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和“五戒”分别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臧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是如何匹配的~

问:
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是如何匹配的?
| 答:
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很多匹配的,但是通常是这样匹配的:
不杀生配——仁;
不偷盗配——义;
不邪淫配——礼;
不妄语配——信;
不饮酒配——智。
以上这些,走能说明人间的道德标准,有一相近相接的趋势,却不能说是绝对的贴切。别的暂且不说,光是不饮酒戒而言,虽然含有礼与智的精神,但是儒家的礼与智,绝不等于佛教的不饮酒戒,况且,儒家并不戒酒。

道家的三清五气。其三清,指的是三尊神祗。五气指天地五气(五种元素)。
三清具体即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创始者与最高尊神,玉清之主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灵宝天尊,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五气是混沌之初,天地蕴生,五行渐变,谓之五运;形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气形已具,谓之太极;“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此天地五气。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1、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故古人提出了“仁”的观念,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换位思考。“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2、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3、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4、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5、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扩展资料

五戒配五常五行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行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常



  儒家“五常”与佛家“五戒”
  
  儒家讲的“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非常接近。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就不杀生,杀生就不仁;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跟佛家的五戒相同。

  人能够持五戒,来生一定得人身。 我们能得人身,过去生中持五戒,这在大乘法里面叫“引业”,引导你到人道里面来受生。

  我们都得人身,是同一个引业;但是每一个人面貌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富贵贫贱不相同,这是另外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叫“满业”。

  满业是什么?善恶业。 过去生中修的善业多,这一生就富贵;修的善业少,这一生就比较贫困。两种力量,我们自己要清楚、要明了,然后就不会怨天尤人。

  纵然生活在逆境当中,也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 过去生中造的不善因,这一生得的这果报,自己当然能够乐于接受,这个人才能够修道,才能够行道。如果怨天尤人,这个念头就造罪业。
  
  聚福妙语禅思
  
  修行必须识得心。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和“五戒”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1、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

儒家讲三纲五常,佛家讲三皈五戒,道家讲什么?请简述一下
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五常:仁义礼智信。佛家的三皈五戒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道家的三花五气。就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就是“精、气、神”。五气就是:“仁义礼智信”。气都圆满,叫五气朝元。儒家...

佛法中五常八德指的是什么
五常是指儒家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些原则被视为社会和谐与个人品德修养的核心。在佛教中,五常与五戒相结合,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种结合体现了儒家孝道与伦常观念和佛教戒律之间的相互补充。八德通常是指佛教中大海的八种德性,用以比喻戒律的高...

五戒与儒家五常之义
儒家以五常作为衡量人格的标准,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佛门则将五戒视为修行者通往正果的重要路径,通过遵守戒律净化心灵。道家同样重视五戒,将其视为处理世间事务的根本原则,以期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儒家或者道家思想分别有哪些重要戒律?
儒家主要是“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家戒律其实很纷繁复杂,不过最重要的是老君的“五戒”,这是顺应五行,而以护命养生为重:一戒杀生、二戒两舌、三戒妄酒、四戒偷盗、五戒淫邪,此五戒是道教众戒的根本,诸戒不离五戒的意涵。

五戒五戒配五常五行
根据《仁王经疏》的阐述,五戒与五常、五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道德修养与自然法则的和谐统一。首先,"不杀"与"仁"相应,强调慈爱生命,五行中的木象征生机与仁慈,实行不杀戒即体现了仁德。"不盗"与"智"相配,智慧在于明辨是非,五行中的水代表清澈与智慧,遵循不盗戒,即展现出智者的...

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是如何匹配的
| 答: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很多匹配的,但是通常是这样匹配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妄语配——信;不饮酒配——智。以上这些,走能说明人间的道德标准,有一相近相接的趋势,却不能说是绝对的贴切。别的暂且不说,光是不饮酒戒而言,虽然含有礼与智的精神...

五戒十善详细讲解
性戒关乎本能,遮戒以防越矩。五戒与五常相连,五常乃人间基石。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不杀为仁,不盗为义,守礼防邪淫,诚信免妄语,饮酒乱性,智者所不取。不杀生,慈悯生命,老幼皆护;不偷盗,守分勤劳,不贪非分之财;不邪淫,守贞洁,远离非法之欲;不妄语,言而有信,人皆信服;...

五星红旗上一共有几颗星?
五面旗子分别代表: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常:仁义礼智信 3.五方:东南西北中 4.五戒:杀盗淫妄酒 5.五色:青黄赤白黑

五戒十善
加行十善,方能升天。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面四种称之为性戒,后一种称为遮戒。性戒与我们本性相关,遮戒为遮止我们不去犯戒。五戒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的根本。五常:仁义礼智信 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

陇西县19313715611: 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哪五常(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什么)
甄艳清开: 一、五常是指什么: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二、五...

陇西县19313715611: 佛法中 五常八德指的是什么 -
甄艳清开: 五常是儒家的,八德指的是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五常五戒】指儒家五常与佛教之五戒.我国文化自古特重孝道与伦常,佛教传入我国后,于孝道方面,乃特为强调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等;于伦常方面,则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系与'不杀、不盗、不淫、不饮酒、不妄语'等五戒为一致配合之思想.自是,遂有五常五戒相提并论之称. 【八德】(名数)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大海八不思议】(譬喻)涅槃经三十二曰:'大海有八种不思议.以譬涅槃:一渐渐转深,二深难得底,三同一碱味,四潮不过时,五有种种宝藏,六大身众生居住,七不宿死尸,八万流大雨入海亦无增减.'又以此八喻譬僧伽.[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陇西县19313715611: 五常指的是什么?
甄艳清开: 仁;义;礼;智;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五常...

陇西县19313715611: 佛教五戒是指?
甄艳清开: 【五戒】 梵语pan~ca s/i^la^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

陇西县19313715611: 五常指的是哪五项 -
甄艳清开: 五常也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 五脏.” 常是不变的意思,这里指一定准则.五常就是五条准则,也叫“五伦”.这是封建礼教.五常的内容,旧时说法不一.一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所规定的关系;二说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它和“三纲”常连起来说,即“三纲五常”.一般不说成“三纲五伦

陇西县19313715611: 五常之道指的是什么? -
甄艳清开: 五常是指仁 义 礼 智 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陇西县19313715611: 古代五常指的是什么 -
甄艳清开: 五常:仁(恻隐)、义(羞恶)、礼(辞让)、智(是非)、信

陇西县19313715611: 佛教五戒具体指什么有什么内涵 -
甄艳清开: 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非梵行),(四)妄语(虚诳语),(五)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在小乘经量部中,受三归依即成优婆塞,准许五戒分别受持;说一切有...

陇西县19313715611: 三字经五常是什么 -
甄艳清开: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陇西县19313715611: 孔子讲的五常是什么 -
甄艳清开: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