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老大是观察使还是行军大总管

作者&投稿:星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的行军大总管跟节度使哪个大~

他们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而已,实际上职位是一样的。
唐初,为防止武将擅权,一般以皇室成员领兵,比如李世民、李道宗等人,称元帅,削平天下后,因为李世民文治武功不错,不再让宗亲领兵。带兵的主要是异姓大臣,比如李靖、李绩,他们的职位是行军大总管,当然,武德年间也有这一职位,但是比较少。
武则天时,特别是玄宗当皇帝后,在一些经常发生战事的地区,设立了节度使,最初只管军政,后为了方便,监管民政,最后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职位一样,甚至行军大总管更高,一些亲王也任此职。但后期节度使职权更大

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
唐代官职是九品中正制。唐代的正一品如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虚衔,荣誉称号而已。
唐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综理政务(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二省地处宫内,尤为机要,故常联称。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唐初,除三省长官为当然宰相外,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同三品”是因为中书令、侍中是中书、门下正三品官,加此衔以示其与中书令、侍中享有同等权力及待遇。贞观十七年(643),李绩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号第一次出现。其后,以此衔为参政标志,虽本官品级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得为宰相。“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受此衔者,即有在中书门下处理政事的职责。史载贞观四年,戴胄以民部尚书同平章国计;八年,左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令其病稍痊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这都是此衔出现的早期记录。至高宗永淳元年(682),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成为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的头衔,其位在“同三品”之下。
  “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属差遣性质,本身并无品秩,任此职者必另兼职事官街。凡五品以上职事官经过皇帝授权即可充任,不受资历限制,这便于皇帝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同三品”一衔,高宗、武后、中宗时期使用最多,玄宗时已逐渐减少。肃宗至德二载(757)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此衔最后一次授任。“同平章事”则自永淳以后逐渐增多,至肃宗乾元元年(758)以后,成为以他官知政事者的唯一头衔。而原为当然宰相的三省长官之中,尚书仆射的相权自贞观末年即已开始削弱,到玄宗时,已完全被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中书令、侍中在安史之乱以后,经常用来加授给元勋、上将,也逐渐变成虚衔。于是唐代后期及五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宰相。此外,以节度使等而兼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的也是虚衔,被称为使相。“同平章事”虽通常自五品以上官员中选拔,但拔充此职时,多转为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这是因为中书、门下两者始终是政府枢要机构之故。
  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侵夺。北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神宗元丰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以后,除南宋孝宗时期外,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代的尚书省和元代的中书省、尚书省均置平章事,位在两省丞相下。
  《新唐书 狄仁杰传》里面写着狄仁杰曾“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将中书省改名为凤阁,门下省改名为鸾台。
“黜陟使”,唐朝官名,其职务是巡察全国各地、调查官吏的行为,以施赏罚。是钦差大臣。“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晋升。“黜陟”指官吏进退升降。从无“黜置使”一职。行军总管是代表朝廷的监军,相当于现在的政委。司令当时叫节度使或者元帅。行军总管:
官名。
(一)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及唐初也在各州设总管。边镇或大州设“大总管”,后复称都督,惟统兵出征之将帅称总管。北宋之“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府或州的兵马。辽金各总管府的马步军总管,兵马都总管或总管都兼管军民。
(二)为军事长官。隋及唐初有★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是出征时的军队主帅。宋钦宗时曾设东、西、南、北道“都总管”,分统四方勤王兵,以抗击金兵。清代的盛京(今辽宁沈阳)、吉林等处的“驻防总管”,是地方驻防长官。
(三)为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元代中央和地方设各种名目的“都总管府”或“总管府”,如管理全国工匠的“诸色人匠都总管府”,负责守护行宫及皇帝游猎事务的“尚供总管府”,都设有“达鲁花赤”及“总管”等官。清代内务府设“总管大臣”,专掌宫廷事务。又宫内的宦官首领称“总管太监”,俗称“总管”。

道分为大道小道,均为相当于现在省级的行政单位,大道的老大称为节度使,而观察使是小道的老大。
行军大总管不过是一个武职,相当于军区卫戍司令,和观察使相差了一个等级。

神断狄仁杰的狄仁杰上是行军大总管
那是电视剧的谬误


道的老大是观察使还是行军大总管
道分为大道小道,均为相当于现在省级的行政单位,大道的老大称为节度使,而观察使是小道的老大。行军大总管不过是一个武职,相当于军区卫戍司令,和观察使相差了一个等级。神断狄仁杰的狄仁杰上是行军大总管 那是电视剧的谬误

刺史大还是观察使大?
刺史大。观察使是官名。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北宋的“观察”是个什么职位?高观察的女儿为什么能在东京横着走?_百度...
1. 在北宋,"观察"是缉捕使之另一种称呼,这一职位并无实际职权,不定员额,且不常驻本州,主要作为武官升迁前的寄禄官,属于虚职。2. 因此,高观察的实际官位并不显赫,但由于其深厚的家族背景和个人关系网,使得初出茅庐的男二号等不得不听从其指示。3. 高观察的女儿能在东京肆意妄为,部分原...

