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攀缘总是不好的,很容易攀上恶缘,也在公司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能没有朋友啊!

作者&投稿:南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学校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怎么办?!!!不能没有朋友吧!!!可强行攀缘,可能会适得其反,我该怎么办~

可以从最简单的交往做起。不要害怕或羞于向别人求助,当你忘记带东西时可以向同学借,然后说声谢谢问个名字,就是个聊天的好开头。要让同学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多与人交流,平时有同学聊天的时候,你若是可以自然地说上两句,就不要吝啬。你若觉得某个人不错,就大胆的主动结交他。不刻意发展人际,但是我相信你也一定不是很主动的人。祝你好运,还有,住宿的话,室友是最容易建立感情的人,不可以怠慢哈。

活着才有希望,

朋友是要有缘分的。同学、同事、或是一些一面之交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但是也都可能不是朋友,这要看是否投缘。也不见得非得志同道合才能成为朋友。比如我的好几个朋友都谈不上志同道合,但也都是很好的朋友。这就是缘分吧。缘分不到,强求的朋友感觉上总是很别扭的。但不是说不能主动去找朋友,不见得非得偶然交集在一起才是缘分吧,看到别人适合自己主动去交往那不是攀缘,但如果人家不愿意硬要交往那就是攀缘。这里面的区别还是好分别的吧。所以不要怕没朋友,那是缘分没到。

只要有“攀”这样的心想,就不可能得到安定。
缘,是身边种种可见、可遇,做人需要的是随时发现缘、利用缘,而不是刻意去寻找。时时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就是妄执,只有放下欲望的约束执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为达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做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简单而实际的觉者生活。
能够在保持正确见解的同时,主动认识和发现各种缘的存在,掌握这些外缘与因和果的结合关系,明白、知悉各种缘起结果的可能性,而后自我主动的去行动,去利用这样的缘而达到好的或者正确的结果。这就是随缘。关键是在自己知道如何处事,如何认识自己。

攀缘是利己为动力。不是这种动机,不算攀缘。朋友是相对的、一个阶段的因缘相处。志同道合朋友一生难遇一个,因为人的见地不同。广结善缘是利人的行为,只要坚持去做,我认为朋友总是会有的。但是请记住没有永远的朋友。

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法。你可以这样想:此生能在一起生活,必有殊胜因缘。对人不必过好,也不必过冷。随缘与人结善缘。

一切唯心造!当你心想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自然会是美好。其实没有什么烦恼,只是我们总喜欢自寻烦恼。把一切都看淡了,不要过于执着,不然的话真的很累很累。活在当下最重要,想得太多,只会给自己增加一些没必要的烦恼


随缘做好事与攀缘做好事有什么不同?
1 有同修跟我说,其他道场都要信徒去化缘、去募捐,做种种好事,跟诸位说,那个功德不圆满,为什么?那是攀缘,不是随缘。2 佛教我们随缘,随缘就自在!有些同修把钱送到这里来,我们无可奈何,要替他做好事;他要不送来,我们没事。3 我们的道场,永远守住一个原则,每个月收入多就多做,少就少...

大德说:怎样做到不攀缘而随缘
有严持五戒,行善放生开始,即由攀缘到随缘。纵不能得正空性,亦有大福报不令退堕。参考:"有位师兄说:佛教最高是空性,守戒也是一种执著;吃素吃肉我从不选择,这叫随缘不强求,心空放下不执就好。他说这个境界也没有错,但问题若他未证空性,弄口头禅的话,这样做就反害自己了!罪性本空,...

攀缘详细解释
都是通过攀缘这一动作来体现的。在佛教中,攀缘则特指心随外境纷扰而易变,如同猿猴攀枝般摇摆不定。明真鉴在《楞严经正脉疏》中提到,众生以攀缘心视作自我,元稹在《悟禅寄胡杲》中强调病时应少有攀缘,王安石的诗句中更是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认为年老应断绝攀缘,回忆起过去的东游已十年。

什么叫随缘,什么叫攀缘?
古人说“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随缘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随缘不是明哲保身,不是消极懈怠,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内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分外的事情我们最好不要去攀缘;事来了我们不怕事,不躲事,这叫随缘,没事了,我们也不会主动去找事做。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自在,...

经典的佛性禅心句子 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
二十一、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的,很多男人是这样,但是,有钱就变坏的男人就算没钱,也好不到哪里去。二十二、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二十三、寂若无人: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二十四、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

无论灵修还是佛教都说不要介入他人因缘,怎么理解呢?
没这种说法,只是如果你自己对别人的因果不清楚,就去介入的话,反而会弄得一团糟。当然,如果你正信正行,做的如理如法的话,就不会搞乱,这种情况下,你是可以去调和的。

佛教所说的相是不是包括不去攀缘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佛教所说的相不是包括攀缘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相指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人们知道的。离相,是指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不执着五欲六尘一切事物,不起贪嗔痴,不造杀盗淫。

如何辨别随缘与攀缘
网友:早上一直在纠结一个词「随缘与攀缘」,是不是无分别的,正当的,顺他的,就是随缘;利己的,执著的就是攀缘?学诚法师:随缘,是在自己身心上努力,根据外在因缘条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做法;攀缘,是在外境上追求,忽略了自己的发心和努力。网友:法师好,请问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应该...

