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顺民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敛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吕氏春秋顺民文言文翻译如下:

先王治理天下首先顺依民心,所以功成名就。依靠仁德博取民心而建立大功、成就美名的,古代大有人在。失去民心而建立功名的却不曾有过。获得民心是有方法的,无论是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还是仅有百户的小邑,人民无不有所喜悦。

只要做人民所喜悦的事,民心就获得了。这是取得民心的关键。从前,汤灭掉夏,治理天下。天大旱,五年没有收成。汤于是在桑林用自己的身体向神祈祷,说;“我一人有罪,不要祸及天下人,即使天下人有罪,罪责也都在我一人身上。

吕氏春秋顺民文言文:

不要因我一人不才,致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生命。”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拶起自己的手指,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牺牲,向天帝求福。人民于是非常高兴,雨于是也大下起来。汤可说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了。

文王住在岐山臣事纣王,虽遭冤枉侮慢,依然雅正恭顺,早晚朝拜不失其时,进献贡物一定合宜,祭祀一定诚敬。纣很高兴,封文王为西伯,赏他纵横千里的土地。文王再拜稽首,辞谢说:“我不要千里的土地,只愿替人民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请问第八题的文言文怎样翻译谢谢各位
翻译为: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查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该句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的《察传》。原文节选如下: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译文:言辞有很多似...

《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赏析
《顺民》讲顺民心,所谓“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这应该说是论兵的根本。《知士》讲“能自知人”,《审己》讲求诸己,这大约和兵家的“知彼知己”可以相通。《精通》讲“诚乎此而谕乎彼”,所谓“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

吕氏春秋全译的本书目录
一作观师) 尊师诬徒(一作诋役) 用众(一作善学)仲夏纪第五仲夏大乐侈乐适音(一作和乐)古乐季夏纪第六季夏音律音初制乐明理孟秋纪第七盂秋荡兵(一作用兵)振乱禁塞怀宠仲秋纪第八仲秋沦威简选决胜爱士(一作慎穷)季秋纪第九季秋顺民知士审己精通孟冬纪第十孟冬节丧安死异宝异用...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吕氏春秋》原文鉴赏
正如清代学者徐时栋评述的:“《吕氏春秋》征引神农之教,黄帝之诲,尧之戒,舜之诗,后稷之书,伊尹之说,夏之鼎,商、周之箴,三代以来礼乐刑政,以至春秋、战国之法令,《易》、《书》、《诗》、《礼》、《孝经》、周公、孔子、曾子、子贡、子思之言,以及夫关、列、老、庄、文子、子华子、秀子、李子、魏公子...

关于雨的历史故事
成汤祈雨:《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篇》记载有成汤以身为民祈雨的故事,其文曰:”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

《吕氏春秋》仲秋纪第八
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先以接敌,诸侯莫之能难,反郑之埤,东卫之亩,尊天子于衡雍。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故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练角材...

箕箒的解释
箕箒的解释亦作“ 箕帚 ”。1.畚箕和扫帚。皆扫除之具。 《吕氏春秋·顺民》 :“孤将弃 国家 ,释羣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 吴王 争一日之死。” 汉 贾谊 《论时政疏》 :“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宋 黄庭坚 《 赠送 张叔和》 ...

《吕氏春秋》名句精华20句是什么?
一、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季春纪•先己》)大意:想要战胜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陷,想要评论别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没有缺点,要想知道别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二、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季春纪•诚廉》...

箕帚详细解释
畚箕和扫帚,是日常清扫的重要工具,古代文献中常常出现。在《吕氏春秋·顺民》中,提及有人愿意放下尊贵身份,扮作仆人,手持箕帚服侍他人,以争取生存的机会。贾谊的《论时政疏》中也提到了父亲借用农具,母亲则持箕帚,这些细节描绘出家庭中的分工和孝顺。宋朝黄庭坚的诗中,以“箕帚扫公堂上尘”表达...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什么意思啊?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的意思是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统治者只有学会灵活运用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手腕,才能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原文:《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翻译:”知微”是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知彰”...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急需《吕氏春秋·顺民》译文,谢谢 -
文雅喏高: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请人翻译下古文《吕氏春秋 顺民》.谢谢
文雅喏高: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于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钟鼓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肺干.对内亲近群臣,对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顺说》的翻译 -
文雅喏高: 从前,晋献公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可以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中的古文帮忙翻译一下. -
文雅喏高: 刻舟求剑【翻译】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顺民翻译
文雅喏高: 冤悔雅逊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急需《吕士春秋~去宥》原文的翻译 -
文雅喏高: 《吕氏春秋·去宥》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楼主查一下<<疑邻窃斧>>就都有了.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两则的翻译 -
文雅喏高: 1、[原文] 引婴投江: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的古文翻译 -
文雅喏高: 译文: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出去汲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凿了口井,对别人说:我凿了一口井,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传说道:有个姓丁的,挖井挖出了一个人来!!全国人都在议论,连宋的国君也听说了.国君派人去问丁氏.丁氏说:是家里多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多了一口人啊!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用民篇的译文 -
文雅喏高: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陈巴尔虎旗17029372257: 吕氏春秋翻译 -
文雅喏高: 神农拜悉诸为师,黄帝拜大挠为师,帝颛顼拜伯夷父为师,帝喾拜伯招为师,帝尧拜子州支父为师,帝舜拜许由为师,禹拜大成贽为师,汤拜小臣为师,文王、武王拜吕望、周公旦为师,齐桓公拜管夷吾为师,晋文公拜咎犯、随会为师,秦穆公拜百里奚、公孙枝为师,楚庄王拜孙叔敖、沈尹巫为师,吴王阖闾拜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拜范蠡、大夫位种为师.这十个圣人、六个贤人,没有不尊重老师的.现在的人,尊贵没有达到帝的地位,智慧没有达到圣人的水平,却要不尊重老师,怎么能达到帝、圣的境界呢?这正是五帝绝迹、三代不再现的原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