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一个帝国的职位作个简述.

作者&投稿:宗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帝国时代3所有快捷键~~~~~~!!!!!!!!!~

常用的,t是回城镇中心,空格找已选择单位,alt显示已选择单位的详细信息,h回首都城市画面,.是找空闲农民,,找空闲军队,;找马车,/应该是找英雄。e建房子,b建兵营,s建马厩等等
所有建筑快捷键前面加CTRL就是找寻该建筑
(以下是中英对照双版)
热键:

SPACEBAR(空格键):所选单位移至屏幕中心
ALT:显示所选单位细节
H:返回主城画面
/:切换探索者
':切换船舶
.:切换空闲的村民
,:切换空闲的军队
;:切换运输货车(包括普通货车,堡垒货车,前哨货车,工厂货车)

快速选择:

T:市镇中心(Town Center)
CTRL+A:炮兵制造厂(Artillery Foundry)
CTRL+B:兵营或碉堡(Barracks or Blockhouse)
CTRL+C:教堂(Church)
CTRL+D:码头, 船坞(Dock)
CTRL+E:住宅或领主庄园(House or Manor House)
CTRL+F:堡垒(Fort)
CTRL+I:磨坊,工厂(Mill)
CTRL+K:银行,仓库(Bank)
CTRL+L:农场,种植园(Plantation)
CTRL+M:市场(Market)
CTRL+O:前哨(Outpost)
CTRL+P:贸易港(Trading Post)
CTRL+Q:野战医院(Field Hospital)
CTRL+R:兵工厂, 军械库(Arsenal)
CTRL+S:马厩(Stable)
CTRL+V:牲畜围栏(Livestock Pen)
CTRL+W:围墙(Wall)
CTRL+Y:工厂(Factory)
CTRL+Z:首都,主城(Capitol)

村民建设类:

A:炮兵制造厂(Artillery Foundry)
B:兵营或碉堡(Barracks or Blockhouse)
C:教堂(Church)
D:码头, 船坞(Dock)
E:市镇中心(只对探索者)Town Center (this is for the Explorer only)
E:住宅或领主庄园(House or Manor House)
F:堡垒(Fort)
K:银行,仓库(Bank)
I:磨坊,工厂(Mill)
L:农场,种植园(Plantation)
M:市场(Market)
O:前哨(Outpost)
P:贸易港(Trading Post)
Q:野战医院(Field Hospital)
R:兵工厂, 军械库(Arsenal)
S:马厩(Stable)
W:围墙(Wall)
V:牲畜围栏(Livestock Pen)

——————————————————————————————————————————————————


The following keys can be very helpful during gameplay.
HOTKEYS
SPACEBAR – Center View on Selected Unit
ALT – Display Details on Selected Unit
H – Toggle Home City Screen
/ – Cycle Explorers
' – Cycle Ships
. – Cycle Idle Villagers
, – Cycle Idle Military Units
; – Cycle Wagons (Covered Wagon, Fort Wagon, Outpost Wagon, or Factory Wagon)

FIND
T – Town Center
CTRL+A – Artillery Foundry
CTRL+B – Barracks or Blockhouse
CTRL+C – Church
CTRL+D – Dock
CTRL+E – House or Manor House
CTRL+F – Fort
CTRL+I – Mill
CTRL+K – Bank
CTRL+L – Plantation
CTRL+M – Market
CTRL+O – Outpost
CTRL+P – Trading Post
CTRL+Q – Field Hospital
CTRL+R – Arsenal
CTRL+S – Stable
CTRL+V – Livestock Pen
CTRL+W – Wall
CTRL+Y – Factory
CTRL+Z – Capitol

Use the following shortcuts to create new buildings when a villager is selected. For example, to create a Dock, select a villager, and then press the D key.

