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授爵制的弊端

作者&投稿:澄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国的军功爵位制有什么弊端?~

军功爵制萌芽于春秋时晋吴争霸时期,吴国孙武兵书试述,晋国初步建立,于战国时期逐渐成熟,魏赵韩燕秦齐楚七国都建立了军功爵制,但秦一统天下焚毁百家书册历史典籍后只留存零星记载而不得全貌。秦国商鞅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定制军功爵制,其后秦国军功制增补为二十级。秦国击破六国后建立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改为输栗即可获爵,每级一千石,第九级五大夫需要九千石。汉文帝削减了输栗数,输粟四千石即为五大夫并免役一人。由于汉景帝年间六次封赏天下民爵一级导致平民人人爵位高升,比比皆是五大夫,汉武帝时期遇战事竟难以征得兵役,故建立十七级武功爵,有武功爵者优先进补官吏。魏晋起已是士族天下,不再注重下层,隋至唐功勋官等级从十一等改为十二等,其后宋朝沿袭,元朝定勋官十阶,明朝勋功武官十三等,清朝撤勋官制改为赏功牌。

军功爵制提高军队战斗力,是地主阶级参政的阶梯,也是地主阶级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它与严格残酷的刑罚自始至终结合在一起。有功升赏只是一面,如果在战争中逃走、投降,统治阶级就要使他们 “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带有极烈度的强迫属性,这就是它的阶级实质。为了邀功请赏,军队任意屠杀人民。正如古人所言,“秦用商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为了争夺首级而杀死战友、自相残杀的,割取本军战友首级领功的事常有发生,这也暴露了军功授爵制的消极面。军功爵制给平民带来了获得一小块土地的希望,所以得到平民的支持,士卒正是在这种利诱与强迫的两面里,“非斗无由(出路)也”。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秦王继承和发展了商鞅变法时期所采取的奖励军功措施,赐爵分为20等。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2019·新课标)“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1、军功爵过分重视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极可能造成杀良冒功、军纪败坏的情况出现;
2、军功爵授爵容易,而由于刑法严苛,导致失爵容易,结果导致大量负罪负债的士兵出现,影响战斗力;
3、军功爵制度也有阶级局限,普通士兵是得不到公乘以上的高爵的。

军功爵制萌芽于春秋时晋吴争霸时期,吴国孙武兵书试述,晋国初步建立,于战国时期逐渐成熟,魏赵韩燕秦齐楚七国都建立了军功爵制,但秦一统天下焚毁百家书册历史典籍后只留存零星记载而不得全貌。秦国商鞅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定制军功爵制,其后秦国军功制增补为二十级。秦国击破六国后建立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改为输栗即可获爵,每级一千石,第九级五大夫需要九千石。汉文帝削减了输栗数,输粟四千石即为五大夫并免役一人。由于汉景帝年间六次封赏天下民爵一级导致平民人人爵位高升,比比皆是五大夫,汉武帝时期遇战事竟难以征得兵役,故建立十七级武功爵,有武功爵者优先进补官吏。魏晋起已是士族天下,不再注重下层,隋至唐功勋官等级从十一等改为十二等,其后宋朝沿袭,元朝定勋官十阶,明朝勋功武官十三等,清朝撤勋官制改为赏功牌。

军功爵制提高军队战斗力,是地主阶级参政的阶梯,也是地主阶级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它与严格残酷的刑罚自始至终结合在一起。有功升赏只是一面,如果在战争中逃走、投降,统治阶级就要使他们 “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带有极烈度的强迫属性,这就是它的阶级实质。为了邀功请赏,军队任意屠杀人民。正如古人所言,“秦用商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为了争夺首级而杀死战友、自相残杀的,割取本军战友首级领功的事常有发生,这也暴露了军功授爵制的消极面。军功爵制给平民带来了获得一小块土地的希望,所以得到平民的支持,士卒正是在这种利诱与强迫的两面里,“非斗无由(出路)也”。

简单来说,就是容易使军人干预政治,从而容易产生军国主义和军政府,使国家处于无休无止的内乱状态。其实突厥,蒙古,匈奴等游牧民族搞的就是军功爵制,所以这些游牧民族一旦无法扩张,就容易被中原王朝分化瓦解,甚至被中原王朝同化消灭

军功授爵制在秦朝实行时存在以下弊端:
1. 由于过分重视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可能会造成杀良冒功、军纪败坏的情况出现。
2. 军功爵授爵容易,而由于刑法严苛,导致失爵容易,结果导致大量负罪负债的士兵出现,影响战斗力。
3. 军功爵制度有阶级局限,普通士兵是得不到公乘以上的高爵的。
总之,军功授爵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朝的军队建设和国家治理。


军功授爵制的弊端
1、军功爵过分重视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极可能造成杀良冒功、军纪败坏的情况出现;2、军功爵授爵容易,而由于刑法严苛,导致失爵容易,结果导致大量负罪负债的士兵出现,影响战斗力;3、军功爵制度也有阶级局限,普通士兵是得不到公乘以上的高爵的。

军功爵制对后世的影响
但由于自西汉中期以后,军功爵制渐趋轻滥,到东汉以后趋于衰亡,因此后人对军功爵制已不知来龙去脉,甚至有人把它与西周的五等爵制混为一谈。尽管《史记》、《汉书》、《后汉书》及先秦、秦汉的古籍中对军功爵制也有所记载,然而对其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及其发展、演变却无法知其全貌和细节。今幸赖秦汉...

