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经济思维?达到什么程度算合格?

作者&投稿:晁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

想要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就要明白经济学不是科学,是关于经济利益的思考,一旦涉及利益,都会去为自身和社会利益去思考,不是因为他是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人们才去思考,经济学不是绝对的有正确答案的学问体系,那些打着科学恍子的,也无非让你认同他的价值观,为他的价值观服务而已。

看到胡老师的一篇文章,谈的体会,讲重点段落摘抄下来,对己对人都应该很有帮助,谢谢胡老师。在他的这篇体会中,主要提到了11点体会,如下:1. 严肃的学术态度。不要想过得去行了,不要想别人还不如自己,不要想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一定要想到,自己拿出来的东西应当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能够经得起一些锤打。(这点我自己就做得很不好,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工作,工作应该也是一种乐趣,要懂得思考的乐趣,要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乐趣;拿出来的东西应该是经过多次自我审视和他人审视的,形式上的完成不代表逻辑上的正确。)2. 读名篇名著。质量平平的文章读多了,只会让自己堕落,因为自己有意识无意识地会把它们当参照系。所以,读名著、名篇。读多了,有意识无意识地就会受到熏陶,会把它们当参照系,对自己的要求包括逻辑思维的要求自然也高了。(读名著名篇,这是一个好方法,对任何专业都适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适用,从最经典的著作中学习,要有耐心,要有耐性)3. 理出名篇名著的逻辑体系。比如,它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从什么角度着手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这里,它们提出问题和从什么角度着手解决问题,可能和逻辑关系不太大,但它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的过程。由于它们是名篇、名著,即使它们同样存在某些根本的问题,但它们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它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上,它们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是强的、顺的,其中的逻辑如果有问题的话,也不是一下子能够辨别出来的。通过整理出名著、名篇逻辑体系的方式,熟悉经济学大家的思路,也就等于熟悉了逻辑,训练了自己的逻辑能力。如果整理不出那些名著(包括名篇)的逻辑思路,那么首先找自己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形下,自己还没有理解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自己思考缜密。一是为了理解那些大家,二是也可能发现大家的逻辑问题。(读了名著名篇如果没有感觉,没有任何体会,那就是根本没懂,既浪费了时间,也亵渎了著作本身,如果决定去读,就要试着去理解作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考方式)4. 从名著出发继续推论。把名著逻辑理清楚后,顺其逻辑继续推理。重要的理论,创建者都是提出了“内核”。我们可以假定内核成立,即这个理论的基本命题成立,然后从它出发,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当然这大都属于“外围”的结论。可是,它也非常有意义。它不但是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同时也是训练我们思维逻辑的工作。我自己年轻时研究马克思的工作就属于这一类,直接从马克思出发向外推论,把注意力放在推论的逻辑上,而很大程度上避免研究工作首先遇到的出发点或研究角度的问题。(假定一些结论,再重新进行推理;这种方法是很值得学习的,结论可以通过想象来假设,然后以严密的逻辑过程来证明。)5. 思考要彻底。思考一彻底,你就有了坚固的基础。从那里出发,你就容易展开逻辑思路,逻辑过程就很清晰。如果不彻底,下面的逻辑就无法顺清。这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名不正,言不顺”吧。这一点,也是要提醒自己的,一直到自己无意识地就能彻底地思考问题为止(就像足球先生无意识一抬脚就能够射出漂亮进球那样)。6. 培养做人要彻底的人生态度。要达到思考的彻底,首先是自己做人要彻底。男子汉大丈夫(指的是一种做人风范,而非男女之别),敢说敢当,敢吃苦敢投入。思考是件辛苦的事情。即使一个人有思考的乐趣,他常常也须承担思考的辛苦。其次,思考能否出成果,是无法预知的,因此,思考的投入风险非常大:往往我们得不到明确的产出。再次,在中国目前学术尚不自由的环境下,思考即使出了成果,也有无法发表的问题。有位研究生对我说过,有些问题即使思考出来也不能够发表,那么思考有什么用呢?这里就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我自己研究马克思的文章,一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后我决定公开发表时,给《中国社会科学》,当时他们迟迟难以决定,让我等。我提出不为难他们,撤回。其实,如果中国不改革,我的文章在中国永远发不出来,因为仅仅那句“作者的话”,就通不过“审查”。