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作者&投稿:戢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建制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南下,统一岭南。任嚣平定岭南后,出任南海郡尉并在南海郡番禺县内建城作为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故起名为“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范围现今的仓边路以西,越秀区仓边路以西的儿童公园(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财政厅一带)。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时召见龙川县令赵佗,谓番禺“负山险阻南海”,“可以立国”,并假托秦廷命令,委赵佗代理南海郡尉。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越秀山即为当年越王所名。《史记·货殖列传》云:“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是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番禺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将南越地重新划为9郡,番禺仍为南海郡治。其后,汉朝廷为了监督各郡官吏,设了13个常驻监察机构,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的交趾部负责纠核岭南9郡。后来,交趾部改为交州,兼拥有军政大权,地方政权由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番禺属交州南海郡。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东吴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后,向南扩张略取交州,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东下番禺城考察,《水经注》对此记载说:“骘到南海,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迁州番禺,筑立城廓。”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后,平整番山北部,修复并扩建“佗城”。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广州由此得名,州治即设番禺。此后1700多年间,番禺大都是地方一、二、三级政权所在地,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撤销南海郡,改番禺县为南海县,隶属广州总管府。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州为番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置郡,恢复南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再置番禺县(一说在长安三年即公元703年复置番禺县),县治设江南洲(今广州河南)。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岭南道,广州属岭南道。长安三年(70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总管岭南五府,复置南海郡。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岭南划分东、西二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两广分东、西,自此始。

唐朝末,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公元917年8月,刘龑(yǎn)称帝于番禺(广州),国号大越,后改称汉,史称南汉,设兴王府。番禺隶兴王府。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灭南汉,废兴王府,改为广南东区,置广州都督府。翌年,撤销番禺县,并入南海县。至道三年(997年)改广南东区为广南东路。皇祐三年(1051年)恢复番禺县,县治设城东紫泥港(巷)。乾道六年(1170年)改为广东路广州府。祥兴元年(1278年)广州改为翔龙府。番禺沿为府治。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翔龙府为广东道广州路。至元三十年改为广东道上路。皇庆元年(1312年)复称广东道广州路。番禺沿为道治、路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广东道广州府。二年改为广东行省广州府。九年改为广东布政司广州府。番禺沿为府治,隶广州府。

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设两广总督。地方政权分省、道、府、县四级。番禺属广东省广南韶道广州府,沿为省、道、府治。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广州府,番禺属广东省粤海道。

中华民国7年(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广州正式设市。番禺县府仍居于广州市内。故古时所称的“番禺”城通常是指今天的广州中心老城区,而非广州市番禺区。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番禺县府从广州老城区移至新造。

抗日战争期间番禺沦陷后,原国民党县 *** 流亡三水、沙坪、威井等地(汪精卫伪番禺县府驻广州市东山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番禺县 *** 移治市桥,初在先锋巷谢氏祠堂。

1949年10月番禺解放,隶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方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隶属珠江地区专员公署。

1952年12月至1956年1月,隶属粤中行政公署。

1956年2月起,隶属佛山地区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顺德合并为番顺县,县治设大良镇,其间一度改隶广州。

1959年6月10日恢复两县建置,并将中山县属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等地划属番禺,县府沿设市桥。

1975年1月,改隶广州市。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49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仍由广州市管辖。6月18日,番禺举行撤县设市挂牌仪式。

2000年5月21日,撤销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7月10日,番禺区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

2012年10月10日,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范围包括番禺的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番禺建县之初,境域广阔。北隔洌江与中宿(今清远)相邻,东与博罗(今博罗、惠阳一带)相接,西与四会(今四会、鹤山一带)相连,南止于滨海之地,相当于现县境的十多倍。。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自汉朝建安六年(201年)至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近1500年间,先后析出增城、东官(东莞)、怀化、熙安、南海、从化、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等,并由这些县再析出龙门、香山(中山)、新安(宝安)、顺德、三水等县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历史上番禺两度并入南海计有110年,三度成为南越、南汉、南明的小国之都,共148年。自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析地建花县后,至1921年广州建市的235年间境域基本没有变动。以当时县学宫(今广州农讲所)为中心,正北48里(华里)至花县界,正南35里至顺德县界,正东51.5里至增城县界,正西1.5里至南海县界,东北70.5里至从化县界,东南75里至东莞县界,西北2里及西南3.5里至南海县界。

