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种频发的灾难与人祸,如何做到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作者&投稿:粱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种灾难逃生常识~

一、火灾自救逃生的方法
(一)、毛巾保护法:逃生时把毛巾浸湿,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行进,穿过烟雾,呼吸困难时也不能将毛巾拿开。
(二)、隔离火场时: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湿被褥、衣物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关闭所有窗户,等待救援。
(三)、绳索滑离法:当各通道被火封锁死,可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撕成条拧成绳,固定于暖气管道等处,顺绳缓慢下滑。
(四)、抛物呼救法: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并向窗外晃动或抛鲜艳、晃眼的东西呼救。
(五)、低层跳离法: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向地面扔些棉被等织物之后,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落,切勿高层跳离。
二、火灾自救逃生的基本要求
(一)、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务。
(二)、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三)、收到火灾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冲出去。
(四)、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是身体接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五)、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服压灭火苗。
(六)、遇火灾不可以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七)、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应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门窗,并泼水降温。
(八)、若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对外求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以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练成绳索,拴紧在窗框、铁栏杆等牢固物体上,顺绳索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三、地震避险逃生的方法
(一)、在楼房内遇到地震应躲在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或躲靠在支撑力大而自身隐固性好的物件旁边,如铁皮柜、立柜、暖气、大器械旁边。注意,只能靠进支撑物,不能钻进去。目的是要利用屋顶塌落时坠落水泥板会与支撑物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自然空间,人在这个空间即容易呼吸,又便于他人救助。
(二)、在户外遇到地震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高压线、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大的广告牌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晃动过后下立即下桥。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三)、在教室里遇到地震要在教师等人员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一定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子等)躲藏,伏而待定,切忌乱逃生。地震一停,听从指挥,迅速有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盲目跳楼,也不要拥挤在电梯、过道上。
(四)、在工作时间遇到地震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五)、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遇到地震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
(六)、在百货商场遇到地震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是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四、洪水发生时自救逃生
(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连续报有暴雨或大暴雨时,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带,沿江沿湖地区的人们,就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水情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二)、在洪水到来之前,按照预先选择好的路线撤离易被洪水淹没的地区。
(三)、如果洪水来势凶猛,已来不及撤离时,可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但土墙、泥缝砖墙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作为暂时的避难场所,因此,还应想别的办法逃生。
(四)、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须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五)、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求救。
(六)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但必须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方法。
(七)、洪水过后,不要徒步过水流很快、水深已过膝盖的小溪。

