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

作者&投稿:枝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律阶段(5~10岁)。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影响下,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具有这一阶段的特点。

如何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人格特点、行为表现都有差异,都存在各方面表现出好、中、差的区别,仅仅是其差异和区别的程度、多少不同而已。一般呈橄榄形状态,即好与差的占少数,中间状态占多数。班主任要使班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班风、学风,要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和进步,需要积极、耐心、细致地进行班级个别心理辅导,这种个别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为对优等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后进生三类。


一、遵循学生感知、注意和记忆的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设计尽量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辅助手段,如挂图、教具、多媒体等。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因此,教学设计要形象生动,多运用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设计要符合他们的感知、注意和记忆的特点。


二、随着年纪的升高,学习特点也在不断发展。


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逐步对教师产生选择性及怀疑的态度。对教育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并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能自觉参与班集体的活动,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伴随自信、自主、自律能力的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学习目的也更加明确,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使他们进一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


三、在注意力发展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取代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深度和广度、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发展。


学生记忆发展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低年级形成的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发展方面,学生的抽象思维正逐步向形象思维过度,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慢慢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开始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力方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
凸显。这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意识,注意抽象基一到形象记忆的过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大胆想象,使之逐步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情感方面,四五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已经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和情感判断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开始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他们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但这一时期,他们的情感极不稳定,情感判断也会出现偏差。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学校的各种活动、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对他们的道德判断适时给与引导,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把握学生意志发展倾向,不失时机适时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这方面,特别是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把道德意志的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还可以利用活动,故事等,说明冲动的危害。明白坚持就是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六、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少年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个人行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变化较大,因此,还不能形成真正稳定的个性。进入小学后,特别是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他们还会用自己形成评价家标准,去评价他人。但是,主观臆断的倾向也很突出,还可能要求别人随着自己的意志。这一时期的学生是最不稳定的。对自己的控制力也时有时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的教育、提示、警醒。要求他们用诚实儿童的标准要求自己。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紧密相连。做到自己的思想倾向于他人利益、班级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