1921年(民国10年)广州正式建市,捕属(广州市东半部)及河南街区划为市区。其后数年,近郊乡村相继划属广州市区。

1949年建国后,分数次将禺北、禺东(现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一带划入广州市区。

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部分区域,东涌镇部分区域共544.12平方公里划归南沙区管辖。

2012年12月1日零时,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正式划入南沙区管辖。

截至2013年,番禺区为海珠区以南,沙湾河以北及南部一部分,面积为530平方公里

下辖区域

10个街道办事处:市桥街道、桥南街道、东环街道、沙头街道、洛浦街道、大石街道、小谷围街道、钟村街道、石壁街道、大龙街道。

6个镇:南村镇、沙湾镇、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番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至23°05′、东经113°14′至113°42′之间。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教)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出海口。区人民 *** 设在市桥街,距广州市区17公里。

地形地势

番禺地势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境内四周江环水绕,河网纵横。其中陆地面积852.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65%;河涌及围外水域461.5平方公里,约占35%。陆地中平原717平方公里,低丘和山地共135平方公里。全境约略为"一山三水六平原"。

气候特征

番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南濒浩瀚的南海,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调节和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并使全年雨水较集中于夏季。夏季长,并不酷热;冬季短,并不严寒;春季升温早,三四月已可穿单衣;秋季降温迟,中秋后才渐有凉意。年平均气温为21.8℃,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仍达13.3℃,而7月份平均气温为29℃,年无霜期长达346天。番禺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由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水文特征

番禺境河流的水文特征:

(1)年径流量和纳潮量大。年均径流量为1742亿立方米,约占珠江年径流总量43%;年均进潮量约2843亿立方米,占珠江进潮总量的75%;年均输沙量约为3389万吨,占珠江输沙总量的47.7%。

(2)有边境和境内口门4个,河道泄洪能力大。最高水位时,洪峰流量每秒2万至3万立方米,占珠江8个口门宣泄西北江洪流量的48%。

(3)境内珠江干支流是广州通往世界各地和香港、澳门的主航道,上游则是通往省外和市外的重要航道。

(4)众多河网和宽广的水域为水产养殖和江海捕捞业提供优良的渔业资源和发展场地。

(5)濒珠江口的海岸带长25.3公里,沿河口滩涂资源丰富,为围垦造田提供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

(6)潮流水丰裕,大部分农田可引潮灌溉,基本上不存在旱患。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矿物以花岗岩、红砂岩、玻璃砂等建筑原材料为主,储量达2.5亿立方米。

水产资源

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水产品养殖品种主要有鳗鱼、鳜鱼、加洲鲈、甲鱼、对虾、麻虾等。渔业捕捞品种主要有黄皮、马鲚、鳗鲡、蟹等。

滩涂资源

番禺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1950-1991年,共完成潮田筑围15.7万亩,滩涂围垦9.57万亩。1992~1994年围垦2.42万亩。1996年继续加固在鸡抱沙、(子子)子沙等处堤围。番禺有可供围垦的滩涂,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建设用地和可耕土地,缓解了因建设发展而占用耕地的矛盾。

区域经济

综述

2012年番禺区生产总值1369.42亿元,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39.3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6.52亿元,增长11.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70.8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4.0:40.9:55.1调整为3.9:39.4:56.7。按常住人口计算,预计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919元,折合12209美元。

番禺区

第一产业

2012年番禺区2012年农业总产值89.07亿元,增长3.5%。其中:种植业产值44.88亿元,增长4.0%;畜牧业产值11.33亿元,下降0.1%;渔业产值30.03亿元,增长4.2%。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10.02万亩,增长0.2%;甘蔗种植面积 7.94万亩,增长8.2%;蔬菜种植面积26.61万亩,下降9.0%;水果种植面积3.76万亩,下降3.5 %;花卉种植面积11.39万亩,增长2.8%。