扩展资料: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考您几个防灾减灾小常识:如果发生火灾,怎么最短时间逃生?地震发生,等待救援的幸存者如何维持生命?还有就是参加集会时被人流挤倒了,什么姿势能保证心脑不受伤害呢?
很显然,这些常识在灾难临头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可能一些收音机前的朋友会说了,类似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想知道,可是问题是,缺少便捷、简易的知晓渠道,宣传也不够到位。
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帮您学习到这些自救知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这是国内第一部用漫画形式表现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的科普丛书,由国内漫画行业的高手绘制。
灾难医学专家表示,与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相比,大型城市的灾害性事故发生原因往往是人祸大于天灾,自救与互救技能的匮乏、逃生演练的空缺,是城市安全事故转化为灾难的诱因。
所以,对于民众开展灾难预警训练,加强灾难状态下的心理素质锻炼以及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对灾难事件的医疗救援意识十分必要。
那么,其他的国家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来宣传防灾知识,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呢?我们先去南美看一看。因为南美幅员辽阔,各国面临的主要灾害不一样,如何科普逃生也是各有各的路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南美记者王觉眠介绍:
王觉眠:生命宝贵,南美国家很重视在各类灾害中如何逃生。在阿根廷,这片被上帝眷顾的土地自然灾害少、风光优美,人们在假期时经常去野营、户外探险,所以从小学时开始,老师们就会教孩子们如何野外生存,在野外受伤怎么办?如何为同伴打绷带,如何识别方向,如何呼救等等。
而在一山之隔的阿根廷邻国,智利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人们从小就会在学校和社区的组织下学习地震逃生技巧,在父母的督促下,孩子们会反复联系这些技巧,地震逃生演习更是家常便饭。在智利的公共场所,会有醒目的逃生出口、宾馆,还有英文的逃生指南提供给外国游客。
在南美大陆的上端,哥伦比亚境内,每年都会遭受到洪灾。政府会不时通过当地的报纸和广播提醒家家户户收拾好一个逃生包,里面要放上重要的文件,清洁的水和能够存放时间比较长的食物,还要有橡皮艇一类的逃生工具,因为有一些印第安人不识字,所以政府会将这些建议画成图画,方便村民看懂。
澳大利亚在宣传防灾减灾方面非常重视对市民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各个学校、社区会不定期举行火警演练,在传授科普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民众逃生技能的训练。《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
胡方:在知识培养方面,澳大利亚政府将宣传工作下分到每一个社区,山林大火的频发区的委员会会将避灾的宣传手册免费送给每一个居民,有效区域还会向市民赠送冰箱贴或者是钥匙环一类随处可以看到的东西,上面印有各种紧急联络电话。
另外,澳大利亚的一些应急机构非常注重和市民之间的一个互动,各处的消防局都会有专门的开放日,欢迎公众到消防局内进行参观,会有专人讲解如何使用各种消防器械。
除了知识的普及以外,澳大利亚也非常注重对于市民的技能性的培养。每一个澳大利亚人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到几十次甚至是上百次的火警演练。
办公大楼每一年都会举行虚拟的火警警报演练,所有的人员都必须要像是真实的警报一样,通过安全门撤离大楼到制定的位置去集合。通过从小到大几十次的练习,以后就算是遇到了真正的火警或者其他的灾难,大家都会知道如何安全的撤离,而并不会惊慌。
地震、火山爆发、核辐射,近几年日本频频遭受自然灾害,也促使民众加强学习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我们下面来听《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的介绍:
黄学清:日本的防灾教育训练贯穿每一个公民的一生,从幼儿园起就不断给孩子们讲授防灾知识,组织他们进行防灾演习。到了中小学,很多学校和社区一起举办防灾训练,内容更加丰富。
比如在避难所体验灾后幸存的野营生活,就是切断对外的联系,进行野外独立生存一两天的训练。除了通过书本教材、录像学习以外,一些学校还聘请经历了阪神大地震等大灾难的人讲述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很多消防局,从消防队员中培养出专业的讲师,担任学校和社区的客座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持续性的防灾教育。
另外,日本还将趣味融入防灾教育中,防灾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设施,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的免费开放,里面有各种模拟灾害的设施,这个号称每个家庭都准备防灾应急包,里面要准备三天的水和食品、手电、打火机、蜡烛等,普遍形成了灾难不能避免但可以防范和自救的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首部灾难逃生避险科普书面世 漫画普及防灾常识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通过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并应用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灾害,规范对易灾地区的利用,提高对灾害的认识。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对内陆和周边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制图、调查的政府机构,收集了大量有关洪水、火灾、风暴和相关灾害的数据,为有关地区后来的灾害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美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和地质调查局、美国林业局在内的机构,记录了大量洪水、航运灾难、极端气候事件、森林火灾,以及相关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资料。依据风险评估资料,建造大规模的防灾工程,如堤坝、水库、海堤等,突发事件“避难”场所;从法律上控制对易灾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灾标准和法规;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多灾地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开展农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险;开展改善气候的实验,如人工增雨、消雾、减弱风暴,及降低地层缝隙的压力避免地震等实验。在上世纪中叶,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全国性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法律,启动永久性的灾害救助项目。美国陆军工程兵在修建灾害工程 (防洪堤、水坝和防洪墙)的同时,还为大型人工养滩项目提供资金资助、为沿海地区建立风浪侵袭模型,监督跨洲飓风疏散计划的实施,(受洪水影响)湿地使用许可管理等。保险公司如联邦保险管理局,与当地政府共同监督洪区和高风险沿海地区的制图和管理,通过各种政策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帮助受灾人员恢复工作生活,推动在有严重洪水威胁地区的长期居民搬迁工作

  大后方
  你不必远离文明世界去寻找生存环境。自然灾害、骚乱、军事行动将切断所有日常的服务和食物供应。在它们重新恢复之前,你只有依靠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技巧安排生活。

