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死的哲学思考

作者&投稿:中叔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死观~

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看死亡,死亡时实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由量变引起的质变出现的必然结果,体现的唯物论观点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辩证法观点就是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这是规律~唯心主义看待死亡有两种观点,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是超自然的力量中介的她的生命,因为善或是恶。而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是自己的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超脱成为自然精神!~满意请采纳哦!~

1.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2.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3.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4.人生祸福相依,笑泪交织,得到不必太喜,你拥有一些,必然会放弃另一些;失去的无须过悲,没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它们只是一种附庸,与幸福的内涵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5.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6.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心系一处,自走自路。孤独是人生必走的路、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狮子不怕孤独,所以强大;羚羊喜欢群居,因为弱小。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7.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放生。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如果总是粘着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过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放生。

8.安守一颗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风云。背不动的,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过的,要抚平。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践了自己,辜负了岁月。



9.人生,很难称心,生活,很难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穿着不比贵贱,要合身得体;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适温暖;车子不比名气,要一路平安;长相不比美丑,要心态平衡;身体不比胖瘦,要健康无病;财富不比有无,要节俭会理;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乐。

10.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11.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有些时候我们由于太小心眼,太在意身边的琐事而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它。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小心眼。不在意,就是一种豁达、一种洒脱。

12.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我们不停寻找幸福,暮然回首,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们需要做的是停下来,慢慢感受这份幸福。一生中,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殊不知,有舍才有得,这是一种智慧,而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份心境。



13.当你事事顺利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此刻正是你降服浮躁之时,要明白祸福相依,所以要懂得惜福。当你屡屡受挫吃苦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此时正是你拓宽心胸,消除往昔罪夜之刻,所谓苦尽甘来,所以要懂得付出。换一种心态看成败,生命就会更加精彩。感恩一切,善待一切,宽恕一切,圆满一切。

哲学思考·李问天命·关于生死

李董男
05月04日
1.生者无法体会死亡,死永远是生者的幻想。我们可以观察其他生命死亡的表象,但只能体验一次真正的死亡。【当然,如果麻醉和休克的无意识,与死亡没有本质差别,那深度睡眠,几乎无梦的感觉,也就差不多等同于死亡吧。但这只是也许。】

2.死亡很容易,那是意识有变成无,出生才诡异,那是意识无中生有。既然可以无中生有一次,谁又能保证,不会一次又一次无中生有。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我”,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唯一的“我”,“我”是每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中生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无数个我,同时在发生。

3.死后一切清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如何变化,不知道下次转生还在不在这个宇宙,也不知道还会不会诞生,我们只能带走记忆,却根本带不走记忆,只能是一切归零——但事实上,信息永存,一切信息都一定能被观察到。我死之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再与我无关。但也有另外一个可能性:人可以一直转生,一直诞生,每一次都在原地,或者都在这个宇宙。谁知道呢,意识那么神秘,没有人明白其如何产生,是不是只产生一次。“我”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会产生自我意识,这才是谜题。连动物都有自我意识,这才可怕。——还有,你怎么知道别人的“我”,跟你的理解一致?也许他们都是程序呢!哈哈哈。

4.对于意识来说,时间没有意义。沉睡一百万年,跟一秒钟,没有区别。自我意识何时诞生,诞生成什么样,完全随机……上帝只会扔骰子。“我”为什么诞生在这个时空,能感受到周围的一切,完全是随机的。

5.自我意识,比时间更诡异。

6.恐龙已经灭绝了,人类也一样会灭绝。动物一样有自我意识,我们不一定每次都能聚合成人类意识。宇宙中任何地方,任何时空,任何生命,都有自我意识。我们根本不知道,自我意识如何产生,其本质是什么,能不能重新诞生,能不能转移,能量强度,信息量,我们对其基本特性一无所知。

7.“想一想你出生前是什么样,你死后也是什么样,出生时的意识是从无到有,死的时候是从有到无,死了以后又是无的状态,然后反复轮回。”——这是我看到的对死亡解释最清楚的文字了。我们根本是从无中来,我们对来处一无所知,等回到无中去的时候,自然也是一无所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死后一切归零,如同没有发生,如果死后世界不归零的话,我们就知道自己从什么地方来了。人死灯灭,再与这世界无关。死了之后,我们根本不记得,曾经来过……我们现在记得此生而已……以前发生过什么?死过的人,谁记得?!我们能感知到此刻,其他生命也一样。我们怎么知道,其他生命跟自己不同?说不定所有人,都是我自己,大不了一次又一次转世罢了。反正死了之后,啥也不记得。我怎么知道,自己只活了一次?什么是“活”?什么是真正的“死”?