佛教中的“缘”是什么?
缘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和增上缘。这四种缘描述了事物之间相互依赖和关联的多种方式。【缘的意义】在《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中,“缘”被解释为事物之间的相涉关系,比如因缘,以及攀附的意思,如攀缘。这两个解释都强调了“缘”在佛教哲学中描述事物相互关联和依存的角色的核心地位。

攀缘心。佛法中,心不独起是什么意思
而生活的路途上,总会遇到不同的人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用无我的心把一切人事物都能用恰到好处的方式处理好使其得到真实的利益,就是“随缘而不攀缘的心”!以上说的都做到了而且能保持得住,并且不会再由于任何事的影响而改变,那么我们说你的心能做到“心不独起”了!我没能100%做到所以体会就这么...

曲阳县18530326096: 在佛教中攀缘总是不好的,很容易攀上恶缘,也在公司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能没有朋友啊! -
芝齿灵辰: 只要有“攀”这样的心想,就不可能得到安定.缘,是身边种种可见、可遇,做人需要的是随时发现缘、利用缘,而不是刻意去寻找.时时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就是妄执,只有放下欲望的约束执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为达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做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简单而实际的觉者生活.能够在保持正确见解的同时,主动认识和发现各种缘的存在,掌握这些外缘与因和果的结合关系,明白、知悉各种缘起结果的可能性,而后自我主动的去行动,去利用这样的缘而达到好的或者正确的结果.这就是随缘.关键是在自己知道如何处事,如何认识自己.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如何辨别攀缘心 -
芝齿灵辰: 果戒法师答:一切违背因果的想法做法都是攀缘.举例说明,人家不乐意、不接受的和单相思都是攀缘,比如把放生的事告诉人家,到时候没来,又打电话找他,就是攀缘.把饭做好了人家没吃就生气了:“做这么好的饭不吃,多可惜啊!”也...

曲阳县18530326096: 从佛学的角度缘分是注定的吗 -
芝齿灵辰: 在佛教看来,一切情缘都是有为法,当然也包括姻缘爱情,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生灭法,并非真实.如果非要从世俗谛的角度分析个前因后果,那么姻缘肯定是前世缘分的一种延续,否则不会平白无故的两个人相遇,产生感情,最终结...

曲阳县18530326096: 学密宗的人为什么总叫人去做这做那,佛教说随缘不要攀缘,请问这是否叫攀缘 -
芝齿灵辰: 不要管他们,我们有我们的传承,汉传佛法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智慧,别人做错别人造业,我们知道孰是孰非,就只管自己做对的事情就好,总不能别人下地狱你也要跟着下地狱.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没有智慧,也没有天眼观因果,有时间对错并不在于表面,所以不要去深究别人,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就行.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法中做“善事”用心去做,攀缘去做,有目的去做 都叫做不是真心.那要如何做才对了? -
芝齿灵辰: 当你心中无善事,无恶事,无有分别时,那便是了,恰如金刚经上所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道理是相通的,哪天你真正做到心中有佛而不拜相时,那就自然能做到“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种境界,唯识上叫做平等性智.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家说有缘自会相见,请问佛家说的缘,何为缘?何解???? -
芝齿灵辰: 佛经上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 缘起,具体意思是"诸法由因缘而起".因缘,就是能产生结果的原因.在因果中起主要的、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鸠摩罗什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还有一种区分...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家讲的“不平心”是什么意思 -
芝齿灵辰: 不平之心是佛教严厉反对的,因为不平之心除令人心理受苦外,同时会使人做出不智之事.不平心--心中不平,如傲慢,轻贱他人,嗔恨 ,嫉妒....http://tieba.baidu.com/f?kz=70865826 佛教中关于心法的论述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教中的随缘不攀缘是不是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主动?
芝齿灵辰: 是的,佛教主张出世,远离尘土.万物皆空,无欲无求就是这一思想的核心.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教的随缘到底是什么意思? -
芝齿灵辰: 随缘就是说,缘生则聚,缘灭则散.随顺因缘的自然现象,不去攀缘、控制.

曲阳县18530326096: 佛教 最早的那个因缘因果 是什么?关于本源的问题~~ -
芝齿灵辰: 最初的因缘就是“一念不觉”生起无明.无明生起,妄想分别执着就出现了.圆觉经上说,连这“涟漪“”也是假象啊.众生本安住真如本心,而起一念无明,迷真取妄,执妄为真,妄受轮回.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