VILLAGER BUILDS

A – Artillery Foundry
B – Barracks or Blockhouse
C – Church
D – Dock
E – Town Center (this is for the Explorer only)
E – House or Manor House
F – Fort
I – Mill
K – Bank
L – Plantation
M – Market
O – Outpost
P – Trading Post
Q – Field Hospital
R – Arsenal
S – Stable
W – Wall
V – Livestock Pen

  古代职官中的爵、职、散、勋

  绪论

  官员的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古代职官制度以至古代政治史的线索。本文通过分述爵号、职事官、散官、勋官的等级制在历代的演变(因其在历代作用大小而各有侧重),希望使读者对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元代翰林学士王磐尝曰:“历代制度,有官品(按此实指散阶),有爵号,有职位,官、爵所以示荣宠,职位所以委事权。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酬以官爵;有才有能,随其所堪,处以职位。”1在传统官僚等级架构中,“爵以定崇卑”,古老的爵号增添了官僚身份的贵族色彩;职事是帝国军政的最基本单位,王朝对“有才有能”者,应“随其所堪,处以职位”;对才能欠优但“有功有劳”者,则升迁其散官(即王磐所谓“官品”)而已,如此才能与功劳各得其宜;“勋以叙功”,勋主要用于奖励军功:爵、职、散、勋等不同序列各有作用,相辅相成。2不过,王磐乃约而言之,至于具体历史时期的情况,需要分别探讨。


  一、爵号

  “爵”本酒器,西嶋定生认为古代乡饮酒礼的齿位构成了最初的爵序。周代的爵分为用于区别列国国君尊卑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和作为贵族官员等级的“内爵”(公、卿、大夫、士)两个序列。至于府、史、胥、徒等为官府承担具体行政、差役的吏阶层,则无爵号而居内爵之下。《周礼·春官》的九命把五等爵和内爵两个序列同时纳入而差次之。在《左传》中,命数与官爵是大体相应的。杜正胜指出:“职事、官位、食禄与爵等的具体联系在于策命。”贵族时代的惯例是以爵领官,官职以爵位为本,爵位则以采邑、田禄为本。卿、大夫、士等爵称既是官员等级,又是从属于贵族身份的品级。爵还意味着众多特权。3

  时至战国,大夫、士保留了一定的贵族性质,同时开始向官僚演化。在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发展出了二十等爵制和较为成熟的禄秩。4完整的二十等爵制约在秦统一前后形成,其中许多爵称原是各种军中等级之名,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爵。新产生的另外一系列军职名称,使军职与军功爵有一分为二之势,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对应关系。5《商君书·境内》:“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乃得入兵、官之吏。”意谓士兵若获得爵位,便拥有任职或候选官吏的资格。《汉书》曰:“(二十等爵)皆秦制,以赏功劳。”二十等爵制令宗法贵族身份不再构成受爵资格,而使有功者显荣,无异于一场革命。秦人重爵胜于重官,其爵赏优厚,赐邑、赐税往往胜过官职。

  不过战国时代官僚政治的突飞猛进就已孕育了阎步克先生所谓爵禄退缩和吏禄扩张的契机,与此相应的是“文法吏”阶层的兴起和“士吏分途”的动态过程。6《荀子·荣辱》中,“取田邑”的“士大夫”,与“取禄秩”的“官人百吏”,身份高下的区别显然。7至秦统一,则已是“狱吏得亲幸”、“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的局面,对文法吏的管理也通过禄秩形成了严密制度。8同时,吏禄出现六百石至千石之秩,约与中大夫同级而仅位卿之下。随着郡的设置和郡守(“长吏”)的任命,吏阶层进而向二千石层次扩展。

