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提督”刘厚基”的问题.

作者&投稿:温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清朝提督的~~~历史很好的知道的人进~~

  1。在清代,置有“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是地方的高级军事长官,受“总督”或“巡抚”指挥,从一品。下设镇,协,营,汛四级,所直接统辖之绿营兵,称为“提标”。有水师的地方,或专设“水师提督”--相当于现在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的司令员
  2。具你所描述此人应该是湘军水师的人也许是彭玉麟的属下,因为清军正规三大水师高级将领并无这个人,如果此人在湘军也不能是提督,因为湘军水师高级将领就那么几位并未有这个名字-彭玉麟-杨载福-(下附湘军主要将领名单)
  3。彭玉麟,字雪琴,湖南人。湘军水师统领。官至兵部尚书,一等轻车都尉,加太子少保。赠太子太保,谥刚直。湘军水师纵横长江十多年,攻克了沿江所有的战略要地:武昌、湖口、九江、安庆和天京。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平生能诗,常气盛言直,别有风格;尤喜画梅,枝干纵横,繁花满树,海内多有流传。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著有《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公诗集》。
  (的确湖南莲花乡出了不少名人)

  湘军主要将领名单
  主要湘军人物
  (包括由湘军发展到淮军的人物):
  曾国藩,湘军统领。建立湘军,消灭太平天国,主导洋务运动。
  曾国荃
  曾国葆
  曾国华
  李鸿章,晚清重臣。由曾国藩一手提拔,并创立淮军。
  江忠源
  江忠济
  胡林翼
  左宗棠,晚清重臣,民族英雄,曾收复新疆。
  杨岳斌
  彭玉麟 湘军长江水师将领
  刘长佑
  李续宜
  李续宾
  刘蓉
  刘坤一
  程学启,本为太平军将领,1861年投降湘军,1861年底编入淮军。
  丁汝昌,本为太平军将领,1861年投降湘军,1861年底编入淮军,曾指挥黄海海战。
  蒋益沣
  刘檡昭
  刘锦棠
  罗泽南
  王錱
  孙开华,在台湾抗击法国侵略者。
  塔齐布

从一品官:将军 都统 总督 提督正二品官:副都统 巡抚 总兵从二品官:布政使 副将正三品官:城守尉 按察使 参将
级别上:提督≧总督≧巡抚≦提督。实权上:总督≧巡抚≧提督
一、提督
掌管八旗的叫都统,掌管边疆省份之外的各省绿营军的就是提督,品阶与都统一致,都是从一品。除了各省提督,清朝中后期还设置有水师提督,京师还有九门提督,他们的品阶全都一致。
掌管一省水师或绿营的军力,为一省最高武官,级别上从一品。而总督(这里特指地方总督而非专务总督)的级别与所辖省份的多少无关,而与是不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有关。是的话就是从一品,如果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则是正二品。
提督是武官,在品级上,提督是从一品的高官,比巡抚的地位还高。但是由于文官高于武官的惯例,提督需要服从巡抚和总督的命令。提督负责管理全省的驻军,类似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在南方的各个省,都有提督。
二、总督
总督是地方上最高大员,堪称封疆大吏,官阶为正二品,实际操作中,总督一般会加挂尚书、大学士等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品阶。清朝设有九大总督,除了直隶和四川单省设置有总督,其它七大总督都署理两个省以上,总督拥有包括属地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最高级别的管理权。
直隶总督由于在天子脚下,别看只管一省,但实属各大总督之首。
除了地方九大总督,清朝还在部分时间段设置了一个漕运总督,两个河道总督(江南、东河)。
三、总兵:
清朝总兵品阶为正二品,全国定员八十多名,受本省或本水师提督直接统辖领导。
四、巡抚:
巡抚是每个省份的最高官员,官阶为从二品,低于总督,每省都会有且只能有一个,但像直隶、四川这两个有总督的单省,为了避免机构重叠,干脆就取消了巡抚这个职位。在有些地方(如甘肃)和有些时间段,总督衙门所在的省份,也会由总督兼本省巡抚。巡抚负责管理属地的政务为主,军务为辅。
总督与巡抚可能会有督抚同城的现象,从级别上,总督要比巡抚高,但两者之间并非直接隶属关系,总督比较偏重军政,巡抚偏重民政,巡抚可上达天听,直接对皇帝负责。在清朝统治前期,总督权力绝对大于巡抚。
到了中后期,巡抚与总督在督抚同城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无非两种,一种是像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那样,干脆把广东巡抚裁撤掉;另外一种就是像两江总督(管着江苏、安徽、江西)那样,到了后期安徽、江西两省巡抚无论从名义上还是业务上都不再归两江总督管辖。
五、都统:
都统与将军一样,都是从一品,满蒙汉各有八旗,合计二十四旗,二十四位旗务都统管理本旗军务民务全面工作。清朝后期的旗务都统一般没有实权,是由各中枢大臣兼任。
除了旗务都统,还有各地的驻防都统,由于与驻防将军级别相同,所以驻防将军与驻防都统一般各有管辖范围,驻防将军手下设置的助手叫做副都统。
驻防都统在乾隆年间只设有三个,分别是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和乌鲁木齐都统,其中前两者不受驻防将军节制,乌鲁木齐都统与和伊犁将军在管辖范围上有一定重叠,因此,乌鲁木齐都统虽然品阶与伊犁将军相同,实际上地位要低于伊犁将军。