2012年粮食产量3.54万吨,下降0.6%;甘蔗产量67.41万吨,增长8.9%;蔬菜产量45.23万吨,下降4.4%;水果产量9.37万吨,增长1.5%。

2012年肉类总产量5.14万吨,下降0.2%;生猪出栏量22.72万头,下降1.3%;牛奶产量0.46万吨,下降17.2%;水产品总产量22.42万吨,增长2.1%。

第二产业

2012年,番禺区工业总产值1923.47亿元,增长15.5%,工业产品销售率 9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1.05亿元,增长16.9%;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084.31亿元,增长15.4%;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505.15亿元,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796.90亿元,增长15.3%;重工业总产值874.15亿元,增长18.4%。

2012年番禺区用电量89.46亿千瓦时,增长4.8%;其中,工业用电量55.62亿千瓦时,增长2.2%;生活用电量20.96亿千瓦时,增长8.5%。

第三产业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31亿元,增长15.2%;其中:批发零售业692.11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152.20亿元,增长13.7%。2012年商品销售总额1844.34亿元,增长20.3%。2012年商品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25家。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8个。

2012年邮政业务收入1.33亿元,下降2.0%。2012年电信业务收入30.69亿元,增长3.2%。年末,全区程控电话用户69.49万户,增长1.5%;行动电话用户240.59万户,增长12.1%;网际网路宽频用户39.18万户,增长6.3%。

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96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9.97亿元,增长23.1%。一般预算内可支配财力120.39亿元。

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82.18亿元,比年初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49.20亿元,比年初增长5.7%。

社会事业

科技发展

2012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2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42家;2012年共鉴定科技成果8项,推广及套用科技成果21项;全区受理专利申请4918个,批准专利授权3449个(上述数据不含东涌、大岗、榄核三镇)。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数5.2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0.28万人,中级职称1.55万人,初级职称3.42万人。

教育事业

2012年新增6所公办镇街中心幼稚园,投入约3000万元资助150所民办幼稚园完善硬体设施建设。广东二师附中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2年教育支出25.49亿元,增长30.7%。全区共有幼稚园332所,在园幼儿7.40万人,增长2.8%。普通国小160所,在校学生13.07万人,增长0.3%。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8.59万人,下降2.2%;其中,高中3.0万人,国中5.5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25万人。目前,我区有广州市规范化学校174所。

2012年国中毕业生升学率97.9%。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10279人,其中:普通高校上线人数9567人(未含非师范艺术类的上线人数),上线率达93.1%;录取总人数9594人,录取率达93.3%,比2011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4633人,专科生4961人。

成人教育

番禺区广播电视大学

广州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商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番禺理工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民办学校 陈文卫会计培训中心 广州番禺伯乐培训学校 番禺蓝天培训中心 番禺智慧培训学校 巴特培训中心 中等职校 番禺职业技术学校 新造职中 钟村成校

文化事业

2012年成功举办第五届番禺旅外乡亲恳亲大会、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番禺区对口帮扶五华县扶贫成果文艺创作采风活动,积极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我们的节日”、“南粤幸福活动周”等系列民众性文化活动。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间;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60.51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区共有23个镇街级以上文化广场,总面积35.1万平方米,其中区级以上文化广场6个,镇街级以上17个。镇文化站19个,其中省特级文化站14个,省一级、二级文化站5个。

医疗卫生

2012年新增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民民众看病人均处方费下降34%、门诊药费下降29%。新农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年最高限额提高到35万元。继区中心医院后,区中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甲医院。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88个,医疗病床6337张,卫生人员12706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736人,注册护士4026人。

基础设施

番禺区内公交捷运接驳专线

番禺区7条公交捷运接驳专线主要连线起20多个大型小区、村镇和捷运三号线厦滘站、大石站、汉溪站。公交捷运接驳专线4(广州碧桂园—捷运厦滘站),主要服务广州碧桂园、南浦海滨花园、洛溪新城等区域的居民出行。

