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实战一无是处吗?

作者&投稿:闳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本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吗?~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四十五万青壮年,几乎全部葬身于此。曾经实力冠绝山东六国,一度可以与秦国掰手腕的赵国,至此失去了与秦国争霸的机会,逐渐沦为二流。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邯郸城内家家挂上白布,百姓们屋中再无余粮,而那城门楼上守城的士兵,不是两鬓斑白的老头就是乳臭未干的少年,有的人,甚至连手中的长戟都抡不圆,握不稳。而国势衰微的背后,更多的是敌人贪婪的目光,当时就连燕国这种常年吊车尾的战国末流国家,都敢兴兵犯边。可想而知,当时的赵国,虚弱到了何种地步。
而这些都源于长平之战的失败,作为长平之战赵军的主将,赵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罪魁祸首。似乎长平之战就是因为他,赵国才败的。
然而事实上,长平之战的失败与否,不单单是赵括一个人的能决定的。
当时和秦军对垒,赵国处于一个被动防守的局面。之前廉颇率军和秦军打过几次,结果都被秦军所击败,是故,廉颇才想出了筑垒防守这样一个计策。
这样一来,双方的对战就变成了一个消耗战。别的不说,双方数十万大军每天吃饭所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在这种局面下,谁最后撑不下去,自然就会退兵。

不过,谁退兵,就意味认输。这不仅仅是丢面子那么简单,丢掉的还有称霸七国,一统天下的机会。
因为长平之战源于上党之争,谁退兵,就意味着谁放弃了上党郡。而上党郡对于当时两国来说,都是不可获缺的存在。
上党郡地处于太行山脉,而太行山被称为“天下之脊”,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三家分晋之前,这里就是晋国的咽喉之地。
“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
而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分得上党郡,其正好夹在韩国和赵国之间,将两个国家分割开来。
而在当时,秦国东进最主要的对手是赵国,所以上党便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如果秦国拿下上党,赵国两大中心,晋阳与邯郸的联系将会被切断。秦国则掌握战略主动权,可以随时可以沿汾水取晋阳,或者从太行山直扑太原盆地。而赵国如果想要救援,就只有北太行山井陉一条小路,不仅绕路,而且道路崎岖,补给困难。

当然,秦国拿下上党,主要目标并不是晋阳。其最多只是占据太行山脊,居高临下,对赵国形成一个战略主动优势。
秦国更大的目标是韩国,拿下上党之后,韩国已经基本上处于秦国的包围之中。届时秦国便可以毫无顾忌的远交近攻,慢慢消化掉韩国,从而获得出函谷关的绝对主动权,打通东进道路。
所以,拿下上党对于秦国来说,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进一步兼并韩国,第二个是获取攻打赵国的主动权。
这两个好处,对于秦国东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而对于赵国来说,拿到上党,一来可以保证太原盆地这个大粮仓不受威胁,而来则可以进一步封锁秦国,从而使自己掌控战略主动权。
所以,双方对于这个原本并不属于自己,都很感兴趣。
于是乎,大家都在硬撑。而到最后,双方都有些撑不住了,但谁也不想先认输,怎么也得打一场吧。毕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双方都有自信一战。当时秦国还有白起这样的杀手锏,而赵国也还有二十万的生力军。

于是乎,秦国派人贿赂赵王近臣郭开,让他换下廉颇,换上赵括。其实这里秦国人之所以选择赵括,不是因为他们未卜先知,知道赵括纸上谈兵,能力不行。而是单纯的想换下廉颇,换上一个敢出来一战的人。因为廉颇这个人太能忍了,三年都不出战,强攻又攻不下。
之所以散布秦军害怕赵括的言论,也更多地是因为赵括父亲马服君赵奢战胜过秦军,所以这样的言论更加令人信服。
而赵王这边,也是有感国力不支,急需打破僵局。而廉颇之前屡战屡败,加上其不姓赵,秦军又谣言满天飞,所以赵王对其能力渐渐有些怀疑。
至于最后选择赵括。不否认有着郭开耳边风的功劳,但赵王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昏君,他也有自己的考虑。首先赵括精通兵法,在年轻一辈中可谓是佼佼者,他可能力赵王是比较认可的。其次,赵括是马服君赵奢之子,是曾经击败过秦军的英雄之子,可以振奋军心。最后一点,他姓赵,是自家人,忠诚度可以保证。
当然,除了赵括,赵王当时手里还有二十万的生力军,这是其最大的依仗。

