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的来历

作者&投稿:励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姓的来历~

姓氏起源
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淮阳)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胡公满传至十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逃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
出自于陈国公族后裔
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陈氏。陈胡公满的子孙,除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妫留,避居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二)陈愍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牖(今河南兰考东北)。(三)陈愍公次子陈全温之后的陈引奇,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后因无子,便以颍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
刘氏改姓
《通志・氏族略》记载:广陵(今江苏江都东北)陈氏,实为刘氏,春秋时,因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为嗣。
白氏改姓
《河南官氏志》记载:陇右白永贵,于隋初改为陈氏,此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之陈氏。白姓原为龟兹王帛氏,因入仕内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视,而改为陈氏,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叫令英,史称陈令英。
高姓改姓
宋代浙江海宁一姓高的人家,是南北朝时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后,几经陵谷变迁,他的后裔默默居住海宁,成了普通百姓。
传到第十四代高谅时,历史已进入了元朝,他入赘于陈氏之家,而高姓改为陈姓。西晋末年的陈元达,原来姓高,因占卜者说他的生辰八字妨忌父亲,便改高姓为陈姓。隋朝时杨坚有一心腹干事陈茂,冒姓陈氏,并受封为伯爵。
侯莫陈氏改姓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易胡姓为汉姓,于496年把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其他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而来
女真族陈氏:据陈述《汉姓女真姓的对照和说明》可知女真皇族完颜氏中,有的在金末已改为陈氏。
蒙古族陈氏:据《续通志・氏族略四》载,陈氏,明太祖朱元璋赐给降明的蒙古贵族的姓。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
满族陈氏: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

扩展资料
迁徙
始祖:陈胡公。
河南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至今淮阳还有“老陈户”之说。城南有陈姓始祖陈胡公铁墓。陈国灭后的播迁,前文已述,不赘。
其中支系清晰,繁衍昌盛者是以陈轸为始祖的颍川陈姓,其子孙多显轶,其后有裔孙陈伯珍于西晋末年渡江赴曲阿(今江苏丹阳),伯珍孙徙居长城(今浙江长兴)下若里,陈霸先便是其支杰出代表,他建立陈国,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并封了许多陈姓王。
使陈姓子孙遍布长江与粤江之间,其诸侯王宜都王陈叔明的十世孙陈环,为避难迁居今泉州仙游县(今天莆田市仙游县),其孙陈旺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为江州义门陈姓开基祖。
唐初,陈政领兵平“蛮獠之乱”,其子陈元光在父亡后接班,历时九年始平,陈元光被称为“开漳圣王”;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邕受李林甫排挤而迁福建同安,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姓,尊陈邕为南院始祖;宋仁宗时分江州义门陈姓于十六省一百二十五个地方。
陈姓入越南于宋朝人数最多,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创建越南陈朝,传八世十三王,故陈姓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姓入粤始于南宋,中原人陈魁(陈后裔)迁居福建宁化、上杭,其曾孙有迁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开漳圣王之后)随郑成功入台,被尊为陈姓入台始祖,与林姓共有“陈林半天下”美誉;明初朱元璋曾派陈姓水手去日本、琉球;明清以后,闽粤陈姓有人出海谋生到南洋和欧美。
陈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为多。包括出生时候为陈姓和改姓后为陈姓的名人,如上文的某些其它姓改为陈姓的,即某人的姓的字是"陈"就符合这个条件,所以目前陈姓人口列名义上全国第五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姓家谱

历史上陈姓的来源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商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朝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陈姓自此流传至今。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内室叛乱,太子御寇被杀,好友陈完怕受到株连,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掌管制造器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县,至此,陈国宣告灭亡。自胡公满受封陈地,到陈闵公亡国,共历二十世,26代君主,前后一共588年。陈国灭亡后,除了一部分贵族迁徙他处,大多数陈姓后裔仍居留原地,保留原来的姓氏。前边提到的陈完后来改姓田,到了第五世孙田乞,当上了齐景公的大夫,联合另一个大夫鲍攸发动政变,赶走齐国国君晏孺子,立其异母兄阳生为齐悼公。齐悼公死后齐简公即位,田乞之子田常当上了简公之相,大权在握,又发动政变,诛杀齐国贵族鲍、晏及公卿中有实权的人,最后连简公也杀了,立其弟为平公。自此,田氏掌握了朝廷大权,世代为齐相,国君成了田氏摆布的傀儡。田常之子田盘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邑任大夫,把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到了田盘之孙田和为相时,终于按捺不住篡齐自立,为齐太公。周王朝和其他诸侯见事已至此,便认可了既成事实。到了齐太公田和之孙田齐因时,自称为齐威王,传至玄孙齐王建时为秦国所灭,共传八君,绵延183年。秦灭齐国,使田姓蒙受了奇耻大辱,于是田姓子孙纷纷改姓,其中一支该姓王,意为王室后裔,后来成为陈留、北海两地王姓祖先。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投奔楚国,任楚国相,被封为颖川侯,于是携家迁往颖川,恢复陈姓。