  失去电力供应、暖气输送、热水、照明、空调和制冷设备,一切都将停止。如果灾难
  不是全球性的,使用电池的广播与电视将偶尔提供一些世界其他地方的消息。但就别奢望邮递、电话和报纸了。当输水管道停止工作时,水龙头不能供水,厕所也不能使用。

  在乡村还可以利用自然资源,但在大城市,商店食品架上将空空如也——卖掉或被抢劫一空;一旦私人储备耗尽,公园和花园里的植物皮会被剥光。人们不得不进入乡村劫掠以求生存。乡村居民有较多的菜地和广阔的空间来获取食物,那些远离喧嚣的市中心的人更易于有自己的食品储备,因为他们本不依赖商店。

  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些食物储备。应该进行定量配给,并尽力寻找食品来补充。

  8、1 食品储备储备食品是一种好习惯,特别是如果你住在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这种地方食物供给会变得完全断绝。如果你在储备室存有一年的食品,使用后再予以补充,你不仅仅将靠此度过最糟糕的情况幸存下来,而且也能熬过数年的涨价风潮。

  储备不一定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可以逐渐增加。利用超市的特别供应,额外添一斤或一袋,储备起来。食品要储放在阴凉、干燥、避光之处,并且不要接触地面——潮湿和高温都会使食品产生细菌和发霉。如果放在地面,昆虫和啮齿动物将取而用之。确保所有容器都能防虫和防啮齿动物。

  切记:转动罐头盒,以防食物沉淀和离析。用不褪色的防水笔在每个罐头盒或袋子上标注出食品种类和储备期。顺序使用——最先储藏的就先用,储备方法要得当,如果标签脱落,你应该仍能记住其内容。

  对食物的选择依赖于个人的口味,但易做的简单食品(咸牛肉优于牛肉筋和牛肉团子)将保存得更好,能有更大范围的用途。保存小麦比面粉更好,小麦较之面粉不易受潮,很少受到光、昆虫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在金字塔中发现的小麦虽已历经数千年,却依然保存完好。但小麦必须研磨成粉才能食用,所以手边应有小的研磨机具。

  封口保存

  口上有螺纹的无腐蚀性的罐子储存食物最理想。塑料容器(有合适的密闭的盖子)也能使用。不要装得过满,以免把容器弄坏,或者使盖子封得不好。用粘性胶布封好盖子,使用后要重新封口。但记住,一旦打开了盖子,食物就将开始变质。

  推荐食品及食物保存期限

  小麦:无限期,在15℃以下。 燕麦:无限期

  奶粉:2年 蛋粉:2年

  蜂蜜:无限期罐装食品:3-5年(按时更新)

  盐:如绝对干燥,无限期。熟油:2年(按时更新)

  定量供应

  利用各样的菜单可以完成日常定额供应——既有干冻也有脱水食品。这些食品比罐装食品重量较轻,占有空间更少。干冻食品是最好的,味道及内部组织都保存很好。脱水食品失去的矿物质在冷冻食品中也得以保存,尽管食用时需用水才能得到很好恢复。在极端条件下,可以干嚼食用。

  维生素

  购买复合维生素药片是值得的,身体中储备的大多数维生素可以维持人体一个月之所需。之后如果没有得到重新补充,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人体内储备的维生素很快就会消耗光。维生素B家族(以及矿物质、钙、锌)会首先失去。维生素药片不可以无限期保存——检查一下其产品说明。

  其他食物

  干水果和坚果营养丰富,易于保存,如各种葡萄干只需保持干燥,带壳的坚果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袋装盐腌干坚果,如花生果,巴西胡桃和胡桃,营养都很高。

  土豆粉能很好地填饱肚皮,许多做法都可使其美味可口。

  褐米比长谷类的白色米有更多的营养,白米在煮沸后会失去所有的精华。

  储存地点

  储藏地温度越低,储藏物就能保存得更好——地下室是理想的,但由于潮湿又会引发许多问题,所以所有储备物都应远离地面,并且要定期检查。如果外面的光线能射进地下室,把东西盖上。最好在避光条件下储藏物品。