而他对于赵括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是要主动出击打一场,不求全胜,只求打个两败俱伤。因为没有那个必要,毕竟除了秦赵两国,还有五个国家呢。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秦赵两国因为长久的对峙,消耗严重,更多的是属于强弩之末。如果双方血战至死,那么很可能被其他国家乘虚而入。
所以,正常来看,当时赵军主动出击的结果,就算是输也不会输得很难看。其更多的是双方战平,谈判瓜分上党。这是对于两国来说,最好的局面。
但是赵王没想到,秦国换上了白起,一个只打歼灭战的怪胎。赵括第一次上阵,就遇到了这种级别的对手,那别说多倒霉了。
当然,不仅仅是白起,更厉害的是秦昭襄王。他远比赵王有魄力。原本白起率领的秦军想要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围歼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围歼可不比击败,其需要更多的兵马,以及更为持久的粮草支持。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了口子,那计划就宣告失败了。

但秦昭襄王硬是冒着被其他国家釜底抽薪的危险,举全国之力支援白起,让白起完成了他这一场封神之战。从这里也看得出来,这本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争,赵国国力虽强,但比起秦国还是差了一些。赵括被围之后,秦国尚有余力征发兵员粮草,而赵国只能寄希望于赵括突围。
当然,这个代价是惨重的。虽然赵国大军全军覆没,而秦国也付出了半数的伤亡,要知道秦国可是有着六十万大军。
如果赵括是一个纸上谈兵,毫无能力的平庸之辈,他打不出这样的战绩。因为当时赵军是被包围,没有粮草后勤支援。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括依然带领赵军坚持了一个多月,还带给秦军带来了三十万人的损失。
最后是赵括在突围的战斗中战死,赵军群龙无首,再加上却是饿得打不动了,这才投降的。由此可见,赵括的指挥能力并不差,是一员猛将。而且还有这较强的领导能力,否则赵军根本不能坚持那么久,早就溃败了。
所以,你可以说赵括不如白起,孤军冒进中了圈套。而且赵国战败,他作为主帅,绝对要负责的。但你不能因此就说他是纸上谈兵,是一个平庸之辈。试问当时世上有多少人能赢白起?

要知道,这是赵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战啊,尚能打出如此战绩。若是再给他一些时日历练成长,未尝不会是又一个马服君。

我觉得不是。 以前不了解他的时候,觉得他自大,目中无人,认为自己熟读兵书,所以很骄傲。其实不是。 我想,如果赵括当时打的第一场战争不是长平之战,而是一场小战争,哪怕他输了,他就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在今后改正,或许还能成为一代名将。但是,命运!他打的第一场战争就是和白起打,白起,秦国的战神级别的人物,他哪里是对手,再加上这场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超过了一百万,一次失败,就导致了赵国的一蹶不振,赵括也因此而丧失,老天爷没有给他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赵括的失败,主要是轻敌,秦军散播消息说,白起病了,不能指挥战斗。加上兵书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赵括想,双方兵力相当,就算白起出马,也不可能把他围歼。所以,他的失败就在这里。 就像秦国的将军——李信,始皇灭楚时,问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需要60W,李信说只需30W,结果秦始皇让李信带兵,最后大败。但是,没伤及秦国元气,后来王翦出兵,还让李信为前锋,李信也奋发血耻,打了个漂亮仗,成了一代名将。 所以,赵括是个很悲剧的人物,但并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你想想,一个少年神童,从小聪明,熟读兵书,平时肯定是有点骄傲的。只是上天没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而已。。。 以前看秦国历史,书上讲过赵括的一些事。 上面都是个人观点,觉得要是有用,请采纳了吧,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麻烦采纳,谢谢!