但我没有畏惧这些,自己把理论搞清楚、自己对自己满意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年轻人,比我同年龄时不知多读了多少书。我的感觉,一些同学的问题是思考不彻底,而这种不彻底既和他们没有把学术当成生命,当成人生来看,也和他们对人生本身的看法便不彻底有关。7. 思考问题的纯粹状态,如果单纯就学术问题上谈,那么思考的彻底就是思考到问题的纯粹状态。用经济学的语言,思考到均衡状态。首先设想某种均衡状态,研究该状态下的情形,得出均衡状态下的结论,由此出发,逻辑就容易展开,思路就顺。经济学的所以问题,几乎都可以设想出均衡状态。均衡状态搞清楚了,不均衡的情形分析起来就有了逻辑。(胡老师在第一点中谈到的是准备状态,是一个必备条件,要在进行学术研究前准备好的态度问题;2-4点上是一个方法,一个从名著名篇中学习的方法,要善于从名著名篇中提取思考的过程;5-7就是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纯粹的状态是理想的状态,从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到个人的人生态度,这的确是相关联的,也就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了人生的散漫,思维也会散漫;自己的思考态度取决于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受思考态度的影响;敢想敢做敢吃苦,人生不就应该是这样吗?)8. 训练想象力。均衡不是实践,均衡是想象的产物。就像在中学学物理学,小球在平滑平面上直线运动的试验永远得不出均衡状态,因为实验室永远不可能做到无摩擦。所以,物体在理想状态下运动是种想象。对一个问题,训练自己想象它的理想状态,然后从理想到现实,就会有逻辑。如果不能够想象理想状态,逻辑就永远顺不起来。就我对马克思的研究来说,生产和消费如何区分,分不出来,逻辑就顺不下去。当我后来想象出一种干脆利落的简单状态“生产是人的劳动物化,消费是劳动产品人化”后,我知道自己思路通了。其实,均衡或者理想状态是简单的。我们的困难在于不敢把世界或者生活想象得那么简单,总是担心自己漏了什么。在中国经济研究上这一点特别明显,所以我们很难把中国问题一般化。在训练想象力方面上,自然科学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训,不妨读读自然科学史和那些大家的回忆录。(闭上眼睛,回归自然,静静地冥想,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学术也应该是这样的)9. 保持对自己的批判态度。我们应当把自己置于始终的学习过程,把自己的工作始终当成某种练习,从而保持对自己的批判态度。这里的批判态度,在实践上也就是详细检查自己思维是否逻辑严密的态度。(对科学要保持怀疑态度、对自己更要保持怀疑态度,要批评自己,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批判的过程,是学习经验、也是学习发现问题的过程)10. 写出通顺、流畅的文字。一些同学的文章,往往从一句话、一段文字突然跳到没有直接关联的另一句话、另一段文字。粗看上去是文字不通顺、不流畅,实际上很多是缺乏逻辑、思路不顺造成的。经济学仍然大量需要文字语言。如果你注意文字的通顺、流畅,在大部分情形下,你就同时注意到了文章的逻辑。11. 参加辩论和讨论。我的《经济学教育和数学》短文强调了数学对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现在许多院校经济学专业开了大量数学课。不过,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和朋友如果不自觉地把数学的严格思维渗透到经济学思维中,而仅仅把数学当成经济学的工具或者语言,那么数学学习的作用也不会很大。至于把数学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负担的同学,那更是等而下之,不比提及了。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逻辑能力决不仅仅是经济学方程、模型运算推导的严密。严格地说,那不是经济学学者的工作,而是数学学者的事情。经济学所需要的逻辑,是对经济学概念的严格定义,是对经济关系的严格和有序把握,以及在必要时把这样的把握用数学形式表述出来。对此,主要限于推导、解题的数学训练的作用又是有限的。经济学家圈子里所说的“tell a story”(讲故事),就是为数学推论找出经验背景。而对经验背景的把握需要我们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梳理经济关系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不但要重视自己的数理逻辑能力,而且特别应当重视自己的一般思辩能力。提高思辩能力的最便捷方式,就是参加辩论和讨论,畅所欲言的辩论和讨论。不要顾忌讨论环境的好坏。关键是自己的坦然,一切为了搞清问题、理清思路,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自己的思路和别人的思路。任何辩论和讨论的意义都在于批评。没有批评,辩论、讨论便没有价值。在讨论中,承认对方的并希望对方也承认自己的出发点、思考角度有合理性,以便把讨论集中在逻辑有无破绽上。(这两点就是更具体的体会了,文如其人,思辩也是如此,但是思辩很难从体外的事物判断出来;文字要不断地修改,这点我做得很不好,就比如写信,从来不打草稿,想到什么写什么,记得以前一个博士大哥说起,他写信都要打草稿,现在我有些明白了,这也是一种责任的态度,对文字、对自己的思想、对读者的态度。辩论我就更谈不上了,以前还是很喜欢的,但开口说得太少,练习地也少,会在心里重复自己想说的话,但不一定能说出来;思辩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思路整理的过程,有思就有辩,有辩就有问题产生,要慢慢学,慢慢体会,才能学会有逻辑地思考。)

