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观念

作者&投稿:冯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育已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 小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新理念
  1、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我们原来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另外,"双基"是我们的特长,但"双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数学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虽然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但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数学视野,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是"新双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活动,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3、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
  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
  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应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真线化前沿结构。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分自己的实践知识。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 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用处不大的,而且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拔高。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 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的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变化规律,创设动画情境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还要能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繁杂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在备课中体现新的理念
  1.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素材。
  由于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性,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那个年代学生的条件及当时社会对各方面人才需要的要求不同,教材编写的内容及要求只符合一定时期的使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好的教材经若干年也会滞后的。因此,我们手中的教材有些编排顺序、准备题、例题、呈现方式及例题的情境已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他们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例如改变例题的叙述情节,省编义务教材第七册第43页的归总应用题是先通过准备题总结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出示例题。这样的课,用以前的眼光来看是无可非议的,就现在来讲逻辑思维也是很好的。但我们所教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可能对3小时抽水420吨,5小时抽水多少吨已不会感兴趣了。我想如果改成“老师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我们班55人一分钟共做多少题”?根据你自己的做题情况编一道数学题。学生四人或两人小组讨论片刻,争相回答。有的学生说:“我一分钟做了20道题。照这样的效率,估计全班55人能做1100道题。”有的说:“我两分钟做了30道题。估计全班55人,可能做825道题。”再让他们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由于这道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事实建构的,所以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比你去刻意地去教,掌握的要好得多。学生很容易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2.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揭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形式。因为,教材的编写往往是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其发生、形成、发展的顺序。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不一定适应教材中的呈现顺序及呈现方式。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和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教材内容中的呈现方式。把用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表示的单位"1"与用多个物体为整体表示的单位"1"的内容相对比,同时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能力在小组的协助下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经历主动探究“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和感受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既是学科知识专家又是学科教学专家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标准。为确保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通过加强品德修养、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学能力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层次迈进。一、教师的品德教师的品德修养是维系教育的生命线,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的品德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敬业爱岗。二是要热爱学生。三是要严谨治学。四是要为人师表。二、教师的知识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应当具备三方面的知识。一是教师要有渊博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所谓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但是,教师仅有本体性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掌握跨学科的文化知识,通过博采众长,来丰富本体。二是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但仅有自己的经验还远远不够,还要勇于“走出去、拿进来”,通过进修、培训、听同事讲课等方式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要掌握足够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与教育有关联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通往成功教学之路的“金钥匙”。三、教师的能力教师要围绕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多方面的能力,除了要求教师具备教学能力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自我反思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能力。这些能力的强与弱、高与低,都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构成教师能力的基本要素,教师不断培养和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是进步的开端。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经常反思,查找问题,改正问题。(二)、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对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整合,把它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促成实现教学目的。应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主要是运用它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和视频处理技术制作课件。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彩排的过程。制作课件,应基于课程本身的目标、性质、特点进行设计。设计制作课件前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课件中呈现怎样的教学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定的教学内容以怎样的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怎样进行教学控制?这些问题解决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的问题就解决了。(三)、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形成教学智慧。教师要大搞科研,但又不能专职从事教育科研,而是要研究性地学习,研究性地工作。研究性地学习就是边研究边学习,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学习知识。研究性地工作是将研究与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工作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搞研究的学习,是死学习;不搞研究的工作,是工作的机械重复。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教师的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生命力。照本宣科、机械重复、一成不变、循规守旧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根本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敢奢谈教学艺术及教学效果呢?就拿课堂提问来说吧,同是课堂提问,不同的教师,提问的方法就有所不同。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是向全部学生发问,使所有的学生都思考问题;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是先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再提问,这样就使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了。当然,教师也要把握提问的技巧,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掌握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对所提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力求让回答者能够如愿以偿,即较容易的问题就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反之,就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老师要遵循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进行提问,这就是提问的艺术。当然了,教学中的奥妙还很多,要彻底弄清楚,就必须搞教育科研。总之一句话,研究出真知。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素质,就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不单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体,还是创造的主体。同时,教师还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造、实验探索、猜想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才有创新。谁发展?谁创新?要求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坐在那里不是听就是记,绝大多数学生一般都不会打断老师的讲课,一般都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和老师争论什么,而学生的能力,创新思维都在教师主讲时被磨灭掉。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
