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是赵KUO还是赵GUA

作者&投稿:生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的括~

赵括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词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经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字词解释:
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夸夸其谈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先简单回答你的问题,是赵括(KUO),四声.
再捎些资料给你,助你理解.
纸上谈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 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灯 谜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典 故
文言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译文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应该是赵Kuo(\,念第四声)。你想,念“Gua”多难听呀。。。不要把方言直接就套到普通话里读嘛。。。
至于那典故的意思和用法,楼上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您可以多参考参考。

赵括(kuo去声)

肯定是KUO

KUO


纸上谈兵出自哪个朝代
出自战国时期。纸上谈兵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们都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纸上谈兵 战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

国学《“纸上谈兵”的赵括》赏析
赵奢颇受赵国国君赏识,被封为上卿。在赵奢的影响下,他的小儿子赵括自幼饱读兵书,一天到晚都喜欢与人讨论军事问题。因为他识文断字,往往连一些当兵很多年的人都说不过他,就连他的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于是赵括开始飘飘然,认为自己比父亲还厉害,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了。他的父亲赵奢为这个儿子感到...

长平之战中的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这一战就是历史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赵国主将赵括因为年轻,轻率冒进,因此被白起击败。传言赵括是个只会读兵书的书呆子,因此这个典故又叫“纸上谈兵。”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长平之战背后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隐情呢?赵括,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自幼聪明,与父亲谈论兵法战...

光说不练就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出自什么故事?
赵括熟读兵书,有丰富的理论经验,深得赵王赏识,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只能在沙盘演练上与廉颇争雄,实践上毫无建树。战国末期,秦国大肆征战,企图吞并其余六国从而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一次,秦国派白起统帅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令大将廉颇帅四十万人在常平阻击秦军。廉颇详细分析双方优势和劣势...

纸上谈兵是哪个战役 长平之战赵王任用赵括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大家都知道是赵括,那是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赵王任用年轻没有经验,但是兵书倒背如流的赵括为主帅,而将廉颇老将军撤回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导致赵国门户长平失手,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再也没有资格和秦国争夺天下。长平之战最开始赵国任用的是作战经验丰富...

纸上谈兵是哪位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马谡’可以算一个。马谡在兵法上的理论和才华很优秀有独到的见解;有一次司马懿来袭,街亭无人防守,当时的街亭是战略要地,很重要;马谡向诸葛亮请求要去守街亭,诸葛亮准了,于是马谡领兵来到这里排兵布阵,当时很炎热,马谡把将士安排在了制高点,如果敌人来攻可以居高临下成俯冲之势,有...

赵括是纸上谈兵吗
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战国时期因犯“纸上谈兵”错误而导致兵败身亡的是谁?
赵括。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也叫马服子,其父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

纸上谈兵的典故?纸上谈兵的出处在哪里?
纸上谈兵的典故?纸上谈兵的出处在哪里?纸上谈兵是我国的一个著名成语,指的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那么纸上谈兵的典故?纸上谈兵的出处在哪里?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实战一无是处吗?
机会摆在他面前,赵括也如愿以偿的担任了抗秦大将军,并且把军队重新调整,这让敌方反而有机可乘,秦军设计断了他们的口粮。最终赵括因为过于自信和自大而输掉了这场战役,让四十万大军马革裹尸,赵括也命丧黄泉。赵括一直背负着纸上谈兵的这样一个不太好的名声,但是他在战役的指挥上也展现了他的...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是赵KUO还是赵GUA -
尾贺银黄: 应该是赵Kuo(\,念第四声).你想,念“Gua”多难听呀...不要把方言直接就套到普通话里读嘛...至于那典故的意思和用法,楼上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您可以多参考参考.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出自于哪个历史人物. -
尾贺银黄: 指的是:赵括.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讲的是谁?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讲的是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

阳东县19139741749: 在古代纸上谈兵的是谁?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赵括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阳东县19139741749: - 纸上谈兵是写谁的? -
尾贺银黄: 赵括!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是指的谁? -
尾贺银黄:[答案] 纸上谈兵指的是赵括 解 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是谁?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长平之战失利的故事.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精通兵法,可却不懂得变通,只知道一味地按照书上的方式行军打仗.秦国听说了赵括的事情了用计谋使赵惠文王用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赵括以为秦军实力疲弱,强行突围,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国大败,从此也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实力.赵括本人也在这场战争中被秦军射死.这个成语表达的是讽刺那些不懂得变通,只会用蛮力或者单一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人.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真的是赵括吗?战国时期不是只有竹签写文字的吗哪里来的纸?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阳东县19139741749: 纸上谈兵是那位历史名人 -
尾贺银黄: 【纸上谈兵】的历史人物是【赵括】!【成语】: 纸上谈兵 【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