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几道高中历史选择题

作者&投稿:耿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求几道高中历史选择题~

1.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
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2.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
A.“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
B.“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C.“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D.“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3.《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想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以下关于材料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B.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理学是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三者融合的产物,是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增加,开始出现更能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新的文学形式——词

4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

A 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B 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C 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提高,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
D 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6.有人评述战国的政治改革:“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贵族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该观点肯定改革的积极意义,认为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宗法等级制向实力竞争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7.“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a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8.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精神的有:①严禁买卖人口、民族歧视;②奖励和保护工商实业;③革除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④种植鸦片者予以重罚,贩卖鸦片者没收销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有人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反映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1. 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
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12.“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解里轩《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里的“正直的思想家”是指
A启蒙思想家
B科学社会主义者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共产主义者
13.在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全球化”和“美国化”是频繁出现的两个词汇。全球化进程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之后就业已开始,但这一非常流行的术语见诸文字则是近几十年之事。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对“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的回答是“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以下各项表述认识正确的是
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B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所不能
C世界其他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D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

14.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15. 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印支停战将使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提高。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些评论表明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帝国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开始松动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中国已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16.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17.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序中提出了“故善者因之(顺其自然), 其次利导之(因势利导),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其争”。下列经济思想或政策,与司马迁观点最相似的是
A.自由主义 B.垄断 C.罗斯福新政 D.计划经济
18.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巡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 浦东的开发开放

19.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
A.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使国王统而不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如下),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国家
总人口(万)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①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 ②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农业文明 ③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比法国高 ④英国城市人口百分比超过农业人口,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2.“没有世界史,历史无意义可言”,此话最恰当的涵义是
A.宏观洞览握全局,微观体察晓细节 B.从分散到整体,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
C.淡化区域历史,强调大视野的历史 D.超越认知的不同,树立整体的世界史观
23.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24.甲书说:“宗教改革的主因是罗马教会本身的腐化。”乙书说:“宗教改革起于马丁路德在1517年公开批评天主教会的腐化。”以下哪个叙述较为合理?
A.甲着眼于远因,乙着眼于近因 B.甲着眼于导火线因素,乙着眼于背景因素
C.甲着眼于个人因素,乙着眼于制度因素 D.甲着眼于表层因素,乙着眼于深层因素

选择题目答案:
CCDAD AACAD CCDDC CACBB DBCA

1。《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包芦”、“珍珠米”等。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十八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
所以齐民要术写成的时候玉米还没传入中国。

2。实际上即使是明朝末期中国在总体科技水平上还是处于科技领先的。然后就是清朝入关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技术、书籍毁损于战争中,实际上明朝已经大批量使用火器了,如果在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军队有明朝中期军队的火器水平,凭借人数和地利不见得会输给对方那种客串性质的军队。实际上当时中国落后的主要还是在军备也就是火器上,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努尔哈赤死于火器所以清朝皇族天生对这种东西有抵触性,而即使到一战的时候骑兵依靠冲击力还是步兵的克星,而清朝依靠的八旗精兵恰恰是骑兵,在康熙时对付有沙俄支持的有大量火器的葛尔丹清军的近卫骑兵一个冲锋就拿下了对方的阵地,在加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外患所以对武器的发展不重视也是很自然地。近代科技实际上最快的发展是在一战后,西方列强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在磨刀霍霍准备再次大打出手。战争总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现代科技实际上也是美苏争霸下得到跨越式发展的),而当时国内实际上还是军阀混战没有稳定环境,你很难想象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能够研究出跨时代的科技吧。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清朝末期的科技落后有历史原因,更重要还是制度,清朝入关前是奴隶制末进入关内跟一个封建末的文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融合它本身是进步了但是也造成了文明的倒退,而此时西方已经过度到了资本初期相当于领先了一个时代,清朝消化原来文明的科技文化还来不及呢更谈何发展呢?落后是自然地

3。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4。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1。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
3。19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革命派跟上历史舞台
4。孙对西方政治理论的考察学习的结果。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1。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心愿。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3。中共成立后,共产国际和共和党对其的帮助
4。孙吸收以往斗争的加经验教训
5。1912年建立的是中华民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没有联邦制。
所谓的联邦制是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所以选D

您好!断云泽为您解答:
一、
1、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这是对当时世界崇尚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也就是价值观的重塑。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是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反思和否定,在社会结构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有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很好理解。3、现代主义文学是知识分子们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迷茫与无助,这也是他们对社会的反思吧!
二、呵呵,这个问题很简单。古代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有一部分是农业之间的交流,中国从外国引进一些农牧业的新品种,丰富了我国农业品种。
三、这题的出错是因为你没有理解题目,C项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问题材料无关,伏尔泰是将儒家文化与西方制度做对比,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启蒙运动时期。
四、因为他是心学代表人物,其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他强调要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额,说得有点累,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好!容我为你一一解答:
1. 选BCD的原因是这三项都是对人类已有社会制度的改良与反思。十月革命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针变自由资本主义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与解构。
2. 中外经济的交流可以为小农生产提供新的作物与技术。比如我们现在吃的辣椒、玉米、山芋、南瓜等都是明朝时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
3. 封建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绝不可能是儒家的传统道德,而是董仲舒等人杂糅了阴阳五行、法家学等学说的合成品。
4. 这个答案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应该是A孔子。具体可以参考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里简引论语原文,你看看到底该不该是孔子。“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麻烦历史高手进一下,请教一高中历史题目
选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诗中描写的是描写了农村男耕女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境况,也描写了村民封闭保守,被“圈锢”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而我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的局限是: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

一道历史题 高手来
选B。 这是高中历史吧,高中历史选修有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其中就有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带领新兴资产阶级打败封建专制(斯图亚特王朝),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后,实行个人独裁。所以就出现了题中的情况。

高中历史选择题 求高手详解
选B 1、这一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形成,确立的是美国,而不是英国 2、正解 3正解 4国际贸易障碍不可能消除,太绝对

高中选择,历史题,求高手进
如果分封制加强,作为分封制受益者的贵族地位应该上升,而不应该是自己的称呼逐渐变为民众的称呼,因为那样的话会显示贵族地位下降,分封制趋于瓦解。而百姓成为民众的统称,恰恰说明分封制的瓦解,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也自然会衰落,应该选B。百家争鸣并不能够体现,故C错,而战国时期,井田制趋于...

