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培根所想到的哲人的意图问题

作者&投稿:王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个问题听起来像另一个问题,重要的是提问的意图,而意图总是隐蔽的,往往连提问者也搞不清楚。——卡夫卡《一条狗的研究》

       关于作者的意图问题,我们对诗人的苛责最多:它们的诗歌读不懂,因此不过是在玩弄我们的心智。即便是今天,如果不是碰到一首通过大白话写就的诗歌,也有人读不懂。但另一个极端是,部分诗人们执意创造没有意义的诗歌,尽管更可笑的是,学者们同样可以赋予其意义,并能够自圆其说。

       从诗人着眼,我想到早些年写诗的时候,非马先生曾教诲我,诗歌的意涵至少要设置两层,一层让人一看就明白,另一层让人看不明白,但认真研读下来的人会明白。经由列奥·施特劳斯所发现的——哲人们善用隐微书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加剧了作者的意图这一难题(尽管尼采要更早些发现:“以前的哲人都知道显白与隐微的区别”《善恶的彼岸》第30条),同时无情的贬低了那些声称“读不懂”的读者。

       在他们看来,哲人或诗人都试图隐藏一种真实的意图,并期待着仔细阅读者的到来,这正如尼采在《曙光》中所寻找的耐心的朋友的能力,“这种艺术并不在任何事情上立竿见影,但它教我们正确地阅读,即是说,教我们缓慢地、深入地、瞻前顾后地、批判地、开放地、明察秋毫地和体贴入微地进行阅读。”如此一来,如果我们被显白的说辞说服了,恰恰说明我们不是哲人真实的意图信仰者(我们只是读懂了他们高贵的谎言),因此,所谓的“一读就懂”、“好读书,不求甚解“似乎是否认作者“为文之用心”的深层意图。这时,许多不具备“阅读的德性”之人方有此责难:我们读不懂那些语言晦涩的作品,转而阅读那些大众点的作品,你们却又说那不是他们真实意图。这些浅薄的阅读者们既无法忍受语言的晦涩,并且也难以接受被“精心策划”的作者“策略性言辞”的欺骗,他们似乎只能读更为次等的作品,这甚至与次等地读经典的作品差距甚大。

        培根是我们在近代哲学史中遇到的第一位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的哲人。换言之,尽管他的行为糟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行为视作他们的真正作为,而否认其言语的真诚性——言行不一之人可能是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意图,言行不一所构成的矛盾诱使人们去发现它。毕竟“任何人要恰如其分地解释伟大哲人的动机都必然面临哲人的面具问题。”(朗佩特《尼采与现时代》)从培根的种种矛盾来看,我们唯有相信他言此意彼,要不然,就只能归根于人性本身的矛盾了(尽管这当然是存在的)。

       在《学术的进展》中,培根将自己描述为“更适合从事文学而非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在《自然的解释》序言中,他认为自己的天资和性格与真理更为亲近和关联,然而他的出生和教育却将之引向政治,而不是哲学,最后他妥协了,并希望在政府中担任官职,从而获得稳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他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做学术研究与著书立说以完成自己的哲学使命。今后,他似乎认为自己能够并置自己的双重生活,并委婉地为自己的追求功利进行了隐晦的辩护:“将每日的沉思与活跃的生活结合起来,或是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沉思,很难说究竟谁更有害或阻碍心灵的成长。”

        不过,人们往往更为赞赏莱布尼茨那样淡泊名利:“我们是为了进行思考而被创造出来的。生活不是我们所必须的,思考才是我们所必须的。”但我们不能以这样极端的要求去责难每一个期盼过上正常生活的哲人,更何况他们或许真的有着某些意图。不过许多评论者并不能持此宽容的态度,例如费尔巴哈认为培根的这一急功近利的行径是对自己真正志趣的反抗,他认为以培根的天赋,如果都用在哲学上,他可能作出的成果比他实际作出的成果无限地多得多。(《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一卷)文德尔班也认为培根除了破除经院哲学有价值,其他都毫无意义,所以他极为讽刺地说道:知识的硕果只有在不追求知识的成果的地方才能成熟。(《哲学史教程》)