秦朝在快灭亡的时候还有实行军功授爵制吗
为了邀功请赏,军队任意屠杀人民。正如古人所言,“秦用商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为了争夺首级而杀死战友、自相残杀的,割取本军战友首级领功的事常有发生,这也暴露了军功授爵制的消极面。军功爵制给平民带来了获得一小块土地的希望,所以得到...

眼看秦国凭借军功爵制度灭掉一个个国家 六国为什么不
为了邀功请赏,军队任意屠杀人民。正如古人所言,“秦用商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为了争夺首级而杀死战友、自相残杀的,割取本军战友首级领功的事常有发生,这也暴露了军功授爵制的消极面。军功爵制给平民带来了获得一小块土地的希望,所以得到...

军功爵制的基本特点,它反应了什么样的政治背景
背景:在春秋以前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战国时列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而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为新的军功爵制出台准备了社会条件 ...

请以中国的科举制度为例,谈谈,如继承中国?
但军功爵制也有弊端,不能适应一统后的秦王朝。举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方式 到了汉朝,第二种选官制度开始成形和发展,那就是察举制,相比于世官制,察举制在选官制度上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实行方法。在汉惠帝和吕后时期是察举制的萌芽期,当时朝廷下旨举孝弟力田即奖励有孝弟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2.按军功授爵制 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3.察举制和征辟制 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

军功爵制研究内容简介
这种机制鼓励了勇猛、忠诚和能力的展现,同时也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背景下,军功爵制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手段。通过奖励军功,统治者能够有效地动员和管理资源,加强自身力量,最终实现对旧权力结构的颠覆与重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军功爵制的具体实施...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变化
1、由世卿世禄制转为军功授爵制,商周时期的分封贵族世袭制被打破,军功授爵制取代了世袭制,专制主义官僚制度开始出现,君主取得了政权的人事任免权;2、文武分职,出现了专业武官官职,但文武分职的彻底完成要到宋代才完成;3、由实物薪俸取代了原有的封地薪俸,加强了君主对官员的控制;4、官员身份...

秦军敢死队军功授爵制度
秦军的军功授爵制度是其崇尚武力的重要体现,该制度旨在激发士兵的战斗勇气和忠诚。商鞅的两次改革中,针对军队的规定尤为关键,包括严明法律,实施连坐法,对轻罪施以重刑;以及推行军功赏赐制度,通过二十等级的爵位体系,奖励那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士兵,如斩获敌首一例,即可晋升爵位,并获得田宅和仆人...

荷泽市15894654836: 察举制的优缺点 -
左丘咸金荞:[答案] 察举制之利 在了解了世卿世禄制、军功制和察举制的兴亡史后,再将三者作个比较,看看察举制的优点.我们说,相比于世卿世禄制、军功制,察举制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

荷泽市15894654836: 军功制有什么利弊?
左丘咸金荞: 军功制度就是按照军功的大小赐给臣民田宅、食邑的制度.这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选任官吏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雄蜂起,竞相争霸,哪个国家拥有人才,哪个 国...

荷泽市15894654836: 如何评论察举制对于现实的意义?还有,察举制在历史上以及当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可以说察举制对于现在的官僚体制有借鉴意义? -
左丘咸金荞:[答案] 先说下背景:在汉代以前,军功爵制为主要的举贤手段,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非官僚世家的贤才能够进入朝政而不至于没落于市井,从而也夸大了招贤的范围. 而到了汉代由于先朝的推举法大都又被势力较大官僚所垄断并且推举出的人可能只是...

荷泽市15894654836: 秦国商鞅规定士兵砍敌方一个人头就升一爵,战场那么乱,又该如何记数记功? -
左丘咸金荞: 秦国的士兵们只要砍下敌人的脑袋,就把这个脑袋绑在自己的腰间,然后继续杀敌,这样的话好记数,事后好去邀功.

荷泽市15894654836: 军功授爵制对秦王朝有什么影响?
左丘咸金荞: 秦自商鞅变法,就实行“利禄、官爵专出于兵”的军功授爵制,没有杀敌战功, 就得不到爵位,没有爵位就不能任官,甚至连当吏佐也不可能.这种制度,在当时 曾动员...

荷泽市15894654836: 秦的军爵制有什么特点? -
左丘咸金荞: 秦自商鞅变法,实行“利禄、官爵抟出于兵”的军爵制. 军爵制的特点是按军功授爵,分为二十等级: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公士最低,彻侯最高.凡因军功而获得爵位者,可以享受各种优惠的特权,例如可以减免刑罚、免除部分徭役、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房屋与庶子奴隶等劳动力,爵位可以荫及子孙,等等.

荷泽市15894654836: 秦国的军功爵制现在看有何现实意义 -
左丘咸金荞: 秦国施行的军功爵制,在赏赐爵秩的原则上还有较严格的限制.其原则之一,是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韩非子·定法》说,商鞅制定的秦法是: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

荷泽市15894654836: 军功爵制对后世的影响 -
左丘咸金荞: 军功爵制萌芽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在秦及汉中期以前的政治舞台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西汉中期以后,军功爵制渐趋轻滥,到东汉以后趋于衰亡,因此后人对军功爵制已不知来龙去脉,甚至有人...

荷泽市15894654836: 汉朝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 -
左丘咸金荞: 从察举制变为了科举制,隋唐时期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与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科举制度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他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权...

荷泽市15894654836: 初一历史为什么说旧贵族既得利益又受到损害 -
左丘咸金荞:[答案] 因为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这就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废分封,行县制”,使原来的诸侯贵族成为地方行政机构,权力大大减少.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为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