  用阁楼储备东西也可以——储备物并非每天都需取用。然而,夏天阁楼会变得很热,而且上去也很困难——尤其当梯子是爬上阁楼的仅有手段时——这样又会使翻转大批量的储备物变得很不方便。在大多数灾害中,屋顶也较易受影响。某一地区如可能遭飓风袭击,在阁楼上放东西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易发生洪水灾害的地区,地下室则同样危险。楼梯下面也可提供庇护,尽管空间可能狭窄了点。所选地点应该最便于取用物品(不仅包括食物,而且包括药品、消毒物品、洗涤剂和水),如果将东西分放几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储备品,你就应该好好做准备。

  增加你的储备

  牙膏和肥皂 消毒剂和漂白粉 洗衣粉

  日常药品:治痢疾、胃不舒服、过敏的药,普通止痛药

  绑带和衣物

  8、2 优先考虑事项

  除非彻底被毁坏,或者此地已成危险地带,遣散势在必行,家中就是不错的避难所。应该修缮遭到破坏的建筑,防止其进一步受到风暴的侵蚀。尽可能采取永久性的修缮措施。

  水供应很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即便在洪涝灾害中,饮用水也是短缺的。如果事先得到警告,在屋内及时储备了一些东西,那么就幸运多了。

  烧火取暖问题不大,因为在房子内和其四周会有可燃性材料,污染是最大的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

  8、2、1 水

  尽管一个四口之家每周用水量相当大,但其中仅一小部分是用来饮用的——每人每天平均需要2升水。如果事先接到警报,装满所有的可用来盛水的容器。一个浴缸能盛几加仑水,堵住溢流口来增加容积,使用垃圾箱、水桶、锅——甚至坚韧的聚乙烯口袋,如果仅装一半水的话,把带口扎牢。

  把水储存在暗处,如果受光线照射,水中会生水藻,水体积大且重,不要把它储放在阁楼上,否则可能压塌阁楼地板。

  即使事前没有得到警报,也要在储水池、暖气管道、水箱甚至养鱼缸中存储一些水,厕所的储水箱里也可以储存少量水——不要让水流走。房外的游泳池、水桶或池塘——甚至汽车水箱中的水都应利用,供暖中心的水通常都经过脱氧处理,汽车水箱里的水可能放有防冻剂,所有取自这些地方的水最好仅用于清洁目的。如不得不用来饮用,要先把它们煮沸,然后用干净的布吸聚蒸气、拧出水,然后把水重新煮沸(或参见“必需物品”)

  白开水喝起来没什么味道,蒸馏水则更加平淡无味。让水有滋味是容易的,可添加氧气进去:只需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里,重复几次。当水煮沸时,在容器底放一小片木炭也有助于增加滋味。

  过滤与消毒

  饮用之前,水需要经过过滤和消毒。如果没有烧开水实施消毒措施的条件,就用化学物品消毒。

  过滤:将水放在容器里一段时间,让杂物沉淀下来,然后将其吸到过滤器里过滤。可用尼龙长统袜来制作过滤器(或用别的多孔材料),袜里装上沙子(放底部)、木炭和苔藓(放上部)。

  消毒:每升水加入两滴家用漂白粉,或者每升加入3滴2%浓度的碘酒。

  浑浊的水:漂白粉或碘酒的用量加一倍。

  大量的水:每升加1/2茶匙漂白粉。

  用水煮食

  用水煮食物时,水沸腾的时间至少要持续8分钟。但煮的时间不太长的水可被用来加热罐头食品,如果食品没有直接接触到水的话。

  将罐头直立在水中。要在罐头顶部打一个小洞,以免爆炸,并且要用一小布条堵住洞口,以免水进入。

  或者,把水煮开。将热水从火上移开,在水里放进一未开洞的罐头。采取这种加热方法需要花更长时间。

  水的收集

  收集所有可能得到的雨水。将下水管道的下部折断,使水流到一个容器中,例如垃圾箱,即使雨水纯净,水槽也可能污染它——所以要消毒。

  将油布或塑料薄膜用棍棒撑开,当作收集雨水的容器,在下雨的间隙要进行漂洗,减少污染。

  挖一个坑,将塑料薄膜铺在坑底,或用混凝土造一水池,上部要覆盖好,防止水分蒸发和杂物落下。

  如当地水位高,你可以往地下挖掘寻找水——你继承的财产中可能有一口井,这口井也许能被重新开启使用。

  利用日光蒸馏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参见“必需品”)是获得水的另一途径。

  水的保存

  不要把水浪费在洗衣服上。不要将用过的水倒掉,水经沉淀后可重新使用。

  准备食物前洗手很重要,身体的其余部位可以等到下雨时再洗,身体会分泌油脂,只要毛孔张开,就不会影响健康,不久你就会习惯这种难闻的气味,并且在如此充满危机的条件下社交场合也相当少。如果几乎没有淋浴条件和淋浴间隔时间很长,可用湿布擦洗身体——晚上将布放在草坪上或灌木上吸够露水供擦洗用,这样可以不消耗你的储备水源。