高中历史题,真心请教高手!
1实行“广东十三行”专营,以预防侵扰为主,闭关锁国 2开放前,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开放后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3海外贸易事关国家发展,闭关锁国无济于事,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备战高考:关于高中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

历史高手进!高一历史3题选择!!!
A选项明显不对,太平天国运动跟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推动作用吗?历史书上明确说明了:天平天国运动,只是延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必须要有一种先进的阶级对旧的阶级发起冲击,才有推动作用。不知道我解释的你能不能明白,有历史问题可以问我,话说我高考历史也是148分啊,...

高中历史高手请进~
D 走私鸦片,毒害国人是19世纪40年代以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事情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是19世纪60年代后发生的 提出“修约”,扩大市场发生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道高中历史题~请高手解答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首先是农村所有制一直没变,一直都是国家所有的,所以A是错的,D是一个脑残的备选答案,我不知道你看过这本书没有,这段话的背景就是在实行联产承包以后出现的,这是经营方式改变后,农民对集体的向心力的一个弱化,各自忙自己的了,关于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说的是宏观的...

高中历史3道选择题解析
1D 因为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举措,而当时只是战国的秦国秦孝公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上百年,不可能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迁都本来就意味着国家的强大,只有经济实力强大和军事战略的转移才考虑到迁都都是国力的体现,C是对的。而。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请教高考历史几道选择题,求解释~ -
泊秋通脉: 第一题:史记的记载范围是黄帝到汉武帝,资治通鉴是战国到五代,曹操是东汉末期、三国初期的人物,所以只有资治通鉴记载这一时期的历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论语更不是. 第二题:分析同第一题,目录显示这本书记载的时间范围有战国(前403,前369,前368,前321全是战国时期的年份)和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所以要选B. 第三题:提出世史家三长的是刘知几,他写的是史通.史记是司马迁,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文史通义是章学诚. ps:史通和文史通义是史学理论著作,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那种讲故事、说人物的史书,所以一般题目要什么史籍记载了什么人什么事的时候,都可以先排除这两个.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请教几道高考历史选择题. -
泊秋通脉: 1,首先第一题的第一句的意思是:掌管天下的权利应该给老百姓,这句话是符合1的~第二句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原话~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国家的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鼓励人们为国家效劳,那么这一句跟选项一没有必然联...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向高手问三道历史单选!
泊秋通脉: 第一:洋务运动是有曾国藩,张之洞等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所提出的一项“司夷长技以制夷”的民族自强活动.由于它的发起者,拥护者都是地主阶级,当然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不可能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第二可用排除法.A.维新派并未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康梁等人的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清朝统治,排除.C.当然不对,当时广大群众连维新变法是啥都不知道,支持从何谈起?D.光绪当时已自身难保,支持与否并无意义. 第三.事件时间如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清帝溥仪退位1912年1月12日,《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2月11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5日. 祝你好运,想起我高考的时候了,呵呵.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几道高中历史选择题 高手来解析 -
泊秋通脉: 13、3错在玉米是在17世纪传入中国的,是在清朝出现的,《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写的农业著述,时间上不可能出现玉米.14、1科举制变成了八股取士,严禁文人自由发挥,思想文化控制走向极端,为的是维护日益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请教几道历史选择题 -
泊秋通脉: 1、“仁”和“仁政”是不同的,孔子提出了“仁”,但还没有“仁政”的说法.“仁政”是孟子提出的.所以B不对.2、看到“主要内容”四个字就不能选B了,B只能算是一种人事变动,这个没有什么新意...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两道必修二历史选择题!!高手来 求详解!!!! -
泊秋通脉: 1、A项蒸汽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选C.D项工业革命的胜利也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呀.遇到问根本原因的题目一般都选经济原因.在经济原因中一般选生产力.这是规律.没错的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选择题高手进 -
泊秋通脉: B第一题很明显应该选B,因为他题目中所提到了政治保障,另外LL帮你总结一下A答案指的是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让海外殖民地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以及工业品倾向地.C答案则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的保障. D答案手工工场的...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请教一道高一历史选择题~ -
泊秋通脉: 正确的答案为C排除法;首先是D,因为是经济,不是政治.B也是同样理由.A、经济全球化减缓是不对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各地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在的表现形式,又会给经济全球化制造壁垒.经济全球化减缓是不可能的,区域集团化只会使区域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经济交流更加紧密,对外交流更加强大.区域集团化必然会导致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之后就是大鱼吃小鱼,大的区域集团的对抗就会像先秦诸国一样,由一个区域集团所代替,而这个区域集团就成了全球经济组织.

清水河县18759323106: 高二历史3道选择题,请高手解答同,请写出详细原因,谢谢~~ -
泊秋通脉: 1.B文艺复兴时期是神权与人权的抗争.让学生快乐的生活,反映了追求现世的理想,而不是宗教宣传的来世观念.具有人文主义色彩.2.B排除法.A文字强调了男人做大事,女人小事,但都是社会责任.C显然不是强调女性的家庭重任,而是男女的对比.D显然不是.3.DA,B,C显然跟题目无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