扩展资料:
1、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
六部之设,与明朝相同。但有三点变化。
一是六部之官为复职,即有一汉员,必有一满员。尚书、侍郎如此,司官也是一样。一般说来,司官掌印为满员,办事为汉员。又有笔帖式,满语是文书官的意思,专供笔札,以满、蒙、汉旗人担任(各院寺皆设)。
二是所属机构有部分调整。如户部下设十四司,刑部下设十八司。
三是职权小于明朝六部。如吏部的一部分人事权划归军机处。兵部不问八旗军政,所司止绿营具体事务,军事调动、命将征伐,则归于皇帝,出于军机处。工部主管工程建设,但黄河、海塘等重要工程皆皇帝指示调度,工部并不过问。
乾隆时,六部之外,又增设乐部。乐部管理大祭礼、大朝会演乐及审定乐器音律。设典乐大臣。统领神乐署、和声署、什帮处。
2、清朝官员等级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旧读zhěng)、从(旧读zòng)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
此外还有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都视为超品。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2、品级详解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
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经略大臣(通常由大学士兼任,因事特设,事罢即撤)、大学士衔总督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办事大臣(兵部尚书衔)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武职外官:驻防将军、都统、提督、巡抚(加提督衔)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山东巡抚、驻藏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例兼副都统衔)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盛京总管(副都统衔)
从二品:
文职京官:各部院左右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驻藏帮办大臣(侍郎衔)、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冠军使、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佥都御史、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太医院左右院判、国子监司业、堂主事、各部院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各部院七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各部院九品笔帖式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官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官员等级

清朝 -- 十里坡之战 千年历 史载目录
十里坡之战 西捻军的最大一次伏击战 十里坡之战是西捻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西安东郊十里坡同湘军刘蓉部进行的一次著名战斗。 高楼寨之战后,捻军继续流动作战,在山东、安徽、河南的广大地区不断打击清军。清政府命曾国藩部署镇压捻军。 曾国藩先后实施“以静制动”、“聚兵防河”的作战方针,都归于破产。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淮各军,负责镇压捻军起义。 捻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长时间不停顿地流动作战,使部队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同时又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日益严重。捻军领袖赖文光等深感“独立难支,孤军难立”,试图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于是在1866年10月决定将捻军一分为二,由张宗禹、张禹爵、邱远才等率部分捻军西进陕甘,联络陕甘回民起义军,以为犄角之势,是为西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李允等率部分捻军留在中原地区,与敌周旋,是为东捻军。 西捻军约有3万余人。在张宗禹等的率领下,1866年10月由豫东经许州、洛阳、陕州(今三门峡市西)、阌乡(今灵宝西北),于11月9日进入陕西华阴县境。署理陕西巡抚刘蓉当时正率1.4万湘军在陕甘交界处堵击回民起义军,在得知捻军入陕后,感到形势严重,请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刚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借口筹备粮饷,停兵湖北,踌躇不前。清军援军难以很快入陕,为西捻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捻军进入华阴后,立即西进华州(今华县)、渭南。刘蓉不得不将所部东调,对付捻军。11月14日, 提督刘厚基 率兵3000人由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一触即溃,败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各营,分兵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捻军于华州敖水东面的树林里设伏,大败湘军,歼敌近千人。 初战获胜后,西捻军乘胜西进,于12月14日进抵西安东面的灞桥镇。然后折向东南,占领蓝田县的泄湖、蓝桥等地。为了调动西安清军,后又佯趋商州(今商县)、雒南(今洛南)。待清军东向追击,捻军又北走渭南,并虚造东攻潼关之势。当湘军北上堵截时,捻军又迅速西进,摆出攻打西安的架势,并在灞桥十里坡周围村庄设下伏兵,布好伏击圈,等待敌军到来。 1867年1月23日,湘军追至临潼东北的新丰镇。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诱敌,与湘军且战且退,将湘军诱至十里坡。记名提督杨得胜、总兵萧德扬、提督刘厚基、道员黄鼎等部敌军相继进入伏击圈。捻军诱敌部队立即回马反击,伏军步队从两旁村堡杀出,马队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团团包围,湘军阵势大乱。时值风雪弥漫,湘军士卒因连日奔走,疲惫不堪,冻饿交加,士气低落,无心作战,火药又被雨雪浇湿,不能点放。捻军则士气高昂,勇猛冲杀,与湘军展开白刃格斗。半日之内,连斩总兵萧德扬、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清、布政使衔候补道萧德纲等湘军将领,歼灭敌军3000余人,收降数千人,取得了入陕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西捻军在十里坡之战中,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先是运用流动战术,主动出击,调动敌人,诱敌追击,使敌人疲惫不堪;然后是选择有利战场,预设埋伏,将敌诱至伏击圈,步骑协同,将敌包围;最后通过白刃格斗大获全胜。湘军方面则盲目追击,处处被动,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战斗力被拖垮,最后陷入重围,大败于十里坡。刘蓉也因此被革职回籍