8.那来干嘛呢?从来“无”,多清净!何必受此世界污染一遍?这世间一切,又从何处来?恐龙时代?单细胞时代?上一个超新星爆炸?自性性空,因为我们都是“无中生有”,无的状态最完美。人性本身没有善恶,因为没有本性。善恶都是后天习得。一切的善恶,都只是立场。人因为立场不同,区分了善恶。没有绝对的善,没有绝对的恶。

9“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无中生有。有即是无。无不可能生有,所以有也必然是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罢了。

10.每个灵魂在出生的时候都是空白的,一片空白。

“生”?“死”?这两个词在人们的脑海里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生”代表着希望,“死”代表着悲痛,然而这两个相隔了十万八千里的词却铸就了生死一瞬。

刚来到世间的雏鸟,小声地鸣叫着,这是新生,树枝抽芽了,这是新生;小河融化了,这是新生;一个新的小生命诞生了,这也是新生,可见“生”那是那么美妙。

一个人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避免一些无辜的死亡。在我国,一年不知有多少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有老人,有成年人,也有青年人和少年。他们的死是如此的不值。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我看来,死于交通事故的人的死是轻于鸿毛的。那青少年,他们可是祖国的花朵呀!可却在花朵未开放时就凋谢了。生命是我们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可以当科学家,建筑师,医生、老师……我们有如此多的理想可以实现,可是如果没有了生命,这一切又从何说起呢?正如少年不知愁的滋味,青少年也不知死的滋味,而当他们真正丧失了生命,连后悔都不可能了,死就像恶魔一样,如此可怕。

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哲学家的生死智慧



作为生物体的死亡是在所难免的,但人格不会随生物体的死亡而消亡。生物体死亡后,人格会继续存在。所以,我们对于生物体的死亡,可以看得淡一些。


<庄子>中有哪些句子体现了生命这个主题?
在中国哲学中,对生死问题的注重莫过于庄子.庄子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死哲学.历来对庄子生死哲学的探讨皆局限在较浅层次的揭示和罗列上,充其量不过是把其归结为一种自然主义对生死的超越境界,很少去发掘作为生死哲学的深层本体意蕴.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庄子的生死哲学只是浅表层次,庄子是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

四、生死问题
思考死亡意义?看清人生全景界限——更加积极超脱 奥勒留“一个人应该用一个终有一死的眼光去看事物”解决生死为题?人生最后60s??周国平“我一生都在为人生最后60秒做准备,以求在这个时辰心情是充实、平静、安详的。我的心情是充实的,因为我的记忆里积淀了此生所有美好的经历和动人的爱,我将带着...

重读经典|谈《庄子》生死观
《庄子》一书是先秦诸子著作中谈论生死问题最多的,书中通过寓言及议论来诉说庄子的哲学理念,而在这些叙事议论中我们可以窥视庄子对待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庄子》在开篇就讲了大鹏的故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的形体极大,飞行的时候所用的时间极长,此处的大鹏...

一直在思考生和死的矛盾
从出世法看,如上所云,既然心为我所有,思想为我所有,我何必执迷于虚幻与真实。既是活在当下,那就活在当下,用本心去活,那就是真实。你可以思索这个命题,但不必苛求得到一个答案。你可以听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也可以自己开辟一番思想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自然而然的...

求以文人与生死为题,3000字文章 !急
于是,史铁生便又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所以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以至荒芜...

如何看待生死?
生死只不过是换一个身体。 佛讲整个宇宙的来源,孔老夫子讲我们人间、人道。释迦牟尼佛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夫子讲的“游魂”就是识,佛家讲的“识神”就是游魂。识神堕在地狱,不是肉身。肉身,我们能不能知道痛痒?给诸位说,不知道。 人死了,他的神识离开身体,刚离开,...

人生是一次生死论?(就是生死只有一次)还是多次生死论?(生命可以轮回...
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是基于现实观察和科学认知的结论。死亡是生物体的生理现象,是生命过程的终结,并不意味着魂魄的消失或轮回。2. 生死轮回和投胎转世等概念多源于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考,它们提供了对生命意义和死亡后果的不同理解。然而,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依据,而是建立在信仰和传统文化之上。3. ...

人临死的时候会想什么?
4. **宽恕和和解:** 在临终时,一些人可能会考虑过去的恩怨和冲突,希望能够宽恕和和解,以达到内心的平静。5. **宗教和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会思考关于死后的命运和灵魂的问题,以及他们的信仰是否足够坚定。6. **生死的哲学思考:** 有些人可能会思考生死的意义、人生的终极命题以及存在...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对于人类来说,生与死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更是文化、宗教和哲学中的核心议题。人们对生死的理解,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宇宙的理解。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生死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无论如何,生和死都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思考。总之,生和...

