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配享太庙是怎样的死后哀荣,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投稿:离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很多人都知道配享太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具体是一种什么荣耀,对后代有什么好处就不是很清楚了,今天我们就细说一下“配享太庙”这个事儿!

什么是太庙

太庙就是皇帝的宗庙,通俗一点就是皇帝供奉老祖宗的家庙,其实,太庙很早就出现了,各个朝代称呼却不一样,夏朝称为“世事”,商朝叫做“重屋”,周朝称为“明堂”,从秦汉开始就叫做“太庙”了,中国历朝历代都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太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我们就以明清时期的太庙为例,讲一讲配享太庙的无上尊荣。

太庙前殿

去过故宫的朋友一定看过太庙,这座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的长方形大殿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的,整个太庙所有宫殿占地200亩,装修极为奢华,殿外三重台基都是汉白玉石栏围绕,殿内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的是金丝榆木,天花板和四柱,都贴着赤金叶。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庙前殿已经不是永乐帝时期的原装货了,嘉靖二十年被雷击中全部焚毁,整整修了4年才恢复原样,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军入关期间,兵荒马乱的,损坏的也比较严重,但是主体结构还在,顺治帝期间才修复完成,上面挂着满汉文字对照的“太庙”二字。

太庙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有功的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着异姓功臣的神位,并不是任何皇亲国戚和肱骨大臣都可以进入太庙享受皇家香火的,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者是有大功于社稷的皇亲才能进入东殿,而有大功于社稷的异姓臣子,经过皇上的特许,死后才能进入西殿,这就叫做配享太庙。

整个清朝时期,东配殿只供奉了14个人,我们熟知的有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豪格(皇太极长子)、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对雍正称帝有大功)、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活捉林凤祥、李开芳,有大功、铁帽子王)、奕欣(道光帝第六子,铁帽子王)。

西配殿供奉了13个人,比较有名的有扬古利、费英东、额亦都(这些都是开国功臣)、鄂尔泰(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张廷玉(三朝元老,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阿桂(常年戍边,战功卓著)、福康安(封疆大吏,对西藏统一有大功,金瓶掣签制度制定者)、和琳(和珅弟弟,骁勇善战、平定苗民起义)。13个人中,1个超等公、2个一等大臣、1个内大臣、2个一等公、其余均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大学士,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

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有什么用

首先,配享太庙不是爵位,不能世袭,也不能继承,说白了就是一个荣誉,而且是比较虚的荣誉,类似于现在立功受奖,相当于部队最高级别的奖励——荣誉称号,但是部队的荣誉称号伴随着工作安置、转业费等方面的便利,配享太庙就没有与之相随的金钱奖励了,但是,享受皇家香火,绝对够你后世子孙吹牛几辈子了。

其次,配享太庙后代也没有什么“特权”,比如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他的四个儿子张若溎、张若霭、张若澄 、张若渟照样要参加科举,和全国的学子们一起PK,但是,无意中沾父亲的光应该还是有的,张廷玉的儿子,在主考官那里还是响当当的,当年张廷玉的儿子考中榜眼,吓得张廷玉赶紧跑到雍正那里自求降级。

第三,配享太庙不是铁帽子王,搞不好,还得被迁出来,比如和珅的弟弟何琳,跟着阿桂当官,跟着福康安打仗,也跟着两个人一起配享太庙,最后,哥哥和珅倒台,嘉庆就把何琳的牌位撤出太庙,把和家的祠堂也毁了,剥夺了何琳儿子丰绅宜锦的公爵职位,改袭三等轻车都尉。何琳也成为唯一一个被迁出太庙的臣子。

既然配享太庙没有真金白银的实惠,为什么还是挤破头争取呢?

物以稀为贵,大清王朝276年,那么多人,皇亲贵族、王公大臣数不胜数,才有27个人获此荣誉,这比中双色球最高奖都难多了。

对于臣子来说,配享太庙是极大的恩赐,每年四季的首月农历初一,太庙里面所有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皇帝要亲自来进行拜祭,这叫享祭。遇到国家大事,比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的时候,皇帝都要到太庙的寝殿拜祭,这叫告祭。最重要的祭祀是在每年除夕的前一天,要进行最大规模的祭祀,这叫袷祭。