回 民 起 义 军 在 铜 川

铜州市座落在关中到陕北的交通要道上,下辖城区、郊区及耀县、宜君县。

城、郊二区清代称同官县,1946年改为铜州县。耀县原称耀州。

据《秦陇回务纪略》一书记载,清朝同治年间,陕西人口一千多万,回族占十分之三,主要居住在关中渭河两岸各州县。耀州的回民,聚居于寺沟、庙湾一带,建有清真寺。同官回民很少,据《同官县志》记载:“仅西乡韩家原有回民数十家”,无清真寺。

回汉两族劳动人民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长期以来,他们在和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互相支援,患难与共,结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例如,明朝末年陕北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马守应,人称“老回回”,就是绥德县的回民,他的部下有不少人是汉族贫苦农民。但是,由于封建官府和地主乡绅的挑拨离间,两族人民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封建统治者经常利用这些矛盾制造事端,挑起民族纠纷,从中渔利。每当纠纷发生之后,地方官员总是偏袒汉民。“凡争论斗殴,无论曲直,皆压抑回民”(张集馨:《道成宦海见闻录》)。华州知府濮尧甚至公开宣布:“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在铜川,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汉人杀死一个回民,赔一只羊或一只狗了事;回民杀死一个汉人,由回民数人抵命”的说法。可见,铜川回民的处境不比其它的地方强。

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渭南汉族地主武装团练散发鸡毛传帖,上面写道“秦不留回”、“天意灭回”、“必将回回洗杀净尽,回房烧毁不留”。继而到处捕杀回民,洗劫回族村舍,焚烧清真寺。接着,西安、凤翔等地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耀州团练在寺沟杀死回民数十人,焚毁了清真寺,接着闯入同官韩家原,开枪放炮,围攻搜杀回民。韩家原回民本来就藏有枪械,他们奋起反抗。同官知县张德立不分青红皂白,将回民数人逮捕,关进监狱。韩家原回民忍无可忍,冲向县城,要求放人。张德立慑于回民群众威力,不得不将被捕的回民释放。这一年,关中一带的回民纷纷掀起了反清斗争,但同官、宜君境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

1862年秋,陕西回民发展成为具有30万人的强大武装。他们猛攻西安城,计划在夺取西安后,以关中为根据地,与甘肃回民义军联合在一起,经山西直捣北京,推翻清王朝。清朝政府又惊又怕,先后任命胜保、多隆阿为钦差大臣,带重兵来陕镇压回民军。回民军面对强敌,毫不怯懦,经过多次浴血奋战,终因势不力敌,被迫携带家眷,于1863年底到1864年初退入甘肃省东部的董志原。

