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子》中,玄同的含义是?

作者&投稿:屈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玄同"类似于"混沌"。那么"玄同"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老子作了解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而同其尘。不要锋芒毕露,不参与纷纷扰扰的名利之争,收敛光耀,混迹江湖。用《伤仲永》的话说,就是"泯然众人矣"。不是我们常常追求的出类拔萃、鹤立鸡群,而是融入大众之中,使自己很平凡很普通。老子认为,唯有平凡,方可永恒。唯有混沌,方能清醒。 这大概是儒道两家人生观的分歧所在了。两家都追求永恒,然而方式迥异。儒家鼓励人们建功立业,成就辉煌事业,受万民赞叹、万世景仰;而道家劝导人们不刻意进取,顺其自然,过平淡潇洒人生,亦受千里仰慕,千古流芳。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在年青力壮、一帆风顺,感觉自己很有能力的时候,常常会以诸多的君王、儒将、大英雄大豪杰为偶像;但一旦年老体衰或者遭遇打击,感觉自己比较无能的时候,心中的偶像就容易换成隐士、诗人,诸如陶渊明、苏东坡等。 前者固然是金光灿烂,炫人眼目,相当迷人;然而后者也焕发着圆润柔和的光彩,更加恒久地吸引着无数优秀的灵魂。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偶尔也会被某人激昂慷慨地吟诵,但更多时候,人们沉醉其中的却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诗文垂千古。然而最打动人心的,却不是他早期在朝为政、完全一个激进儒生时期写下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甚至已经快被遗忘了;恰恰是在苏轼历经坎坷,心境逐渐变得苍凉,道家的思想成为他的依托时写下的那些篇目。无论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是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渡余生",或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等等,何其豁达,何其乐天!然而所有这些,正是道家的"出世"的思想,是老子"玄同"人生观的一个折射。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常常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泯然众人"常常意味着失败。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有机会接触大学教育的人而言。让我们立即摈弃进取、忘却功名的确很难,但是,当我们建功立业的理想遭遇挫折的时候,当我们暂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不要就沮丧绝望、对人生失去信心。想想老子的"玄同"人生观,也许会获得几分安慰,心情也许会开朗一点。 儒让我们去战斗,道给我们疗伤。 对大多数现代人而言,这大概是"玄同"人生观的一点用处吧。


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倒退到动物般的血缘氏族,是谁说的?
只有做到这个境界,把文明要素全部消除掉,你才能够进入暗里有德和天道扣合的状态,这叫玄同。老子认为,文明人类一旦调动了自己的智力,就违背了天道,失去了物德。《德篇》中最重要两个字就是“无为”。老子反对一切文明化的作为,即一切动物般的作为都是老子赞赏的。由此可见,老子思想极为反动(注意...

与光同尘的含义是什么?
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与光同尘:yǔ guāng tóng chén。出处: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

老子名言名句
4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48、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49、圣人...

《老子》
《老子》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道德经》第二章精解及译文
在《道德经》的玄同大定中游泳,确实美妙无穷,感受到无限的喜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大宗师实证的宇宙真相,也是修道的无上妙果。玄之又玄是因地,众妙之门是果地。因地是玄,果地是妙,由因得果,由玄得妙。既玄且妙,即谓玄妙,玄妙就是大解脱。如果不能证得大解脱的无上妙果,...

谁知道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急急急急急
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世相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出处《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挫其锐,解其纷:意为用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纷扰。和:涵蓄。同:相同...

读王弼《老子注》作品原文
当我们审视他为《易经》所做的注释时,其深度与《老子》的风格判若两人,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学术路径。世人常认为王弼的《易经》注释深受《老子》影响,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只有在研读过《老子》之后,我们才能明白王弼对《易经》的理解其实较为肤浅。《老子》这部经典,玄同认为其核心在于体悟,而应用...

老子以虚无为用吗
其次,老子说要外在玄同。要能做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适度地遮蔽自己,收敛起自己的锋芒,以合作的态度去沟通人事, “玄同”是一种智慧的同化境界,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智者行为,也是为了强调,遮蔽自己不是背弃自己,收敛自己不是弱化自己...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翻译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

《道德经》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没读出“玄生众眇”就等于没读过《道德经》第1章。 两大核心概念:“玄同”和“玄德” “玄同”和“玄德”是《道德经》问世以来一直在被人们广泛误读的基本概念,原因很简单,不明白什么是“玄”又怎能理解什么是“玄同”和“玄德”?“玄”在甲骨文中表示两股绳子合成了一股,寓意为正反合二为一,对立面消失,...

普安县13191333861: 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是什么意思 -
穆力双姜: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注释】挫其锐,解其纷:意谓用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纷扰.和:涵蓄.同:相同,混同.玄同:微妙的同一. 【译文】 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

普安县13191333861: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中的“玄”字作何解释? -
穆力双姜:[答案] “玄”字的本义是精微,“玄之又玄”之“玄”并无玄妙、玄虚之意.老子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之“同”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

普安县13191333861: 是谓玄同 -
穆力双姜: 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玄同”即“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之意.

普安县13191333861: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中的“玄”字作何解释?
穆力双姜: “玄”字的本义是精微,“玄之又玄”之“玄”并无玄妙、玄虚之意.老子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之“同”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老子·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

普安县1319133386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的启示是? -
穆力双姜:[答案] 原文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的内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原文的大...

普安县13191333861: "和其光,同其尘"是什么意思? -
穆力双姜:  原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普安县13191333861: 老子的 观复 和玄同 具有什么样的哲学意义 -
穆力双姜: 闭其门;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玄览”的“为道”功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 2.(2)为道的功夫只能走一条超越之路,必须建立在道的“无为”基础上.老子认为.老子以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

普安县13191333861: 众妙之门什么意思 -
穆力双姜: 何谓之“玄”呢?“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关于“...

普安县13191333861: 佛教中玄同是什么意思 -
穆力双姜: 佛教里没这个词,是道教的,出自《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里的“玄同”是指与玄妙的大道同步合一,也就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意思.

普安县13191333861: ...就是说有或无本无所谓,但总有一个是世界的开始.还引了黑格尔《逻辑学》引言里关于哲学开端的话来佐证,但同学说我错了,他说天地比万物高,老子重... -
穆力双姜:[答案] 我觉得天地并不比万物高,他门是浑然一体的,他门都出于道,又表象着道自身此可谓:同谓之玄建议你再看看庄子---齐物论 这里实际上是辨证法 大道生养万物,从老子把道比做玄牝,谷神不难看出,大道就是万物的母体,而这芸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