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和当时发生的故事

作者&投稿:乐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又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同性和特殊性。其中,秦始皇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深远,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实行,则把西汉统治推向鼎盛时期。下面我把他们在位时,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作一大致的比较,以帮助同学们巩固、提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他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助手,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辅助丞相处理事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的制度,将战国后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度量衡、文字各不相同,这种状况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统一政权的巩固。为此,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朝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垦田戍边。又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秦王朝创始人的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从这一点上说,他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为了巩固刘氏江山,汉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分封同姓王到各地做诸侯。到汉武帝时,这些诸侯国的势力相当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的统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武帝还找借口,逐渐削减侯国,将权力收归中央。这样,逐渐解除了诸侯国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在财政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是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而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的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势力,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各派人物非常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从而使汉武帝完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儒家学说从此被作为封建正统思想而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崇。与此同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局面,因而不利于学术交流和文化发展。


汉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较长时间,其中大规模的战役有三次,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这次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从而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的以加强对帝国的统治:

军事方面:

秦始皇之所以能十年灭六国,在于他强有力的作战部队和超人的军事谋略。
1.秦军有以下特点:1).纪律森严。军队的等级和法律刑法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2).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朝的水平。3).更大的编制。一百多万。4).更优的武器生产。不同时代的兵器基本上有同样的尺寸,弓弩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弩兵就来自秦朝,与一般的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一般的盔甲他能轻易的射穿.秦军曾用这种弩在快短的时间里就将匈奴人赶到了黄河以北.秦军还有一种重型步兵,装备重型长矛,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种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用来平举集团方阵冲锋,排山倒海无坚不摧。5).拥有不出世的天才将领。秦人带给我们一些震撼的名字:白起,蒙恬,蒙括,王翦,王贲......或许从今天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脸上依稀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2.军事谋略上,主要有:1).分化瓦解、各个击灭的战争指导思想。嬴政为消灭六国,对敌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手段。重视用间,以重金收买六国权臣,扰乱其计谋,瓦解其斗志,离间其良将。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改蚕食渐进为鲸吞急灭,集中力量,各个击灭,迅速扫灭六国。在战争中,每得一地,必设郡县,以从组织上保证固地凝民,保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2).筑墙而守、徙民实边的边防思想。嬴政在击走匈奴后,命蒙恬主持修筑长城,增设亭障连接燕、赵、秦旧长城绵延数千里,另开筑直道,驻守重兵,移民实边以为北方屏障。同时大规模移民以充实边郡,对边地的开发和防卫起了积极的作用。3).全民总体战略。即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把能参与战争的一切人都推到了战争前线。秦国的强大不仅仅是军队本身缔造的,秦国全民的总体战体制使秦军的军粮、武器等军队必需品的供给得到了与其它六国相比更为有效的保证。在一统天下之后,秦国并没有停息下来,而是继续保持其战争时期行之有效的国家总体战战略部署,继续扩充军队,中央政府掌握的军队一度达到160万人之众,这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负责皇室安全的禁卫军,以及由各地材官统率的各郡国兵。

经济方面:

1.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发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度。
2.秦始皇改革并统一了原来混乱的度量衡,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
3.废除六国通用的货币,统一使用的货币,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
4.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大篆为基础,命李斯简化之而制定小篆,颁行全国,统一文字。
5.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秦朝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邮”。从此,“邮”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另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6.促进制造工艺。秦代的青铜冶铸工艺是对商周青铜铸造艺术的继承,但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冶铸技术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个集大成期。无论在青铜冶铸技术上,还是在焊接、金属冷加工和装配技术上都已达到令人无比惊叹的程度,表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清洗。为了钳制人民的思想,接受李斯的建议,除了《秦史》、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外,下令将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此即“焚书”。由于百姓与士人不满,而言论遍布各地。有两个方士(以求神仙、炼仙丹为业人)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过失。秦始皇得知,派人去抓捕他们,他们已经逃跑了。秦始皇大为恼火,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很多人来。秦始皇下令,逮捕460多人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由于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其余犯禁的儒生被流放边境。

政权方面:

1.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最后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由皇帝来掌握全国的政权,不再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后诸侯各自独立,中央无法控制,这才导致了天下大乱。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对名称也做了规定:皇帝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同时,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
2.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则是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诏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给丞相去执行。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负责传达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卫;卫尉,就是宫廷的警卫首领,负责皇帝住所的日常守卫;太仆,主要工作是负责侍从皇帝,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掌管全国的司法事务,负责审理重案要案;典客,负责国家的外交事务,同时负责内部少数民族的事务;宗正则是专门管理皇室事务的官员;治粟内史,管理中央财政,并负责全国的税收工作;少府是皇帝个人的财政官员,管理归皇帝私有的山泽湖泊和宫廷手工业。
3.在地方,加强君主集权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了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设置郡县,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吏进行治理,罢免权也操纵在皇帝手里。这样就能使天下长期稳定,政权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秦始皇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县 的长官有两个名称,一是县令(万户以上),一是县长(万户以下)。县以下依次是乡、亭、里、什、伍,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基层百姓五家为一个单位,由伍长负责。什则由十家组成,由什长负责。秦朝对于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处罚。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办事效率极高。对于官吏要求很严,必须通晓法律,但也给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学习也向官吏请教,即"以吏为师"。
4.除了政治体制改革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集权统治。第一,修造长城。秦始皇下令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的长城西起陇西的林洮(现在的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现在大同江一带),东西长达万里。第二,没收天下的兵器,然后熔化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每个有24万斤,防止天下人作乱。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弛道宽达五十步,两旁每三丈远就种一棵青松树。弛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第四,为了根绝先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迁到了咸阳,这样便于监视,同时也繁荣了都城的经济。第五,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今天两广,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他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助手,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辅助丞相处理事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的制度,将战国后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度量衡、文字各不相同,这种状况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还影响到国家统一政权的巩固。为此,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朝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垦田戍边。又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秦王朝创始人的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从这一点上说,他是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大的改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但是他们的改革不彻底,比如说以大官僚为利益主体的现象没有改进。(开头)
书同文
度同制
。。。。。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提出的大一统的措施并不是马上被人们所接受的,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而成的。
我是手打的好不好。。。。。

  秦始皇:1.书同文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
  小篆(10张)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度同制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万下币,统一为圆
  货币(3张)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尺(合今230厘米)为步,240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
  3.改良货币制度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整治交通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车同轨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4.行同伦
  “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这方面,秦王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谓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5. 制传国玺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大地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6.修筑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7. 焚书坑术士
  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 治。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前213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尽管如此,他却曾下令将一些禁书收藏在咸阳皇家图书馆。

  汉武帝:一、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易白沙将其曲解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 中年刘彻
  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历史意义重大
  七、创立太学
  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
  八、罪己诏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九、加强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劳哪个大
秦统一文字,也推动了各个地区的交流,促使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虽然秦始皇当政时采取了高压的文化压制政策,导致了“焚书坑儒”,但是从其出发点来看也是为了巩固统治。其实,汉武帝在政期间所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一种文化高压政策,与秦始皇所做的“焚书坑儒”相比只是换汤不换药。

秦始皇的大一统和汉武帝的大一统()
包括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以及官阶制度等等,像货币一直是圆形方孔钱用了两千多年,就连现代的文字就是从秦朝的小篆体变化来的.郡县制度的县的概念到现在都在沿用...但秦并没有消灭匈奴,只是对内大一统,而对外(匈奴)则是防御为主,说白了秦打的是大内战,而汉武则是继承了秦及他的前辈的成绩主要对外作战...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厉害?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大?
4、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还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各处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之后一去不返,后世多认为秦始皇好大喜功,性格暴虐。他统治下民不聊生。汉武帝 1、统一币制,严禁私人及地方...

汉武帝和秦始皇哪个开疆扩土贡献大
他的所作所为,将中华民族仅仅捏在一起。再来看下汉武帝,汉武帝的最大贡献在于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基础,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汉武帝调兵遣将将匈奴彻底征服,由此保证了中原王朝的安定发展的局面,也使大汉王朝的威名远播,从而为如今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综上,汉武帝开疆扩土贡献大 ...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大
个人认为是秦始皇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主要表现在他统一...