番禺区

广州公车(到广州市区路线)

129、125、247、522、夜20、202、122等

轨道交通

广州捷运三号线,在番禺区内设有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及番禺广场等站;

广州捷运四号线,在番禺区设有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等站;

广州捷运二号线,在番禺区内设有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等站;

广珠城际轻轨,已建成通车,终点分别为为广州南站和珠海站;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已建成通车,终点站为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南站)。广州南站设于番禺区钟村石壁,是未来广州的火车输运重镇;

经番禺区境内的规划中广州捷运还有七号线、十七号线、十八号线、十九号线、二十号线。

铁路

广州新火车站,即广州南站,2009年11月10日,武广客运专线广州番禺石壁火车站,“广州南”三个红色大字首次“现身”车站二楼正门处。这意味着广州新火车站将正式命名为“广州火车南站”。广州南站(2005以前)原名黄沙站,曾是华南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现今的广州南站又称新广州站或广州新客站,前称石璧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距离广州市中心17公里,于2004年12月30日动工兴建,并于2010年1月30日(即2010年春运前)建成启用。

广州南站是在建的广深港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贵广铁路、南广铁路的交汇点,并且是武广客运专线的三个始发站之一,另外也建有三眼桥联络线连线既有的广州站及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建成后,将会取代现有广州站的地位,并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共同形成由中国铁道部规划的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预计2020年客运传送量为8014万人次。

广州南站也是广州市内其中一个综合交通枢纽,旅客可在站内实现铁路、捷运、公车、计程车等交通工具的直接换乘。广州捷运2号线(已开通)、7号线(在建)、12号线(在建)和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等捷运路线将在广州南站地底或附近设广州新客站,形成一个集中的换乘中心。

公路

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番莞高速公路(拟建)、东新高速(建设中)、平南高速(建设中)、华南快速、南沙港快速、新光快速、迎宾路、南沙大道、金山大道、105国道;

番禺区普通公路及市政路四通八达,非常发达。路网规划的高快速路系统为:高速公路4条,其中南北向1条,东西向3条;城市快速路10条,其中南北向5条,东西向5条。主干道系统为:区域性主干道系统共32条,其中,南北向15条,东西向17条。

水路

已通航的莲花山港,有两个1000吨级的泊位;在建的对岸海鸥岛东岸段,有1250米水岸线,可停靠5000吨级的船泊。部分建成的南沙港,有9至15米深的水岸线长达7公里,已建成1万吨级的码头1个和2.5万吨级泊位2个。已开通的南沙港和莲花山港,至香港客轮约一个半小时航程。

区域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176.48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3.61万人增加32.87万人,增长22.9%,十年平均增长2.1%,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年)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其中,儿童人口规模和比重逐步下降,0-14岁人口为21.26万人,比2000年减少4.3%,占总人口的12.1%,比重下降了3.4个百分点,人口增势趋缓。

番禺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74万人,占总人口的7.8%,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60.1%,其中高龄人口快速增长。2010年番禺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7万,比200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5.2%。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儿童人口之比)由2000年的38.6%扩大到2010年的64.6%,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加深。

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2010年的9.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国际通用的人口老年型标准是儿童人口系数3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10%以上、老少比30%以上、年龄中位数30岁以上。番禺区这4项指标是:儿童人口系数12.1%,老少比64.6%,年龄中位数31.08岁,已符合老年型标准,但老龄化的核心指标——老年人系数(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8%,低于老年型标准(10%以上)2.2个百分点。

番禺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低于全国8.87%、全省6.75%、全市6.62%的比例水平。

2010年番禺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1.25‰,比2000年下降0.13个千分点。