现代人经常用纸上谈兵来形容一个人夸夸其谈、空谈理论没有任何实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个纸上谈兵的原型是谁呢?战国时期有一个赵括率领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于秦国在长平之战战可以说是一场惨败的战役。赵括在这场战争中有没有起到作用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的纸上谈兵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害死了赵国的几十万大军。

赵括自小就饱读各种兵书,对军事知识非常的了解,跟别人说战时的时候也是头头是道,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将军,可以说是南征北战非常厉害,跟赵括谈论军事都经常被说的哑口无言。虽然赵括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但是曾经当过军事参谋一职,其父在攻打齐国的时候一直没有进展,是赵括向他父亲提议改用战略,他父亲采纳了这一计策最终获得胜利,这让他父亲看到了赵括的能力。

赵括作为参谋提出的几次建议被采纳并获得成功,这让赵括非常骄傲,其父也曾经劝他,但是赵括不听,自认有实力可以上战场打胜仗了。机会摆在他面前,赵括也如愿以偿的担任了抗秦大将军,并且把军队重新调整,这让敌方反而有机可乘,秦军设计断了他们的口粮。最终赵括因为过于自信和自大而输掉了这场战役,让四十万大军马革裹尸,赵括也命丧黄泉。

赵括一直背负着纸上谈兵的这样一个不太好的名声,但是他在战役的指挥上也展现了他的实力,只是在缺少了实战经验的时候同时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



赵括很难说啊,他能举荐李牧,说明还是有点水准的,而且长平一战输的这么惨,肯定要背锅。
长平之战大败主要还是两点,
一是赵国国力不行啊,秦国有巴蜀有半个楚国等一大块地盘,综合资源明显强于赵国,光粮草供给就比不上,按照廉颇的守法,估计撑不了多久就要崩溃,电视剧也讲了,所以赵王等不起,赵国拖不起。
二是临阵换将,兵家大忌,赵国当时名将也没几个,名气在廉颇之上更加没有,选了赵括说明他应该是比较能打的那种,个人认为不可能拿毫无经验的将领去统帅45万大军。既然换了人,赵括肯定不能学廉颇死守,秦军本就战力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兵力接近一比一的情况下,赵括就算和白起水平相当,胜算也不大。不过结果来看综合属性没有白起强罢了。
另外看战果,赵军不算投降的也将近拼掉了一半以上的秦军,反观战国大部分战役,秦军都没有这么大伤亡,除了赵国军力不弱以外,恐怕赵括的指挥也是极其重要的。若是秦军当时还剩个三十万以上,赵国恐怕当时就没了。
换言之,赵括有真本事也好,纸上谈兵也罢,只要本事不在白起之上则必败无疑。

我觉得吧,他的理论知识是满分的,这个无人质疑,毕竟皇上和大臣都不傻。实际指挥能力也有,毕竟他后面可以指挥五十万大军作战,并且斗志高昂,没有能力肯定不行。最后问题来了,赵括就算真的率军打仗不行,那么他肯定可以看出来,主动出击肯定要玩完,毕竟廉颇守了三年,就是傻子都该知道为什么要守了。因为他们部队战斗力比不了,加上白起确实厉害,廉颇都没把握战胜,出击输的概率太大。白起为啥不主动出击?因为他也没把握在廉颇守的那么严实的情况下,安稳拿下那支大部队。攻的一方劣势太大。这些赵括肯定也知道,但是最后还是主动出击了,为什么?因为再特么耗下去,不用打,赵军自己就败了,国家已经没有资源去继续支撑这场史无前例的消耗战。所以只能换上赵括试一次,能赢最好,不能赢最好带领部队撤下来,哪怕丢一点土地也行,就是不能这么耗下去。结果就是赵括出去了,没回来。赵括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可以看出来他还是挺有觉悟。如果赵括早生十年,多锻炼下实战经验,最后还真不一定输。