这是我对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粗浅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人格发展,在儿童各阶段的认知和人格发展过程中,不失时机的加以教育和引导,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优良的个性品质、良好的情感意志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教书,必先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有两个基本程式,一是“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品德形成程式,一是“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的品德发展程式。我们把这两个程式视作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由此两大程式派生出德育的两大原理:其一,外塑意在内生,内生方能外化——德育引导“内生外化”原理;其二,他律达成自律,自觉才可自为——德育促进“自觉自为”原理。
品德形成规律展示的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由道德规范转化为品德素质)的生成特征,而品德发展体现的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由被发展逐渐演变为自发展)过程的成长特征。
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互动发展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中小学德育的第一规律,品德形成须遵循品德发展规律和受品德发展规律制约。同样,品德形成(生成)规律体现品德发展(生长)规律,在有效教育条件下,品德形成规律的实现有利于品德发展规律的达成。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偏重他律与外塑,要求自为与外化,但常忽略自律与内生。外塑型德育强调道德灌输和转变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占据学生的思想和转变学生的行为,以塑造其灵魂。外塑型德育把部分当全部,把要求当结果,效果偏低。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遵循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才能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顺利形成和健康发展。
一、自我建构——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
德育是教育者将社会道德规范通过内化、内生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行为的过程。学校德育是通过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促进学生的品德科学、有效地内生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说,第一,德育是一种教育影响活动,是一种具有多元性、互动性的教育影响活动;第二,德育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发展具有教育性、指导性和主体性、成长性的特点;第三,德育是成长主体在教育影响作用下的品德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品德自我建构具有自主性、内生性的特点。
传统德育在对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的认识问题上,以皮亚杰的儿童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理论为指导,把“自律”作为德育的最高目标追求,偏重道德的规范性和品德的自律功能,忽视道德的利他性和品德的自为功能。在对品德形成问题的认识上,把“外塑-内化”作为品德形成的全部过程,以品德“内化”作为中小学德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强调德育过程中说理、灌输、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而道德认知主体的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体现。
我们认为,“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和“他律-自律-自觉-自为”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完整的规律。“外塑-内化”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的基础,“内生-外化”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结果;同样,“他律-自律”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基本,而“自觉-自为”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最终目标。而无论是“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品德形成规律,还是“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的品德发展规律,其实质都是品德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及品德自我建构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因此,品德的自我建构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本质,引领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品德的自我建构是中小学德育的使命和根本任务。
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自我建构本质,包括品德形成的内生式自我建构和品德发展的成长式自我建构。我们把它统称为“品德自构形成与发展方式”或“自构式德育”。品德自我建构,标志着品德形成发展必须遵循“内生外化”与“自觉自为”的规律,必须体现道德认知主体的主体性与成长性的特点;必须贯穿品德形成发展的自主性、内生性的原则。品德自我建构,意味着品德形成与发展不是单纯靠说理灌输而来的,学生不是“水罐”;意味着品德形成与发展也不是重复简单行为养成的,学生不是“驯马”;品德形成与发展更不是随意塑造而成的,学生不是“泥团”;品德形成与发展亦不是随心所欲地描绘出来的,学生不是“白纸”。促进学生品德自我建构,有效的教育影响与指导是前提,必不可少。但教育影响要以有效促进品德生成(形成)性自我建构和品德成长(发展)性自我建构为目的。
二、德性内生——品德自我生成的实质
我们认为,德性是人性的核心,虽然有遗传和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它主要是后天教育和影响的结果。换言之,德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影响对德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譬如,儿童青少年不可能是天生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可能一出生就信仰马克思主义。要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像 “少年先锋队队歌” 歌词所唱的那样:“时刻准备,……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又如,我们要让儿童青少年遵守交通红绿灯法规,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养成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养成遵守交通红绿灯法规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德性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一般有四大影响源,包括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影响、同伴影响和社会文化,尤其是四大媒体文化——报纸杂志、广播音乐、电影电视、网络媒介的影响。这四种影响源各有各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然,后天的教育和影响对儿童青少年德性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关键性或决定性作用,是相对于德性形成发展的遗传和先天因素影响而言的。事实上,儿童青少年德性的形成发展是五大影响源协同影响、整合作用的结果,而第五影响源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影响源。第五影响源就是道德认知主体的自身能动的作用,主体能动作用主要在德性形成的内化、内生、外化过程和品德发展的自律、自觉、自为过程中展现出来。也就是说,规范性的外部影响需要通过学生主体内部“同化”为德性的结果。我们把儿童青少年德性的形成过程,看作是在教育影响作用下的品德内在生成的过程,儿童青少年作为道德认知主体的自我建构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这一过程服从于“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即品德生成的规律。
任何一种德性的形成,无论是思想观念的还是道德伦理的,无论是公德还是私德,无论是认知、情感的品德还是行为、人格的品德,一般都经历由外部规范要求到道德内化,进而内生为品德,后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塑——外部规范要求或行为习惯训练,即后天的教育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着前提性、奠基性和积淀性的知识、价值和行为上的规范、导向作用和全过程的指引与指导作用;而内化和内生,才是德性形成的根本,教育影响的规范、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品德形成主体依据已有的道德知识、价值观念或行为习惯的基础,对各种影响源进行分析、整合、内化和自我生成,才能有效地转化和建构为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譬如,即使我们让学生从小就把“时刻准备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词重复一千遍,如果不能让学生内生和升华为道德情感和需要,学生没有道德自觉、自为的意识,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信念和信仰。同理,即使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小朋友遵守交通红绿灯法规的习惯,但如果他们没有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红绿灯法规的意识和观念,习惯养成就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重复,它同样不能保障他们以后一直都能持久拥有遵守交通红绿灯法规的习惯。因此,我们认为,儿童青少年德性形成的核心是德性的自我生成过程。换句话说,德性形成的实质是内生的,中小学德育的本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品德尤其是道德需要与道德价值的内在生成。