区域政治

2015年主要领导 书记: 卢一先 副书记: 何汝诚 简锡波 常委: 刘晋生 陈德俊 黎宇轩 黎伟棠 霍阳徐柳(女) 袁勇 吴惠垣 纪委书记: 刘晋生 区长: 何汝城 人大主任: 卢一先 人大副主任: 严宗活 苏治邦 王淑平(女) 陈明捷 黄锦文 关志升 常务副区长: 陈德俊 副区长: 戴友华 张力仁 林伟长 麦洁萍(女) 杨伟强 党组成员: 陈明捷 政协主席: 李广杭 政协副主席: 彭 群 郑葆红(女) 周 志 林广明 蒋新娟(女) 夏绍国 王锐祥 纪委副书记: 郭轩宇 梁少峰

历史文化

番禺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粤菜的发源地之一,因此素有“食在广州、根在番禺、味在番禺”的说法。

礼云莲藕飘香 凉瓜鲍鱼炆铣鸡 乡下豆豉鹅 五谷煮大连鲍 金银彩蝶 瑶柱炖蟛鱼腮汤 鹅肝酱酿辽参 滋味鹅 咖喱皇炒蟹 柚皮扒梅花鹿肉 沙湾姜撞奶 双皮奶

风景名胜

余荫山房:是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番禺区

宝墨园毁于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十载,扩至10万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岭南园艺、岭南古建筑、珠三角水乡特色、古今艺术精品于一体。

留耕堂在番禺区沙湾镇内。为番禺沙湾大族何姓人氏的大宗祠

莲花山旅游区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海拔108米,面积2.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融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广州市 *** 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峰观海”,同年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长隆旅游度假区,旗下拥有长隆欢乐世界、长隆国际大马戏、长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水上乐园、广州鳄鱼公园、长隆酒店、香江酒店、长隆高尔夫练习中心和香江酒家等9家子公司。是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国家级AAAAA景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番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地处广州南拓发展上轴和都会区中。

大夫山森林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公园,被称为“番禺的氧吧”。它位于番禺市桥以西三公里处,跨市桥、钟村两镇,毗邻顺德碧桂园,北与祈福新村接壤。公园总面积约9000亩。

番禺博物馆坐落于番禺区沙头街银平路龟岗东麓,番禺八大美景之一。馆区所占面积240亩,分为多功能主体陈列大楼、东汉古墓群景区等三部分。

长隆欢乐世界是一个游乐园,首期占地面积1000亩。

著名人物

陈元德 李昴英 王渐逵 黎遂球 王来任 冼星海 何柳堂 高剑父 陈树人 黄佐临 天然和尚 屈大均 陈澧 何博众 何章 何贤 霍英东 黄啸侠 何炳林 黄省三




番禺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1949年建国后,分数次将禺北、禺东(现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萝岗区)一带划入广州市区。 1959年,原属中山县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35号)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部分区域,东涌镇部分区域共544.12平方...

长湴怎么读 长湴的简介
1、长湴的读音:cháng bàn 2、长湴村原属番禺县禺东区(四区)龙洞乡,1958年1月,才划为广州市郊区,现归天河区长兴街管辖。它距沙河5公里,位于广(州)汕(头)公路东侧,西与元岗接壤,北同龙眼洞隔岗相望,东有岑村、新塘、凌塘等远邻,南面毗邻石牌,抗战前与当时设在石牌的国立中山大学仅...

番禺立派外语培训学校学校简介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繁华路1号友谊中心的番禺立派外语培训学校,坐落在19楼,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学术环境。学校占地面积广阔,足足有800平方米,为学习者营造出理想的学府氛围。学校的地理位置极其便利,紧邻地铁三号线站点,交通十分便捷。周边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周边有番禺中学、仲元中学和禺...

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怎么样?
简介: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是一家已有百年历史的名校。 该校建有行政楼、演艺厅、教学楼、体育馆、实验楼、游泳池、图书馆和艺术楼等硬件设施,并已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 该校曾被评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普高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注册资本:5175万人民币 ...

广州日明人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机构简介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州番禺区,临近亚洲最大珠宝生产基地和2010亚运会举办地,创始人唐义云先生(原名唐云江)深研中国传统文化,尤以《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经典为专长。他拥有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并在中山大学EMBA进修过,拥有13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对人力资源和教育咨询领域有深厚的底蕴。日...

