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养生?

作者&投稿:蒯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医养生原则是什么 怎么养生正确饮食 四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观点是天人合一,如《内经》上说,人体要顺天时,即顺五运六气的变化,其秘决关键是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人体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体养生一定要注意从春季开始。春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特别要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春季饮食,要点是以平补为原则。夏季应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老人应少吃油腻食物,体弱者应避免食用冷饮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秋季容易耗损津液,发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冬季 “寒”, 寒气袭人,是气候变化的特点。人体新陈代谢变缓,虽说可以保存体力,但也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尽量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

扩展资料:
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养生的最佳时机。医学上认为,春养于肝,夏养于心,秋养于肺,冬养于肾,所以春天进补,重在养肝。春季喝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等。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荠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体液,并消耗了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是一种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会感到,笺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药乡购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中医认为,衰老的发生与劳役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谷杂粮,所以很难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与五脏六腑有关,关系最直接的脏腑是肾、脾、胃、肝、肺、心。

中医经络养生之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前正中发际直上5寸,两耳尖中点连线上。称“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是百脉交会穴。
按摩百会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钟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经常按揉可以健脑益智、抗老防衰,从而达到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神阙穴
神阙穴在腹部,脐中央。多篇中医古籍都称其为“乃生命之根蒂”。
神阙穴可按揉、可艾灸以达到养生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3寸,人体正中线上。是元阴、元阳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补元气、温肾助阳,从而减缓衰老。
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但是不能用力过猛,有酸胀感即可。


中医经络养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离腿前胫骨约一横指距离。
足三里是强壮穴,自古以来都是养生的必备穴位之一。经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养胃,调补气血,促进气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会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医经络养生之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用途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还有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经络养生的穴位可以减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是心血来潮短期的按揉穴位并没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缓衰老还需要长期的坚持。

大家都明白了吗



1.中医首重养生保健

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一点,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就是一种养生方法。过去讲: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_-_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这也是中医的养生方法。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闲时听听古典音乐,练练书法,这些都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但像百米跑、跳栏、跳高等,虽然有的运动员可以获得世界冠军,可我们大多数运动员是一身伤、一身病。这样的运动于养生无益。

西医把传统医学称为替代医学,也有称传统医学为补充医学,就是西医治疗效果不好可让中医治疗。其实,西医才是真正的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四肢不行了换四肢,心脏不行了换心脏,肝脏不行了换肝脏。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替代,现在除了大脑什么都可以替代。另一个就是补充。现在电视上天天可以见到补钙的广告,难道咱们中国人都缺钙?补充了钙就能解决问题吗?钙多了儿童的器官会发生钙化,体内血钙过高,想降低也降低不了。人体缺钙是人体机能出了问题,人体吸收运化不了食物中的钙,应该解决的是机能问题。所以有些骨质疏松患者服钙以后器官发生钙化,骨头还是疏松。补钙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错误做法。骨质疏松症按西医的理论单纯补钙是解决不好的,要解决的主要是钙的吸收转化问题。电视里曾报道某人服用蛋白粉后出现反复胃出血,医生查不出什么原因,于是问了他的饮食情况,那人说最近食用了两三个月的蛋白粉。医生让他暂时不要服用蛋白粉,果然两三个月后他痊愈了。所以人体不是越补越好,还是要讲究平衡的。中医理论讲究的是养生保健。中医的养生保健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四处检查一遍,看似没什么功劳,却起着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西医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哪里忙,个个烧得鼻青脸肿,功劳看似很大。有句成语: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是上宾。现实符合某些人的心理:中医“曲突徙薪无恩泽”,西医“焦头烂额是上宾”。可是如果平时重视养生保健,何苦非要进医院的急救室?