二.陈姓的诸多分支。

敬姓、靖姓、庆姓、胡姓、胡非姓、胡母姓、袁姓、爰姓、辕7、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孙姓、原仲姓、原姓、来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师姓、司城姓、司徒姓、车姓、恩姓、公良姓、斗门姓、尝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献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陆姓、法姓、赐姓、第姓

三.陈姓郡望。

所谓郡望,古代是指某郡中有名望、声望的氏族,今天是指出身何地。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则实行郡县制,秦分全国为36郡,汉则为103郡,每郡都有一些家世显赫、闻名遐迩的家族。他们重视出身门第,与别人交谈,往往自报家门,称某郡某氏,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唐代就有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陈姓作为我国人口占据第五位的大姓,自然也有一些郡中有名门望族,这些郡主要是:颖川郡、广陵郡、河南郡、东海郡、汝南郡、下邳郡、武当郡、新安郡、庐江郡、冯翊郡、京兆郡。

四.陈姓历代名人。

1.帝王篇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诚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由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只有六个月,但席卷了当时大半个中国,他首倡起义的历史功绩,受到历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陈武帝(503——559)即陈霸先,南朝陈朝的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小史出身,公元549年在始兴起兵,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公元555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陈后主(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嫔妃、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如《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病死。

陈友谅(1320——1363),出自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屡立战功,升为元帅,1360年杀害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后屡为朱元璋所败,1363年大败于鄱阳湖,在九江口中箭身亡。

2.名臣篇

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人,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陈胜起义后,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不信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为刘邦所采纳,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后专权不理朝事,吕后死后,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贫农出身,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立下大小战功,1859年受封英王,率军收复浦口,1862年庐州失守,退往寿州途中被苗沛霖出卖,同年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陈化成(1776——1842)清末福建同安人,字莲峰,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调任江南提督,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积极在吴淞设防,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口,反对两江总督牛鉴求和,率部猛烈发炮,击伤英舰多艘,后英军从宝山登陆,从后抄袭炮台,督部孤军奋战,与所属官兵共殉国难。

3.学子篇

陈寿(公元233——297)三国蜀巴西安汉人,师事名士谯周,后任观阁令史,因不阿附宦官黄皓,屡遭贬降,郁郁不得志,西晋太康年间,陈寿搜集史料,集中官驻著述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以纪传体记述魏、蜀、吴三国史事,此书为后世所推崇,被世人称为“有良史之才”,他留下的著作除《三国志》外,还有《益耆日传》、《古国志》,但如今都已失传了,只剩下一部光耀古今的《三国志》。

陈炜出家后叫玄奘法师,三十余岁时就已经是唐朝佛教界的一位颇有声望的人物了,他在十九年间共翻译经论75部,1335卷,1300多万字,并著有《大唐西域记》,玄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他西行取经,对促进中国同中亚及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子昂(1661——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时尚侠,君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官拜拾遗,敢于陈述时弊,后得罪权贵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34682103

顺便说下,我也是姓陈的。:)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商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朝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陈姓自此流传至今。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内室叛乱,太子御寇被杀,好友陈完怕受到株连,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掌管制造器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县,至此,陈国宣告灭亡。自胡公满受封陈地,到陈闵公亡国,共历二十世,26代君主,前后一共588年。陈国灭亡后,除了一部分贵族迁徙他处,大多数陈姓后裔仍居留原地,保留原来的姓氏。前边提到的陈完后来改姓田,到了第五世孙田乞,当上了齐景公的大夫,联合另一个大夫鲍攸发动政变,赶走齐国国君晏孺子,立其异母兄阳生为齐悼公。齐悼公死后齐简公即位,田乞之子田常当上了简公之相,大权在握,又发动政变,诛杀齐国贵族鲍、晏及公卿中有实权的人,最后连简公也杀了,立其弟为平公。自此,田氏掌握了朝廷大权,世代为齐相,国君成了田氏摆布的傀儡。田常之子田盘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邑任大夫,把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到了田盘之孙田和为相时,终于按捺不住篡齐自立,为齐太公。周王朝和其他诸侯见事已至此,便认可了既成事实。到了齐太公田和之孙田齐因时,自称为齐威王,传至玄孙齐王建时为秦国所灭,共传八君,绵延183年。秦灭齐国,使田姓蒙受了奇耻大辱,于是田姓子孙纷纷改姓,其中一支该姓王,意为王室后裔,后来成为陈留、北海两地王姓祖先。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投奔楚国,任楚国相,被封为颖川侯,于是携家迁往颖川,恢复陈姓。

