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作者&投稿:西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君子”是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谦虚自谨的人,做到这些要求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发展。

孔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论述在今天有以下现实意义:
仁:仁就是“爱人”。仁爱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孔子一生大力提倡“仁”的思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愿望。而要实现这一愿望便是去爱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并为之奋斗终身。
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而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是对他人的一种承诺,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基本道德准则。诚信源于我们的内心,“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方能成就一个人的优良品格。
孝悌:孝,指报答父母之爱;悌,是指兄弟之间的敬爱关系。孝悌被看作一种天经地义的纲常纪要,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孝悌”的本质要求便是“敬”。另外,孔子认为孝悌应该从小培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是培养我们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好学:学习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一生敏而好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这里讲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另外学习还要做到虚怀若谷,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对人格修养的论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

由以上君子人格内涵的分析可知,君子人格是内在修养和外向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统一,是一种追求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这种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对我们今天21世纪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不无启迪意义的。但君子人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化和培养。我们除了借鉴吸收君子人格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借鉴培养君子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孔子为了将弟子培养成一个个君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教授弟子各种知识,还严格要求弟子的言行举止。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作为老师,孔子以身作则,他的伟大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激励弟子不断地向着理想人格迈进。孔子的这些培养学生君子人格的方法,都是我们今天仍须借鉴的方法。下面,结合当今我国青少年的人格现状及学校人格教育,具体分析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君子人格的,从中探索一些当今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1.德教为先

孔子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君子理想人格。而君子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会做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为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为此,孔子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主张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做人之道,具备君子的品格,掌握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孔子教育学生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目标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教育重智能轻人格的教育现状来说可谓“切中时弊”。充分认识“德教为先”的重要意义,深入开掘孔子培养君子人格的德教思想,认真借鉴和吸取其合理成分,对于当今学生的道德教育大有裨益。如针对当前学校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道德状况,我们一定要加强学校道德建设,改变重智轻德、重分数,轻人格的教育现状。而如何加强学校道德建设,孔子的德教思想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如把注重功利的道德心态引导到崇道尚义、见利思义的价值轨道上来。把主体性意识引导到自觉的道德精神上来。当今的学生,热情奔放,乐于思考,个性特征鲜明,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将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到敬仰道德,并自觉地践履道德,加强自身修养上来,是学校德教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对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在道理上是清楚的,如果回答问卷或评论别人的是非,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轮到分析自己却糊涂了。可见,有道德观念,而没有道德自觉精神,道德教育是不能奏效的。孔子尤为重视人的道德实践精神。他讲的君子理想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的实施,无不求诸人的内心,及求诸人的道德自觉精神。如何将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现实,使道德内容不至于成为口号,孔子的这一徳教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除了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还需向学生研究分析社会上涌现出的道德楷模,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理性,同时还要配之于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严格的纪律。

2.博学于文

人是学而知之的,非生而知之的。没有学习,则不可能懂得为人之道。要实现君子人格,就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不懈地学习。孔子深知,要实行“仁道”(君子之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君子状态,首先得使人懂得“仁道”。但是,没有实际的学习行动,则是不可能实现其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他自己的修养历程,就是从“志于学”开始的。他在培养弟子人格时,也要求学生“博学于文”。孔子所谓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诗》、《书》、《礼》、《乐》等内容,还包括一些为人处世、为官从政的基本道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弟子可以广博见闻,培养能力,知书达理,存仁守义。可以说“博学于文”是修为君子的必经途径。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所谓“六言六蔽”就是六种品德六种流弊。“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君子的品格,但是如果不通过“好学”来把握它们的实质、尺度,那它们就会产生弊端,走向反面,即没有用学习来辅助人格修养的行为就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容易走向反面。学习是获取知识和积极修养的主要方式,是君子人格修养的必备法宝。

孔子要求弟子“博学于文”,通过学习来懂得“仁道”(君子之道)的方法。其实就是对学生“知”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的高层次发展,从而懂得君子之道,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拥有正确的人生信念和人生追求目标——能“泛众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对我们今天人格教育的启示就是:要对学生加强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校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疏于对学生怎么认识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此,当今学校在人格教育中应吸取和借鉴孔子培养君子人格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博学”当中去提高自身修养,去体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3.为仁由己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孔子人格教育成功的关键。人格教育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因为教师的教育只是影响学生的外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孔子在培养学生君子人格时,就充分认识到了人的主体作用。所谓“君子求诸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是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是如何建立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呢?孔子从培养君子人格的目标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原则:一要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志于仁就是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坚定自己的信念;二要力行,强调“力行近乎仁”,只有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才接近于仁德。三要内省,就是要对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对自身不断地反省,提高。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

因此,由孔子“为仁由己”的主体性的教育观为依据,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设法增强学生的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构建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效的途径去克服弱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

4.为人师表

孔子是他的人格理想的切实的实践者。对自己提出的思想,他总是尽力先去做到。他在试图将弟子培养成君子时,同样也在以君子人格要求自身。他门下的弟子,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都可以体会到君子的风度,从他的言论思想中都会领悟的君子的内涵。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认为“夫子自道也”。在他看来,君子的追求就是老师对自身行为的表述。孔子的伟大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的弟子,不仅成为弟子学习的榜样,而且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如立在学生面前的一座丰碑,孔门弟子一生不忘老师的教诲,不断追寻着老师伟大的人格形象。

孔子为人师表的伟大人格精神,告诉我们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是有深远的导向作用的。教师作为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楷模,必先受教育,使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形象,并以高尚的人格形象影响学生走向健康的人格之路。那么教师该从那些方面来以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塑造学生人格上以身作则呢?

