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得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和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穷乏者得我与”中“得”的意思~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扩展资料《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得,通“德” 意思是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表示感激的意思。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告子》。

原文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白话译文: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 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孟子创作的《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穷乏:贫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这是孟子《鱼我所欲也》里的句子,全句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意思是“原先为了大义宁愿身死而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作品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1)我所欲(2)也。二者不可得兼(3),舍(4)鱼而取(5)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于(7)生者,故(8)不为苟得(9)也;死亦我所恶(10),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11)有所不辟(12)也。如使(13)人之(14)所欲莫(15)甚于生,则(16)凡(17)可以得生(18)者何不用也(19)?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20)也?由是则生而(21)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2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23)贤者(24)有是(25)心(26)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27)耳。
  一箪(28)食,一豆(29)羹,得之则(30)生,弗(31)得(32)则死。呼尔(33)而与之(34),行道之人(35)弗受;蹴(36)尔而(37)与之,乞人不屑(38)也。万钟(39)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40)焉!为宫室(41)之美,妻妾之奉(42),所识穷乏者(43)得我(44)与(45)?乡(46)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47)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48)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9)。


《孟子》中《鱼我所欲也》全文 节奏划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这句的翻译
翻译: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出处: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译文
意思是所认识的穷困的人会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1、出处 这句话出处是《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2、原文选段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的译文是?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原文节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
一、翻译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每年二月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此之谓失其本心翻译
翻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语出《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节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因得的文言文
·劝学》 [8]同“德”,恩惠,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9]助动词.能,能够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

文言文通假字
“指”通“旨” 卜者知其指意 《陈涉世家》 “转”通“啭” 蝉则千转无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属”通“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具”通“俱”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辟”通“避” 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得”通“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鱼我所欲也的古今异义加原文
一箪(dān)食(sì),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ér)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é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为身死而不...

唐山市15556296949: 古文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的得是什么意思 -
藤玛来福: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穷乏:贫穷.“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欤”,语气词

唐山市15556296949: “穷乏者得我与”中“得”的意思 -
藤玛来福:[答案]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穷乏:贫穷.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与”通“欤”,语气词

唐山市15556296949: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的意思 -
藤玛来福: 同“德”明词作动词,感激

唐山市15556296949: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中的得是什么意思 -
藤玛来福: 得,通德,此处意为感激.

唐山市15556296949: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中的“得”意思?这里“乡”的拼音? -
藤玛来福:[答案] 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万钟 )这里的“得我”是感激我的意思.得:感激

唐山市15556296949: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意思 -
藤玛来福:[答案] 这是孟子《鱼我所欲也》里的句子,全句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意思是“原先为了大义宁愿身死而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唐山市15556296949: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______ - _______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______ - _______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__... -
藤玛来福:[答案] 答案: 解析: (1)“辟”通“避”,躲避. (2)“得”通“德”,感激. (3)“乡”通“向”,从前.

唐山市15556296949: 单字解释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藤玛来福: 所认识的穷困的人(受到我的恩惠而)感激我吗?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这里表示反问语气.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有解释

唐山市1555629694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译文 -
藤玛来福: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接受吗?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唐山市15556296949: <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欤?”的“得”是什么意思? -
藤玛来福: 就是得到的意思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