二.陈姓的诸多分支。

敬姓、靖姓、庆姓、胡姓、胡非姓、胡母姓、袁姓、爰姓、辕7、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孙姓、原仲姓、原姓、来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师姓、司城姓、司徒姓、车姓、恩姓、公良姓、斗门姓、尝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献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陆姓、法姓、赐姓、第姓

三.陈姓郡望。

所谓郡望,古代是指某郡中有名望、声望的氏族,今天是指出身何地。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则实行郡县制,秦分全国为36郡,汉则为103郡,每郡都有一些家世显赫、闻名遐迩的家族。他们重视出身门第,与别人交谈,往往自报家门,称某郡某氏,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唐代就有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陈姓作为我国人口占据第五位的大姓,自然也有一些郡中有名门望族,这些郡主要是:颖川郡、广陵郡、河南郡、东海郡、汝南郡、下邳郡、武当郡、新安郡、庐江郡、冯翊郡、京兆郡。

四.陈姓历代名人。

1.帝王篇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诚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由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只有六个月,但席卷了当时大半个中国,他首倡起义的历史功绩,受到历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陈武帝(503——559)即陈霸先,南朝陈朝的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小史出身,公元549年在始兴起兵,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公元555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陈后主(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嫔妃、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如《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病死。

陈友谅(1320——1363),出自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屡立战功,升为元帅,1360年杀害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后屡为朱元璋所败,1363年大败于鄱阳湖,在九江口中箭身亡。

2.名臣篇

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人,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陈胜起义后,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不信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为刘邦所采纳,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后专权不理朝事,吕后死后,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贫农出身,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立下大小战功,1859年受封英王,率军收复浦口,1862年庐州失守,退往寿州途中被苗沛霖出卖,同年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陈化成(1776——1842)清末福建同安人,字莲峰,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调任江南提督,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积极在吴淞设防,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口,反对两江总督牛鉴求和,率部猛烈发炮,击伤英舰多艘,后英军从宝山登陆,从后抄袭炮台,督部孤军奋战,与所属官兵共殉国难。

3.学子篇

陈寿(公元233——297)三国蜀巴西安汉人,师事名士谯周,后任观阁令史,因不阿附宦官黄皓,屡遭贬降,郁郁不得志,西晋太康年间,陈寿搜集史料,集中官驻著述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以纪传体记述魏、蜀、吴三国史事,此书为后世所推崇,被世人称为“有良史之才”,他留下的著作除《三国志》外,还有《益耆日传》、《古国志》,但如今都已失传了,只剩下一部光耀古今的《三国志》。

陈炜出家后叫玄奘法师,三十余岁时就已经是唐朝佛教界的一位颇有声望的人物了,他在十九年间共翻译经论75部,1335卷,1300多万字,并著有《大唐西域记》,玄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他西行取经,对促进中国同中亚及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子昂(1661——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时尚侠,君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官拜拾遗,敢于陈述时弊,后得罪权贵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时,,曾建都蒲坂,他的另一支后裔虞遂便定居在蒲坂附近的虞乡。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封于遂国,春秋时被齐国所灭。商汤灭夏,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商朝统治了大约五个世纪,被周朝所灭。周朝初年,商均的后裔遏父投奔周武王,担任陶正之官。周武王灭殷商后,正想寻找舜的后裔,得知遏父正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与遏父之子胡公满为妻,并封地于陈,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接续舜的香火。胡公满的子孙后来就以国为姓,陈姓自此流传至今。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内室叛乱,太子御寇被杀,好友陈完怕受到株连,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掌管制造器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县,至此,陈国宣告灭亡。自胡公满受封陈地,到陈闵公亡国,共历二十世,26代君主,前后一共588年。陈国灭亡后,除了一部分贵族迁徙他处,大多数陈姓后裔仍居留原地,保留原来的姓氏。前边提到的陈完后来改姓田,到了第五世孙田乞,当上了齐景公的大夫,联合另一个大夫鲍攸发动政变,赶走齐国国君晏孺子,立其异母兄阳生为齐悼公。齐悼公死后齐简公即位,田乞之子田常当上了简公之相,大权在握,又发动政变,诛杀齐国贵族鲍、晏及公卿中有实权的人,最后连简公也杀了,立其弟为平公。自此,田氏掌握了朝廷大权,世代为齐相,国君成了田氏摆布的傀儡。田常之子田盘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邑任大夫,把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到了田盘之孙田和为相时,终于按捺不住篡齐自立,为齐太公。周王朝和其他诸侯见事已至此,便认可了既成事实。到了齐太公田和之孙田齐因时,自称为齐威王,传至玄孙齐王建时为秦国所灭,共传八君,绵延183年。秦灭齐国,使田姓蒙受了奇耻大辱,于是田姓子孙纷纷改姓,其中一支该姓王,意为王室后裔,后来成为陈留、北海两地王姓祖先。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投奔楚国,任楚国相,被封为颖川侯,于是携家迁往颖川,恢复陈姓。