然而,德性内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教育影响与德性内生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动促进和彼此不可或缺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前提与结果的关系,也不单纯是指导与“自构”的关系。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德育的本质是育德。教育或德育的目的性、科学性、实效性、艺术性主要是通过引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儿童青少年德性与品格的形成发展而实现的。
依据和遵循德性内生的原理,发挥有效教育影响的作用,中小学德育要把促进“德性内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作为实现“树德育人”理想,即通过有效的教育影响作用将道德规范要求内化、转化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品德素质的一项重要使命。为促进德性从道德规范到品德内生的转化,我们在中小学进行了多年的有关德育课题的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证明如下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发挥教育者在德性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外塑是外部规范,是德性“内生外化”的基础,有力、有序、有效的外塑是保证德性内生的条件,但外塑要达到有力、有序、有效,前提是教育者在德性方面的言传身教的影响。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要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以将常规做精细为基本,以适性而为、因材施教为原则来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以保证外塑过程的规范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第二,引导学生德性形成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内生是品德形成的本质,内化与体验是关键。因此,教育者要把着力激发学生道德需要、情感体验和实践感悟作为促进学生德性生成的核心,积极开展德育创新活动,着力探讨有利于、有助于激发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德性内生的有效德育的形式、载体、途径和模式。近年来我们通过实践探索而总结形成的叙事德育、体验德育、阳光德育、活动德育、魅力德育、生活德育、情感德育、精细德育、心灵德育、活力德育、高雅德育、有为德育、自为德育等德育模式,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广东的德育特色品牌。来自叙事德育实验学校的老师说,叙事德育就是“内生型德育”的具体实践,通过叙事让学生有所感、有所触、有所悟,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起内在品德。这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德育模式,值得推广,相信对破解中小学德育难题,提高德育实效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促进学生德性形成要先从外到内,后从里到外:“内化”是将道德规范从外到内转化为德性的过程,而“外化”则是把内在德性转化为外部行为的过程。外化是品德的行为体现,是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化,学生的德行(操行)是品德形成的标志,是道德评价的对象和道德发展的新起点。操行评价具有规范和约束德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德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道德自为——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
由“他律”到“自律”,反映了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心理特征,揭示了儿童品德发展进程的基本规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这一发现,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意义和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第一,德育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年龄特点和自然规律,循序渐进才能产生品德发展的生态效果。第二,“他律”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内容、过程、途径、载体、方式、方法、条件、环境、氛围等的设计与实施,以制度性、规范性教育为主,注重针对性、群体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自律”阶段,德育要以体验性、感悟性教育为主,强化道德认知主体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反思,以达到道德自律的效果。第三,“他律”是“自律”的基础,“他律”要重视基础性道德行为规范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自律”要重视道德认知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建立。由此可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由“他律”到“自律”的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然而,“自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学校德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自律”的层面。理由是:第一,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显然,“自律”的德育目标要求,没有达到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或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一切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体现和达成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第二,“自律”只是人的内在品德发展的一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功能,它维持的只是品德行为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以及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的水平,人的品德的更高境界是自觉与自为。可以这样说,道德自律的底色基本上是“私德”行为,而道德自为的基础主要是 “公德”。无论是从个体品德发展的意义上说,抑或从学校教育目标的意义上说,还是从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上说,自觉与自为都应该是品德发展与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德育允许并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但是作为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和以引领学生品德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而言,实现品德的自觉与自为,应该是最需要大力倡导的目标取向。第三,道德“自律”强调和形成的是约束性、局限性、压抑性的品德自我管理机制,而道德“自为”倡导和形成的是激励性、自觉性和自动性的品德自我发展机制。两者对人的品德形成发展的积极能动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动力能量、可持续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道德“自律”与道德“自觉”“自为”作为人的品德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目标,他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而非彼此取代关系。对此,教育者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意识。
可见,确立道德自为作为中小学德育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终极目标,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品德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因为道德自为能将道德自律的“私德”行为拓展为更有利他性的“公德”行为,如志愿者行为等;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儿童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助人利他、奉献社会的良好品格。
道德自觉、自为的核心内涵是做一个在道德上自觉和有作为的人。把道德自觉、自为作为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终极目标,并不等于它是至高无上或高不可攀的。人的道德作为可大可小,做一个有道德自觉和在道德上有作为的人,应该加以倡导并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公民意识、道德需要和人格向往。道德自觉、自为品德的核心成分有八大要素,即有自觉、自为的道德理想、道德需要、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态度、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和道德行为,而核心要素之核心,则是自觉自为的道德情感需要和道德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学校德育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具有道德自觉自为品格的人的关键,是激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以自觉、自为和利他品德为核心价值导向的道德情感需要和道德思维与行为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道德自觉自为行为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教人自教”“树德立人”是德育,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诚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自教乃“教书育人”的本义,培育学生道德自觉自为的品格,是通达教人自教和树德立人的最有效的途径。