2.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的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之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更是种类繁多,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等,无论选学哪种功法,只要练功得法,持之以恒,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寿延年之效。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显著。诸如此类的方法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远传世界各地,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与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追求愈来愈强烈。但是人们怎样实现健康,如何又能终其天年?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中医认为,养生的实质就是要做到“形体不蔽,精神不散”。养生的核心是要“调和阴阳”;养生的原则是协调脏腑,保阳益阴;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清静养神,节欲保精;调息养气,持之以恒。养生的途径是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具体概述如下:

(1)协调脏腑: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五脏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五脏阴阳是人体阴阳之本,五脏功能正常协调,脏腑形神得以充养,是健康的基本保障。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互相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顺利进行。

脏腑协调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又如: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而组编的。所以说,协调脏腑是养生学的指导原则之一,应予以足够重视。

(2)畅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的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也受到阻碍。因此《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通畅经络往往作为一条养生的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的作用形式有两种: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畅通。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行以达郁”的锻炼目的。活动筋骨,则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气血脏腑调和,则身健无病;二是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在气功导引法中,有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之说。任脉循行于胸、腹部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可以调节阴经气血;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总督一一身之阳脉,可以调节阳经气血。任督二脉的相互沟通,可以使阴经与阳经的气血周流,互相交贯。由于任督二脉循行于胸腹、背,二脉相通,可以促进真气的运行,气血运行如环周流,故在气功导引中称为“周天”。因其仅限于任督二脉,并非全身经脉,故称为“小周天”。在小周天开通的基础上,周身各经脉皆开通.则称为“大周天”。所以谓制之开通,是因为在气功、导引中,要通过意守、调息,以促使气血周流,打通经脉。一旦大、小周天能够通畅营运,则阴阳协调、气血平和、脏腑得养,精充、气足、神旺,所以身体健康而不病。

(3)清静养神:人的精神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情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医将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表现,简称为“七情”。七情的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在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通过神来调节,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此,中医养生主张形、神俱养,首重养神。

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生命存亡的根本。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但调神摄生,首贵静养。《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因此,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有利于防病祛疾,促进健康;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但是,清静养神的方法,并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也不是人为地过度地压抑思想或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而是主张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要做到少思寡欲,须有赖于思想的纯正,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提倡知足者常乐;在生活中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避免无原则的纠纷。要做到心神宁静,须注意闭目定志,眼为心灵之窗,闭目养神有利于心静神凝。尤其在人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闭目养神片刻,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思绪冷静,精神内守,坦然舒畅。

(4)节欲保精:由于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体健康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养精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类经》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保精的意义,于此可见。

保精的另一方面含义,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均由肾所主,故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肾在人体脏腑中极为重要,而且也是藏精之要地。“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气、神又是人身三宝,五脏之阴取之于肾阴,五脏之阳取之于肾阳。占人认为“若人房过度,则伤肾,’肾精耗伤,流失过多,下元亏虚,肾阴或肾阳偏亢,即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则百病由生”。中医常把肾的功能衰减作为衰老的征象,所以养生把节制房事作为极其重要的防衰老措施,精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防老抗衰有术。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先天生命之源泉,不宜过分泄漏,如果纵情泄欲,会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千金要方》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戒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足以说明,精不可耗伤,养精方可强身益寿,作为养生指导原则,其意义也在于此。

欲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对于男女问性欲要有节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要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以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中医养生法中,如房事保健、气功、导引等,均有节欲保精的具体措施。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丘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5)调息养气:养气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保养元气和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畅通,则机体健康。

保养正气,首先是顺四时、慎起居,如果人体能够顺应四时变化,则可使阳气得到保护,不致耗伤。《内经》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四时养生、起居保健诸法,均以保养元气为主。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方法措施。先天、后天充足,则正气得养,这是保养正气的又一方面。此外,调情志可以避免正气耗伤,省言语可使气不过散,都是保养正气的措施。

至于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类经》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畅通气机,宗气宣发,营卫周流,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故古有吐纳、胎息、气功诸法,重调息以养气。在调息的基础上,还有导引、按摩、健身术以及针灸诸法。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活动筋骨、激发经气、通畅经络,以促进气血周流,达到增强真气运行的目的,以旺盛新陈代谢活力。《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强调气机失调是导致疾病乃至衰老的主要原因。而人体的气机调畅,又与肝之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全身气机,调节精神情志,推动津血运行等作用。肝之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协调,阴阳平衡。若肝失疏泄,气郁不达,则气机失调,进而导致气滞血瘀,或痰气郁结,或气郁化火,或犯脾克胃,累及他脏而生百病。足以看出,在诸多养生方法中,都将养气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之一,而具体予以实施,足见养气的重要。