二.陈姓的诸多分支。

敬姓、靖姓、庆姓、胡姓、胡非姓、胡母姓、袁姓、爰姓、辕7、掾姓、夏姓、少西姓、宗姓、揣孙姓、原仲姓、原姓、来姓、子仲姓、子宋姓、偃师姓、司城姓、司徒姓、车姓、恩姓、公良姓、斗门姓、尝姓、孔姓、子石姓、子占姓、子沮姓、子献姓、子鞅姓、子穆姓、穰姓、陆姓、法姓、赐姓、第姓

三.陈姓郡望。

所谓郡望,古代是指某郡中有名望、声望的氏族,今天是指出身何地。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则实行郡县制,秦分全国为36郡,汉则为103郡,每郡都有一些家世显赫、闻名遐迩的家族。他们重视出身门第,与别人交谈,往往自报家门,称某郡某氏,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唐代就有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陈姓作为我国人口占据第五位的大姓,自然也有一些郡中有名门望族,这些郡主要是:颖川郡、广陵郡、河南郡、东海郡、汝南郡、下邳郡、武当郡、新安郡、庐江郡、冯翊郡、京兆郡。

四.陈姓历代名人。

1.帝王篇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诚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袖,由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只有六个月,但席卷了当时大半个中国,他首倡起义的历史功绩,受到历史学家司马迁的高度评价。

陈武帝(503——559)即陈霸先,南朝陈朝的建立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小史出身,公元549年在始兴起兵,讨灭侯景,任征虏将军,公元555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

陈后主(553——604)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在位,字元秀,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嫔妃、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如《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病死。

陈友谅(1320——1363),出自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徐寿辉红巾军,屡立战功,升为元帅,1360年杀害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后屡为朱元璋所败,1363年大败于鄱阳湖,在九江口中箭身亡。

2.名臣篇

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人,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陈胜起义后,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不信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为刘邦所采纳,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后专权不理朝事,吕后死后,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贫农出身,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立下大小战功,1859年受封英王,率军收复浦口,1862年庐州失守,退往寿州途中被苗沛霖出卖,同年6月在河南延津就义。

陈化成(1776——1842)清末福建同安人,字莲峰,行伍出身,历任总兵、提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调任江南提督,铸铜炮、制火药、修炮台、练士兵,积极在吴淞设防,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口,反对两江总督牛鉴求和,率部猛烈发炮,击伤英舰多艘,后英军从宝山登陆,从后抄袭炮台,督部孤军奋战,与所属官兵共殉国难。

3.学子篇

陈寿(公元233——297)三国蜀巴西安汉人,师事名士谯周,后任观阁令史,因不阿附宦官黄皓,屡遭贬降,郁郁不得志,西晋太康年间,陈寿搜集史料,集中官驻著述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以纪传体记述魏、蜀、吴三国史事,此书为后世所推崇,被世人称为“有良史之才”,他留下的著作除《三国志》外,还有《益耆日传》、《古国志》,但如今都已失传了,只剩下一部光耀古今的《三国志》。

