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土地有关的文学作品

作者&投稿:赧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与土地有关的文学作品~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赵树理的都是农村乡土题材 《李家庄的变迁》长篇小说《三里湾》

艾青《我爱这土地》

《绵绵土》

绵绵土 牛汉
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寸金桥

--------------------------------------------------------------------------------

寸金桥,座落在湛江市赤坎区西侧。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桥西头立碑一方,记抗法斗争事迹始末,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来湛江,为桥题诗:“不甘俯首所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头自由云”。郭沫若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1986年7月,市人民政府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桥两头分别竖碑一方,碑上分别记载董必武“寸金桥”手迹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诗句手迹,寸金桥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湛江旅游网“湛江八景”)

社稷坛在中山公园

社稷坛,在中山公园内。一般的北京人都知道中山公园,但是往往把社稷坛给忽略了。

社稷一词中的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中国的古代是农业大国,人们把土神和谷神看得相当重要,古代的帝王都祭社稷,后来,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古人一般是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祭祀社神。这一天也叫“社日”。早年间“社日”是一个重要节日,除了祭神,祈求丰收年景,乡邻之间还要聚会宴饮。

祭社要立社坛。皇上给自己立的社叫“五社”,皇上给老百姓立的社叫“大社”。“五社”按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坛顶分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铺着青、红、白、黑、黄五色泥土,象征着五方的土地。您现在在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依然能看到这五色土。

1医师诗人曾贵海把对高雄县山水的感动,转化为美丽的诗篇,他昨天发表新作「南方山水的颂歌」把高屏桥和客家妇女的一生辛勤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昨天的新诗发表吸引许多高屏地区艺文人士参加,高雄县长杨秋兴说,曾贵海对土地的热情与执著,透过诗篇表达,唤醒更多人认同乡土情。

文化局长吴旭峰夫妇对吟「高屏溪旧铁桥」诗作,现场散发浪漫气息。观光交通局长林�俊和同仁杨雯婷唱「台湾百合」也是回肠荡气,县府中庭充满诗味。

客家籍的曾贵海在「圳沟岁月」中对客家妇女有深刻描述,他的脑海里浮现一名在大圳旁洗衣妇「弯腰,低头、斗笠盖住岁月、客家老妇身子、依然健壮有力的站稳溪流,时间穿越双腿、弯曲的指头、洗过初为人妇羞怯、洗过人母的辛酸、洗过祖母的慈念」把一名客家妇人勤俭持家的美德表露无遗。

台湾杂志社长陈坤仑及文学台湾基金会董事长郑炯明,希望透过曾贵海诗作的发表,激发本土年轻的文学作家创作出更多与土地有关的文学作品。杨秋兴也与曾贵海「压轴」对吟「瀑布」诗作,并且共同在巨幅荖浓溪大智瀑布旁提笔写下诗作,留下了一幅代表高雄县美景与诗情的艺术作品。
2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2.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增强忧患意识,并借鉴我国历代管理土地的经验,调查本地土地使用情况,发现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4.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并对“乡愁”“安土重迁”等文化现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二、教师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搜集一份有关土地的参考资料书目。

3.整理以前学过的与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文章。了解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关于土地的介绍,比如历史课关于土地改革、地理课对于土地使用状况、各地不同土质的讲解等,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

4.阅读一些有关土地的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了解中国人“安土重迁”“依恋故土”的文化传统。

三、活动建议和指导

1.本单元的三个活动都是围绕“土地”这一课题展开的。我们所要认识的土地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物质层面上的土地,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上的土地,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主题,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国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一国的人民,土地就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活动一主要是侧重于第一个层面,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土地保护对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活动二、三则侧重于文化意义上的土地。

2.活动一分为三个子活动,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看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土地的。

其中第一个侧重了解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这些知识学生在历史课中可能已经学过,因此,可以搞一个跨学科的活动,一方面梳理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因为每一次改革背景都很复杂,措施也很多,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做简明介绍,这需要认真琢磨。建议邀请历史老师参加,从历史方面作出指导。

第二、三个子活动都侧重土地使用现状的探究。一个主要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我们国家整体的土地资源状况。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方面的著作或者年鉴,搜集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土地数、土地减少率等数据,最好把其他国家的一些数据也找来,对比一下,发现我们土地资源的不足,增强忧患意识。搜集的数据不要只是展示一下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用柱形图、曲线图等形式,直观而且更能说明问题。除了数据,还应该问个为什么,比如数据显示我们的耕地每年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什么,政府做了哪些工作,等等。

第三个子活动更侧重实践。国外的中小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引导下考察市政建设和社区建设,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就缺少这样的内容,因此许多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更不要说公民责任感。这个活动期望在这方面使学生获得提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项子活动了解的都是死的数据,离学生实际较远,此项活动可能会弥补这一缺憾。对于家乡土地使用情况的了解,可以到政府的网站上查找,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最好能组织学生与当地政府联系,直接采访有关情况。如果觉得整体的土地情况不好把握,也可以调查一个侵占土地或者浪费土地的具体案例。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项,建议学生先搜集土地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某地植树造林,保护了千亩良田的事例,借鉴他们的措施,再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3.活动二“讲讲土地的故事”,侧重文化层面的土地。三个活动侧重不同的“土地故事”。第一种,像社稷坛的五色土表现了汉民族对于土地的崇拜,还有古希腊神话、《山海经》关于“息壤”的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等。民俗中远行人带一包家乡土的习俗也属于此类。第二种是凝固在语言文字里的故事,要让学生挖掘与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的文化含义。第三种是“保卫土地”“珍惜土地”的故事,表现为反侵略中的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以及农民对于土地赤诚的爱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添加合理的想像和联想,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

