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如何划定战后势力范围的?实际形成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请历史专家来解答。

作者&投稿:嵇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后的世界格局事实上就是美苏依据势力划分势力范围”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应该是对的。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建立。东欧,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苏联的笼罩之下。西欧日本等则属于美国的应声虫。

苏、美、英三国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敦·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娅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将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怎样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次坦会议上确定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二战后,遏制共产主义的叫嚷喧嚣起来,美国充当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对苏联推行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它是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标志;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标志。

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终为美苏争霸所取代 。

美苏争霸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苏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尼克松调整对外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苏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雅尔塔体系风云变幻四、五十年,美国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随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欧各国,他们要求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同时东欧国家也在反对苏联的控制,并积极谋求同西方发展关系,两极格局的前景有会如何?

70年代,美欧日经济三足鼎立,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动摇;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异军突起,这都成为多极化的一极,两极格局演变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其不同之处:一、没有新的世界大战;二、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

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 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消极作用:

(1) 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 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1)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

(2) 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 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 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我来帮你回答吧,本人精通冷战史,不喜欢照抄网络,喜欢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传统历史学派,修正历史学派和后现代学派的各种观点来解释美苏冷战问题,希望您能尊重我的劳动

美苏在战后试图划分势力范围(sphere of influence)来避免冲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由于复杂的原因而导致了冷战

在二战末期,美苏英三次领导人会晤---德黑兰,雅尔塔和波斯坦,探讨了势力划分的问题
另外还得算上1944年斯大林和丘吉尔达成的百分比协定,具体的内容,直到1945年的波斯坦会议才逐渐完善

具体来讲,俄国的势力范围拥有东欧,不过南斯拉夫应该同时受俄国,英国影响,希腊,土耳其归属英美势力、
中欧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属于双方势力交错地区---均由大国分管(后来奥地利实现中立化)

在亚洲,苏联在关外的中国地区占据“优势”---但是必须保持美军不登陆中国大陆的默契
日本应当由多国占领

首先,波斯坦会议上,斯大林承诺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搞选举,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进行公平的选举。这一点引起了美苏在东欧及巴尔干问题上产生一些列冲突。但是斯大林在1944年和丘吉尔曾经搞过一个百分比协定,他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该协议---即东欧属于苏联势力范围

然而战后苏联违背了1943年的协议,没有从伊朗及时撤军,反而试图强迫伊朗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引发英美的不满。

而苏联对希腊游击队的影响---违反了1944年的百分比协定(该协定斯大林承认英国在希腊的优势地位)使丘吉尔感觉大英帝国无力维持巴尔干利益,希望将美国引入---于是他去杜鲁门的家乡做演讲---铁幕演说----导致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巨额援助(4亿美元)来预防极权主义威胁(没有明确指出是苏联)

美国其后于1948年通过马歇尔计划---受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政变的刺激,对西欧提供经济援助,销售美国产品,防止苏联渗透欧洲西部

苏联本也被邀请参加该计划,但是被要求提供经济数据,遭到拒绝。斯大林随即建立东欧的经济互助会(COMECON)和工人情报局来反制美国。

而且对苏联看来,东欧的控制涉及苏联的安全问题,苏联在遭到德国两次入侵后急需缓冲带
而美苏冲突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德国问题,尽管波斯坦会议通过分割德国成为四个占领区。但是斯大林本身想让德国中立化(就像奥地利),因为西方国家占领德国的工业区部分。但是与美国产生了冲突,斯大林制造柏林危机,通过空中封锁希望促使美国妥协,以失败告终。随后,美国直接建立西德政府,而斯大林扶持东德来回应---导致1949年北约建立

而在亚洲,美军登陆中国导致双方互信消失,苏联开始公开支持毛主席在东北的扩军,另外美国也没有邀请苏联一同占领日本

北约建立之后直接在朝鲜半岛投入实战,体现出美国的遏制战略(由坎南于' 长电"中首次提出)。双方直接开始进行代理人战争。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欧洲彻底分裂成两大武装集团---冷战爆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势力范围大体上没有变化

到1955年,同1945年双方策划的势力范围来比较,有如下区别

首先,中欧的隔离带,没有完全形成--南斯拉夫和奥地利成功中立化,但是德国问题没有解决
亚洲,日本没有共同占领,苏联影响下的毛主席控制了整个中国大陆---越南的中立化也失败了---导致美国开始介入越南(这个问题更复杂,我这里不想多讲)

而美国在西欧和南北美的势力范围大体上没有动摇---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开始削弱,苏联主导的捷克武器换棉花计划---成功的使得埃及倒向苏联势力范围---为日后美苏在中东的角逐拉开序幕

总结来看,隔离带的建设很不成功---原因在于当地的领袖(例如铁托,金日成等人,不好被大国控制)
另外,英国的势力范围开始萎缩---苏联和美国开始填充这个空洞

我在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冷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