陈炜出家后叫玄奘法师,三十余岁时就已经是唐朝佛教界的一位颇有声望的人物了,他在十九年间共翻译经论75部,1335卷,1300多万字,并著有《大唐西域记》,玄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但他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他西行取经,对促进中国同中亚及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子昂(1661——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时尚侠,君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官拜拾遗,敢于陈述时弊,后得罪权贵解职回乡,为县令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风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陈姓据考证出自妫Gui姓。远祖为虞(?-前2070,朝代名)舜(Shun)。陈姓到今天已经有近3050年的历史。陈姓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至周武王(前1046-前1043在位)伐纣(前1075-前1046在位)时,舜32代孙遏父(E Fu)为陶正(古官名,主管陶器)。周武王依靠遏父的帮助才取得了伐殷(前1600-前1046)的胜利。由于遏父的功勋卓著,武王把大女儿太姬(Tai Ji)嫁给她儿子陈胡公满,并被封于陈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一带),于是以封地代姓。满的子孙们便姓了陈。这就是陈氏的由来。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50825.html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历史上陈姓的来源




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哪些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

姓氏由来
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

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分有几种
一、姓氏来历大致有一下几种:(一)以部落为姓,这是最早的姓氏来源,而且多数与母系有关,如姒(夏朝)、姬(周朝)、姜姓等,这是姓氏的源,也是姓氏中的贵族。(二)以封地为姓,如吴、陈、郑、卫等,都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后,诸侯以所在封地的名称为姓。(三)以官职为姓,多为复姓,如上官、...

关于中国十二基本姓氏来历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满洲人有姓祁者,世居沈阳。另外,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汉字单姓祁。清朝时期甘肃西宁(今青海西宁)土司、甘肃碾伯(今青海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家族祁嘎氏,改汉姓为祁。今土家族、彝族、满族、保安族、东乡族、回族等民族均有此姓。二、得姓始祖:祁奚。祁奚...

中国姓氏的来历都有哪些啊?
4、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5、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

中国姓氏来历是什么?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我国姓氏的来历,大致分有几种
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只有名,无姓氏。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周代,姓和氏开始混淆;战国时,姓和氏走向融合;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且平民也开始有姓。关于姓氏有9种,列举如下:1、以动物为姓,如龙、凤、牛、马等。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

中国姓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忿生后代因此姓苏。4、以乡、亭之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今山西省闻喜县邑城),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中国姓氏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

百家姓的来由
百家姓的来历: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姓的由来 -
辛庆斯利: 陈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在海内外分布极广,按人口统计为中国第五大姓.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在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陈氏就是他的后代,历代视为正宗.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姓(中华姓氏) - 搜狗百科
辛庆斯利: 起源:周朝封诸侯,舜的子孙被封陈国,百陈姓起于胡公满,陈国发生变故,陈完逃到齐国避难,改陈为田,古时音同.后田氏代齐.秦灭齐,齐共王的三子田珍(轸)一支复又改为陈姓,大房改为王姓为度王莽的始祖.田珍这支成为颍川陈姓的版开始.东阳柳塘的陈是这样:先祖汉太丘长陈实,6代孙陈元宝迁到东阳路西,据说陈元宝是陈霸先的堂叔伯,怕受牵连避居东阳.然后陈传道从路西迁到官桥,陈权椅从官桥迁到柳塘.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这个姓氏的来历 -
辛庆斯利: 陈姓起源 陈姓自古就是名门旺族,陈姓出自姚姓,后历经妫姓,商氏,虞氏,最终因封地而得陈氏,是舜帝的后代使用的姓氏.舜帝,生于姚地,所以姓姚.在中华姓氏中,妫、陈、姚、胡、田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通志·氏族...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氏的来源 -
辛庆斯利:[答案] 陈姓出自姚姓或妫姓并由姬姓衍化出来的,是黄帝之孙颛顼的裔孙虞舜的后代使用的姓氏.虞舜,黄帝裔孙,生于姚地,所以姓姚.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妫满,武王为笼络天下.特封...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姓是怎么样由来的! -
辛庆斯利: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东明县19391101083: 宁波陈氏福的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
辛庆斯利: 由三个字的释义组成的陈:中国五大姓氏之一,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平台也好,必须要有一面旗帜陈旧,陈氏福蕲艾养生源于千年的艾灸传承,并被千年实践验证非常有效zhidao的治病养生方法.陈放陈列,陈氏福事业是开放式平台,以社交零售...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姓的起源? -
辛庆斯利: 陈姓起源有五: 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厉公的儿子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

东明县19391101083: 陈姓的来源(关于陈姓的来源的基本详情介绍)
辛庆斯利: 1、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2、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东明县19391101083: 姓陈的历史姓陈的由来 -
辛庆斯利: 陈姓的得姓始祖,据考证,是陈胡公(前1069-1034).陈胡公名妫(Guī)满,死后谥(shì)号为胡,是虞(yú,前2257~前2208,朝代名)舜(Shùn)的后裔.以陈满的生年(前1069年)开始计算,陈姓到2006年已经有3074年的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