  新的师生观认为: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及灵感,尊重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的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研究表明,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不能实现发展,数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亲身实践、大胆尝试,以增强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下基本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1)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和群体,需要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关怀;(2)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3)相信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学好;(4)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特色的教学,使每个学生主都能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动眼去看,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口去讲,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脑去想,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笔去写,教师不示范;凡是学生做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不演示。反之,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后,学生仍然是看不懂的或讲不出来的或想不出来的或写不出来的或做不出来的教师仍然要教、要讲、要思、要写、要做。要把握好以上“五个凡是”,教师就必须十分地了解学生,就必须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否则,不仅教学缺乏针对性,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也不可能处理好。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把对“教师如何教”的设计改变为“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如讲《三角形全等》第一课时,如何找对应边,对应角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找,从已有经验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构建新知识,经历对应规律的形成过程,去体会、感受“三角形全等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规律,让学生感觉到是我自己发现的规律,以增强他们的数学气质,学会数学思考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应承认这种差异。传统的教学只求整齐划一,教师方法多多,怕学生不知,怕学生考不好,于是满堂灌,强调这强调那,方法逐条介绍给学生。辛辛苦苦传授下去,可是一考,砸了!原因何在?——方法虽多,讲得虽祥,可惜学生感悟不了!而且学生的个性、灵气、创造性全会遭到压抑和磨损。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加强开放性、互动性、活动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鼓励学生去想象、思考和探究,激励学生要大胆去尝试、操作。其实让学生辛辛苦苦、历经磨难得出的知识,那才会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例如讲正多边形镶嵌时,教学时想了许多办法或讲解或演示,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若让每位同学动手剪一些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让他们自己拼图,去理解,去合作交流,去寻找规律,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实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天素质是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和创造欲及好奇心与幻想。没有这些特性便无创新意识,更说不上创新能力。要求数学教师中应倍加珍惜和呵护这些特性和创新意识!可教师在备课或在多年来的教学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与解题方法,于是在讲课时,把一道题的精妙方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呢?犹如看一部好电影,整个过程沉醉于演员的表演,时不时内心发出一句“好”,甚至发出“方法如此之多,如此之美妙”的感叹。可一节课下来,学生茫茫然:那是自己的东西吗?只会造成学生觉得自己笨,而老师多么聪明,有那么多解法,自己为什么想不到?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比如在讲直线y=2x-1与y=-x+3的交点时,教师辛辛苦苦在黑板上描点画图,寻找交点,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学生在下面很快便说出其实这就是求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便是交点坐标!虽然教师的讲课被打断,教师或许会感到头疼,但那正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不能去抑制,而且要加以发扬、鼓励!
  其实有些问题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空间,多给学生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给学生尽兴表现的机会。创设学生体验成功的环境,使学生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突现,意志在细微处磨砺,只有这样,才能让发展与创新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简约性:简约性是指教师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语言的简约性体现在提问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就频繁地使用提问语,因而使问题难易不当,数量失控。如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样”类提问,致使学生来不及思考,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用不着思考。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下基本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1)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和群体,需要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关怀;
(2)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3)相信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学好;
(4)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特色的教学,使每个学生主都能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造、实验探索、猜想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才有创新。谁发展?谁创新?要求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坐在那里不是听就是记,绝大多数学生一般都不会打断老师的讲课,一般都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更不会和老师争论什么,而学生的能力,创新思维都在教师主讲时被磨灭掉。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来的。
新的师生观认为: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及灵感,尊重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的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研究表明,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不能实现发展,数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亲身实践、大胆尝试,以增强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下基本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1)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和群体,需要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关怀;(2)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3)相信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习,都能学好;(4)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特色的教学,使每个学生主都能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动眼去看,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口去讲,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脑去想,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笔去写,教师不示范;凡是学生做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不演示。反之,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后,学生仍然是看不懂的或讲不出来的或想不出来的或写不出来的或做不出来的教师仍然要教、要讲、要思、要写、要做。要把握好以上“五个凡是”,教师就必须十分地了解学生,就必须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否则,不仅教学缺乏针对性,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也不可能处理好。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把对“教师如何教”的设计改变为“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如讲《三角形全等》第一课时,如何找对应边,对应角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找,从已有经验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构建新知识,经历对应规律的形成过程,去体会、感受“三角形全等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规律,让学生感觉到是我自己发现的规律,以增强他们的数学气质,学会数学思考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应承认这种差异。传统的教学只求整齐划一,教师方法多多,怕学生不知,怕学生考不好,于是满堂灌,强调这强调那,方法逐条介绍给学生。辛辛苦苦传授下去,可是一考,砸了!原因何在?——方法虽多,讲得虽祥,可惜学生感悟不了!而且学生的个性、灵气、创造性全会遭到压抑和磨损。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加强开放性、互动性、活动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鼓励学生去想象、思考和探究,激励学生要大胆去尝试、操作。其实让学生辛辛苦苦、历经磨难得出的知识,那才会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例如讲正多边形镶嵌时,教学时想了许多办法或讲解或演示,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若让每位同学动手剪一些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让他们自己拼图,去理解,去合作交流,去寻找规律,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实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形成创新意识的先天素质是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和创造欲及好奇心与幻想。没有这些特性便无创新意识,更说不上创新能力。要求数学教师中应倍加珍惜和呵护这些特性和创新意识!可教师在备课或在多年来的教学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与解题方法,于是在讲课时,把一道题的精妙方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呢?犹如看一部好电影,整个过程沉醉于演员的表演,时不时内心发出一句“好”,甚至发出“方法如此之多,如此之美妙”的感叹。可一节课下来,学生茫茫然:那是自己的东西吗?只会造成学生觉得自己笨,而老师多么聪明,有那么多解法,自己为什么想不到?造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比如在讲直线y=2x-1与y=-x+3的交点时,教师辛辛苦苦在黑板上描点画图,寻找交点,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学生在下面很快便说出其实这就是求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便是交点坐标!虽然教师的讲课被打断,教师或许会感到头疼,但那正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不能去抑制,而且要加以发扬、鼓励!
其实有些问题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空间,多给学生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给学生尽兴表现的机会。创设学生体验成功的环境,使学生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突现,意志在细微处磨砺,只有这样,才能让发展与创新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做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素质?
教师要勇于突破“权威”,教育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明确自身的责任,使教育不断发展。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参考书提出的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①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②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4、面对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只有具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赢得学生,教对教师产生敬慕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交流心理,愿与教师沟通,达成共识,产生渴求心理,从而提高教育效果。5、教师还应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能够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具备英语及计算机使用等各种知识及能力。