广州大夫山森林公园的公园简介
公园首期开放的是以占地280亩的聚秀湖为中心的湖光花木观赏区,整个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区内设有烧烤场、垂钓场、游艇码头、风筝场、儿童游乐场、成人游乐场、航模码头及茶室和多个服务部等。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是都市人游乐的好地方,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交 通:当到达番禺市桥后,转乘9、16...

沐猴简介
关于沐猴的描述,古籍中有所记载。据《说文》记载,沐猴并非猕猴,其特征为头似鬼,体形较大,眼睛赤红,尾巴修长,有时也被称作禺。《山海经》中提到的‘其状如禺而自耳’,郭璞注解中也提到了禺的相似之处,即形状类似猕猴但体形较长,眼睛颜色为红色,尾巴较长。猕猴,学名为Macaca,是亚洲和北非...

岭南道简介及详细资料
禺州 治峨石县(今北流市东南)辖峨石县、罗辩县、扶莱县、罗卞县、温水县5县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增划辖原隶容州之宕昌县,析出陆 川县,改隶容州 大历八年(公元773年),温水县改隶顺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顺州,禺州、罗卞县为陆川县 牢州 治南流县(今玉林市玉州区)辖南流县、定川县、宕川县...

夏朝帝王世系谱 ——夏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禹(文命,前2070年~前2061年)> 在位10年。姓姒,名文命,...

厦门著名景点鼓浪屿风景资料简介
一、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

南部县17031817023: 番禺区简介 -
殷非达吉: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位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与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南滨珠江口,与南沙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全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辖6个...

南部县17031817023: 广东的番禺 到底是市 还是区?不知道的不要讲 -
殷非达吉: 截止2019年2月,番禺是区级行政单位.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撤销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2000年7月10日,番禺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 番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

南部县17031817023: 广州番禺坐标 -
殷非达吉: 番禺区[1]位于广州市中南部,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处于北纬22°45′~23°05′、东经113°14′~113°34′之间.东面是珠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北是广州市荔湾区...

南部县17031817023: 广州番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
殷非达吉: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511400邮编 行政区域511431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洛浦街 511434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化龙镇 511436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新造镇 511442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南村镇 511447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区 石楼镇 511450 ...

南部县17031817023: 广州荔湾区 越秀区 白云区 番禺区 等等几个周边区 到底什么概念? 最好有地理位置解释,各位真诚感谢!急 -
殷非达吉: 1、越秀区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是广州市的老中心城区. 2、荔湾区地处广州西部,东部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

南部县17031817023: 番禺是否属荔湾区 -
殷非达吉: 番禺区广州市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 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总面积1314.25平方公里.东隔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 ;北隔沥滘水道,与广州市海珠区 相接 ;南濒珠江出海口.区人民政府设于市桥街.

南部县17031817023: 番禺在不在广州市内的? -
殷非达吉: 番禺行政上现在属于广州市但是在老广眼里,那里不被算入广州市,而且不算市区.狭义上广州市内不包含番禺的

南部县17031817023: 请问番禺有多少个镇?市桥是它的一个镇吗,还是属于那个镇? -
殷非达吉: 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全区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92万人.辖9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247个村委会,89个居委会.区政府驻市桥街. 大龙街 石壁街 桥南街 洛浦街 沙头街 市桥街 小谷围街 东环街 钟村街 大石街 大岗镇 石楼镇 石碁镇 新造镇 沙湾镇 南村镇 化龙镇 东涌镇 榄核镇 市桥街 属於街区 不属於其他镇 市桥街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番禺区的中心地带,东毗石基镇,南邻桥南街,东北接东环街,西北为沙头街,辖地面积1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多人,流动人口及外来暂住人口共约12万人.辖内有8个村民委员会和28个社区居委会.

南部县17031817023: 潘禺是属于广州市的吗?
殷非达吉: 番禺区位于广州市中南部,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处于北纬22°45′~23°05′、东经113°14′~113°34′之间.东面是珠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北是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南面是南沙区.区人民政府设在市桥街清河东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