4.活动三“谈谈土地的含义”侧重对文化层面土地的理性思考。

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有的人甚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这样的文化品格造成了中国人的执著和坚忍,同时也带来了保守与闭塞。这样的现象该如何看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子活动就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不求学生作出理论的说明,只要能有自己的观点,并能搜集一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前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思考普通人心目中土地的含义,后一个活动则侧重文艺家心目中的土地。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以土地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并分析在其中土地象征了什么。建议分成小组,分别去搜集文学描写、音乐舞蹈和绘画摄影三类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有关土地的作品,然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看看土地在这些文艺作品中主要有哪些象征意义,以及这些象征意义产生的原由。


你还知道哪些与土地是地球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名言警句?
10.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见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泥融:冻土融解。这两旬大意是:春日和暖,冻土松软,残雪已经消退了一半;行人启程,芳草青青,马嘶声分外响亮。本句可用于描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人们欣喜欢悦的心情。唐代诗人 杜牧 《宣州送裴坦...

有关土地的文学作品
艾青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的诗歌
1、我的土地 这是块普普通通的土地 祖祖辈辈耕耘在这里 当我们接受过来时 芬芳的泥土依旧如故 这里曾经一片荒芜 祖辈们带来了希望的花蕾 世世代代繁衍到现在 残存的稻香挥之不去 后来玉米开始流传开来 我们在田埂边种植起来 我们尝到了玉米的香甜 这味道让我们实在难以忘怀 有人开始抛弃单调的稻谷 有...

艾青诗选《我爱这土地》赏析
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首节中,“我爱这土地”,直白地表达了艾青对土地的强烈感情。这与其它民族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圣洁”的自然神明不同,艾青没有赋予土地超自然的意义,而是将其置于人的视角下,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第二、三、...

12部关于自然文学的书籍推荐
下面是关于自然文学的书籍: 01、《瓦尔登湖》 [美]亨利·戴维·梭罗 周游全世界,跑到桑给巴尔去数老虎的多少,是不值得的。但没有更好的事情做,这甚至还是值得做的事情,也许你能找到“薛美斯的洞”,从那里你最后可以进入到你内心的深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黄金海岸、奴隶海岸,都面对着内心的海洋;可是...

艾青诗选中诗歌中心意象是土地的是哪些诗歌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是他著名的代表作。作品分析:主题:艾青是一个吃农妇的奶长大的、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他对土地怀有着的永恒的忧患感。他的诗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诗集《北方》中的诗篇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

寻找与土地有关的文学作品
桥两头分别竖碑一方,碑上分别记载董必武“寸金桥”手迹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诗句手迹,寸金桥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选自湛江旅游网“湛江八景”)参考资料:http:\/\/www.fsyz.com.cn\/xxyd\/bajin\/yixiang\/main.htm

艾青诗选中诗歌的意象
1、"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

三黑与土地的作者
三黑与土地是一部由作家陶杰创作的小说,该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1.小说背景 《三黑与土地》以中国农村革命时期为背景,大约在1948年至194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取得重大进展,农民开始反抗封建地主统治,争取土地权益。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

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作品有哪些?这些作品的简介是什么?
《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完成于1948年。 这是一部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生动地描写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及反革命武装进行了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这篇作品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作品主要人物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 小说描写...

鹤山区13695228261: 土地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哪些 -
城维天麻: 《在希望的田野上》、《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金光大道》、《艳阳天》、《苍生》、《绵绵土》等等.

鹤山区13695228261: 请问有关土地方面的专注与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很棒的,请推荐.
城维天麻: 2. 耕 织 图 天旱农夫盼春雨, 泪眼望稻谷. 儿女可曾问: 衣食父母, 向谁诉冤屈? 而今读书为民族, 不辞长劳苦. 难忘老村长, 当年赠我, 一把故乡土.

鹤山区13695228261: 有关土地的文学作品 -
城维天麻: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鹤山区13695228261: 寻找关于土地的诗歌和古诗 -
城维天麻:[答案] 诗歌]轻吟土地 我全部的诗歌 总是与土地一脉相承 所有的承诺与追求 点点渗入泥土的肌髓 凝结成我的田园与笔犁 当灵魂已深嵌这片土地 我沿着无尽思索的意境 在人生的旅程塑造辉煌 垦区的风为我撑起一种氛围 一种鼓圆馨香的思想 垅垅绿波涌荡的...

鹤山区13695228261: 找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 -
城维天麻: 平日我们所承受的恩泽有多大,我们往往都忽略了,似乎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忘了感恩.想想看:地,若是没有水的滋润,就不能耕作;地,若是没有农民耕作,就不会有丰收.生活中,时常可见人们为了土地问题而闹出风波.这不,...

鹤山区13695228261: 以土地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有( ) -
城维天麻:[选项] A. 《邪不压正》 B. 《荷花淀》 C. 《暴风骤雨》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鹤山区13695228261: 寻关于土地的诗词 -
城维天麻: 我看见土地,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 我的身体先于我的声音抵达 我看见他,踩在他的上面,被他烤热的空气在我身边列列而起 我看不见了.我听不见了.我的身体踏入虚空. 我在沉重之后漂浮,我在漂浮之后坠落,我,本来就是来自地上...

鹤山区13695228261: 我国文学史上有关农业的优秀佳作? -
城维天麻: 农业立国之本高中优秀作文水的呼唤有一天,一直沉默的水突然开口说话了.水叙述说:我对人类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我为人类做了那么多的贡献,可人类总是破坏我,滥用我.这样既会导致水源的枯竭,又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在日常...

鹤山区13695228261: 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有哪些?
城维天麻: 尘埃落定 阿莱作品

鹤山区13695228261: 土地改革小说 -
城维天麻: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浩然的《金光大道》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