首先,多阅读各种版本的初级经济学原理的书,因为它们都是经济学原理,但这些书都是各个时期显赫的经济学的作品,经济学是一个发展着的学问,不同时期的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论筐架和理论组织模式,只有深刻了解这些经济学理论发展脉路并分析他们的不同和继承关系,才能真正掌握经济学的理论。另外还要掌握科学的经济学实证研究和解释社会现实的方法,并运用进行独立思考和解释研究。
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
1.稀缺资源——选择与竞争。

2.选择——理性人假设——收益-成本=利,假设人们选择“利”最大的方案。“收益”与“成本”都是人们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不一定正确——如果把这种不确定性用“风险”的概念处理,则将引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金融学;如果把这种不确定性用“信息费用”的概念处理,即:认为“不确定性”等价于“不掌握相应足够的信息”,那么,就可以把问题处理成为“获取相应的信息所花费的代价”太大以致人们不愿意去获取这个信息——即信息成本很大以致信息成为不确定,这样,就将把问题转化为交易费用经济学(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通常构成“新制度经济学”的一部分)。

3.竞争——竞争必然要决出胜负(这个理念在微观经济学里必须讲清楚)。由此进一步引出的东西,如:胜负准则、游戏规则、裁判,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在微观经济学里是它们是被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竞争可以划分为市场竞争与非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取决于成本——成本低者胜,这是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

4.交易是人们追求“利”的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当分工生产,然后交易,比自给自足所获得的利要大时,人们选择分工生产然后交易。

5.交易的买卖双方中,买方的行为被描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被称为需求定理。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者行为理论目的是想从消费者的行为出发推导出需求曲线,但由于理论上存在“吉芬物品”的难题,逻辑上推不出需求曲线必然向下倾斜,因此,需求曲线向下倾斜通常被处理为是一个公理。

6.交易的买卖双方中,卖方的行为被描述为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被称为供给定理,通常首先分析厂商行为(由利润最大化假设出发)、然后经由竞争市场模型,推出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7.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与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需求-供给模型”,这个模型把影响“获取稀缺资源的代价”的众多因素归结为两大类:影响需求的因素和影响供给的因素。获取稀缺资源的代价有时候表现为价格,有时候表现为其他的形式。价格信息容易被别人获取——即获取信息费用的成本比较低,因此,让获取稀缺资源的代价表现为价格,对人们的正确选择是有利的。相反,让它表现为其他的形式,会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对人们的正确选择是不利的。

8.“需求-供给模型”是经济学的核心,它是推导其他理论的基础,同时,它本身也有许多的直接应用(例如:分析价格管制的效应、解释与弹性有关的一些现象,如农产品大丰收但农民收入下降)。