董志原面积辽阔,土地肥沃,是甘肃著名的农业基地。当地人自豪地说:“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原边”。陕西回民军在此设十八大营,各管的首领都称为元帅。禹得彦、孙义宝先后担任过十八大营总元帅。孙义宝曾经自称“大汉镇西王”,他仿照太平天国制度,蓄起长发,改穿太平天国服装,决心和太平军一起与清廷血战到底。从这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回汉两族人民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在董志原大营活动期间,陕西回民军和甘肃回民军联合在一起,曾对陕西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其中第一、二次,都波及到今铜州市境内。

1866年5月,孙义宝等率领陕甘回民军五、六万人攻人陕西,并向西安挺进。年底,淮河流域汉族农民反清武装西捻军攻入关中,同陕甘回民军并肩作战,互相呼应,打得陕西省内的清军手足无措。1867年1月,西捻军连战连捷,打到西安附近。清军慌忙出击,在灞桥十里铺被西捻军打得尸骸满地,落荒而逃。西捻军随即包围了西安,便全省各级封建政权惊恐万状。陕甘回民军乘此极为有利的时机,加紧了对清军的进攻。2月,一支回民军从宜君县攻入耀州、蒲城境内。清军头目刘效忠,邱时成、洪殿元、何玲必等先后率领人马截击,但都未能挡住回民军的攻势。回民军攻人富平县境后,清军提督刘厚基亲率重兵来到三原县,指挥人马拼命反扑。回民军寡不敌众,从富平撤退到耀州城西的柳林村。他们避实就虚,派遣一支人马攻打同官。同官的清军麻痹大意,猝不及防,回民军一度攻占了县城。后来,因刘厚基部进攻柳林村,回民军才丢弃辎重,撤出耀州、同官,退守陕北。

1867年8月,回民军又攻入同官、耀州境内。清军头目刘典、高连升慌忙率部反击,回民军退至中部(今黄陵县)。

1867年10月,西捻军围攻西安失利,决定转入陕北。为保证主力顺利北上,派遣一支队伍与回民军配合,攻进耀州、同官境内,借以牵制清军。回捻联军攻人同官县南军事要地黄堡镇,缴获军粮2700斤。清军刘效忠部匆忙赶到黄堡,回捻联军退至同官县城附近的宜兴村、高家原。刘效忠跟踪追击,联军又撤至宜君县的焦家坪。

年底,西捻军在宜君县壶口附近渡过黄河,攻入山西境内。陕甘回民军因失去重要友军,力量单薄,又陆续撤出陕西,回到陇东董志源。

1868年,陕甘回民军向陕西第二次发动进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凤翔,经宝鸡、咸阳,绕过西安,一直打到渭南;另一路攻宜君、三水(今旬邑县)及渭北各县。陕西巡抚刘典、甘肃提督高连升先后到耀州,指挥清军与渭北一带的回民军作战。7月,清军副将贺茂林在耀州庙湾与回民军骑兵相遇,清军以炮火猛烈轰击,回民军难以抵挡,途经同官文王山(今属耀县)向东北方向败走。高连升、贺茂林部合兵在一起追击,一直追到洛川。后来,清军在宜君县杨家店与这支回民军主力相遇。经过血战,回民军再次失利。

当时,陕甘清军中有不少土兵和下级军官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哥老会。高连升认为,部属中的哥老会党是心腹之患,决定清洗。高部中的哥老会首领丁玉龙、邹宏胜不甘柬手待毙,密谋在4月9日发动兵变,并秘密联络回民军一同起事。高连升深得哥老会起事时间,亦部署镇压。丁玉龙等得知此情,提前于4月1日突然发动兵变。清军措手不及,提督高连升、总兵黄毓馥、副将贺茂林均被杀,此事使陕甘两省为之震动。随后,丁玉龙等率领1000多人从杨家店东下,包围了同官县城。经过五天激战,未能攻入城内,反被清军击败。当回民军首领白彦虎率领人马前来接应时,丁玉龙部兵卒已经逃散了。

当年11月,左宗棠率领用洋枪洋炮武装的清兵进入陕西,分五路猛攻回民军。回民军被打败,又一次退回陇东董志原。

1869年10月,回民军第三次攻入陕西,在豳州(今彬县)被左宗棠击败。左宗棠凭借优势兵力同董志原进攻。陕西回民军被迫撤离陇东,先后转战于今宁夏、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后来,一部分进入中亚。另一部分被左宗棠收抚,安置在今甘肃省的庆阳、平凉、天水和宁夏的一些地方。他们在那里开垦荒地,建立村庄,有些村名还沿用了在陕西居住的地名。

