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

作者&投稿:政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和例子及例子的翻译~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hé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hū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例②:吾尝疑乎(于)是。例③:叫嚣乎东西。
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
四、乃nǎi
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①:臣乃敢上璧。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例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例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例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例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其qí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 例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例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 例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 例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假设。)例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表假设。) 例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

六、且qiě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例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例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例③:河水清且涟漪。例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2)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例②: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例①:不出,火且尽。例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例③且暂还家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翻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何:
1、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1、表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翻译: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扩展资料:
虚词的注意点
1.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1)音同的通假。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也有本字为借字声符的),或借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的。
声符虽不同,但两个字的读音是相近的,表现为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形式。
偏旁的通假字。通假字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考查:
(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通假字读音有变化)。
2.一词多义
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文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可见,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文言虚词数量远不如实词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相当复杂且非常灵活。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阮元《经传释词序》)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读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说是考“常见文言虚词”,数量也只有十几个,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辨析它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高中教材列出的文言虚词是32个(高中语文课本后面已经列出),2002年的《考试说明》降低了该考点的难度,规定要考查的文言虚词只有20个,即: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哉、则、者、之;2003年的《考试说明》中则定为18个,去掉了“然、哉”。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由于是从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气词,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现代汉语则用“吗、呢、了、啊、呀”等,没有一个相同。古文中的虚词,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极少数。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我们在阅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

  高考语文虚词18个
  一,而
  1.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
  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二)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 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 为何如人哉 (《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三,乎
  1. 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报刘一丈书》)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辞》)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3. 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18号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34 19日

  六,且
  1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你)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高帝纪》)
  (三)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用作助词.
  (一)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表示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九,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感叹,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也可翻译为“了,啊,呢”,这要视具体情况。
  1. A、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B、翻译为“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不译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
  (一)表示肯定语气的,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二)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
  (一)表示感叹语气的,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十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周策》)
  27 21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十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 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原因或结果。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3、用作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4、用作动词,“沿袭,接着”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十五,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
  例1:秦伯说,与郑人盟. 例2:竖子不足与谋!
  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
  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例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语气助词,通"欤".
  例5:无乃尔是过与
  4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
  例6:吾与徐公孰美 例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十六,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 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十七,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
  (《采草药》)
  (二)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十八,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有的可不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文言文虚词,助词,副有哪些?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③...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1、文言文实词: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2、文言文实词:安 (1)形容词。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

兰亭集序中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都有哪些
重要的文言虚词: 之、于、也、以为、其、虽、所以、诸、夫、或、因、所、曾、既、已等。一、之 1.动词,意为“往,到达”。2.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3.取消句子独立性。4.结构助词,的。5.音节助词,不译。二、修 1.意为“高”。2.长,修短指寿命长短。3.意为“修建...

文言文虚词有哪些?
文言文虚词:一、而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文言文常见虚词
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 而 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 翻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如下:1、其: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2、焉: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3、于: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用了哪些文言虚词和实词?
一、文言虚词 1、而:却,连词。2、乃:于是,副词。3、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4、之:音节助词。二、文言实词 1、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2、方:方圆纵横。3、修:长,这里指身高。4、寝:躺,卧。5、地:土地,疆域。6、美:“以……为美”、“认为……美”,...

文言文里的所有虚词实词
1 爱 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③疼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2 安 ①安稳,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②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传》 ④ 抚慰,安慰。“...

求中考语文八个虚词的具体用法:之其而以于为则乎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练习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 可译为“然后”“就” ① 聚室而谋曰 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④登轼而望之 2、表转折 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别是?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用法如下:1、而 表承接关系的“而”多用于复句中,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件...

长海县18819159946: 古文中18个高中生必掌握的虚词是? -
智钞依利:[答案]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长海县18819159946: 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哪些? -
智钞依利:[答案] 1而 (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连词;第二人称; 2何 代词,作宾语;作定语;副词,表反问,表程度 3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表测度;用于感叹句; 作介词,相当于“于” 4乃 (顺承,逆转,限制)副词;第二人称代词...

长海县18819159946: 各位学长学姐有谁知道高中语文常考的18个文言虚词及其含义的吗? -
智钞依利:[答案]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是:而、何、乎、乃、其、旦、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下面对这18个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作如下例释.

长海县18819159946: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八个虚词是哪十八个? -
智钞依利:[答案]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 (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长海县18819159946: 18个文言虚词 -
智钞依利: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是这几个 额····你还要用法和解释吗 我没给弄

长海县18819159946: 高中重点18个虚词是什么? -
智钞依利:[答案] 重点文言虚词(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长海县18819159946: 高中语文常见的十八个文言虚词,及常用实词把它们列举出来并说说用法,还举一些例子, -
智钞依利:[答案]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20个文言文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

长海县18819159946: 文言文中的十八个虚词是什么 -
智钞依利: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长海县18819159946: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
智钞依利:[答案]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

长海县18819159946: 文言文十八虚词 -
智钞依利: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