我觉得赵括没有能力指挥战场,如果稍微有能力,就不会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被围困40多天。

纸上谈兵和实际作战本来就不是一回事,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实际指挥时是有很多变数的。


战国没有纸,那么赵括为什么“纸上谈兵”
” 这是以“纸(笔)上”喻空谈,并且联系到赵括的最早例证。不过徐渭的“笔之于书”,是实指而非虚指,所以硬说两者有关系,颇为勉强,最多算是个苗头。“纸上谈兵”和“赵括谈兵”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差不多要到晚清那会儿。朱云锦的《豫乘识小录序》:“据古人经行防守之地。谓某宜设屯...

赵括是否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典故中的主人公就是赵括同学。。。你若是问是否曾经如此,那是当然的。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熟读兵法,可惜未能实事求是。

赵括是纸上谈兵吗
译文: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说明赵括是知兵的,并非一般酒囊饭袋的武将。2、赵括是跟随赵奢打过仗的,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赵奢一直不太愿意将赵括推到主将的位置,为何?因为赵奢其实很明白,自己儿子是有能力的,但是因为过早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所谓年少轻狂,过高的荣誉会让年轻人骄傲,与其这样不如慢慢...

战国时期没有纸,为何赵括被称为纸上谈兵?
虽然赵括用几十万人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纸上谈兵,但是当时并没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先秦时期,并没有纸的发明,“纸”字出现的也比较晚,最早见于秦简。《说文》:“纸,絮苫也。从糸,氏声。而形近字忄【糹氐】,丝滓也,从糹,氐声,(都兮切)”纸字的本意是指漂洗...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人们把说起来天花乱坠,干起来一事无成的行为称为“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国将领赵括。赵括拥有扎实的军事理论,说起打仗理论一套一套的。然而,赵括真的就是一个只知道照着图纸耍耍嘴皮子的普通人吗?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

赵括为何会被贴上纸上谈兵的标签?他的能力如何
其实,赵括兵败,的确有贪功冒进之罪,但如果说他“纸上谈兵”,还真有点冤枉。五、赵括之冤首先说明一点,长平之战,赵括之败的确让赵国元气大伤,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笔者之所以认为赵括是冤枉的,是指大家对他的能力理解有误。长平之战,是典型的“成王败寇”理论,从赵括的表现来看,赵括是有一定能力的,他真...

赵括到底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首先,赵括的时代还没有纸,没有纸就说人家是纸上谈兵,这有些牵强。更主要的是,要历史地看赵括,看长平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为何为他翻案
现在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为长平之战当中的赵括平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论据就是——长平之战当中赵括率领赵军在秦军的战役合围之下坚持了46天才最终被全歼,他已经尽力,不应该说他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 这种观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特别是年轻人。可是这种观点往往是站在常规军事的角度上讲,是不对的...

造纸术出现在东汉,为什么战国时期赵括就有纸上谈兵了?
由此可见当时虽然有纸,但是使用的人并不多。因此根据我的推断,纸上谈兵一词属于后人构造的产物。纸上谈兵的雏形应该是来自于宋代,因为宋人重文轻武,往往有文人带兵打仗导致大败的事情,因此有了类似于这样的话来形容文人。因此最早不是来形容赵括的。也有人说是来自于明人的诗词:朝野犹夸纸上兵。

西夏区18936625805: 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没有作实战能力 -
卓全丁细: 我觉得不是. 以前不了解他的时候,觉得他自大,目中无人,认为自己熟读兵书,所以很骄傲.其实不是. 我想,如果赵括当时打的第一场战争不是长平之战,而是一场小战争,哪怕他输了,他就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在今后改正,或许还...