首先,教师热爱学生是塑造其健康人格的感情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须具备的条件,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做到像孔子一样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能细致入微,扬人之长。坚持对学生精神上的理性引导,情感上的投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深厚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更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其次,要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本是教育统治者如何管理百姓的,但孔子教育学生实践中同样如此。从孔门学生对孔子的评价中也可知,孔子是处处以身作则,躬行实践的。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平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并能以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把健康人格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智能的同时,自觉地把学习与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联系起来。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给学生正确理想的确立起引导作用;以坚强的意志能力对学生心志的砥砺起激励作用;以高尚的人格行为对学生的行动起示范作用。

想让他的徒弟全变成君子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什 ...
意思是: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出自:孔子及其弟子[春秋]《论语尧日篇第二十》。原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释义: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

子曰,君子处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什么意思
“义之与比”这四个字十分的重要,这不但说明了君子的处世待人接物是以道义为准则,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君子的人格与人品。这个“义”,决定不是江湖义气的义,因为江湖义气没有作人的原理原则,没有道义、没有正义。“义”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之一,也是儒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庸》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翻 ...
释义: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做人的道理,也不能固守。行事做人当以忠信为主要的原则。你能不友爱身边不如你的人吗?即使他们有了过错,也不要害怕改正。“出处:《论语·学而》作者:孔子 创作年代:春秋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荀子对君子的理解和看法
这样就凸显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孔子和孟子对君子的人格研究上不尽相同,孔子以仁为基础论述,孟子论述的基础是仁义,而荀子论述的核心则是礼,他认为外在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为君子之道必须是建立在外在的行为准则的遵守的基础上的。作为人格范畴,荀子所说的君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论语》有关君子的句子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儒家的君子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圣人是儒家的终极理想人格,也就是最终目标,可望而不可及,但君子就是夫子给儒者的一个可以践行...

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

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是...
居于高位的领导人一旦犯错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稍有有一点点黑,就被人们觉察到了,所以尤其需要谨慎,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当然,你一旦改正错误,那也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因为大家都仰望着你嘛。以上两方面就是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的意思。不过,孟 子认为,古代君子的过错...

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 300字的简述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下面我就说下译文以及自己的一点小小感悟。一、译文如下: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不求舒适,做事时勤劳敏捷,言语上小心谨慎,接近贤能之人来匡正和提高自己,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二、小小感悟:1、为什么孔子认为真的君子是不求吃饱穿暖的呢?➡对于现在的...

当今社会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君子,是传统儒家的理想的人格典范,我们说某某人像一个谦谦君子,可能是对这个人的最好赞赏.虽然我们常常会谈到君子,但是,到底什么是君子,可能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于丹先生对论语很有研究,我想肯定对君子也会很有研究,所以我就去查了于丹先生对君子的论述.按照于丹先生的说法,在论语中,对君子的标准...

汝阳县13612665962: 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
除蚁七味: 孔子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和约束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己 由以上君子人格内涵的分析可知,君子人格是内在修养和外向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统一,是一种追求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这种知,情,...

汝阳县13612665962: 以为例,你认为孔子有关人格修养的一些论述今天是否有借鉴的意义? -
除蚁七味:[答案]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 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

汝阳县13612665962: 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有什么现实意义 -
除蚁七味: “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

汝阳县13612665962: 孔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论述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除蚁七味: 人性一理,千古不变. 孔子对人性的考量于今、于永远,都是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的. 他基于对人性的全面理解,所提出的人格修养对人类来说于古、于今、于未来都有着无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他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所做的伟大贡献,怎...

汝阳县13612665962: 讨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除蚁七味: 正义呀的

汝阳县13612665962: 论语中说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当君子? -
除蚁七味:[答案]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

汝阳县13612665962: 如何理解孔子的君子思想和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分析其现代意义 -
除蚁七味: 孔子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也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孔子为人正直,一生坦坦荡荡.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可称得上“君子”而那些做事偷偷摸摸,缺乏良好道德的人,定不会...

汝阳县13612665962: 孔子与儒家礼仪论文!急需. -
除蚁七味: 一、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阐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汝阳县13612665962: 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除蚁七味: 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都面临着把教育的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国古代教育家曾为我们做过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这方面,孔子的贡献最为重大.他曾明确的提出过一个理想的人格典型——君子.今天看来,君子的内涵仍不乏有我们可借...

汝阳县13612665962: 当今我们是否还有借鉴孔子有关人格修养的意义?
除蚁七味: 你好! 孔子一生最注意的就是个人的修养,他的理想是实现"国治""天下平",他的手段表现在国家就是礼教,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法治.用现在的眼光来评价"礼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