观察使是什么称谓?
5. 观察使与节度使相比,通常不持有节仗,因此权力略显不足,其幕府官兵数量也相对较少。

名侦探柯南的幕后主使者是谁
对黑组织首领身份的猜测,一直集中在旧剧情人物和未出现新人物两点上。一份据说是2006年青山刚昌访谈的文章使第一种观点获得了较多支持。目前,就第一种观点,人们普遍认为黑组织首领会出自以下几个人物:阿笠博士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怀疑。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一直"没发明什么有用东西"(工藤新一语)的...

宋朝的观察和押司是什么职务都是小吏
宋于诸州置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寄禄官,实系虚衔。押司经办案牍等事,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其名为官而实为吏。在州和县衙内都有押司一职,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经受差遣的。一般一个县有8个押司。如《水浒传》中,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担任...

观察使大还是节度使大
由于观察使是采访使的改名,故唐代后期节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遇刺史位阙,节镇常遣上佐摄职,然后报请朝廷正授。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对朝廷保持...

什么是观察使?
观察使既无旌节,故地位低于节度使。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宋朝时候的军衔
观察使(正五品)、 防御使(从五品)、 团练使(从五品) 刺史(从五品) 这些武将虚衔。而事实上,这些武将虚衔,作用比阶官还大,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这些虚衔来比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阶官的一种补充。 还有人会说:我是越看越糊涂了。我们看到的是总管、都监之类和殿帅之类的官职,哪里来的这些大夫和...

平江府观察推官是什么官
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唐朝、金、元时的推官相当于现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明和清初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宋时比较麻烦,隶属三司下六部的推官没法比较,大概只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就是那种高级的秘书人员;属...

玉泉区13698082089: 唐朝的道有行政长官吗?叫什么? -
厍福咽炎: 唐朝在州级设置刺史(民政、财政)以及都督(军政)而道级则设立监察御史,但最高长官是御史,御史掌管民政、财政和法政.另外,在道级御史府以上,还有一个高级部门叫经略使,而且经略使可以掌管一切军政要务,有的地方随皇帝旨意,设立五经略使(包括岭南道),权利比一般的经略使要大.另外,特殊时候,朝廷的大臣会奉皇帝旨意,到一个道上任黜陟使、安抚使、行军大总管等,如狄仁杰就是如此,这种特殊官职,一般的官吏是无法任免,而且这些官职比道御史、经略使、五经略使、刺史、都督都大,但不是常有的.

玉泉区13698082089: 中国古代的道指的是什么啊 -
厍福咽炎: “道”在古代是作为一种行政区.“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到了隋唐时代,出兵征战经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为“某某道”,该方面军主将称“某某道行军大总管”.到唐代后期,“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

玉泉区13698082089: 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是个什么官?历史上有哪些人得到了此官职? -
厍福咽炎: 首先,这个官实在太大了.看这个称谓,应该是唐代的.内史,在唐代就是宰相.洛州牧,洛州就是当时的河南,洛州牧基本就相当于清代的直隶总督,封疆大吏里面最大的一个.葱山道行军大总管,流沙道行军大总管,唐代的行军大总管就是统兵元帅,再加两道黜置大使,这个权利可不得了,那就是两省的军政长官.后面又统领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四都护府,更不得了,唐西域半壁就算是他的了,还能便宜行事,那就是一方土皇帝了.历史上,大概也就是太宗李世民做太子的时候有过这么多加衔,这句话大概是电视里说狄仁杰的,有点夸张得过了头了.

玉泉区13698082089: 唐朝时的河北道包括哪里? -
厍福咽炎: 唐代贞观年间划分全国州郡为十道,开元年间划分为十五道,河北道居其一.宋代至道年间改道为路,划分全国为十五路,河北路仍居其一.在诗文中河北又别称河朔,河北与河朔的称谓在当时是非常通行的,而且也非常准确,确实是指黄凋以北这一地区.唐代河北道的北部包括今北京市、河北省和辽宁省大部,南部包括今河南省和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宋代河北路的北境面积缩小,但是南境仍旧包括今河南省和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在内,是名符其实的河北.

玉泉区13698082089: 有什么关于时间的名言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故事 -
厍福咽炎: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

玉泉区13698082089: 侯君集的一生 -
厍福咽炎: 侯君集(?—643.4.29),汉族,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即位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改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际有宰相之职....

玉泉区13698082089: 唐灭百济之战的介绍 -
厍福咽炎: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作战.

玉泉区13698082089: 火影忍者里面和晓的角都在一起的那个家伙是谁啊?还有谁知道晓一共多少名成员,各自擅长什么系的忍术 -
厍福咽炎: 10 大蛇丸退出之后是9个跟角都一起的是飞段成员简介[编辑本段]戒指の零――佩恩代号:零戒指位置:右手大拇指流派...

玉泉区13698082089: 求唐朝薛仁贵的真实历史? -
厍福咽炎: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

玉泉区13698082089: 唐朝时期对高丽用兵,运作程序如何 -
厍福咽炎: 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廷多次东征、先后攻占百济、高丽的战争. 唐朝初立,曾与高丽互派使者通好.武德七年(624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