回民起义军在今铜州市境内的战斗历程,清晰地反映出回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他们在反抗共同的敌人 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总是互相支援的,是任何力量也拆不开的盟军。

同治年间以后,同官、耀县、宜君长期没有回民。直到1940年,才有7户回民迁入同官,他们的原籍分别是西安、河南、河北。两年后,又有8户回民迁进同官。他们中间,有的当煤矿工人,有的卖牛羊肉,有的赶马车勉强维持生活。1946年,铜川县(原同官)回族群众捐款集资,在三星洞柏树坡买了三孔窑洞建为清真寺。解放后,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迁入铜川县的回民逐渐增多。1955年,有85户,320人。这一年,铜州县回族群众在青年路灰堆坡修建了一座较完善的清真寺,聘请了阿訇,招收了满拉。“文革”中,清真寺被迫关闭。“文革”之后,在青年路阿东新建了完整的清真寺,耀县回民人数也不断增加,又在县城东门外漆水河畔建了清真寺、“文革”中被街道工厂占用。1979年,在东关南通巷新建了两层六间楼房的清真寺。1986年,铜川市城、郊二区(即原铜川县)有回民2326人,耀县619人,宜君50人,全市共2995人

刘厚基(1840-1877),字子坤,号福堂,耒阳坪田人。清咸丰八年(1858)以武童投湘军果字营,隶步兵前锋。
咸丰十一年,刘厚基随军进剿四川起义军,攻破苏家湾等处及牛腹渡义军指挥部,解大邑县围,积“功”递保蓝翎千总加守备衔。
同治元年(1862)二月,随四川总督骆秉璋破兰潮鼎义军十万余,解绵州围,击败义军首领李长毛于略平场,迁都司补用换花翎。八月随清军进攻义军兰潮鼎部于崇庆州石羊场,又迁游击留川即补。十一月,解眉州围并克丹稜城,升参将。旋随总兵兰庆高等分路进攻青神义军军营,追擒义军首领周庭光于龙孔场。
同治二年二月擢副将,赏给猛勇巴图鲁名号。不久,云南义军首领李永和率兵进攻四川,被刘厚基击败,军“功”显赫,加总兵衔。三月,配合清军其它部阻击陕西太平天国义军,克汉中府城,设伏诱击于上元观,斩义军过半。接着架浮桥渡河,攻毁义军营垒,进逼洋县,派精锐勇士潜入城,夜举火为号,内外夹攻,义军受到重创退出洋县。义军的鲜血染红了刘厚基的顶子。陕西巡抚刘蓉上其“功”,廷谕以总兵记名简放。四月,刘厚基又率所部追击义军至大河坝,俘2000余人,剩下的义军退至金水河,又被刘厚基击败。五月,进攻大庄坪等处义军,于陕西南涝俘义军巡捕、都统十余人,陕西义军被“剿灭肃清”,刘厚基又加提督衔。六月,刘厚基移军进攻义军石达开部于四川叙州之横江,戮义军万余人。同治帝嘉厚基胆略兼卓,动洽机宜,赏三代一品封典。十一月,攻阶州城西义军营寨,毙都统、都领先锋8人。十二月,攻破义军梅花椿营寨,擒义军启王梁成福及义军首领蔡昌荣。
同治四年润五月加军机处记名提督简放。七月捻军西进晋秦,刘蓉奏请派刘厚基统兵五营驻潼关东之金陟关。五年,将凤陇回民起义军追逐出境,赏换西林巴图鲁名号。不久,掩击安寨县义军,义军全军覆灭,首领张幅满投水死。
同治七年二月由牛武镇出发,克鄜州城,击走延安甘泉义军。同治帝赏其“功”,赐白玉扳指、玉翎管、大小荷包等,授陕西延绥镇总兵。八年以其弟总兵刘厚填捏饰军情、禀报不实及其副将刘秀桃等赴河南募兵沿途滋事等事,坐革职留任。
同治九年二月,击败北山各回民义军,开复原职。刘厚基在延绥镇治理期间,力筹赈垦,修城开渠,建立书院,凡地方义举靡不竭力勉为。部属纪律严明,兵民和辑,深受地方拥戴。陕西《榆林县志》卷二十六名宦志载:刘厚基“观榆地瘠苦,诸务废弛,修城垣葺衙署不劳民,兴文设义塾,造惜字炉,刊教民歌,修书院捐膏,择俊秀子弟,延名师馆署内训课重葺北京榆林会馆,培养文风不遗余力,一时科名文兴,文武取榜中额者增倍;设牛痘局,建百岁坊,以敬老慈幼。十载百废俱兴,其恩义殷勤,虽父兄之子弟不是过高”。
同治间,俄罗斯累犯中国边境,占领伊犁。
光绪二年(1876)三月,左宗棠率兵抗俄,委刘厚基为北路前锋,随左宗棠进兵新疆。五月,北逾天山,收复乌鲁木齐。九月,攻下玛纳斯城,北路俄军被驱逐出境。
光绪三年正月,在向南路进军途中,刘厚基积疾复发,病逝,终年39岁。

