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死后尸体漂到了哪个地方?

作者&投稿:仝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屈原的尸体最后是否找到了?~

  民间一只相信屈原尸体没有打捞上来,正是人们担心水里的鱼会吃他的身体,才有了现在五月初五划龙舟,在汨罗江投放粽子的习俗.

  但是!!
  在学术界有另一种说法: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是屈原,他的尸体在投江后被打捞了上来.并且墓冢保存完好.

  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判断,此墓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挖掘报告估计其下葬年代的下限在公元前3世纪初,这正符合屈原生活的时代。屈原应生于前352年(己巳,摄提格,太岁在寅)正月(孟陬)二十七日(庚寅),卒于前281年(庚辰)五月初五日,享年71岁。墓中的鸠杖,表示墓主去世时已有70岁以上的年龄。

  此墓南距楚故都郢(纪南城)约9公里,位于楚贵族墓地。按《周礼》,墓主当属“士”一级,所用葬具亦与先秦典籍相合,挖掘报告推断墓主当属有田禄之士,亦即上士;墓中出土了大批竹书,反映了墓主生前的职业和特殊地位。屈原正是楚国的低级贵族,在楚怀王时出任左徒、三闾大夫和太子师。墓中有楚怀王所赐“龙首玉带钩”和太子所赐“东宫之杯”。至于《孟子》中的陈良(郭沫若推测屈原是其弟子),虽为“楚产也”,却不是贵族出身,故不可能葬入贵族墓地。

  据挖掘报告,墓主遗骨仰身直肢,两手交置于腹部,双腿分开。这很像是墓主抱石投水而淹死后,被打捞上来,因尸体僵硬未能复原的姿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正是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自沉而死。他在死前不久写的《哀郢》,有“狐死必首丘”的句子,可能这时已有了自己“从彭咸之所居”投水而死后、归葬于郢都附近楚贵族墓地的安排。至于下葬的时间,则应在前281年五月初五日屈原去世后不久,当然要早于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

  墓中竹书的内容对于屈原作品思想有重要影响。这批竹书应来自齐国稷下,为稷下的几位楚人专业抄手所抄写。作为稷下思孟学派的教材,其中各篇章多为节选,故均不写篇题。除《老子》三种节选本以外,其余乃子思后学与稷下思孟学派所作。据史籍记载,屈原于前311年为联齐抗秦出使齐国,看来这批竹书便是由他从齐国稷下带回楚国的。

  据《离骚》所云,屈原降生的日子是太岁在寅之年的正月庚寅日。郭沫若先生推算是前340年(辛巳,太岁在寅)正月初七日(庚寅)。这晚了12年的一个周期。

  屈原在投水前半年左右写的《涉江》中,自称“年既老”。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普遍称“七十”曰“老”。在比《涉江》早些年写的《离骚》中,有“老冉冉其将至兮”的句子,当时应是六十已过,还未到七十。屈原在“年既老”之后不久投江自沉,死时已年过七十,是很明显的。

  在屈原的作品中,只有郢都迁陈,而没有割地和陷郢。楚割地予秦在前280年,屈原没有见到;秦兵陷郢在前278年,屈原更不可能见到。他在刚开始迁都不久就投汩罗江死了。据《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秦国兴师伐楚。秦兵进逼,迁都已势在必然。只有先迁了都,下一步才能考虑割地之事。因为割了上庸、汉北给秦之后,郢便失去屏障,完全暴露在秦兵面前了。所以,事实上应是前281年仲春二月开始迁都,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到前280年迁都完毕而割地,再到前278年秦兵继续进攻,郢都陷落。前人将迁都定在郢都陷落以后,那当然是不合理的。屈原活到71岁,于前281年五月初五日自沉汨罗江。这样,他出生的时间便应当是前352年(己巳,太岁在寅)正月二十七日(庚寅)。若生于前340年,则只活了59岁,按当时的习惯是够不上称“老”的。屈原享年71岁零3个月又7天,其墓中有鸠杖陪葬,是符合礼仪规定的。

  屈原是楚贵族,但又自称“贱贫”。《惜诵》曰“忽忘身之贱贫”,《招魂》曰“朕幼清以廉洁”,但早年是贱贫、清廉的低级贵族,这与墓主的“上士”身份是一致的。

  前318年,屈原34岁,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伐秦,推楚怀王为纵约长。楚怀王任用屈原为左徒、三闾大夫、太子师。左徒是楚国地位在令尹(国相)以下的重要官职,三闾大夫是掌管楚王族三姓的官。亦有学者认为,“三闾大夫”同于中原国家的“公族大夫”,职掌是楚国王室屈、景、昭三姓贵族子弟的教育。墓中的“龙首玉带钩”应是楚怀王为了提高这位年轻的左徒、三闾大夫的威信,以便于行使职权,所赐予的类似后世尚方宝剑之类的信物。