       从哲人的意图出发,杜伦对此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培根的荣升应验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的理想;而在朗佩特看来,这就是柏拉图所谓的哲人立法,因此朗佩特称培根为“哲学大法官”。培根对自己的辩护就更为突出了,“我希望如果我在政府中能够升到尊贵的地位时,我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权力,能以动员更多的劳力和才智来帮助我的工作;因为这些缘故,我就一方面努力学习政府工作,一方面又在廉耻和诚实所许可的范围之内,尽量自荐于那些在政治上有力量的朋友们。”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在培根看来,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丰富的材料,正是得益于他是亚历山大这个万王之王的老师的身份和地位。据说,亚历山大大帝派自己的猎人、渔夫以及自己的园艺家、天天替亚里士多德搜集他所需要的动植物标本,供亚里士多德研究之用,甚至亚里士多德还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动物园。因此,可以明确,不论他的行为如何(培根可不止这一种糟糕的行为),培根确实爱智慧,而他把追求高位作为完成和改善自己科学工作的一个手段。

       因此,如果不承认哲人内心的哲学抱负,而简单批判为哲人的作秀,那就无法解释:是什么促使这些人作出如此惊人的决定,去改变人类的状况和历史的方向?是因为他们热爱真理并希望与人分享?还是他们热衷于名利或不朽的荣耀?或是臭名昭著的权力意志?这些人是受了什么原因的驱使?(朗佩特《尼采与现时代》)肩负着人类的重担,企图改变世界,这种责任如果不是哲人真正的决断,哲人们会去进行真正的哲学行动吗?以哲人的才智,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荣誉与奖励。并且,如果假设哲人们未经深思的思想就这样影响深远甚至改变了世界以及人类思想的既定秩序,那我们是否也太不够坚定了?

       隐藏真实的意图当然是出于某些理由,尤其是政治的处境。通常,那些站在人民立场上的知识分子总会进行这样的自我批判:知识分子们口中的启蒙,其主体就是知识分子自己(君子),而对象则是普罗大众(小人)。因此,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中正的德性,知识分子有理由驯化杂众。在他们眼里,这样持“真正的统治者都是少数人”这样的观念,也就是说哲人们试图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是自视甚高的表现。培根声称要避免“伤害圈外的人,”增强圈内人的兴趣。后来的尼采同样认为,哲人的真知灼见若要“讲给那些无意于此或无此种天赋的人”,那么,它们听起来就不再像真知灼见,倒“像蠢话,有时像是犯罪”。(《善恶的彼岸》)实际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看法是否也隐藏着这样一种真实的意图:部分人还不具备直视太阳的能力,他们暂时还不能听逆耳忠言,而只能听些好话、幸福的好话。关于这一点,鲁迅在《野草·立论》巧妙地反讽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同样的,培根在他的《论古人的智慧》中的第一个寓言《卡珊德拉或实话实说》讲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富有远见的智慧应与适合时代的传达智慧相伴而行。寓言叙述了卡珊德拉虽然实话实说,但却不仅得不到信任,相反本想行善却酿成恶果,其远见反而加速了自己人民的灭亡。因此,哲人迫不得已,只能在同一文本内设置了两种观念,一方面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是做到柏拉图的“不伤害任何人,却有益于好人。”(《理想国》)培根深谙此道,故而在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中,开篇即提醒我们注意培根“用旧术语来描述新事物这样一种写作风格。”所以,朗佩特断定:“培根表面上排斥希腊哲学,从而掩饰了他暗中却忠心耿耿的事实。”(朗佩特《尼采与现时代》)

       一旦这样理解哲人,培根似乎没那么讨厌了。不过,也不能说哲人的话语里到处隐藏着真实意图。培根的《论说文集》文字优美,抒发人生感悟,文学史上亦有其地位。培根平时太勤奋、太忙了,所以他好像不是个爱情主义者。在《论结婚与独身》中,他谈到“男人一结婚,马上就成熟七岁”,“常见的是坏丈夫都有个好妻子。”(培根自己是例外)“单身生活适合牧师,因为慈善之流如果要先填满一座池塘,将几乎不可能再用来浇地了……如果他有妻儿,就等于向命运交托了人质;因为它若要达成大业,无论善恶,妻儿总是障碍。”在《论恋爱》中,他说道“你可能会发现,在众多伟大和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为爱而痴狂的;这说明,伟大的精神和事业能杜绝这种柔弱的感情。”(培根可能是想到了苏格拉底)所以,培根45岁才结婚,而且讽刺的是,他显然是看中了其妻子的家世,而非美貌,其婚礼极为奢华,用去了女方的一半的嫁妆,这表明他显然是存在某些品行问题的。看到培根的论述我宁愿相信莎士比亚的那句话:“爱情使每份力量加倍。”可见,我们承认哲人的真实意图,但也不能将之广而概之,应用在其所有作品、言论上。

       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了,或者说它本身就复杂,只是我们此前并未理解。至少,我们面对全然不知的另一个主体时,我们需要考虑他的真实意图,尤其是他在表面上(通过行为)引起的与意图或誓言的冲突。


有关培根的资料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

培根随笔 谈真理一节我读的不太懂 希望有大师给我逐句介绍一下 还有...
2·人类惟一的安生立命之处,如如克莱修所言。四、“为人处世的真诚”:1·举世公认光荣高尚;2·说谎是奇耻大辱 3·因此将吁请上帝审判人类最后的钟声。以上是我参考的材料写下的,自己当时看时也有些心得,但过于杂碎,就不多写下了。希望对于lz有所帮助。另外《培根随笔》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但也...