秦始皇与汉武帝哪个功劳大?为什么?
除了儒家一如既往多之又多其他各派几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和打击,之所以还能够看到一些典籍,我想主要是由于当时一些人冒死藏书的原因。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两个皇帝都伟大,但是在伟大的同时也有弱智的一面,他们的功劳吗,还是汉武帝更大些,不过秦始皇却是汉武帝大一统的前奏和基础。

秦始皇和汉武帝谁的功劳更大,你如何进行辩论?理由充分。(300字左右...
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
当年秦始皇的儿子是被汉太祖刘邦联合西楚霸王项羽赶下台的,而汉武帝就是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简单来说,秦始皇的儿子和汉武帝的曾祖父是敌对关系

秦始皇和汉武帝有什么异同?
秦始皇和汉武帝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统一了中原,统一了思想,而不同的是,秦始皇在执政期,焚书坑儒,消灭儒家思想,汉武帝在执政期间,接受董仲舒的,霸出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当成治国的指导思想。

秦始皇与汉武帝谁的功劳大 汉武帝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什么
如果硬要分个谁的功劳大的话,就是秦始皇,如果没有秦始皇,也就不会存在后来的汉朝了,自然也就不会有汉武帝。秦始皇的功劳:1、秦始皇在并吞六国以前,首先消灭嫪毐和吕不韦势力取得国家的安定局面,并把政权完全集中到了自己手里。2、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他陆续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秦朝的...

白银区17038624429: 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
宗星扶亢: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建立驰道,直道--使政令畅通建长城--抵御匈奴开边移民--充实边地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汉武帝:设立“内外朝”--裁抑相权,加强皇权设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儒表法里)通过多次对匈奴战争 基本解除北边威胁在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郡--控制西域经济上的话..那应该就是代田法了--增加产量

白银区17038624429: 秦始皇、汉武帝的大一统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好像分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经济上 -
宗星扶亢:[答案] 秦始皇的措施是:1.北建长城,拒匈奴,南开灵渠,平百越.2.废封国,设郡县,将地方控制权收于中央.3.修驰道,提高中央政令和军事行动的效率.4.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货币,形成经济上的统一和凝聚力.汉武帝:政治:内外朝制度...

白银区17038624429: 上的大一统,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
宗星扶亢: zhengzhi:确立至高无上的huangquan. 建立从zhongyang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实行土地siyouzhi,按亩纳税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书同文 feishukengru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政治:gaigeguanzhi,加强huangquan 重视guanli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 削弱王国势力 打击haoqiangdizhu 经济:改革币制 盐铁官营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出兵匈奴、南越

白银区17038624429: 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思想文化上的措施哦 要一个一个答 要详细分别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 -
宗星扶亢: 汉武帝出巡图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

白银区17038624429: 秦始皇与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异同之处?谢啦!
宗星扶亢: 同 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思想上,文化思想大一统;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异 秦严刑峻法,汉独尊儒术;

白银区17038624429: 汉武帝为更化和大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宗星扶亢: 具体措施 政治措施:①改革仕进,选拔人才,建立了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②解决王国问题,推恩削藩;惩治豪侠,处置军国豪富. 经济措施:盐铁官营,中央专卖;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文化措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大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兴建功业”,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白银区17038624429: ...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1)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董... -
宗星扶亢:[答案] (1)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还把暗中批评...

白银区17038624429: 历史上,秦始皇有着“千古一帝”的称号,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焚书坑儒 ②推恩令 ③郡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⑤罢黜... -
宗星扶亢:[选项]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白银区17038624429: 秦始皇与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异同之处? -
宗星扶亢: 措施的不同其实就是权利巩固的方法的不同,两个对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霸主处于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对自己的权利的巩固看得很重要,所以他们实施的政策有别于史上的没有后顾之忧的皇帝(指世袭或是没有经历过变革的战争的皇帝)!大体上是这么回事! 如果想详细的对比,建议你看看<史记>那里记载的较详细!对比时须注意的是人的性格,因为君主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选贤用能! 秦始皇是郡县制吧!汉武帝好像是削弱分封制吧!措施不同,但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白银区17038624429: 试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有是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宗星扶亢: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