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官员:于定国,字曼倩,其父为于公,在史受封西平侯

作者&投稿:御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西汉时期官员。汉宣帝刘询即位,于定国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于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人物生平

于公治狱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判案公平,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郡中的百姓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

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守寡,又无子女,很恭谨地奉养着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答应。她的婆婆对邻居说:“我这孝顺媳妇事奉我很勤劳辛苦,我怜悯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子嗣。我年纪大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这可如何是好啊!”后来老太太为了不再拖累媳妇竟自缢身亡。老太太的女儿却上告县官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县吏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不是自己杀害了婆婆。但在县吏的严刑逼供下,孝妇最后竟屈打成招。此案上报到郡曹府,于公认为这个妇人奉养婆母十多年,以孝顺闻名乡里,一定不会是她杀害了其婆母。太守不同意于公的分析,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太守最终还是以谋杀婆母之罪将孝妇处以死刑。孝妇冤死以后,郡中大旱了三年。后来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说:“那位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决断,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的坟前祭奠,并为她立了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上果然立即降下大雨,当年该郡五谷丰收。郡中人由此更加敬重于公。

早年经历

于定国从小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后补廷尉史,并被推选与御史中丞从事办理谋反者的狱案,因才智出众办案有方升为侍御史,又升任御史中丞。

正值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昌邑王刘贺被征召继位,行为 *** ,于定国上书规谏。

后来刘贺被废,汉宣帝刘询即位,大将军霍光兼任尚书事,他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很受重用。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

办案严谨

于定国于是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而行弟子之礼。他为人谦虚恭谨,尤其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礼仪相待,照顾周全,尊崇备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赞誉。于定国判案公允,尽可能体恤鳏寡孤独之人,不是特别肯定的犯罪,都尽量从轻发落,格外注意保持审慎的态度。朝廷上下都称赞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没有受冤枉的人;于定国任廷尉,百姓都自认为不冤枉。”于定国很能喝酒,连饮数石也不会醉,深冬时节请他办案议罪,饮酒后更加精明。做了十八年廷尉后,升任御史大夫。

官至丞相

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三年后,汉宣帝刘询驾崩,汉元帝刘即位,因于定国是在职的先帝旧臣,汉元帝刘很敬重他。当时陈万年任御史大夫,与定国共事八年,两人议论政事没有相抵触的情况。后来贡禹代替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于定国政见多有不和,由于于定国比较明了熟悉政事,所以汉元帝刘往往认同于定国的意见。然而,汉元帝刚即位不久,关东连年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大批涌入关内,有人上书皇上把责任推到大臣身上。元帝于是多次在听朝之日召见丞相、御史,进宫受诏,逐条用职务责备他们,说:“地方上那些狡诈不忠的官吏害怕因捕拿盗贼不力而遭受责罚,任意怀疑加害良民,甚至使无辜之人冤屈而死,有的官吏发现盗贼后,不立即去追捕,却反而拘禁丢失财物的人家,使得后来百姓再受到盗贼的劫掠也不敢向官府报告,因此使得灾祸和恶劣风气逐渐滋长扩展。老百姓多有冤屈,州郡官吏却不加处理解决,不断有上书鸣冤的人来到京城。由于二千石的官员选举的下属官吏名不符实,因此,令长丞尉诸官多不称职。农田遭受灾害,官吏不肯减免其赋税,反而催收其租,以致百姓穷困加重。关东流民饥寒交迫,疾病流行,朕已下诏令官吏运输粮食,打开仓廪,拿出库藏之物,救济灾民,向灾民们赐发了御寒冬衣,这些措施恐怕不能够维持到春天。现在丞相、御史你们打算怎样弥补这些过错呢?你们都要认真地分条陈述我的过失。”定国于是上书谢罪。

