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炎黄子孙跟华夏民族的由来……

作者&投稿:言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这两个词的由来~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中华民族的自称,被称为华夏儿女.
  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后来的传说的几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认为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连蛮、夷也被纳入这个系统。后世的帝王也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将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等)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清末反抗满族统治的早期革命党人,即用“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做口号取得汉人的支持,激进的革命派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则认为“我国皆黄帝子孙”。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包括少数民族人士[1]在内的有识之士号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黄子孙”为旗帜凝聚中华。在面对外国强敌侵略而处于亡国亡种的危机下,“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的概念,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符号。抗日战争时期,“炎黄子孙”的称谓在抗敌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2][3]在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全体中国人皆为炎黄子孙已成为共识。
  [编辑本段]炎黄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相传在上古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其中两个大部落的首领。那时候,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一遇到水旱灾,就得搬家。有一次,炎帝部落在搬家的时候,来到了黄帝部落占据的地方,他们看到那里条件很好,就决定长期住下来。
  可是黄帝部落的人不愿意,结果双方互不让步就打起仗来。经过三次战斗,炎帝部落被打败了。炎帝向黄帝认输,表示愿意听从黄帝的命令。黄帝就答应了炎帝部落住下来的要求。黄帝的妻子亲自教给炎帝部落的人养蚕缫丝,黄帝让人把造车、造船的技术教给他们。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药送给了黄帝。他们相处得很好。后来,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了炎黄部落联盟,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领袖。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就开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黄帝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并自称是“炎黄子孙”。
  [编辑本段]黄帝陵
  黄帝陵就在中国陕西省黄陵县的一座长满了苍松翠柏的山上,现在每年清明时节,都有许多海内外炎黄子孙到那里去祭祖。
  [编辑本段]关于炎黄子孙的民间传说
  【成语条目】炎黄子孙
  【拼音】yán huáng zǐ sūn
  【解释】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炎黄子孙”。
  【典故】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
  [编辑本段]参考文献
  1比如,满族贵族盛昱称:“起我黄帝胄,驱彼白种贱,大破旗汉界,谋生皆自便。”
  2 国民政府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中指出:“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
  3中国共产党在给中国国民党的电报中称:“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

  古代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在可信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2] 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华夏族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历史学家认为华是源于上古的华胥国(位于陕西西安附近),也有人说“华”是因华山而得名,“夏”是因夏水(汉水)得名。久而久之“中华”便成了中国,华夏等意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经由最初的强调满汉之辨和排满,到梁启超的主张“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到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再到新中国参照苏联民族理论的识别认定活动,最终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中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  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最后完成,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三点原因导致:1、大规模抗战使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2、国共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3、战争造成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

简单解释:
1,炎帝并没有被黄帝俘虏,而是其统治地位被黄帝取代。
2,炎帝和黄帝也不是华族和夏族的关系。华的意思是衣冠、夏的意思是礼仪。这些都是黄帝制定的。因此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炎帝放在前面的原因是炎帝统治中国时期比黄帝早。黄帝在炎帝之后统治中国。
炎黄的典故很多,比较全面的是《史记◎五帝本纪》最开头的一部分,全文如下: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箰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最新考证,炎黄两帝的年代相差很多,好像不是一个朝代的,但是这一论点还是存在着争议。
传说版本很多,有说炎黄二帝是禅让关系,也有说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也有说是兄弟关系,很多了。
总体来说,这个传说被历朝历代的华夏族政权使用,是有其原因的,炎帝是来自南方,以农耕为主。而黄帝来自北方,以游牧为主,这样炎黄并称有利于南北的统一,民族的认同。
其次,炎黄叫起来很顺口,黄炎叫起来很难听呀。


为什么会有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说法?
难道你是外国人啊?华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左传里记载的: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没有说华夏民族的,那是中华民族。华夏是单独用的。炎黄子孙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起源于炎帝跟黄帝的传说,老兄,《中华上下五千年》前几章里就有。

关于炎黄子孙跟华夏民族的由来……
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

华夏与炎黄的区别?
而我们也知道,周人一贯以“我有夏”自居——自称为夏人后代,因此,“华”(礼仪)又和“夏”(夏朝)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华夏族;而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后,则“华夏”与“中国”就是一个意思了。炎黄则指的是血脉传承 这故事本来是不用解释的了,因为“炎黄子孙”都听过黄帝与炎帝的...

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是什么意思呢?是否意思相同呢?
华夏儿女:指中国各族人。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意思大体相同。华夏一词由周王朝创造。最初指代周王朝。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古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

中国人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炎黄华夏出自哪里?
夏水之旁,所以自称为华夏族,然后后世就称呼自己为华夏儿女。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而自豪,因为我们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的历史。并且我们的文明一直没有断代,所以我们的文明会一直流传下去。我们要将我们的文明发扬光大,让炎黄子孙和华夏儿女一直存在于这片大陆之上。

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华夏子孙”“炎黄子孙”
一、远古的传说传说中,黄帝和炎帝本是两个敌对部落,却在一次与蚩尤部落战争时,联合起来,称为黄炎联盟,最后合成华夏民族,华夏族在汉朝后称为汉人,黄帝和炎帝也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始祖,而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称为“人文始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黄帝又称轩辕...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什么意思
炎、黄帝的后人都是中国人

黄帝、炎帝、蚩尤与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由来是怎样的?
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至此,除了苗蛮部落地处偏远之外,以黄帝为首的部落统一了整个华夏,融合了三大部落(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形成了统治华夏大地的主体。 炎帝与黄帝结盟 二、华夏民族与炎黄子孙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为汉族前身,中华民族的中干部分。二,相传黄帝及其属下发明舟车,养蚕缫丝,发明文字,乐谱等,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这些传说反应了后人对华夏初祖黄帝的尊敬,所以至今中国人喜欢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Yandi;Yan Emperor ),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Huangdi;Yellow Emperor)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

新龙县17084507957: 炎黄子孙这个说法有什么来历简单说法 -
厉紫功劳: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 ...

新龙县17084507957: 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和所表达的含义 -
厉紫功劳:[答案] 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二者大战之后黄帝战胜炎帝统一,之后打败蚩尤,形成最古老的华夏族,现在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指中华民族整体及后代.

新龙县17084507957: 黄帝和炎帝的炎黄子孙的来历 -
厉紫功劳: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

新龙县17084507957: 为什么会有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说法?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有什么故事由来,中华民族又是什么时候开始说的? -
厉紫功劳:[答案] 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你看百度百科不是更好.至於中华民族我知道是梁启超等人在20世纪初叶提出来的.

新龙县17084507957: 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是什么 -
厉紫功劳:[答案] 先秦时期炎帝的部落和黄帝的部落相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华夏民族,这就是炎黄子孙的由来.

新龙县17084507957: 中华民族为什么常常自称“炎黄子孙”?分析这种说法的历史依据
厉紫功劳: 在我们神州大地这片热土上曾经有两个部落,他们的首领分别是炎帝和黄帝.在今天...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华夏民族,因而说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称之为炎黄子孙.中华...

新龙县17084507957: 炎黄子孙的由来 -
厉紫功劳: “炎黄子孙”一词的由来 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不仅有近四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还有着大量的神话传说.“炎黄子孙”一词就是从传说中得来的.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

新龙县17084507957: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
厉紫功劳:[选项] A.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