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应具备哪些能力?
3、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二、较...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课程和德育实践指导力、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亲和力和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1、课程和德育实践指导力。无论是学科教学教研中的“备、教、批、辅、考”等基本环节,还是听课说课评课,无论是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还是带班级、做学生...

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

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个体品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言语和行动的优与劣来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端庄的容貌、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振奋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五、一专多能,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对本...

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那些职业道德素养
1、爱国守法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 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2、教育科学理论修养 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

论述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 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VIP专享文档 2020-10-02 2页 用App免费查看 试述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答:1、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并以此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道德 品质的形成。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学高为师、德高...

樊城区13648135699: 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观念 -
前芸赛福: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造、实验探索、猜想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发展,才有创新.谁发展?谁...

樊城区13648135699: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新理念 -
前芸赛福: [摘要]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要有新的课程观,要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关键词] 新理念 重过程 重创新 重个性一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剩余2595字)阅读整篇文章谈谈初中数学的几项基本课堂教学技能本期内容介绍新课程背景下电化教育在课程整合中有效性的探索

樊城区13648135699: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
前芸赛福: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展示了大量优秀教师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可以说这些专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

樊城区13648135699: 数学中的教育观念 -
前芸赛福: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从"教学生学会"向"引导学生会学"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要求教师从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樊城区1364813569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的几种意识 -
前芸赛福: 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而,小学数学课堂要结合学情,注重培养这几种意识.从教学实践出发,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如何树立这几种意识. 2011年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

樊城区13648135699: 上好一节数学课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
前芸赛福:[答案] 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 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

樊城区13648135699: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 -
前芸赛福:[答案]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老师这个问题比较大,以前我也想直接得到答案,其实这是一个过程,急不来的,我说几点要注意的1、师德要好,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爱,不喜欢,进步的就慢2、了解学生的心理,能和学生打成一...

樊城区13648135699: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数学素养 -
前芸赛福: 第一,为人师表,品德最重要. 第二,有一定的数学教学经验.

樊城区13648135699: 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哪些 -
前芸赛福: 教师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主要包括第一,忠诚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师的专业素养 ①专业知识素养:第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