  必须优先让伤员洗澡,其所有衣物都应定期煮烫消毒。

  8、2、2 火

  火带来温暖和舒适,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但其最重要的用途是烧水和保存食物。有燃料可使用时,必须优先考虑后者。被阻塞壁炉要重新修缮清理,同时也要检查烟囱中是否有杂物,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烟囱失火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并将因此危及房屋。

  清理烟囱

  将一根冬青属灌木或类似的灌木系在长绳上,从屋顶把绳子放进烟囱(用一石头绑在底部,确保其下落),落下的灌木就可清理烟囱。

  简易壁炉

  如果没有壁炉,金属容器、金属垃圾箱和供暖中心的水箱都可用来生火。也可直接在平坦的混凝土地面上生火。如果你有烧烤台的话,要好好利用。

  在屋内生火时,绝不要扔下火不管。如果没有人守在旁边照看的话,甚至烧得很好的壁炉在晚上也会熄灭。

  燃料

  开始时可使用家具、树木、灌木、豆秆秸、秋千、梯子和工具柄,当这些烧完,地毯、窗帘和垫子也可用作燃料。纸板、书籍和报纸也拥有令人惊奇的热量,各种机车燃料也可用来点火。火还可以供人取暖、照明。

  警告:许多现代织物和家具,特别是PVC聚氯乙烯和大块泡沫家具,燃烧时会散发出有毒气体。如果燃烧此类物品,壁炉应放置在花园里,如不得不在屋内使用,则把它放在打开的窗户附近。当你要靠近火炉照看它和侍弄在上面加热的东西时,用湿布把脸遮起来。

  8、2、3 食物□清点屋内所有食物,立即实行定额供应。

  □首先食用易腐烂变质的食物,多脂肪的食物会最先变质,罐装食物最后变质。

  □记住:一旦停电,冰箱、冷藏柜将停止工作——但是,只要你尽量少开冰箱或冷藏柜的门,并且每次开门的时间尽可能地短,那么冷藏功能将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牛奶煮沸后能保存更长时间。

  □把鸡蛋煮熟,或在上面抹一层脂肪(一种保存新鲜鸡蛋的传统方法),仅将其浸入即可。

  □肉煮熟。首先煮熟猪肉(其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羊肉,再其次是牛肉(最好保存的食物)。

  □食物一旦被煮熟,让其冷却下来,不要重新加热,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

  □每次只能烧制一点食物,其余部分放在冰箱或冷藏柜里——当它们仍可以发挥制冷作用时。

  取自花园的食物

  四个花瓣的蔬菜,包括所有的白菜,从常生在墙上的黄色草花到洋白菜均可食用。蜀葵尽管味道不好,却富含营养。蚯蚓、鼻涕虫、蜗牛也可食用。不要吃球茎植物,如黄水仙、郁金香属和乌头属植物,这些都是有毒的。

  更远的野外

  到园林和野外寻找别的植物,也可通过狩猎和布置机关捕捉野生动物,这样做会丰富你的食谱。如果在罗网上放上诱饵(参见“用陷阱和罗网捉到的食物”),那么城市中的鸟类——特别是鸽子和鸥椋鸟就会常出现在餐桌上。

  近家处

  留心房屋附近的植物——其中一些有毒,特别是花叶万年青和喜林芋属植物——尽管可以食用。

  如果食物短缺,不能与宠物共享,你不要太客气。如果养鱼缸里的水必须拿来饮用,不要把鱼浪费掉。事实上,即使你不需要水,鱼也是唾手可得的食物。能放进锅里煮吃的其次是猫。一旦褪了毛,你很难把它与野兔区分开。沙鼠、田鼠、兔子、虎皮鹦鹉等全可以作为充饥的食物,如果狗不是特别好的猎手,也可杀而食之。