9.以“需求-供给模型”为基础的消费者剩余理论,可以用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如:垄断的福利损失效应、税收的福利效应、对外贸易的关税效应),也可以用于解释一些现象(如:价格歧视现象)。

10.市场交易的一个前提是权利的清晰界定。因此,如果权力界定不清晰,某种权利属于谁,不是很清楚,则无法交易,会产生所谓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权利(产权)界定不清晰而导致的。针对“外部性”问题,有各种解决的思路,其中,以庇古的思路(税收)和科斯的思路(产权界定,市场自由交易)最为典型。

11另外一个制约因素也会导致市场交易的困难,即“非排他性”问题。这就引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概念和一系列相关问题。

12.完全的垄断是指独家。完全的买方垄断是指只有一个买家。完全的卖方垄断是指只有一家卖者。完全的垄断几乎不存在,因此,现实中的所谓垄断者通常只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势力的行为主体。一些垄断是天生的,但大部分垄断是竞争的结果。垄断者不一定能够获取垄断利润。大部分垄断一文不值。行政垄断是非市场竞争的结果,其他大部分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垄断者如果不获得垄断利润,长期内是不能维持的。因此,能长期某种程度的垄断地位(一定的垄断势力)的人必然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润(超额利润)。传统的教科书认为垄断者会产生效率损失,但这个结果的验证比较困难。至于垄断利润是否公平合理,那是经济学之外的话题。

13.与垄断者的行为有关的一些现象,如价格歧视,可以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加以解释的。

14.竞争的行为多种多样(如捆绑销售),某种竞争行为是否公平合理,经济学的发言权不多,但经济学可以解释这些行为(推测这些行为)。

15.供给者要提供某种物品,需要生产(购买)它。要生产(购买)它,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中有一些是稀缺资源。投入的稀缺资源可以划分为三种:劳动力、资本、以及 “企业家才能”。投入这些稀缺资源所花费的代价就表现为:工资——支付给劳动力的所有者(职工)、利息和租金——支付给资金和物品的所有者、利润(即超额利润)——支付给企业家。工资、利息和租金、利润的不同分布,就构成了收入分配问题。所以,稀缺资源的配置与收入的分配是同一个问题。

16.当竞争对手的行为对自己的决策的效果形成明显影响的时候,上述分析工具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数学中的一门学问——博弈论——被应用到对这一类问题的分析中来。博弈论的主要优点是在机制设计方面。

17.加入货币的因素后,出现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问题。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经济总量的增长问题,是经济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失业率的波动、汇率波动、国际收支波动等等现象的研究,构建了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宏观经济学,它还有一个名称——货币理论。这门学问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经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现象。

18.短期经济模型的核心是IS-LM模型。

IS曲线描述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物品市场上的总产出和利率及其他外生变量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古典模型是IS曲线的两个特例。

LM曲线描述物价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与总收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IS与LM的交点是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点,其含义是:在这一点所对应的利率水平上,物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等,同时,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也等于货币需求。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这些原因都是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当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这些需求方面的力量导致总需求发生变化,价格水平与总产出的关系就是总需求曲线。

19.影响经济波动的另一个方面的因素是供给方面的。由于产出取决于投入,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供给主要由投入的劳动力来决定,因此,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均衡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了投入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投入决定了产出水平。当人们对物价水平的预期等于实际价格水平时,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所对应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人们的价格预期与实际价格相等时的失业率。预期与实际相等的含义人们对价格的预期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人们知道自己的劳动力值多少钱。既然如此,想就业的人肯定已经就业了。因此,没有非意愿的失业。换言之,剩下的就只是失业者愿意的失业——自然失业。由这个模型,人们可以得出物价水平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

20.由此获得“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它描述物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时,物价水平与总产出的位置。

2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而其他政策可以影响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由此,可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和总产出的影响。