(6)综合调养: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养生必须从整体全局着眼,注意到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综合调养。综合调养的内容,不外乎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脏腑、经络、精神情志、气血等方面。具体说来,大致有: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多方面内容。恰如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的:“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避风寒就是顺四时以养生,使机体内外功能协调;节劳逸就是指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使脏腑协调。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是指精、气、神的保养;动形体、针灸、推拿按摩,是调节经络、脏腑、气血,以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协调;药物保健则足以药物为辅助作用.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从上述各个不同方面,对机体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出现失调、偏颇。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统一,便是综合调养。

3.中医养生三大要点

综合调养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主要是告戒人们养生要有整体观念,其要点大致如下,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宜适度:养生能使人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但在实际调养过程中,也要适度。无论哪种养生方法,适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简言之,就是养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过分注意保养,则会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稍劳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变,便闭门不出;以为食养可益寿,便强食肥鲜;恐惧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等等,虽然意求养生,但自己却因为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这也不敢,那也不行。不仅于健康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养生应该适度,按照生命活动的规律,做到合其常度,才能真正达到“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应注意不要过偏。过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补”即是养。于是,饮食则强调营养,食必进补;为求得延年益寿,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起居则强调安逸,以静养为第一措施;当然,食补、药补、静养都是养生的有效措施,但用之太偏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则也会影响健康。食补太过则营养过剩,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偏盛,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动静失调,都会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另一种情况是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强调“动则不衰”,而使机体超负荷运动,消耗大于供给,忽略了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同样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虽然主观愿望是想养生益寿,但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综合调养主张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要从机体全身着眼,进行调养,不可失之过偏,过偏则失去了养生意义,虽有延年益寿的愿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3)审因施养:综合调养在强调全面、协调、适度的同时,强调养宜有针对性。所谓审因施养,就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说来,可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分别施养。不能干人一面,统而论之。

4.养生要持之以恒

恒,就是持久、经常的意思。养生保健不仅要方法合适,而且要经常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改善体质。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调摄,才能达到目的。主要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养生贯穿一生: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寿命的长短,因此,养生必须贯穿人生的自始至终。中国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整体养生法。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刘完素提出一生“养、治、保、延”的摄生思想。明代张景岳特别强调胎孕养生保健和中年调理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人父母者,生命出生之前常为一生寿夭强弱的决定性时期,应当高度重视节欲节饮,以保全精血,造福后代。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小儿要多补肾,通过后天作用补先天不足。保全真元之气对中年健壮,有重要意义。人在成年时期是一生之中的兴旺阶段,专家提出:“宜治病之药,当减其毒,以全其真”。这种“减毒”预防伤害人体正气的思想,对于预防早衰有重要作用。通过中年的调整修养,为进入老年期作好准备。人到老年,生理功能开始减退,应该内养精、气、神,外避六淫之邪,保其正气,济其衰弱。对于高龄之人,可视其阴阳气血之虚实,有针对性的采取保健措施,适当锻炼,辅助以药养和食疗,有益于延年益寿。古人的这种整体养生思想比较符合现代对人体生命和养生的认识。

(2)练功贵在精专: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一旦选定以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因为每一种功法都有自身规律,专一精练能强化生命运动的节律,提高生命运动的有序化程度。如果同时练几种功法对每一功法都学不深透,则起不到健身作用,而且各种功法的规律不完全相同,互有干扰,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有序化,身体健康水平不可能提高。

古人云:“药无贵贱,中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练功要想有益健康,就得遵循各种功法的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去练,不可急于求成,练得过多过猛。只要树立正确态度,做到“三心”,即信心、专心、恒心,掌握正确的方法,勤学苦练,细心体会,一定能取得强身健体的效果。

(3)养生重在生活化:提倡养生生活化,就是要积极主动的把养生方法溶化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为作、息、坐、卧、衣、食、住、行等等,必须符合人体生理特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才能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养生是人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养生,只要把养生保健的思想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掌握健身方法,就可以做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