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

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

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

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
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
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
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冷战更深层次的影响,我有两篇原创文章, 您可以参考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维京继承人胡侃帝国之命运
http://hi.baidu.com/%E7%BB%B4%E4%BA%AC%E7%BB%A7%E6%89%BF%E4%BA%BA/blog/item/059b1bdfd652d21462279819.html

(原创超长篇 文明的危机----简述世界新秩序(上)和(下)
http://hi.baidu.com/%CE%AC%BE%A9%BC%CC%B3%D0%C8%CB/blog/item/1d75df620f524ed5e6113a43.html

http://hi.baidu.com/%CE%AC%BE%A9%BC%CC%B3%D0%C8%CB/blog/item/2b8600554d7e40ccb645ae4c.html

以上是我自己打的完全原创,希望您能给分
历史方面,尤其冷战,19世纪历史,数学,天文学您均可问我,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人建了 以史为镜 这一历史知道团,希望您以后能多多支持我团,有历史方面的疑问可以来咨
询(我团虽新建,高人却不少)
另外,有数学,物理,天文学的问题均可向在下咨询,谢谢

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随便讲讲吧。按照我的理解,二战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老大就是美国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里还有中国、朝鲜、古巴、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等等,但是这些国家不一定就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了,只能讲偏向苏联,其实还有印度等其他国家,但是印度后来倒向美国了。而美国则和西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组成一个势力范围,还控制着一些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有的在非洲,有的是大洋上的一些岛国等等。世界格局的变化又是出人意料的,但是总是不会超出利益的控制,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一超多极的成型使得所谓的势力范围重新显得扑朔迷离了。

呵呵,历史书上明白


美苏如何划定战后势力范围的?实际形成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请历史专家来解...
北约建立之后直接在朝鲜半岛投入实战,体现出美国的遏制战略(由坎南于' 长电"中首次提出)。双方直接开始进行代理人战争。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欧洲彻底分裂成两大武装集团---冷战爆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势力范围大体上没有变化 到1955年,同1945年双方策划的势力范围来比较,有如下区别 首...

「大国博弈」雅尔塔会议中,英美苏三巨头是如何安排战后秩序的呢?
他不想牺牲美国士兵的生命来为大英帝国换取利益。而丘吉尔还在盘算维护英国在东欧的势力,做它庞大的殖民帝国梦,这与他建立联合国的初衷是矛盾的。所以他根本不想与英国联合来对付苏联,更不想给斯大林留下这样的印象。

“战后的世界格局事实上就是美苏依据势力划分势力范围”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应该是对的。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建立。东欧,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苏联的笼罩之下。西欧日本等则属于美国的应声虫。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
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问题,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了谅解和协议。其实质是由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反映了二战期间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

简述战后初期的美苏关系
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

哪次会议决定了欧洲列强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宣言指出苏美英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苏、美、英《关于伊朗的宣言》。宣言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

铁幕书籍:苏联如何强加极权于战后东欧?
来自双日出版社的Anne Applebaum,以其深厚的历史洞察力,推出了新作。这部作品延续了她十年前对苏联战俘集中营系统深入剖析的脚步,如今,她将焦点转向二战后苏联如何在东欧地区推行极权主义统治。那个时期,饱受战争创伤的东欧国家,被强制离开家园,政府对任何活动都保持着深深的猜疑。评论家赞誉此书为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演变的脉络如何?
1.两大阵营的对抗与分化瓦解。1947年3月,美国政府抛出杜鲁门主义,正式揭开战后美苏冷战序幕,接着,又宣布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将一批西方国家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发生的重大事件是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至40年代末50年代...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怎样的政治格局
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而苏联在战后初期的战略总目标也是确保头等大国地位和势力范围,并且发展壮大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进世界革命.其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

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会后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瓜分了战后远东势力范围。对苏联: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

江北区15110136466: 雅尔塔会议后世界格局是什么
米辉柴黄: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主要战胜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江北区15110136466: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①是美苏实力势均力敌的产物 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③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
米辉柴黄:[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江北区15110136466: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演变 -
米辉柴黄:演变历程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划分了新的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1949年北约成立和1955年华约成立...

江北区15110136466: 二战之后雅尔塔体制的制定有何意义?实质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
米辉柴黄: 实质和意义:美苏划分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表明美苏两国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丧失了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为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打下了基础.内容: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谅解协议.影响:1.两大阵营的对峙,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2.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 3.两极格局的终结,经过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华约解散,于1991年12月宣布终结 4.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江北区1511013646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
米辉柴黄: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或粉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所谓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结束就是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江北区15110136466: 二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米辉柴黄: 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过程和规律的把握.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

江北区15110136466: “战后的世界格局事实上就是美苏依据势力划分势力范围”这句话对吗?就是二战.可是我们的历史老师说是错的.她说“势力范围”四个字,去和英国当年在... -
米辉柴黄:[答案] 这句话应该是对的.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建立.东欧,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苏联的笼罩之下.西欧日本等则属于美国的应声虫.

江北区15110136466: 简述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 -
米辉柴黄:[答案]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

江北区15110136466: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 -
米辉柴黄:[选项]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