  楚汉相争之际,刘邦为激励将士,“饶人以爵邑”;当天下初定,高帝五年(202年)又颁诏广泛赐爵,培育起一个庞大的军功受益阶层。9然而汉初的赐爵,恰是官重爵轻的体现,且不久即导致爵的贬值。10吕后普赐民爵、吏爵,文景爵位因鬻售而愈轻滥,武帝又为开疆拓土置大量武功爵,至东汉,爵制遂名存实亡。11汉爵日益远离职事权责,作为行政等级的意义逐渐下降,让位于禄秩等级,许多特权也依据官秩而非爵位。12秦授爵以功,汉代官僚制却追求任官以“能”,是官爵分离和二十等爵消亡的根本原因。13在这一过程中,仅列侯和关内侯保持了较高地位,常用于奖励官员,也只发挥调节名位的辅助作用,不构成选官资格。14

  下面节录《通典·职官一》“封爵”,以见汉唐历代封爵大略:
  汉,国王、国侯、亭侯三等。王皆裂地,侯以户数为差,分人自此始。汉初论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三人。食邑者除租,每户一岁更输钱二百。
  后汉亦三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其列侯,虽寇、邓元勋,不过四县。
  魏,王、公、侯、伯、子、男,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凡九等。关内侯为虚封,自此始。
  晋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又有开国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及乡亭、关内等侯,凡十五等。王大国二万户,三军,兵五千;次国一万户,二军,兵三千;下国五千户,一军,兵千五百。其公之制如五千户国。侯如不满五千户国,并置一军,千人。其伯、子、男以下各有差,不置军。
  宋皆因晋制,唯大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凡国官属不得称臣於其主,改称下官。
  齐因之。
  梁因前代。定制: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皆自称曰寡人。相已下表疏如臣而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曰告。
  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开国中关外侯,凡十二等。
  后魏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
  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
  后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隋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
  大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九等。并无其土,加实封者,乃给租庸。自武德至天宝,实封者百余家;自至德至大历三年,实封者二百六十五家。15

  自曹魏起,二十等爵制正式废止。魏晋以降,封爵与选官再度建立了对应关系。西晋初大封五等爵,父祖及本人拥有封爵者,主要由吏部直接铨叙起家,其次通过公府召辟,出身明显优于无爵者。16北魏实行袭爵者兼袭军号的制度,其时军号相当于位阶,故袭爵同时也获得了起家官品。17此余波及于唐代以封爵叙阶之制。18

  唐承隋制,封爵九等。亲王只授皇子,承嫡者、太子之子封嗣王,其余爵位可赐给异姓。封爵可世袭,一般较原爵降一阶承袭,如袭郡王者封国公。唐代封爵者的“食邑”徒有其名,称为虚封,加“食实封”名号才能得到相应的封户租调。实封通常减半承袭。中唐以后封爵虽滥,实封还是严格控制的。

  宋代爵名沿唐五代之制,但等级屡有变易。北宋前期十二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神宗朝减去嗣王、开国公、开国郡公,为九等;哲宗朝增嗣王,定为十等;南宋亦十等。皇子、皇兄弟封国为亲王,亲王之子承嫡封嗣王,宗室近亲承袭者,特旨封郡王、国公、郡公等。北宋前期,文臣少卿监以上,武臣诸司副使,宗室率府副率以上,有封爵。元丰新制,侍从官以上始得开国之封爵,卿监以下不许。位至宰相直封国公。官员的封爵、食邑、食实封均无世袭的规定。20宋代封爵是一种虚衔,宋初以后,连“食实封”的实际意义也很小了。21

  元代封爵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八等,自正一品至从五品。郡王、国公时有除拜者,其余的则止于封赠用之。22

  明“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与”。爵有岁禄而无封邑。初期为公、候、伯、子、男五等,中期以后只保留公、候、伯。外戚、中官封爵,称“恩泽封”。23

  赐民爵始萌于秦,在西汉前期越来越频繁,魏晋南北朝时视为例行公事,这种做法延续至明,如韩菼《民爵论》所言:“唐时谓之古爵,自乾封、神龙、天宝、大历屡以赐民,宋端拱、咸平、祥符间亦然。洪武初,赐民爵里士、公士。”24