大学生活法读后感五篇
总之,凡有所读,皆成性格。“ 《活法》是一本企业管理和励志类的书籍,也可以归纳到伦理学中去。正如培根随笔中说读伦理学使人高尚,在《活法》中蕴含了禅学。”大爱、精进、无私、利他、乐观、谦卑……“等词是稻盛和夫反复提及的,这种佛家思想和日本民族文化融合,构成了他独特的企业管理文化。 做企业到了一定...

罗吉尔培根的思想对近代科学的意义
罗吉尔·培根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在牛津大学,他曾读了许多希腊和阿拉伯著作。在巴黎期间,他撰写和讲授对亚里士多德种种著作的分析,热情称赞和宣传亚里士多德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对经院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极力反对对权威的过分崇拜,并且把这与习惯、偏见、自负看作是获得真知的四个障碍。他...

《海底两万里》、《培根随笔》两书各5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共十篇。10...
看完这一本书,我想到了一个充盈丰富的世界,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尼摩船长带着我们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平时感受不到,想到了我们平时想象不到的东西。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能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还可以了解到...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是谁说的 读史可以明智后面几句
培根,这位17世纪英国的哲人,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源自他著名的著作《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篇章。这段文字阐述了历史阅读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研读历史,我们可以洞察历史的脉络和规律,理解社会变迁的逻辑。其次,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们能从他人的经验中...

关于培根随笔之《论真理》
然而气血之刚烈已远逊与古人矣。这句话联系上文指的是与比拉多一脉相承的人,这些人也希望追寻真理,但缺乏古人有的血性。并非你认为的那些不愿追求真理的人。故此处用“但”表转折。英语原文如下:And though the sects of philosophers of that kind be gone, yet there remain certain discoursing ...

培根| 论死亡
所以,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作家、道德哲学家),他作为一个没有受到世俗宗教哲学影响的哲人曾经说过:“与死俱来的一切,比死亡本身更为可怕。”叹息和呻吟,痉挛和抽搐,惨白的面容,亲友的哭泣,黑色的丧服,沉闷的葬礼,所有的这些都使死亡显得异常恐怖。有一点值得注意,人内心脆弱的情感未必不能与...

画家培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有什么关系?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培根(Francis.Bacon)画家培根(1909.10.28,爱尔兰 都柏林~1992.4.28,西班牙 马德里)爱尔兰血统...

尼采与现时代:解读培根、笛卡尔与尼采基本信息
刘小枫的著作《尼采与现时代:解读培根、笛卡尔与尼采基本信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列入了经典与解释系列。该书的ISBN号码为9787508047966,条形码同样为978-7-5080-4796-6,于2009年1月1日发行。此书采用32开本,共计529页,定价合理,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研究尼采哲学与19世纪哲学家如培根和笛卡尔思想的宝贵...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读后感及感悟
师汪得普: 《培根随笔》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 从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随笔中,我们能够汲取到一位伟大的哲人的思想精华.“求知...

平江县15511736736: 【谈读书】培根 的几个问题 -
师汪得普: 1.第一层:读书足以……到全凭观察而得之.层意:读书的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到“使能无知而显有知”.层意: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到最后.层意:读书的作用. 2.怡情、傅彩、长才.我认为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扩大见闻. 3.指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读后感100字 -
师汪得普: 在《培根随笔集》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虽然只是:“论”“说”“谈”但是,我读起来却觉得有好多地方都不懂啊!可能因为写的都是人生的哲学...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 -
师汪得普: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

平江县15511736736: 关于培根随笔的10个问题 -
师汪得普: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 本书分为: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赏析文(300字) -
师汪得普: 培根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创立了科学归纳法,鼓励人们以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对整个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79年,散文集《培根人生论》,...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读后感 -
师汪得普:《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

平江县15511736736: 作文:读《培垠随笔》有感 -
师汪得普: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800字 -
师汪得普: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

平江县15511736736: 《培根笔记》500字读书笔记 -
师汪得普: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