22.当进一步放松假设,即假设技术和制度也可以发生变化时,获得各种长期经济增长模型。

23.当把外国因素放进来后,IS-LM模型可以扩展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4.进一步放松“预期”因素,可以获得其他各种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二、科学实证举例——为什么学校饭堂里在中午通常出现排队现象?
考虑现象:学校饭堂里在中午通常出现排队现象。试提出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

分析(假设与逻辑推理)

• 基础假设:饭堂追求利润最大化

• 一些同学会由于讨厌排队而不在饭堂就餐,使饭堂的收入减少,即:多开几个窗口,减少排队,增加饭堂收入

• 但是多开几个窗口会增加饭堂成本开支

• 饭堂老板选择让学生排队,而不选择多开几个窗口,必然是前者的损失少于后者的开销,即:

• 讨厌排队者离开所导致的损失<多开窗口的开销

• 为什么“饭堂由于不愿排队者离开所导致的损失<多开窗口的开销”?

• 一定存在某些条件(约束)使得上面的等式成立

• 这些约束条件是什么呢?(到真实世界中调查)

• 附近的饭堂和同档次餐厅也排队,所以学生不会因为排队而离开

• 学生的收入比较低,没有能力到更高层次的餐厅消费

• 没有地方多开窗口(即多开窗口的成本无限大)

推出可验证含义(考虑约束条件的变化)

• 如果学生层次差异比较大,存在一些收入比较高的学生,那么,按照上面的逻辑,饭堂必然设一些档次比较高的窗口销售价格比较高的品种,这些窗口不会出现排队,例如,如果学校中招收有比较多的进修生(已有工作的人),则饭堂必然存在不排队的区域,但价格比较高。

• 一个可验证含义:收入高的学生越多,不排队区域就越多。

• 如何验证上述含义?找一些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观察这些学校饭堂,是否存在一些不排队的窗口?


怎么去培养经济和商业思维头脑?
9.持续学习和反思:经济和商业环境不断变化,要想在这个行业保持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怎样培养经济思维?达到什么程度算合格?
则将引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金融学;如果把这种不确定性用“信息费用”的概念处理,即:认为“不确定性”等价于“不掌握相应足够的信息”,那么,就可以把问题处理成为“获取相应的信息所花费的代价”太大以致人们不愿意去获取这个信息——即信息成本很大以致信息成为不确定,这样,就将把问题转化为交易...

如何培养经济、金融方面的思维?
如果想要培养自己经济、金融方面的思维,那么,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平时多读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二、平时多善于观察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的财经新闻,拓展自己的认知。

怎么培养孩子的经济思维能力呢?
1. 经济观念较为敏感:穷养长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家庭经济的拮据,因此很容易对金钱和物质有比较敏感的认识。他们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更加珍惜物质财富,或者对金钱的价值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较强的焦虑感:穷养长大的孩子在经历过家庭经济困难的时期,可能会对未来的不确...

如何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
想要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就要明白经济学不是科学,是关于经济利益的思考,一旦涉及利益,都会去为自身和社会利益去思考,不是因为他是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人们才去思考,经济学不是绝对的有正确答案的学问体系,那些打着科学恍子的,也无非让你认同他的价值观,为他的价值观服务而已。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和头脑?
商业思维在于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及眼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道理会运用就是宝贝,不会运用就适得其反,诚信赢天下也一样。 所以,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必须做到:那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也许有人不明白,商业思维和自身修养风马牛不相及,个人认为自身修养才是商业的真谛及意义所在,修养达到...

如何培养党政干部的经济学思维
1.基础不牢,无异于空中楼阁 经济学思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的,没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空谈培养经济学思维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考生前期最核心的是打好基础。具体而言:(1)参照所报院校指定参考书复习备考,可以先遵循初级——中级——高级难度复习。考生一定要记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先...