  清废除勋官,与世爵合并,爵有公、侯、伯、超品。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俱分三等。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凡九等,以封功臣及外戚。25又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26

  1 柯邵忞:《新元史》卷一八五。
  2 沈节甫:《国朝纪录汇编·官制》:“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
  3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325页;阎步克:《品位与职位》,73-95页。爵带来的众多特权包括:获得田宅、役使庶子,穿着华服,免除徭役,食邑赐税,豢养家客,减刑抵罪,赎取奴隶,以至于较高的传食待遇等。
  4 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二十等爵的内容是:“爵:一级曰公士,颜师古注: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二上造,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三簪袅,以组带马曰袅;簪袅者,言饰此马也。四不更,言不预更卒之事也。五大夫,列位从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加官、公者,示稍尊也。八公乘,言其得公家之车也。九五大夫,大夫之尊也。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庶长言众列之长也。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言皆主上造之事也。十七驷车庶长,言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也。十八大庶长,又更尊也。十九关内侯,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二十彻侯。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
  5 从《商君书·境内》看,军功爵之外的军职有操士、校徒、卒、屯长、五百主、二五百主、百将、国尉、大将等;稽之其他史料,还有上将军、裨将军、将军、护军、校尉、军候、司马、车司马、骑长之类名目。
  6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83页、95页。官僚性质的秦汉禄秩以“若干石”划分官阶,可以名为“吏禄”;相形之下,周代以田土(及人民)为本的等级和享受的形态,名之为“爵禄”。
  7 《荀子·荣辱》:“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
  8 语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张释之冯唐列传》。
  9 班固:《汉书·陈平传》中,陈平把刘邦“饶人以爵邑”作为其成功的重要原因。高帝五年诏见《汉书·高帝纪》。据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因军功爵受益者多达三百万,约占当时人口五分之一。
  10 李学勤:《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一)》,《文物》1993年8期:当时连求盗、亭校长、发弩、狱史这样的走卒胥吏都拥有大夫、大庶长的爵位;在一个案件中,四主犯赫然拥有大庶长之爵,可见“秦汉之际战事频仍,赐爵冗杂。”
  11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428-446页。
  12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104-108页。杜佑:《通典·职官十八》“汉官秩差次”本注:“二汉并有秦二十等爵,然以为功劳之赏,非恒秩也。”
  13 卜宪群:《二十等赐爵制与官僚制》,《原学》第6辑,92、94页。
  14 列侯可世袭,关内侯在西汉可世袭;列侯皆封邑,关内侯不皆封邑,有封邑者,封户多少关乎功劳大小,标志身份高低。据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食邑千户者,岁入高于中二千石官的年俸。
  15 杜佑:《通典·职官一》,王永兴点校,487-488页。
  16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164页。
  17 《魏书·官氏志》:“旧制,诸以勋赐官爵者,子孙世袭军号。”
  18 《唐六典·吏部》:“凡叙阶之法,有以封爵。”
  19 贞观十一年六月敕郡公以下悉冠“开国”二字。
  20 《宋史》卷一七〇《职官十》。
  21 张希清:《宋朝典章制度》,96页。宋代凡加食邑一千五百户以上,始加食实封。
  22 《元史》卷九十一“百官七”。
  23 《明史》卷七十二“百官一”。
  24 《清经世文编》(上)卷一七,417-418页。
  25 顺治八年,定世袭罔替制。乾隆十三年,定公、侯、伯以次封爵表。一等公袭二十六次,一等侯兼一云骑尉袭二十三次,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十九次,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十一次,自公至男,一、二、三等依次递降。
  26 《清史稿》卷一百十七“职官四”。