  保存食物

  保存食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熏制,盐腌和制作泡菜及酸辣调味品(参见“食物”一章的“食物保存”)

  当冰箱不起作用时,移走压缩机,在冰箱底部割开一个洞,将冰箱放在石头或砖块上,可在下面生火,当作熏房用。

  8、2、4 庇护所最优先考虑的应是有完好的屋顶而且坚固的建筑物。清理所有废弃杂物,确保没有什么东西会忽然坍塌下来或从天而降引起伤害,从其他建筑物中取一些石板、瓦片和砖块来用,至少要确保一座建筑完好无损。

  天气寒冷时

  呆在房里以保存体力,选一间朝南的房间(如果你居住在北半球),最好在底层,封住所有的通风口,不要随意开门。如果在房子里生火取暖,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免引起窒息或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衣服穿暖和些有助于节省燃料。房子里人越多,温度就越高。多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天气炎热时

  利用楼上的房间并加以拓展,楼下顺风向的窗要打开,楼上背风面的窗户全部打开。打开所有的门,凉爽的微风可吹过房间。白天休息,所有必要的工作留到晚上做。

  搬家

  如果房子无法修复,或有别的压力迫使你离开,要带上重要的必需品——食物、毛毯、工具、药品、盛水的容器和建筑庇护所的合适材料——如果它们不容易找到,使用儿童车或商场手推车作运载工具。你可以找一处空房或其他建筑,要么准备在别处搭一帐篷。

  8、2、5 卫 生

  灾害发生后,卫生非常重要。露天阴沟、受污染的水和堆聚的垃圾都会引起和传播疾病,由老鼠、跳蚤和别的昆虫携带的病菌会迅速繁殖。要仔细小心清理所有废弃物,所有前面讲过的程序步骤仍旧适用。

  排泄物

  尿液是无毒的,但大量积累一处则会散发异味,招引苍蝇。

  建一个厕所(见“露营与帐篷”章之“组建营地”),离屋要远到闻不到异味,但又要近到便于“应急”。底部带有孔的盒子能被用作便桶。用后,如果有水,清洗一下可代替手纸。便后要把手彻底洗干净。

  在便桶上安一盖子,在底部周围堆上土,这样可阻止异味外溢,也可把苍蝇拒之桶外。

  用铲子移走所有粪便,避免用手接触。

  动物

  动物携带的疾病能传染给人类,如果你处理动物的肉时,一定不要弄破自己的皮肤——或者戴上手套。即使最小的伤口也能引起感染。肉要彻底烹煮。

  厨房废弃物

  把所有能生物降解的废物堆放在庭院角落,这样会增加土壤的养分,有机物质的大量堆积处会产生大量蠕虫,这些蠕虫可以提供蛋白质。

  然而,不应在厨房里堆积废弃物。不要削去土豆皮——食物的营养价值许多都存于皮中,你曾经丢弃的包心菜的外部叶子,细切后是可以食用的。

  不能生物降解的废弃物——罐头盒和塑料制品(不能再利用的)——应当焚烧,(压)展平并埋起来,这样可以避免招来苍蝇。气温较高时,烧掉所有废弃物,将灰烬推入坑中掩埋。

  食物传染病

  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杆菌属是通过口腔传染的疾病。

  手部溃疡是导致葡萄球菌进入人体的罪魁祸首。葡萄球菌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胃部疾病、腹泻和脱水。

  梭菌肉毒杆菌是常见的可致命的芽孢杆菌,在家中制作罐装食品时,如未经高温消毒,就会产生此菌——仅在氧气隔绝时才可产生。没有令人放心的检验方法判定食物是否已受污染,所以自己保存食品时千万小心。

  传染性疾病

  灾害发生后,生活在拥挤的人群中会大大增加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讲究个人卫生——尽可能严格——能减少这一威胁。要隔离发烧的病人。

  把伤员用过的敷料和绷带密封在聚乙稀口袋里并立即烧掉,大小便要使用户外厕所。便池要经常消毒。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没有洗浴用水时可用沙子代替。不可咬手指甲——无论环境多么紧张,也不要将手指放进口中。不要挑破疖子或溃疡,把这些伤口覆盖好,经常更换、清洗内衣,但是不要占用饮用水。