底线思维上的生活哲学——读《人间生死书》
我们不再陷于恐惧,可以用爱和同情,消弭自己甚至是别人的恐惧。因为恐惧的根源都来自于死亡,了解了这一点,就具备了穿过恐惧谜丛的本领,获得平静。由于无法提前感受死亡,于是作者便让那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成为我们的老师。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宝贵哲学思考。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天,恰巧是中元节。在...

乃东县17089147115: 人一生关于生与死的哲理?
众明乳核: 生与死的思考 人生在世几十年 享受了风花雪月 见惯了沉沦迁升 但在消亡的那一刻 留给这个世界的 到底有几何 留的爱多了 心情会欣慰长久 留的恨多了 死后的泪水 多半是悔恨 而且 悔恨的不只是浮华 更多的是没有体会到 生命存在的 那份淡然 学会淡然 生命会更平凡 学会平凡 死后的泪水 不光含有感激 还有 对生的哲理 而这份哲理 就是对生与死的睿智 和从容

乃东县17089147115: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上讲:大家对生死有什么看法 -
众明乳核: 看你有哪种哲学回答了,唯物论说无神,无灵魂,人死后一了百了,化成尘土,可是心无神论的人其实死前都怕死啊,也给故去的人烧纸送钱或祭拜,如果认为成土了,还祭拜什么呢,祭拜空气吗 让我们从造物主上帝耶和华启示知道,人是灵魂体构成,死后只有天堂和地狱两个去处,是单向的,没有轮回,接受福音,认耶稣基督为救主并跟从他的必得救,死后可以进入永生,即天堂中,否则无论你怎么行善,因人是有原罪的,无法凭自己去除,无法称义得救,所以接受福音吧 愿耶和华赐福你!

乃东县17089147115: 关于生与死的哲学 -
众明乳核: 生无所喜,只是来到世间做为人的开始. 死亦无所惧,只是此生的结束,另一次生命的开始. 但既来之则安之! 此生要怎样过?完全取决于自己.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最后赠一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那么生生死死不过是缘死即灭,缘生已空

乃东县17089147115: 生与死的哲学 -
众明乳核: 引用沙加一些经典台词来解答这个问题我想是最合适不过了: 花开了,然后会凋零,星星是璀璨的,可那光芒也会消失.这个地球,太阳,整个银河系,甚至宇宙,也会有死亡的时候.人的一生,和这些东西相比,简直就是刹那间的事情.在这...

乃东县17089147115: 关于生与死亡的一些哲学意义问题 -
众明乳核: 这位朋友,所谓生与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的口头谈,生的意义很简单,这是爹妈给的躯体,为了自己活着.这就是意义,而死亡不是个人说的算的事,老天爷说的算,当然,活着 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感觉,不必苛求你活着为了谁,而是是不是有意义.你如果心态好,天天高兴,这就是活着的快乐有意义.什么叫永恒,永恒 是指你死了以后有人想着你,这就是永垂不朽,想着你的人越多,就说明你活着的时候是最明白的一个人.留给活着的人的念想有多深,你活着的意义就有多重要.

乃东县17089147115: 哲学中关于生死的问题 -
众明乳核: 据说人面对死亡的那一刹那会看见自己的一生像电影一样闪过,然后意识会脱离身体进入一个闪着强光“隧道”,到时候会有另外一个“意识体”引领你走出这个“隧道”,“隧道”之外的世界就要看自己的信仰了,比如你觉得自己会下“地狱”...

乃东县17089147115: 一个关于生与死的哲学问题
众明乳核: 你认为你是活着的,你活得再窘也是好好地活着;你认为你的人生目标没了,你活得再好也像是死了

乃东县17089147115: 谁能从哲学角度给我浅谈一下生死的 -
众明乳核: 生死的问题,又叫做人类的终极关怀问题.解决人类终极关怀问题有三种方法:哲学、艺术和宗教.哲学、宗教和艺术分别从真、善、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最终达到对人类终极的关怀.苏格拉底认为真就是善、善就是美,美就是真.真善美是三位一体.哲学是从人类的理性出发去认识真理,艺术是从人类的感性出发去认识真理,宗教是从人类情感体验出发去认识真理,最终到达对人类生和死的认知,达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乃东县17089147115: 关于生死意义的理解或文章 -
众明乳核: 辩证生死的过程,是事物生与死发展变化.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运动过程. 任何事物,小到一个观点,一滴水,一片海.大到一个思想,一个星球,一个宇宙.都有一个从诞生(生长,老化)到死亡的发展轨迹.观点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形成了观念和...

乃东县17089147115: 有关于生死的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总结吗 -
众明乳核: 通死亡解意义比海德格尔向死哲观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