  屈原任左徒、三闾大夫而兼任太子师,这是很正常的。他在春风得意时所作的《桔颂》中,自豪地说:“年岁虽少,可师长兮”。排行最大曰“长”,太子横是楚怀王的长子,屈原为太子师,故曰“师长”,即当国王长子(太子)的老师。这是比担任其他官职更令屈原自豪的。墓中的漆耳杯,杯底刻有“东宫之杯”,这四个字不排除有是屈原手书的可能。这四个字的字体并不规范,布局也不匀称,很像是用手随意刻上的,工师造器时所作的铭文似不会这么随便。这漆耳杯应是早年太子横的赐物,但并不能据此确定墓主是否死于顷襄王即位(前299年)以前。

  墓中的陪葬竹书,只有像屈原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才会有。但墓中为什么只有他从稷下带回的竹书,而没有他自己的作品呢?除了可能墓中竹书有遗失之外,亦可能下葬时屈原身旁的人只收存了其作品的手稿孤本,而没来得及重抄一份作为陪葬。当然,也许更可能是,由于屈原作品多为发牢骚的讽喻文学创作,多有指责君王、“称其君之恶”的内容,写成以后便在民间流传,而不适宜葬入贵族墓地。

  屈原因力主“豪杰执政”和联齐抗秦,约在前290年被顷襄王放逐到汉北,后又流放到沅、湘一带。在屈原投水前留下的作品中,所反映的最迟的历史事件是郢都迁陈。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合纵,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这是导致郢都迁陈的直接原因。屈原看见郢都迁徙时的凄惨景象,预感到楚国还会有灾祸降临,这当然就是接踵而至的割地、陷郢之事。对此,他已不堪忍受,终于抱石投江自沉,以死报国。

  根据出土墓葬,印证《哀郢》中“狐死必首丘”的话,可以推测,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后,尸体被家人和弟子们打捞上来,按其遗愿运回旧都郢郊贵族墓地安葬。当时虽然秦兵进逼,形势危急,但家人和弟子为其料理后事,仍一切按礼行事,有条不紊,临危不乱;顷襄王也按礼赐给老师两根陪葬的鸠杖。这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没有找到。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在受到器重期间,他积极展示自己的政治才华,联齐抗秦,让楚国有一段时期在六国之中很强大。然而,他的优秀却遭到上官大夫以及其他奸臣的嫉妒,屈原屡屡受到排挤,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再信任屈原。
之后,齐楚联盟被瓦解,屈原看着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联盟被瓦解,非常伤心,哀叹楚国的兴旺是不长久的。楚怀王死后,楚襄王继位,仍然不重用屈原,在小人的进谗之后,楚襄王把屈原流放至江南。
公园前278年,秦将白起伐楚,并攻破了楚国国都。
五月五日,屈原披头散发地来到汨罗江北,郁郁寡欢,身形憔悴不堪。一位渔夫认出了眼前的男子就是三闾大夫屈原,就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屈原告诉渔夫自己被放逐在这里。渔夫开导他,既然世界都是浑浊的,你就随波逐流,只要自己内心深处保留高贵品质就好了。
屈原绝望地说:“我怎么能让我高贵的心灵蒙受污尘呢。我宁愿葬身鱼腹。”于是,他将自己投身汨罗江中,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据我所知,汨(mì)罗江,洞庭湖滨湖区主要河流之一,因上古时芈姓罗国位于此处而得名。
汨罗江的主要支流有昌江河、纸马河、车对河、钟洞河、木瓜河、黄金洞。罗水发源于岳阳县芭蕉乡坳背里,西南流至汨罗市大丘湾入汨罗江,长88公里,流域面积595平方公里。昌江河又名梅仙水,源出平江县西北部幕阜山西麓傅家洞,于杨梅港入汨罗江,长84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
战国末年,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反对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对外政策,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玉笥山,在这里他写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将楚辞这一体 裁发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
希望能帮到您。


屈原死后尸体漂到了哪个地方?
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被秦国攻占,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怀沙》而自投汨罗江。希望能帮到您。

屈原死后尸体漂到了哪个地方?
汨罗江是洞庭湖滨湖区的重要河流,其名字源自上古时期位于当地的芈姓罗国。汨罗江的主要支流包括昌江河、纸马河、车对河、钟洞河、木瓜河和黄金洞。昌江河,也称梅仙水,发源于平江县西北部的幕阜山西麓傅家洞,于杨梅港汇入汨罗江,全长8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670平方公里。汨罗江畔的玉笥山是战国末年...