  二、职事官

  《通典·职官一》“官品”云:
  周官九命。


  一般来说,观察使多带检校散骑常侍、御史中丞衔;节度使带衔多在六部尚书、御史大夫一级。若淮南、西川等雄藩重镇,为宰相回翔之地,其藩帅多带同平章事,称使相。藩镇幕职,高者为郎官、御史,低者为校书郎、评事。藩镇将校,大都带金吾将军、大将军,并试诸卿衔。晚唐五代,纲纪大坏,外官带职已无规制可言。36下面对唐代的几类使职择要作一介绍。

  1.宰相制度的使职化。《新唐书·百官一》云:

  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绩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然二名不专用,而佗官居职者犹假佗名如故。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瓘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以他官居宰相职,本身并无品秩,品秩依原官。“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皆相职,说明太宗时宰相制度中已参入差遣。高宗时,“同中书门下三品”已俨然宰相正职,自后空除仆射者不为宰相。“平章事”本用历任尚浅者,在宰相中资历最低,天宝以后却成为宰相专称,直至宋、元还沿用作宰相的正式名称。唐后期,中书令、门下渐成虚名,常以中书令、门下以至同平章事的头衔笼络功高或资深的节度使,号称使相,不预政事。

  2.翰林学士为使职。《唐会要·翰林院》云:

  玄宗……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敕旨。……至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由是别建学士院,俾掌内制。……至德已后,军国务殷,其入直者,并以文词,共掌诏敕,自此翰林院始有学士之名。……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由,犹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此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于德音赦宥者,则不得由于斯矣。

  翰林学士原是不固定的差遣,至德时确立为使职。内制白麻,用于机密,内制归于翰林学士掌管后,学士院成为新的出令机构,削弱了中书省的出令权。安史之乱后,内外多故,军事频仍,以不次提拔的翰林学士能够应急,愈受重视。如祠部员外郎、翰林学士陆贽,助德宗平定泾原兵变,“书诏日数十下,皆出贽。贽操笔持纸,成于须臾,不复起草,初若不经思虑,既成无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仓卒叠委,同职皆拱手嗟叹”,时称内相。37宪宗时,又以学士中资历较深之郑絪为翰林承旨,后承旨多出为宰相,翰林学士也成为宰相预备班子。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废翰林学士,草诏全归中书舍人,不久复旧。北宋翰林草制仍十分重要。明、清取消翰林草制,翰林学士才成为正式职事官名,而不再是使职。

  3.财经部门的使职化。宇文融被玄宗遣为覆田劝农使以简括户口,为财经部门使职化的开始。其后为整理财政,使职广泛设立。长期设置的转运、度支等使,均出现于玄宗朝。转运使是为解决江南漕米的运输。度支使因户部度支司(财政调度机构)之名而来,是以他官判度支司事,应付军费开支巨大、租庸调收入不足等问题。安史之乱后,设立盐铁、户部等使。盐铁使是为解决军费问题,将租庸转嫁为盐税的使职。刘晏为盐铁、转运二使后,将两者有机结合为盐铁转运使,成绩显著。户部使因户部之户部司(分理户口、井田之事)之名而来。唐末期,强化中央集权,出现“判三司”(度支、盐铁转运、户部三使职)或“三司都制置使”的新使职,以一人领三使。至北宋,三司使称“计相”,地位极高,仅次于枢密使和中书门下,成为国家财政总理机关。

  4.宦官掌握的使职。

  观军容宣慰使:自鱼朝恩始,朝恩随代宗还京,所统神策军也随之进入禁中。此后观军容使一直被宦官掌握。

  左右神策中尉:控制禁卫军。

  东西枢密使:唐代宦官设置内诸司使以操纵朝政,枢密使设置于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掌握机密,是内诸司使系统中最重要的使职。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枢密院职掌军事。至宋,成为高于中书门下之宰相机构。

  南北宣徽院使:掌内诸司使内务,亦有宣传诏旨之职任。

  使职差遣原为应付临时需要而设,兼补职事官制之不足。然一旦设立,便难以取消,三司使三废三兴,更受重视。为了证明其存在价值,使职差遣还不断侵夺职事官职权,以至职事官不掌本职而兼任使职差遣官,以掌他官职事,这在唐后期十分普遍,终于发展成《宋史·职官一》所说的情况: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时人语曰:“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