市场结构理论培养或培育了怎样的经济思维?
从而培养了人们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竞争和公平性的思维。总之,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进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环境和经济活动,并且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人们反思市场竞争和行业运作的方式、理念和策略。

如何培养经济、金融方面的思维?
这种思维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创造财富及认识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二是驾驭财富及应用财富的能力。因为经济,金融也是一种思想,它们也是对物质世界控制能力的数量化表现。这不是通过培训、教育出来的。而是通过精神世界与商业悟性的养育、熏陶和历练出来的。要培养这种思维就是培养一个人与金钱打交道的...

经济学十大原理,提升你经济思维的必备知识
非经济学专业的人要培养经济学思维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总是面临取舍 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却是稀缺的,每个人总是需要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实现最优的配置,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比如你有100万,如何支配这100万,使它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取舍...

开原市17550208722: 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 -
贠空达力: 阅读基础类经济商业书籍.行为习惯上培养自己对金钱的“认知”和“正确态度”.关注有深度的商业新闻事件和典型案例.学会自律.交际一些有正能量且上进心强的人.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参加一些商业项目(量力而行把控风险!).以上不一而足.若君感觉有道理请采纳,有不足盼交流.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么培养经济头脑? -
贠空达力: 内敛,固本. 所谓内敛,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情绪与性格,做到坐怀不乱,泰山压于顶而面不改色,沉稳,不可张扬,思维清晰.这样才可学习如何经商. 所谓固本,乃指巩固心之本、外之财.心之本就是要你博学多才,通晓经济学说,法律法规,多读前人经商故事与案例,常思考,多实践,多学习;外之财可分两种,一种为金财,另一种为人财,金财就是要你苦干积累资本,人财就是需要你广交朋友,积累可用之人. 总之三个字你要记得:博,钻,活.

开原市17550208722: 如何提高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 -
贠空达力: 1、多思考.经济学中的现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前兆,而前兆的出现一定会带来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因必有果,学会不断的思考,从现象推断可能产生的结果,再用现实来验证,这样做可以很大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多总结.经济...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么培养孩子的钱商 -
贠空达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从童年开始培养财商,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复利”.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12岁是孩子的算术、逻辑、抽象分析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非常的强,也是培养孩子财商的黄金阶段. 那具体...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样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 -
贠空达力: 在这个经济社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甚至是亲情爱情都被明码标价,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一点经济意识,他长大以后将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缺少经济意识的孩子往往很难融入他人,尤其是刚从学校出来走向...

开原市17550208722: 如何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贠空达力: 留心观察市场,掌握市场走向! 和顶级人物混,比如说你跟一群千万富翁混三年,也许你就可以成为一位百万富翁;但如果你跟一群乞丐混三年,在好也是丐帮帮主一个,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除此,你还得不段的学习,充实自己! 发散思维 看到可以卖的东西 就想都怎么样去利用他赚钱 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想

开原市17550208722: 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能力和经济学思维方式如何培养 -
贠空达力: 好的经济学思维,能够帮助一个理性的成年人更加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加理智地对待这个世界.我认为,经济学思维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有的是常识,有的是颠覆常识的常识,但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专业训练,也不是非要专业人士才能掌握: 1、竞争的概念 :竞争不消失,只转化形态. 2、交易的概念 :交易提高净幸福. 3、机会成本的概念: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号称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4、理解价格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利息的概念. 5、边际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公理. 6、理解产权的概念. 7、理解货币数量论. 8、理解制度和组织的巨大作用.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样培养一个人的经济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贠空达力: 注重观察,勤于思考,尝试发散思维,不要拘泥教条,传统等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么培养商业头脑? -
贠空达力: 怎么培养商业头脑?其实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个要感兴趣,其实商业头脑不外乎就是经济头脑,生活当中无常不体现经济现象,比如在谈话当中的一个很不在乎的信息,如果你引起了重视,你就拥有这样的头脑.怎么说呢,行动比意识更重要.

开原市17550208722: 怎样提高经济头脑
贠空达力: 1:出席应对各种商业场面 2:提高自己为人处事方法 3:学会不同类型场合术语 4:以独特的思维寻找商机 加强自己的人脉关系,增强在社会交往中的信誉,总结成功商人致富的方法,总有一天会寻到自己所走的那条路,创建自己的商业大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