  准备一些有用的草木

  草莓根部:含有除垢剂,能清洁牙齿。

  翠雀属植物种子:磨碎可用来对付隐匿在头发中的虱子。

  桦树皮:蒸馏后产生一种焦油,涂敷皮肤,缓解皮肤病。

  熏衣草:煎熬后可清洁皮肤。

  参见“天然药物”一节。

  后 记

  这些知识实用价值高,来自于我自己以及像我一样的人们一生的训练和经历的积累。但不要以为仅仅读了这本书,在逆境中求生就绰绰有余。本书向你传授了必要的技巧,但仍需你去应用和实践,同时还必须有运用这些技巧的能力。

  我在训练士兵或一般学员如何在险恶的条件中求生时,工作的一部分是确保他们的安全,而我不能为本书的读者做这一切。我只能给你们提供一些知识和建议,而不能呆在你们身边阻止你们做傻事,我既不可能论及具体情况的方方面面,也不能确保我写出的内容已被正确理解。我只知道,这本书在过去曾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我坚信将来它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些求生技巧必须得到谨慎合理的使用,因为这是你的责任——不是我的——如果你已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

  人体中蕴藏有令人惊奇的能力,能够应付艰辛的条件和挑战性的环境。在极端恶劣、几乎没有生存希望的环境中,竟有人挺过来了,这就是活生生的例证。无论男女老幼,每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这一本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经过锻炼得到发展。

  逆境求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承受力和足够的知识。假设求生技巧是一个金字塔,那么求生的愿望就是其基石,即使其所做所为完全与书本背道而驰,具有求生的欲望也足以使一部分人得以幸存。当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应付困境就相对容易,所以金字塔的上一层就是知识。知识可以增强自信心,驱除恐惧感。金字塔的第三层是训练,这并不意味着每件事随便试一下就完事了,而需要真正掌握技巧并且牢牢地记住它们。同时技巧的掌握与记忆应在训练中完成。

  金字塔的峻工还需加上你的工具包,正确的装备和储备是一般常识,但求生者不一定知道自己将面对何种情况。处境不同,你的生存机会也会大相径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求生本能,增加知识,提高训练水平,备好工具包,你就可以应付一切!
  ——摘自《生存手册》第十一章8


对于各种频发的灾难与人祸,如何做到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灾害发生后,生活在拥挤的人群中会大大增加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讲究个人卫生——尽可能严格——能减少这一威胁。要隔离发烧的病人。 把伤员用过的敷料和绷带密封在聚乙稀口袋里并立即烧掉,大小便要使用户外厕所。便池要经常消毒。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没有洗浴用水时可用沙子代替。不可咬手指甲——无论环境多么紧张...

近几年世界各地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是否与环境污染有关?
当然有关啦!地球本来是一个阴阳协条的和谐发展的星球。而人类把地下的挖上来把干净的水变成污水等,而此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人类不可控制的,比如氮氧化物从固态变化成气态从而失去控制能力。类似的还有硫,碳等元素。从而导致大气温度上升再导致气流不能按原来的规律运动就导致旱灾和涝灾。类似这样的灾难越...

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不断爆发的病毒是生物大灭绝的先兆吗?
1 在这场山火过后,澳大利亚当地的生态系统将需要很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复,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场山火还未结束,随着澳大利亚地区一场大雨的到来,又给部分地区造成了洪涝灾害,在澳大利亚山火肆虐的同时,菲律宾又爆发了火山,浓厚的火山灰让整个菲律宾地区变成了一片黑色,遮天蔽日。2 而在中国新冠病毒的...

2021年发生了哪些灾难?沙漠大水,河南暴雨,霍金预言将成真?
2021年,全球经历了多起灾难性事件,这一年似乎见证了极端天气的频发。以下是对一年中发生的一些主要灾难的回顾:1. 极端低温 北半球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遭遇了霸王级寒潮,气温骤降16摄氏度,中国广东省等地区甚至发布了低温预警。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严寒影响了整个北半球,展示了北极寒流的强大威力。2...