  明初君主专制强化,官员的众多利益特权遭到削减,相应地散阶制开始变质,由唐代据阶授官变为据官授阶,散、勋都成为官品的附庸,“阶职分立”的真意尽失。时人王鏊曰:

  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衔,凡阶高官卑者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与阶同则无“行”“守”字。今制唯以官为定,为是官,则勋、阶、爵随之,无复叙劳、叙功之意。41

  清代赠衔十八等,有加等与减等,赠高于官者谓加等,如巡抚从二品。赠右都御史从一品。为加等;反之谓减等,如按察使正三品。赠光禄寺卿从三品。为减等。

  27 杜佑:《通典·职官一》,481-482页。
  28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92-93页。
  29 魏晋时的散吏、散属,近乎候补,类似唐散官,不过限于较低级别。《晋书·职官志》记郡国、县之掾属,有职吏与散吏之分。《宋书·百官志》追记曹魏公府置官,有掾属和散属。
  30 《隋书·百官中》。
  31 流外官经一定考课升入低级流内官,称“入流”。
  32 如《魏书·孝庄帝纪》:北魏孝庄帝建兴元年(528年)五月,“以尚书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征东将军、光禄勋元欣副之,巡方黜陟,先行后闻。”等等。
  33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职官志》。
  34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98-100页。
  35 唐代兼官也较复杂,职事官欠散官一阶者为兼,这个意义的“兼”有时称“守”;此职事官兼他职事亦为兼。《旧唐书·职官一》:“永徽已来,欠一阶者,或为兼,或带散官,或为守,参而用之。其两职事者亦为兼,颇为错乱。”使职的兼官则不过寄衔而已。
  36 张国刚:《唐代官制》,168-170页。
  37 王溥:《唐会要·翰林院》。
  38 阶与职不一致时有一定的规定,官高阶低者任三司使,称“权三司使公事”,如任监察御史,称“监察御史里行”。
  39 但中央的枢密使、枢密副使,地方的路、州府军监、县之职事官名仍旧。
  40 张希清:《宋朝典章制度》,90-99页。
  41 沈节甫:《国朝纪录汇编》卷一二五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三、散官

  史家往往把隋唐散官的源头追溯至汉代的大夫、郎官。42汉廷治事的官职有官属、有印绶,不治事、无官属之官无印绶。诸大夫“掌议论”,郎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均无日常政务。43因这类官员无固定职事,后世也名之为“散官”。

  汉代尤其东汉中期以降,诸大夫和郎官的闲散化日趋明显,魏晋时诸大夫转为优崇冗散之位,不再是承担临时或不固定任务的“使命之官”。44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魏晋以来,君主面对危机,不得不广授名位以笼络更多士人,及高门贵游的尸位素餐。散官中所谓“清官”,尤因位望清华、“职闲廪重”,为“权势多争”。“清官”以魏晋时“黄散”(黄门侍郎、散骑侍郎、散骑常侍)为始,后二者又增员外、通直,合称“六散骑”。


  隋以前,武散官称为“散号将军”,被北魏、北齐、梁、陈用作官员贵贱的基本尺度,成为士族门第的重要标志。自北魏末至西魏北周,常以散官奖励军功,并有“泛授”,散官严重猥滥;且升迁迅速,往往数迁便至仪同,是以散官最高虽达正八命,实则地位甚低。47

  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设九大夫、八尉为散官,“不理职事”,阶自一品至九品。48当时散官或为荣誉称号,或为进入职事的阶梯,特点是职、散分离,这种分离又往往是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分离的的反映。

古代官职简介——自秦至明代
1、远古尧时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 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 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 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 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2、秦

郎中令 掌管宫殿门户(秦)