为什么人死了尸体会漂浮在水面上?
人的呼吸运动停止后,由于人体的密度大约和水的相等,所以尸体最先是沉入水底的。随着尸体腐败的逐渐产生,体内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腐败气体,尸体内充满腐败气体后(就像人形气球),尸体才会逐渐地浮出水面。由于腐败气体先是在头面部及有空隙的胸腹部产生,最后才发展到下肢。所以,水中尸体浮出水面的顺序都...

为什么人溺死后尸体是漂浮在水面上的?
3. 腐败气体首先在头面部和有空隙的胸腹部产生,然后才发展到下肢。因此,尸体浮出水面的顺序通常是先上体后下体。4. 当腐败气体充满整具尸体时,脚部开始逐渐上浮,最终全尸浮出水面,呈现仰卧位或俯卧位。5. 全身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表明其内部已经高度腐败,腐败气体充斥在尸体中,将尸体“吹”成了...

为什么人死后会漂浮在水面
所以尸体最先是沉入水底的。随着尸体腐败的逐渐产生,体内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腐败气体,尸体内充满腐败气体后,尸体会逐渐地浮出水面。人的密度和水的相差不多,所以人活着的时候也能浮在水面上。但是人为了保证呼吸必须把头露在外面,这样就失去了平衡,身体就会沉下水面。

人死后会去哪里
。而地下就更明白了,我们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个结果,越往内部去越不适合生命的存在,所以说更加别说人类在里面存在的,很明显“地心世界”是不存在的。人死后消失了就消失了,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情况发生,也没有去生命地方,只是回归到了大自然之中,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喂养生物”了。

为什么在古代的人死了 有的回 把死人放在船上 随河流漂走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 、麻风病人活着时,被隔离居住,死后由亲属出高价请人埋葬。将尸体背到野外山沟,挖一深坑 ,放入尸体后,用一口铁锅盖在头上,掩厚土填实。二、有的麻风病人久病不愈,对左邻右舍有影响,大家不厌其烦,商量后,将病人装入大木桶内盖严,调好养面糊严缝隙,进行深埋。认为这样死...

死人会漂在水上还是会沉底?
一般来说人类生存的时候由于肺内充满气体所以总体品均密度比水要小一点或者很相近,这也是多数人能够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在溺水的时候人类肺内的空气由于呛水被水替代,这样人体的密度会大于水,所以人类溺水后会沉入水底。尸体在水底腐败后,细菌产生气体,使尸体肿胀,部分器官充气,这样尸体会重新飘于...

人在跳河死后尸体会不会飘起来?
当尸体膨胀到一定程度,其总体积可能会超过它自身的重量,这时,尸体的密度可能会变得小于水,这就形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即尸体会开始漂浮。这种漂浮并非因为尸体会变得轻盈,而是由于它内部气体的浮力超过了自身的重量,使得它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暂时的平衡状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尸体的漂浮并不意味着...

人死后灵魂会在哪里?
1、看尸体的僵硬程度,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死后30分钟—2小时内就会硬化,9小时—12小时完全僵硬,30小时后软化,70小时后恢复原样。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温干燥情况下则会延缓,高温多湿条件下会加快。2、看尸斑的变化,尸斑是血液由于重力学的原理积存于尸体下面而出现的特有斑痕,死后6一12个...

源汇区19351601200: 屈原的尸体现在在哪 -
一心甘草: 不是都投江了么,然后人民争相扔粽子,让鱼儿吃粽子好不吃屈原,说明屈原当时就一直没打捞上来啊,那应该还在江底.

源汇区19351601200: 屈原投汨罗江后的尸体,最后找到了吗?粽子与划龙舟,都是为了找寻当
一心甘草: 民间一只相信屈原尸体没有打捞上来,正是人们担心水里的鱼会吃他的身体,才有了现在五月初五划龙舟,在汨罗江投放粽子的习俗. 但是!! 在学术界有另一种说法: ...

源汇区19351601200: 屈原是不小心掉进河里的吗?他的尸体飘了多远?谁打捞的?谁鉴定他就是屈原? -
一心甘草: 是通过DNA鉴定同一才认定他就是屈原的,刑警队说的

源汇区19351601200: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
一心甘草: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

源汇区19351601200: 屈原的葬身之处在哪里 -
一心甘草: 汨罗江

源汇区19351601200: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要做什么、有什么意义. -
一心甘草: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

源汇区19351601200: 奇特端午习俗 -
一心甘草: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

源汇区19351601200: 端午节日记八年级800字
一心甘草: 端午起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影响最大的观点是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

源汇区19351601200: 关于屈原的故事有哪些?
一心甘草: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源汇区19351601200: 屈原第一和第二次分别流放到什么地方 -
一心甘草: 屈原在楚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在顷襄王时期再度被流放到江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