刘厚基出身贫寒,不忘桑梓。同治八年,以屡次未领军饷银3万余两,请援例捐广增耒阳县学永额3名,经清廷核准,改永额2名,暂额10名。十年捐金1000两为耒阳县孝廉公车费,捐租80石为县乡试士子宾兴费,捐银1000两为族中生童岁耕试卷费,并将历年廉奉余银1万两置田租1000石为宗祠济贫课读义田。
刘厚基死后,光绪帝追赠其“建威将军”封号,归葬耒阳坪田豹岭,左宗棠为刘厚基亲书墓志铭。陕西延绥镇和耒阳建专祠祭祀。

刘厚基出身贫寒,不忘桑梓。同治八年,以屡次未领军饷银3万余两,请援例捐广增耒阳县学永额3名,经清廷核准,改永额2名,暂额10名。十年捐金1000两为耒阳县孝廉公车费,捐租80石为县乡试士子宾兴费,捐银1000两为族中生童岁耕试卷费,并将历年廉奉余银1万两置田租1000石为宗祠济贫课读义田。
刘厚基死后,光绪帝追赠其“建威将军”封号,归葬耒阳坪田豹岭,左宗棠为刘厚基亲书墓志铭。陕西延绥镇和耒阳建专祠祭祀。


同治提督军门刘氏人员
刘厚基,字子坤,号福堂,男,汉族,1840年出生,耒阳坪田人。清咸丰八年(1858)以武童投湘军果字营,隶步兵前锋。1877年去世。【回答】刘明灯,刘铭传【回答】

关于清朝提督”刘厚基”的问题.
四月,刘厚基又率所部追击义军至大河坝,俘2000余人,剩下的义军退至金水河,又被刘厚基击败。五月,进攻大庄坪等处义军,于陕西南涝俘义军巡捕、都统十余人,陕西义军被“剿灭肃清”,刘厚基又加提督衔。六月,刘厚基移军进攻义军石达开部于四川叙州之横江,戮义军万余人。同治帝嘉厚基胆略兼卓,动洽机宜,赏三代一品封典...

十里坡之战经过
11月14日,提督刘厚基率3000名士兵自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却惨遭溃败,退回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分三路进攻,却在华州敖水东面的树林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近千名湘军被歼灭。初次胜利后,西捻军乘胜追击,于12月14日抵达西安东面的灞桥镇,并转向东南,攻占了蓝田县的泄湖和蓝桥。为...

十里坡之战结果
1867年1月23日,湘军追击至临潼东北的新丰镇,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十里坡展开。捻军采取了诱敌战术,派遣部分兵力引诱湘军进入预设的伏击圈。记名提督杨得胜、总兵萧德扬、提督刘厚基以及道员黄鼎等部湘军将领中计,步步深入。在风雪交加的恶劣条件下,捻军诱敌部队迅速掉转马头反击,隐藏在两侧村堡的步兵和两...

大战十里坡的太平军,给予了湘军多么沉重的打击?
新任陕甘总督左宗棠,正在湖北、湖南一带招募兵勇,筹备粮草,等待广州运来的西洋式火炮,还没进入关中。如此,刘蓉只好将部分兵马东调,让提督刘厚基率3000兵马从渭南东进。11月14日,刘厚基与太平军遭遇,湘军抢先发起进攻,却不曾料想太平军骑兵数量如此众多。几次冲锋下来,湘军惨败,斩首1000余级。25日...