如何理解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从小学时期开始,儿童形成系统的道德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但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其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3、...

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
具体来说,第一,德育是一种教育影响活动,是一种具有多元性、互动性的教育影响活动;第二,德育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学生品德形成发展具有教育性、指导性和主体性、成长性的特点;第三,德育是成长主体在教育影响作用下的品德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品德自我建构具有自主性、内生性的特点。 传统德育在对儿童青少年品...

家长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
1. 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因此,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一些事务,如打扫卫生、洗碗等,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3.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

怎样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呢?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①前道德阶段 (出生~3 岁)。此时儿童还没有道德意识,不会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开,没有自我意识。 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②他律阶段 (4-8 岁)遵从成人的规则;从行为结果去判断行为好坏,不考虑...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1、不空洞说教 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要以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形式和方法进行。2、结合日常实例 结合具体事例,从感性认识人手。孩子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认识,善恶是非的辨目。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发生的。有的小朋友把摔倒的小朋友挟起来,把大苹果让给别人吃,受到老师的表扬有的小朋盘...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应该怎么教育?
1、做好自身的道德品质。孩子在家中会将爸爸妈妈作为自己的榜样,他们所在的年龄阶段最会学习的事情就是模仿,当作为家长,平日在家中的行为,应该保有乐观、愉快、乐于助人等品质,孩子在家中看在眼里,自然也学会模仿,将父母作为一个行为榜样去学习。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做到哪些事情,那我们首先要要求自己...

有哪些儿童的品德教育方法可以借鉴?
儿童的品德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可以借鉴的儿童品德教育方法:1. 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2.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们承担一些家务或义务,如整理房间、帮助他人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

浅析幼儿园儿童品德教育
(一)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儿童思想单纯、思维跳脱,正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特点,同时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改变自己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团结合作,懂得谦让,树立儿童正确的道德观。例如,在游戏活动中,如果一个儿童不小心...

怎样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1、品德教育,不论孩子的学习是否优秀,孩子的品德都不要出问题,所以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品德观念,见到长辈要问好,要懂得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要懂得不能浪费,不论家里有钱没钱,都应该买需要的东西,而且不要以为的追求品牌和档次,衣服舒服就行,吃的东西有营养就可以。2、技能训练,...

儿童作为国家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为什么?
原因:尊重他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儿童学会了尊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老师和家人和平相处,减少冲突和误解。2、儿童应该具备责任心,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行为后果,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原因:责任心是儿童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有道德的公民。

路桥区15740544460: 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规律
计蓓一培: 1、是学前家庭的影响和部分社会的影响 2、上学后所受教育的影响和部分社会的影响! 变化很快,就是说好坏都在一念之间!所以要及时做好相关教育!

路桥区15740544460: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
计蓓一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律阶段(5~10岁).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影响下,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具有这一阶段的特点.

路桥区15740544460: 儿童道德品质发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计蓓一培: 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儿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适应集体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心理学看来讲,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意识是掌握首先原则或信念;道德行为...

路桥区15740544460: 如何理解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
计蓓一培: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路桥区15740544460: 杜威实用主义理论认为为什么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很急哦~~谢谢~~~ -
计蓓一培: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育发展规律.关于未成年人的品德发展规律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国外,影响较大的是认知心理学派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