督道仓吏 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3、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 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 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 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 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 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 皇帝的侍从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 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 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 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 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 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 汉时杂号将军之一

骠骑将军 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 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 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 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 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 相当于太守

常侍 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 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 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 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 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4、宋

通直郎 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 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 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 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 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 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 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 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 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 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 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 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 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 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 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 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 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 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 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 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 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 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 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 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 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 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 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 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 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 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 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 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 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 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5、唐

观察使 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 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 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 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 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 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 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 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 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 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 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 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 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 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 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 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 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 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 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 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 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 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 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 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 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 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 正四品

郎将 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 从五品下

中书令 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 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 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 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 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 议政官之一

6、宋

通直郎 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 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 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 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 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 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 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 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 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 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 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 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 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 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 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 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 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 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 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 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 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 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 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 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 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 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 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 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 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 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 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 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 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 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7、明

尚书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 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殿阁大学士 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督 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随时设置。

------------------------------------------------------------------------------------------------

明朝的地方军职

都指挥使司为明代地区军事总机构,长官有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长官之中有一人统司事,称掌印,简称都司,位次在布、按两司之上。《明史·职官志五》说:“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

卫指挥使司设官与京卫同。外卫皆统于都司及行都司。卫以下为千户所,千户所又辖百户所。千户所有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其属吏目1人。千户所辖百户所10个,共有百户10人(正六品),总旗20人,小旗100人。刑狱则归镇抚掌管。凡卫所皆隶于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自卫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袭,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称后来变为空头的官阶,而统兵之官则须别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名目。《明史·职官志五》:“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一职均须有公、侯、伯、都督爵衔者充任。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儹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又设山西、陕西二总兵。嘉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浙江总兵。万历间,又在临洮、山海增设总兵。至明代末年,总兵官增置繁多,不可胜记。总兵在明代本为无品级之差委,至清代则为正二品的正规武职。

此外,还有军民府、土州、土县,其官员设置,与府、州、县制相同。


谁能把一个帝国的职位作个简述.
骑郎将 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 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 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 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 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 汉时杂号将军之一 骠骑将军 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 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 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 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

跪求一个王国(或帝国)的官位等级划分
2. 国王:King(Queen). 拉丁语国家从Re一词演化, 比如法国国王称Roi.3. 大公:Grand Duke(Duchess), 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贵族等级,第一个被称为大公的是15世纪时期强盛的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4. 大公:Archduke(Archduchess), 这个头衔和在其他日耳曼贵族家族中用的Grand Duke明显不同,似乎仅在...

董卓实力并不强,为何能将庞大帝国拿捏手中?
一个来自西北的胖子,手里的兵不多,钱也不多,为何能将庞大的大汉帝国皇帝以及朝廷拿捏在手中,玩得比谁都溜?这个胖子,便是董卓!从事实来看:最初,进入帝都洛阳的董卓,并没有掌控大局的可能。首先,他的官职并不算高,只不过是一个州牧而已。若是按俸禄级别看,不过是“二千石”,和地方上的...

东方玄幻小说里帝国中的官职都有什么?谢谢!
帝王,,亲王,公爵 伯爵 男爵 子爵 平民。 军部军职:大将军 将军 统领 队长 小队长。 朝廷的:左右丞相 财政大臣等等

环世界怎么降职小人的破碎帝国职位?
1、首先打开环世界,点击右下角的职位人员。2、其次点击需要降职的小人的信息面板。3、最后把小人的破碎帝国职务调换成其他的职务即可完成降职。

帝国主义的国家里从上到下的职位分别是什么详细点
A. 行政目录(ES)级别最高,内分为5级:1级行政目录现有21名,包括15个联邦行政部门的首长,以及其他关键职位,如美国贸易代表、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主任、国家情报主任和联邦储备系统理事长。2008年1级行政目录官员的薪水为191,300美元。2级行政目录包括各行政部门的副首长、国防...