灞桥之战的战争过程
清军援军难以很快入陕,为西捻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捻军进入华阴后,立即西进华州(今华县)、渭南。刘蓉不得不将所部东调,对付捻军。11月14日,提督刘厚基率兵3000人由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一触即溃,败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各营,分兵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捻军于华州敖...

同治六年清朝有些什么战事
捻军激战尹隆河 同治六年(1867),赖文光等率东捻军大战清军于湖北尹隆河(今永隆河)一带。先是,捻军自河南分兵后,东捻军进军湖北,计划渡汉水循宜昌入川。同治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安陆(今钟祥)罗家集全歼湘军四营,生擒提督郭松林(以足伤被弃道旁,始逃脱)。复于德安(今安陆)新家闸全歼淮军总兵...

太平军大战十里坡
太平军一路战败,湘军“所向披靡”,提督杨得胜、提督刘厚基、总兵萧得扬、道员黄鼎等率万余湘军相继进入伏击圈。此时,刘蓉还未察觉到危险,他下令继续追赶,全歼太平军。 谁知,张禹爵不再撤退,而是调转方向,指挥骑兵冲击湘军。接着,邱远才指挥太平军步兵从两侧村庄杀出,张宗禹则亲率太平军骑兵主力,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围困...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关于清朝提督”刘厚基”的问题. -
夹狄牛黄: 刘厚基出身贫寒,不忘桑梓.同治八年,以屡次未领军饷银3万余两,请援例捐广增耒阳县学永额3名,经清廷核准,改永额2名,暂额10名.十年捐金1000两为耒阳县孝廉公车费,捐租80石为县乡试士子宾兴费,捐银1000两为族中生童岁耕试卷费,并将历年廉奉余银1万两置田租1000石为宗祠济贫课读义田. 刘厚基死后,光绪帝追赠其“建威将军”封号,归葬耒阳坪田豹岭,左宗棠为刘厚基亲书墓志铭.陕西延绥镇和耒阳建专祠祭祀.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关于清朝官职的问题? -
夹狄牛黄: 总督高,巡抚相当于省委书记.总督能管好几个省.总督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局书记.如中南局就辖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好几个省,书记是林彪.五十年代以后就取消了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地点人物官职1841年2月广州虎门关天培水师提督1841年10月浙江定... -
夹狄牛黄:[选项] A. 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 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清朝的提督是从一品,可巡抚是从二品,为什么提督还要听命于巡抚还有都统、总兵等都比巡抚官衔要大,是否他们还要受布政司,按察司节制? -
夹狄牛黄:[答案] 清大体上每省置提督军务总兵官一员(福建设两员,陆路、水师各一,另晚清加江北、长江水师二提督),简称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从一品,而仍受总督或巡抚节制.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也就是管地方的军事和行政.提督与总督...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两广提台在清代官有多大?几品?相当现在的什么官? -
夹狄牛黄: 提台是对提督的敬称,清大体上每省置提督军务总兵官一员(福建设两员,陆路、水师各一,另晚清加江北、长江水师二提督),简称提督,为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从一...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清朝时期九门提督的权力有多大?皇帝又是如何提防的
夹狄牛黄: 九门提督隶属于兵部尚书管辖和节制,是清朝高级武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相信很多人都在小说或者一些史书上,有看到过提督这个职位,历史上...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清朝的将军,提督,都统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军官 -
夹狄牛黄: 清朝的将军分三种.第一种是宗室爵号,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些爵号为宗室特有,并非实际职务.第二种是带兵出征时任命的临时统帅,如抚远大将军、靖远大将军.这种将军职务属于临时性质,并没有品级,但可别小看了这个“临时工...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关于清末时期,朝鲜与我国的交往问题!
夹狄牛黄: 呵,是说讲话条约签订后吧,事实上,谈朝鲜,最好还是从朝鲜本身出发,在中国对...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在积极思考与朝鲜关系的问题,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设立...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清朝的九门提督分别指的是什么 -
夹狄牛黄: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东边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统称“内九”“内城”)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而九门提督权力可不小,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就是掌管内城的负责人.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为“从一品”.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870368899: 这些清朝官员大致的职责和区别总督和提督有什么区别?巡抚等同于省长吗?布政使监察使有什么区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主要负责什么?道台和... -
夹狄牛黄:[答案] 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提督是管军事的,相当于总兵,守总督节制. 总督一般下辖几个省,所以略高于巡抚,但是清代,不论总督还是巡抚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