永光元年(前43年),春天降霜,夏季寒冷,太阳暗而无光,汉元帝又下诏分条责备说:“一个从东部来的郎官说那里的老百姓因灾荒父子不能相互照顾。这些情况丞相、御史你们这些主管大臣为什么隐瞒不报告呢?或是从东部来的那位官员夸大其词了?两方面反映的情况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我希望了解其真实情况。今年的收成还尚难预料,一旦有水旱之灾,后果很让人担心。公卿大臣你们有什么可以防患于未然,或救难于已然的办法没有?请各位以实相告,不要有什么忌讳。”定国见此诏书,内心惶恐害怕,于是上书引咎自责,并归还侯印,乞求告老还乡。汉元帝答复说:“您辅佐我治理天下,不敢稍有懈怠休息,国家各种政事,都是由您总揽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今我汉朝承接着周、秦以来穷困衰敝的局面,民俗教化衰落,百姓缺少礼仪,阴阳失调,灾祸出现,不是单一的原因所引起的,推类考察古之所记圣人言行,尚不敢自己独担过失,更何况是平常之人呢!我曰思夜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灾难的,还是没能完全搞清楚。经书上说:‘如果说天下有罪过的话,那么所有的过错都该归在我一国之主的身上。’您虽身居要职,又何必独担责任呢?继续努力监察郡国守相等地方官吏,不称职的不要让他继续在位欺压百姓。请您继续主持国家大政,力求用尽你的聪明才智,还当努力进食,小心养护身体。”定国于是又上书说病情加重,坚决要求辞官归乡,汉元帝便赐给他四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车、黄金六十斤,罢官归家。又过了几年,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家庭成员

父:于公

子:于永(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于永年少时因嗜酒而多有过失,年近三十时却改变志节修养品行,并依靠父亲的荫泽出任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于定国逝世时,他遵照礼仪居家守丧,以孝道而闻名。于是以列侯的身份授任散骑光禄勋,官至御史大夫。并娶馆陶公主刘施为妻。刘施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女,汉成帝刘骜的姑母,贤惠而有德行,于永也因贤良而被选为驸马。皇上正准备拜于永为宰相时,于永却逝世了)

孙:于恬(于恬不似其父祖那样贤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行为)

轶事典故

于公高门

当初于定国的父亲于公在世时,他家乡的里门坏了,同乡的父老要一起修理,于公对他们说:“把里门稍微扩建得高大些,使其能通过四匹马拉的高盖车。我管理诉讼之事积了很多阴德,从未制造过冤案,因此我的子孙必定有兴旺发达的。”后来于定国果然官至丞相,于永也官至御史大夫,并封侯传世。




姓于历史人物?
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

于定国有后代吗?都是什么结局?
二、于定国的后代 于定国的子孙后代也非常出色,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于谦和他的后代。三、于谦的故事 于谦是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祖先是于定国的后代。据史书记载,于谦自幼聪颖过人,后来成为了一名官员。他在官场上表现出色,曾多次担任...

尹翁归传文言文答案步步高
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 4. 尹翁归传的原文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

急需《后汉书·虞诩传》全文翻译
曾经颂扬说:“东海人于公把闾里的门修建的比较高大,而他的儿子于定国结果官至丞相。 我判决诉讼案件六十年了,虽然赶不上于公,但也差不多了!子孙为什么一定不能充当九卿呢?”所以给虞诩选取的字叫升卿。虞诩十二岁的时候,能读通《尚书》。小小年纪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孝敬奉养奶奶。 县里推举他为顺孙,陈国国相...

孝妇冢的史料记载
当时并非专门写孝妇,而是写当地的一个叫“于定国”的官员而提及她,在山东郯城县城西1公里处,还存有埋葬于定国的“于公墓”。根据《汉书·于定国传》的记载,汉朝时,东海有一个孝妇,很早就死了丈夫,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想让她再嫁,她坚决不肯。婆婆年纪大了,怕拖累媳妇,就...

徐有功好生文言文
当时,周兴、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诬告朝廷命官,遭到灭族的有数千家;徐有功担任司刑少卿时,含冤得到昭雪的人不计其数,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汉代的于定国;唐中宗时,追封徐有功为越州都督,并追授徐有功一品的官衔,让他的家人享受特殊的待遇。 开元初,窦希碱身为皇亲国戚,非常荣贵,便奏请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徐有功的...

《汉书》研读336: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六)
邴吉病危时,汉宣帝亲自到府中探望病情,询问大臣们的品德和能力。邴吉推荐了于定国、杜延年和陈万年,陈万年最后接替于定国担任御史大夫,在官位上八年后去世。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字子康,在十八岁时,因为陈万年的原因担任郎官。陈咸才能出众,坦率正直,敢于讽刺揭露皇帝身边的亲信近臣。他先后上书数十次...

