主 ,邀滕、曹、邾、鄫等...

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竟被周王烹死?
两人找到周天子,进献谗言,并在周天子耳旁煽风点火,举报齐哀公特别喜欢打猎。而打猎这种组织纪律极强的行为,在周天子的眼中便变成了,齐哀公有异样心事的行为。如此齐哀公,便被周天子处以烹杀的残忍刑法。其实周天子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纪国有想要取代自己成为新天子的迹象。纪国其实是姜姓大国,也是...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
周天子为何要把姜子牙的后人齐哀公活活煮了?周夷王是西周的第九位君主,其在位时期,王室开始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周王室对各诸侯国还是有着威慑力的,因此作为天子的周夷王试图恢复周王室的威严。周夷王 齐哀公是齐国的第五代国君在位时,荒于田猎酒色,又不尊礼制。《诗·齐风...

周夷王为什么要煮了齐哀公?
齐哀公到了周王都后,就被人给扔煮沸的鼎里面活活给煮了。尽管姜子牙神通盖世,为周王室的建立立下巨大功劳,但是也没想到会有齐哀公这样的后代,被人活活煮了。从周夷王的角度来说,把一个侯爵诸侯国的国君给煮了,应该是一件震慑天下诸侯的事情,也是重塑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一个手段。

潍城区13228913214: 汤镬一般用来处以什么样的犯人 -
娄响惠百: 汤镬即烹刑 烹刑,或称烹杀,是一种酷刑.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 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榜》中,西周始祖西伯(后称周文王)被囚於羑里时,西伯之子伯邑考遭到妲己的陷害,被纣王处以烹刑,放在大锅里「烹为羹」. 司马迁《史记》记载,秦朝末年的项羽也时常使用这样的刑罚,他曾烹杀不肯屈服的汉将周苛;也曾威胁要把汉王刘邦的父亲烹杀,不过刘邦表示并不在乎,最后项羽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著名受刑人 齐哀公 郦食其 周苛 朱高煦

潍城区13228913214: 历史题:大块肉用什么煮 -
娄响惠百: 鼎,古代煮肉的器具,后来出现了引申义,指的是天下.这个是最正确的答案.古代犯人也会处以“烹刑”,也就是放在鼎里煮的

潍城区13228913214: 古代的釜煮刑和火刑,哪一个犯人会更痛苦 -
娄响惠百: “釜煮刑”,就是直接扔进沸腾的油锅中.火刑:用火烧人是最原始蛮荒的做法,古代的西方和东方都对火刑津津乐道.我个人觉得是釜煮刑.因为火刑直接点火活活烧死 不烧死也得熏死,虽然痛苦但很快就过去了.而釜煮刑有一个等水沸腾的过程,那时犯人虽然没死,但一定非常恐惧,等死的感觉一定很痛苦,何况釜煮刑是用火煮锅里的水再用水煮人,时间比火刑慢,所以应该是釜煮刑更痛苦

潍城区13228913214: 古代的“蒸刑”和“煮刑”是怎样将犯人处死的? -
娄响惠百: 就是弄一口大瓮倒满水,把人放进去,下面加柴烧,直到人烧熟为止= =话说这好像不是18酷刑里的刑法啊...附上18酷刑:01.<剥 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 02.<腰 斩>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

潍城区13228913214: 商鞅是死前被车裂(五马分尸)的嘛? -
娄响惠百: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潍城区13228913214: 古代镬烹之刑: 是先把犯人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还是直接将犯人仍入沸水中 -
娄响惠百: 直接扔进去煮,这样会很疼,叫声更凄厉,更能体现出刑法的可怕,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就更完美.

潍城区13228913214: 凌迟、绞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刑罚?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折磨人的手段还有哪些? -
娄响惠百: 楼主说的两种可以查百度. 此外比较有创意的刑法还有: 醢刑:“醢”是一种烹饪或者食物的名称,把肉剁成肉酱,做为刑法时使用方法相同. 烹刑:也是一种烹饪方法: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大锅,放在柴火上烹煮. 俱五刑:就是指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梳洗: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还有一中也比较 有创意:岳飞受过的但没有集体名称:首先用鞭子抽打,遍体鳞伤的时候在用麻布包在身上,过一段时间伤口愈合,麻布也就愈合到了皮肤里,最后把抹布一条一条的撕!!!(痛吧?)

潍城区13228913214: ...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C.皇帝虽几次发... -
娄响惠百:[答案]15.A16.D17.A18.1)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河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2)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被忠愤所激发,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辞...

潍城区13228913214: 古代官员犯了错会有那些惩罚方式? -
娄响惠百: 中国古代的死刑种类很多,死刑不仅仅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还包括了羞辱、报复等含义.有的是一种很残忍的酷刑.其种类有:凌迟、斩首、绞、赐死、弃市、车裂、脯、戮、炮格、磔(音折)、烹、焚、枭首等.有的是法定刑,如斩首、弃...

潍城区13228913214: 古代刑罚之烹刑——行刑时必须将犯人的衣服裤子和鞋子都脱下来么? -
娄响惠百: 没有啊,直接抬着仍进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