把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的是哪位皇帝呢?
东方是"奥古斯都"他的下级凯撒搭档西部是"奥古斯都"和下级凯撒搭档 老奥古斯都将服役10年,然后退休。当他退休时,他会把他的下级合伙人(凯撒)提拔为奥古斯都。新奥古斯都将找到一位罗马贵族并任命他为新开设的“凯撒”职位 这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发生内战的体系。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王位这样就有足够的皇帝来...

亚洲之子帝国职位怎么升
1、完成游戏《亚洲之子》的各种任务,获得足够的经验值。2、当经验值达到晋升标准时,游戏将自动触发晋升剧情。3、玩家需要按照剧情提示,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者考验。4、完成任务后,帝国职位将会被晋升到新的职位。

一个帝国联盟军都有些什么职务
第一军团:英雄卫队(兼瓦伦守备)职位:红衣旗本一人!旗本三人,小旗武士九人。空缺。职责:以保卫瓦伦为己任,随时支援兄弟部队。誓死捍卫紫川家园。第二军团:铁血勇士。职位:红衣旗本一人!旗本三人,小旗武士九人。空缺。职责:南征北讨,东拒西罚,无敌雄师,纵横天下,我远东的铁血男儿,战无不胜...

欧洲古代宫廷里的职位
一般是皇帝和国王兼任),下面设立各种爵位。另外一种是官位 在欧洲,官位包括:宰相,大臣,军官等,各个国家是不同的,如罗马采用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将军等,而法国就有宰相,各类大臣,骑士团长等职务。官职和爵位不同,和中国一样,不世袭,根据家族地位和个人实际能力,由国王任命。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详细介绍封建帝国的官职和现在的官职职能
弥影冠沙: 不能类比,封建帝国部门主要为皇帝服务, 现在的部门主要提供公共服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和评分,谢谢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谁帮我搞一下丿称丶霸丨灬帝国团的职位
弥影冠沙: 霸族团长 霸族副团 霸族舞者 霸族至尊 霸族管主 霸族小弟 霸族小妹 霸族成员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介绍几个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将军 -
弥影冠沙: 阿拉伯帝国名将-----"真主之剑"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哈立德·伊本·韦立德(?—641)哈立德出生于麦加古莱尔部落.早期随阿布·苏富扬参加了反对穆罕默德的伍侯德战役和壕沟...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中国古代有哪些官职的别称? -
弥影冠沙: 1.状元: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另外也指武举中的第一名,...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格列佛游记几个思考题(小人国 第五章、第八章) : -
弥影冠沙: 1、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海港;2、是一个反贪恋残暴、正直、善良的人;3、有人私底下告诉(应该是);4、逃到不来夫斯古国,再从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他便搭乘这只商船,于是1702年回到伦敦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求助求助:谁有关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历史的书籍给我介绍一下啊,急用啊! -
弥影冠沙:古代埃及史 作者: 刘文鹏 埃及第十八王朝 the Eighteenth Dynasty of Egypt 第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为何蒙古人未能征服日本? -
弥影冠沙: 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记载.这三种记载都有偏颇...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455631250: 关于清朝爵位和官职的疑问
弥影冠沙: 清朝皇子分五等,贝子,贝勒,郡王,亲王,太子.亲王是很高的等级的,(如雍正皇帝就是亲王出生) 还有些亲王不是皇子,是清朝初期打天下的那些亲王子孙,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还有不要以为军机大臣是个有很大权力的职位,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皇帝说话,军机大臣跪着做记录,然后由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吩咐下去,军机大臣本身是没有权利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但到了乾隆爷时期,和珅这个军机处大臣权力比较大,原因是乾隆爷喜爱,但后来嘉庆爷不喜爱,就找了几条罪状给宰了 一般皇子做到亲王,一般都会有一定官职,(如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就领军机处大臣) 现在你觉得谁的权力大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