郯城县著名人物
张玉台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张金兰和刘原生,他们在艺术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前者在绘画界,后者在柳琴戏表演和美术创作上独领风骚。另外,郯城的历史人物也不乏亮点,如春秋时期的郯子,汉代的经学家后苍,以及多位在不同朝代担任要职的官员如于定国、刘虞和王朗等。还有诸如无神论思想家何承...

苏武传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_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

苏武传的作者是?
从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到名儒夏侯胜等,都能善始善终,扬名于宣帝之时,却不能列于名臣图中,由此可知辅佐之臣的选择标准。 原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

许昌县19650427748: 说苑·卷五贵德的翻译 -
曲菁郝智: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他的父亲于公是县里的狱吏、郡决曹,决断狱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于公判决之后,他们都不怨恨.郡中为他立生祠,号称于公祠.

许昌县19650427748: 古代姓于的名人有哪些换一个 -
曲菁郝智:[答案]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 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

许昌县19650427748: 于公治狱翻译 -
曲菁郝智: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他的父亲于公是县狱的官吏,判案公平,触犯法律的人,在于公的判决下都不恨他.东海有个孝妇,很早就成寡妇,没有儿子,十分细心的照顾婆婆.婆婆想让她再嫁,他一直不肯.婆婆对邻居说:“孝妇一直为我辛苦操劳,为他死去的儿子哀伤并守寡.我老了,经常拖累年轻人,这怎么可以?”随后婆婆上吊而死,婆婆的女儿上告官吏.官吏抓捕了孝妇,她说没有杀了婆婆.官吏拷打惩罚她,孝妇只能受不了认罪.案件准备好上了府衙,于公凭借孝妇照顾了婆婆十多年,以孝顺闻名,决定不杀他.太守不理他,最终判决杀了孝妇.郡中三年干旱.

许昌县19650427748: 帮助我翻译一下古文啊其父于公为县狱吏,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
曲菁郝智:[答案] 简易:于定国的父亲是县衙狱吏时,断案公平,被判刑罚的人,对于公的判案都很服气,没有怨恨. 本文出自西汉《于定国传》,于定国是西汉丞相,字曼倩,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以上译文大致为:于定国的古琴于公当县衙狱吏(县狱吏...

许昌县19650427748: 姓于的名人里运气最好的是谁 -
曲菁郝智: 于 烈 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于定国 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 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至于现代的,于荣光、于小仙、于洋、于正齐,看着办吧.

许昌县19650427748: 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
曲菁郝智: 原文“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讲的是西汉汉宣帝时丞相于定国被封为西平侯,他的父亲被称为于公,虽为县级小吏,但执法公正、严明,曾因为一孝妇伸冤,但未获上级认可而辞官,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并为之建造生祠.于公盖新房时对做工的匠人们说:帮我做个高大一些的门,我司法判罚从来没有过冤假错案,我的后代一定会(因我的阴德)被封公受爵,要让(我家的大门)能通过高大华盖的四马并驾的马车.

许昌县19650427748: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于姓是谁的后奕 -
曲菁郝智: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于姓是周文王、周武王、于叔、于定国的后裔.周武王第三子姬叔受封于邘国,称为邘叔,其后去邑旁为于,有于氏.斥山于系出郯城,为西汉西平候于定国之后,故以于定国公为始祖.于氏第一代(于叔)至第十代在河南沁阳;代表人物于劂第九代;于乾、于坤第十代;第十一代至第二十六代也在河南沁阳;公元前249年迁至山东郯城;二十六代至三十五代在山东郯城;第三十六代到七十代(于敬祖)在山东省荣城斥山搬到固山;第七十一代(于礼)在洪水澜,七十二代(于坚)搬到大水泊,而后人丁兴旺陆续迁到全国各地.

许昌县19650427748: 司马迁简介不超过100字!!!!!!!急要
曲菁郝智: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前91年完成《史记》.

许昌县19650427748: 快点,我急需要名人故事3篇 -
曲菁郝智: 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常林带经耕锄 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