关于养生之道,中医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对养生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继承与创新,中医的养生学日臻成熟与完善,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理论、博大而精深的内涵、独特而实用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长寿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保健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1、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2、进行有规律的运动。适量运动能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
3、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饮食均衡健康。均衡膳食、健康饮食被认定是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
总之,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食补,以及其他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
那中国古话又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而“人补不及天补”。什么意思呢?药补、食补是人补,睡眠是天补。就是说,一个伤了身体的人,通过吃药来补身体,还不如吃有营养的食物补效果好,吃有营养的食物又不如通过睡眠补的效果好。人补的效果永远都不如天补的效果来得快、来的明显。所以,每个人都想让自己身体健健康康,那么,怎样才能让身体健健康康呢?第一条就必须做到“早睡早起”。做不到这一条,身体健康免谈。
假若一个人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绪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等;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有精神养生,环境与养生,起居作息与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房事与养生,运动养生,浴身保健,娱乐养生,保健针灸按摩,药物养生等;下篇为审因施养。主要有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因时养生和区域养生等。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名中名医萧龙友,自学成材,救人无数,得享90高寿,养生秘诀公开
他的传人张绍重和嫡孙女萧承悰,通过《萧龙友医集》和《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等作品,进一步弘扬了他的医学理念和养生智慧。萧龙友的故事,是一部活生生的自学成才和医学传承的教科书,他的养生智慧和医者仁心,为我们揭示了一条通往健康长寿的道路,值得我们每一个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去学习和借鉴。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养生方法,哪些方法比较实用?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健康无疾、长命百岁是人们养生保健的目的。养生不是现代才兴起的,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养生的吗?古代流行的养生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古人推崇的养生法,现代人想延年益寿不妨学着点。一、饮食养生 古代的物资虽然没有现代丰富,但聪明的...

...时辰和十二经络相对应,那么十二时辰中应该如何进行经络养生...
古代中国人民,结合十二地支,创造出了十二时辰这一独特的计时方式。而古代医学,则将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相互对应起来,对人体养生提出了建议。那么就让我们来领略古人的智慧,了解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对应的经络 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

【国医·养生】三伏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生活中怎么做到“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三伏天因时制宜,顺应自然,补充阳气,因此不损伤自身的阳气,顺应天时以养阳祛寒湿三伏天养生的核心。1、忌空调温度过低。夏季外界阳气正旺,空调温度过低会损伤机体阳气,易导致寒邪侵袭机体;2、忌贪凉饮冷。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

道医养生方法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作者简介
他受邀在众多大学、政府机关以及世界500强企业进行过上百场健康讲座,将专业知识普及到大众,深受听众喜爱。他的著作,如《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朱丹溪抗衰养颜心经》以及《新版养老奉亲书》,因其实用性和深度,多次荣登各大养生图书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

医廷养生馆怎么样
帮助顾客调理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2、专业技术:医廷养生馆拥有专业的中医养生技术团队,包括中医师、针灸师、拔罐师等,能够提供专业、全面的中医养生服务。3、个性化服务:医廷养生馆根据顾客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帮助顾客解决身体问题,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怎么做才能养生呢?
养生保健的内容非常宽泛,中国从古至今对养生保健也在不断的探索发展。养生保健大致包括四季中的生活起居、饮食调养、身体锻炼、精神养护、克服不良习惯、注意生活节制等方方面面。按照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

关于养生,你觉得中医养生好还是西医养生好?
首先,我个人觉得是中医更适合我们亚洲人的体质去养生,其实,中西医的养生区别,实际上还是很大的,毕竟是起源于不同的文化发展与不同的时代,他们两个之间的差别还是非常鲜明的。就养生和调理而言,我认为绝对是中医最适合我们的,而西医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调理的速度更快,用药的效果可以在短时间内就...

从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来看,传统养生保健是以 什么和什么为代表的顺序发...
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学派。各学派的养生...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养生 - 搜狗百科
秋思盐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不同,其养生之道也不相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千百年来在养...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怎么养生? -
秋思盐酸: 十二时辰养生法 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如何养生呢? -
秋思盐酸: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四季养生理论1、说情志2、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3、适四时4、节饮食5、常运动6、顺性情7、服药饵8、饮药酒.这只是一小部分,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怎么养身? -
秋思盐酸: 根据四时不同变化来调理衣、食、住、行.心恬淡,少说话,做自己想做的不强求得失.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药养生常识
秋思盐酸: 中医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

老河口市15023064479: 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
秋思盐酸: 养生方法是在养生原则指导下制订的具体方法. 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古今医家积累、总结的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