在封建时代,讲究三纲五常,大臣任何时候都要跪拜君王,但是如果配享太庙,这就颠倒过来了,皇帝要拜大臣,对于跪拜了一辈子皇上的大臣来说,这是多大的荣誉呀,估计高兴地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所以,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过程好像唐僧取经一样的困难,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张廷玉先后给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当大秘,他的名气比创造出“六尺巷”的老爹、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还有名,张廷玉思维敏捷,雍正话音刚落,张廷玉就能拟出圣旨,而且非常符合雍正的意思,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达到了汉族大臣所能提升的最高位置,是整个清代做秘书做的最成功的一个。有一次,雍正突然要赏赐张廷玉两万两银子,动情的的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领赐勿谦。”意思是说,你是大臣中第一个卖力的人,就不要客气了。

雍正十三年,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允禄、鄂尔泰同为顾命大臣,遗诏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继续重用张廷玉,但是77岁的张廷玉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提出告老还乡,乾隆说,你是三朝元老,将来要配享太庙,怎么能归老田园呢?

张廷玉一心想退休,乾隆就不高兴了。

后来孝贤皇后去世,张廷玉因为安排不当被罚俸一年,打破了他47年不受罚的历史,让他惶恐不安,老的更快了,满脸老年斑,走路颤颤巍巍的。

乾隆帝动了恻隐之心,特批他退休。

但是他担心别人告黑状,到最后被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就求乾隆帝给一个保证。

乾隆帝虽然很不爽,但念在往日的贡献和老爹的面子上,就发了一道保证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诏书。

张廷玉很开心,乾隆帝很窝火。

按规矩,这种破格施恩,张廷玉第二天要亲自进宫谢恩呢,但是张廷玉年岁太大了,行动不便,就让儿子张若澄代替他去谢恩了。

乾隆帝第二天等着张廷玉谢恩呢,结果等来的是张廷玉的儿子,龙颜大怒,命令廷玉的门生军机大臣张汪由敦写圣旨让张廷玉亲自进宫谢恩,汪由敦赶紧派人通知张廷玉做好准备。

谁知道弄巧成拙,圣旨第二天才能到张家,张廷玉天不亮就进宫请罪去了,很明显,有人泄露了朝廷机密,张廷玉也是老糊涂了。

张廷玉被''著削去伯爵,以示惩罚'',取消配享太庙资格,回家养老,汪由敦革职查办。

一辈子的付出结果付诸东流,临走时,大臣们都不敢送行。

没多久,张廷玉的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因贪污被抓,乾隆帝顺便把三代皇帝赐给张廷玉的赏赐品全部收回。

所幸张廷玉一生清廉,抄家时没有发现别的可疑物品,但是,张家深受打击,名誉扫地。

回家五年后,张廷玉83岁的时候去世了,消息传来,乾隆念在张廷玉一生鞠躬尽瘁,为大清服务五十多年,又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由此可见,配享太庙对一个大臣来说有多么重要,尤其是汉臣,这一荣誉更加难得,张廷玉用五十多年的心血才得到这一赏赐,还差一点失之交臂,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见,汉臣在清廷中的地位之低,最后,乾隆帝恢复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固然是雍正的遗诏,君臣之间的感情,更多的考虑应该是笼络汉臣的心。




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太庙是皇帝的祠堂,里面放着君王祖先的灵牌,只有极少数有功功率于江山社稷的大臣才能在去世后进到太庙,接纳君王后人的拜谒敬奉。最开始太庙就是敬奉皇上祖先及中国历代皇帝的区域。之后王后、列侯、元勋的牌位在皇帝的准许下也能被敬奉在太庙,称之为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