2021年发生了哪些灾难?沙漠大水,河南暴雨,霍金预言将成真?
2021年,全球多地经历了罕见的天灾人祸。以下是当年发生的一些主要灾难事件:1.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北半球多地遭受霸王级寒潮袭击,气温骤降。中国广东省等地区甚至发布了低温橙色至红色预警,整个北半球感受到了北极寒流的威力。2. 紧接着,从2月末至3月初,北半球多个地区又面临极端干旱问题。中国台湾省...

UFO最新真相的前 言
这个剧烈的变化过程无疑会毁灭无数地球生命。对人类文明而言,2012是真正的世界末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末日预言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数据已经给了世界充分的警示,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频发的灾难和莫名其妙的极端天候也把人们的神经逼到了焦虑的边缘。2009年好莱坞那部以2012为...

秦淮足流荡吴越多劫夺是什么意思
秦淮足流荡,吴越多劫夺的意思是秦淮之地的人多流离失所,吴楚之地的人由于各种灾难导致的掠夺性事件会频发。秦淮河大部分在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区性河流,历史上,其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是中国...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 、洪涝 洪涝是由屡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 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民无一列外的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 ...
原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经受了一次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旱、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灾难考验中国,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紧急应战,风雨同舟,以惊人的勇气...

我国曾遭受过哪些自然灾灾害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比较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强烈地震,例如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造成的损失更难以估量。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

西夏区19615018535: 面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灾难和困难,你会怎么做? -
岑狡速莱: 一,自然界中的灾难.1.预防.这个预防指的不是预防灾难的能力,那是其他专属部门的事情.这里说的预防指的是你要做好计划,也就是灾难发生后,你能为自己做到的最大保障.例如:地震.地震前你是无法预知的.但是你可以先为自己...

西夏区19615018535: 面对天灾人祸,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应该怎么做 -
岑狡速莱: 人很渺小而脆弱,会遇到许许多多挫折.也可能会遇到一些灾难.在灾难面前,往往会措手不及,会遭到沉重的打击,让我们失去亲人,或者失去健康,或者失去金钱,或者失去光明,或者失去声音,或者行走的自由.不管失去了什么,只要人...

西夏区19615018535: 对于人为灾害,我们能做什么 -
岑狡速莱: 我们应该节约使用能源,工厂的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每个人都要有环保意识,大家搞好环保,减少对地球资源的开凿,每个人都有义务搞好植树造林,有车的,减少排放,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山上不偷种植作物等等

西夏区19615018535: 在面对灾难时(人为和自然),怎样做到绝对冷静和镇定? -
岑狡速莱: 在面对突然来临的灾难时,人往往很难做到绝对的冷静和镇定,只是有的人会把惊慌掩藏起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从容不迫,这样的人一般胆大心细,曾有过非常的经历和考验,因此在灾难到来时不会惊慌失措,显得异常冷静

西夏区19615018535: 当灾难降临时,我们将如何应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岑狡速莱: 1、自救,(自然灾害、事件、事故) 2、救人,(自然灾害、事件、事故) 3、抗争,向好的方面努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突然变故、疾病、意外) 4、忍耐与承受(不可抗拒的:疾病、意外、天灾) 5、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痛苦,转移给...

西夏区19615018535: 面对灾难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
岑狡速莱: 防灾逃生的技能: 如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向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

西夏区19615018535: 面对现在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 -
岑狡速莱: 更加低碳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节约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能节约的坚决节约,绝不发生浪费现象的行为,保护好身边的生活环境,对不节约及浪费行为作斗争,为节能减排作出应有的贡献,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使自然灾害少点再少点点吧!

西夏区19615018535: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
岑狡速莱: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西夏区19615018535: 你如何看待灾难的发生?在灾难面前个人如何做到镇定自若? -
岑狡速莱: 面对灾难 其实大家都是脆弱的 我的解决办法1 晕掉 (晕了就啥也不用想了,问题是……了还好说,如果不……就只能不停晕 晕多了会头疼 )2 挺过去 (其实1里晕完了我们就是用坚强面对灾难了,比你老晕舒服吧) 灾难面前其实最能让大家不感觉难受的办法 就是坚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同样 灾难的尽头永远是坚强的面对

西夏区19615018535: 如何去面对突然袭来的灾难
岑狡速莱: 坦然面对!天灾人祸,躲是躲不了的,但面对灾难,我们要坚强,勇敢的去面对,为了能更好的活着,我们要学会坚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