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特殊荣誉?有几个人享受了太庙?
以臣子的身份接受后代皇室宗亲的供奉,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而历史上配享太庙的臣子寥寥无几。清朝276年的历史当中,配享太庙的朝臣只有27人,其中有14人都是满清亲王,真正的朝臣只有13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3位臣子当中,12位都是出身于满族,只有张廷玉是唯一的汉人。而张廷玉一生侍奉了三代...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狄仁杰,张说,郭子仪等等。宋朝:赵普,曹彬,潘美,韩琦,吕夷简,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等。明朝:徐达,李文忠,常遇春,汤和,沐英,姚广孝,刘伯温,张玉等等。清朝:允祥,多尔衮,豪格,张廷玉,僧格林沁,奕欣,阿桂,福康安,傅恒等等。可以从各个朝代的人数,就知道配享太庙是多么的难得。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臣子(非宗室)的有13人:满人12人,其中包括和琳因为他哥和珅的原因,还被撤出太庙;汉人只有一个,他就是张廷玉!物以稀为贵,更何况配享太庙,还会接受历代皇帝祭祖时还祭拜配享太庙的大臣呢?这待遇比中彩票难太多了,是作为臣子,尤其是汉人臣子最大的哀荣,没有之一。张廷玉是清朝汉人官二代...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配享太庙的意思
配享太庙,是古代中国对有卓越功勋的大臣的一种特殊待遇,旨在表彰其对国家的贡献和崇高地位。这种荣誉并非轻易授予,而是由皇帝亲自批准,将其神位供奉在太庙之中,享受极其崇高的规格。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这种荣誉比生命还要珍贵,象征着对大臣才能的肯定,是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极高认可。太庙的历史可以追溯...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配享太庙”
太庙最初是专为祭祀皇帝的先祖和历代君王设立的场所,但后来根据皇帝的恩准,皇后、宗室成员和功勋卓著的臣子也得以在死后享此殊荣,即所谓的“配享太庙”。太庙作为皇家家族的专属祭祀地,只有皇帝直系的先辈才有资格入选。一般的皇亲国戚如非近亲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者,无法获得此待遇。对于功臣而言,...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压根就数不清楚,怎么也得几百万人。可是这帮人中只有13个人,可以配享太庙,这份殊荣又是多么高贵的呢?所以说人数决定了臣子们是否要为配享太庙而努力。就算你是一代名臣,有显著的功绩,那你也未必能够配像太庙。比如说曾国藩,他挽救了满清王朝,消灭了占据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可是他没有资格配享...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配享太庙的都是谁(清朝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贠香消银: 1、殿分两堂,东边供奉宗室和诸侯王,西边供奉功臣;朝臣和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经皇帝允许,死后可以享受太庙待遇.死后,这些朝臣将随郡王的礼物下葬.2、祠堂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祠堂,“宗,尊也;庙,相貌也,祖先的相貌是在哪里”,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叫唐明;在夏朝,它被称为“石室”,在商朝,它被称为“崇武”,在周朝,它被称为“唐明”.3、最早的祠堂只是供奉皇帝祖先的地方,皇后和英雄的神祗也可以供奉在祠堂里.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亲王死后配享太庙是怎么一回事? -
贠香消银: 太庙,是指古代皇帝的宗庙,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性质跟祠堂差不多.“配享太庙”,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非常高的奖励——死后能把牌位放到太庙里,和皇上的列祖列宗一块,享受后世皇帝的供奉.

望花区17254045652: 配享太庙是什么待遇?
贠香消银: 太庙是皇室的家庙,只有皇亲才能被供奉,再有就是被皇帝特批的人.皇亲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经皇帝允许,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庙...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高官死后配享太庙是什么 -
贠香消银: 简单说,太庙就是供奉已故皇家祖先的皇家祠堂,就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家庙,在封建统治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清朝并非所有高官都可以配享太庙,而是功臣可以配享太庙,意思就是皇帝特批将有功之臣的牌位摆进西配殿,从此每年皇家祭祀的时候,该功臣的牌位也会享有祭礼.“配享太庙”在任何朝代都是臣子的最高荣耀. 清代有功的亲王、满臣配享太庙的很多,其中只有一个张廷玉是汉人.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贠香消银: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有“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称作“明堂”.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帝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经皇帝允许,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望花区17254045652: 配享太庙有什么好的 -
贠香消银: 太庙是皇帝的家庙,主要是供奉皇帝自己的祖先.另外一些有功于社稷的皇室成员和大臣也能配享太庙,不过是极少数的.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配享太庙是极大的恩赐.皇帝都会祭祀你,这是想都不敢想的.配享太庙没有实际的利益好处,古人尤其是封建臣子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这比生命都重要.

望花区17254045652: 古时一般配享太庙的人 -
贠香消银: 配享太庙 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东殿供 武功郡王礼敦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 礼烈亲王代善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睿忠亲王多尔衮 豫通亲王多铎 肃武亲王豪格 克勤郡王岳托 怡贤亲...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有哪些人配享太庙?什么是太庙?
贠香消银: 清朝太庙分配享殿分东西两殿,东供奉宗室、外藩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具体说东殿供: 武功郡王礼敦 慧哲郡王额尔衮 宣献郡王界堪 通达郡王雅尔噶齐 礼烈亲王代善 睿忠亲王多尔衮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豫通亲王多铎 肃武亲王豪格 克勤郡...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代的太庙里都供奉着哪些人? -
贠香消银: 清朝太庙供奉了十三个大臣分别是:舒穆禄·扬古利、费英东、钮祜禄·额亦都、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乌雅·兆惠、富察·傅恒、章佳·阿桂、福康安.

望花区17254045652: 清朝贵族封爵的等级及世袭罔替的王爵?
贠香消银: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