西夏区18936625805: 关于赵括.历史上真正的赵括(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到底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还是个真有才能的人呢?或许人人都认为赵括失败是因为他只会纸上... -
卓全丁细:[答案] 1、赵括面对的是当时的战神白起,就算同时代的廉颇和乐毅都不一定是其对手.2、赵括战前曾多次亲自勘查地形.3、赵括在作战时下命令之果断,赵将中无人能及.4、长平之战中,赵括也给秦军带来了近20万人的损失.5、战争后期...

西夏区18936625805: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是个庸才吗? -
卓全丁细: 纸上谈兵的赵括绝不是庸才,从他能够在被围之后团结赵军46天不乱就可以看出他的指挥统治才能.赵国临阵换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国力不济,无法在与秦国对耗下去,被迫出击.赵军损失四十五万,秦国损失也不下二十万.可见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也损失惨重.

西夏区18936625805: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
卓全丁细: 导致他最终失败的“纸上谈兵”占重要. 战场上瞬息万变,不知道变通就是死. 另外,赵括重理论,不讲实际,这点他的家人是了解的.没能给他警钟 秦国连续数代都没有“昏君”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白起没实力会成为“大将”嘛,自身实力加上实战经验. 白起长平之战赢得话只能这样算——实力+经验+运气(遇到赵括)=胜 而赵括实力-经验-运气=输

西夏区18936625805: 历史上赵括真是很垃圾吗 -
卓全丁细: 秦国当时也不过几百万人口……虽然秦的战争潜力胜赵,但是赵如果固守,应该说是不对等的消耗战,而且别忘了政治和外交,赵牵引了秦军大部,其他六国则可以乘机发难秦,时间越长,越明显,犹如越战一样,说起赵括我个人觉得他确实是纸上谈兵之人,但并不是说他没有真才实学,我觉得他还是很有韬略的,军事才能天生秉赋,如果他能谦虚一点,在廉颇手下锻炼几年,恐怕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恐怕不在李牧之下,当然只是个人观点

西夏区18936625805: 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真的在纸上谈兵吗 -
卓全丁细:[答案] 明显是一个有潜质的战略家,但是,很显然,直到战死前,还没有成为战术专家 从后来战死的过程上看,敢于一线冲锋,还是称职的指挥官 所以,如果能有机会从基层历练几年,还是能成长为一个优秀将领的,不过,历史没有给他时间

西夏区18936625805: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 -
卓全丁细: 众所周知,赵括因"纸上谈兵"闻名于世, 因长平之战倍受争议,足足倍后人讥讽了两千多年.难道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其实,赵括乃赵国名将,而非完全是"纸上谈兵"之辈,一无是处的庸才. 赵括(?--前260年),赵国马服君之子.赵奢死后,赵括袭封马服君.<>中记载:

西夏区18936625805: 赵括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啊,是不是杰出的军事家 -
卓全丁细: 赵括是否只会纸上谈兵,可以看看以下的一些分析和资料.1、赵括面对的是当时的战神白起,就算同时代的廉颇和乐毅都不一定是其对手. 2、赵括战前曾多次亲自勘查地形. 3、赵括在作战时下命令之果断,赵将中无人能及. 4、长平之战...

西夏区18936625805: 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真的被冤枉两千年吗 -
卓全丁细: 不能说完全冤枉. 一个没有上过一线打过仗的参谋做四十万大军,还是古代指挥体系没现在这么快的四十多万大军的主帅,赵括肯定有一部分的责任.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当时的赵王赵丹身上. 从之前韩国的祸水东移,到秦赵两国国战当时对主帅的干预不信任,前前后后怎么看主要背锅也要算在赵王身上,其次才能算在赵括身上.赵括理论丰富实践没有,一上手就是四十多万,自己性格不谦虚(谦虚内敛的话他爹也不会叨叨他).处于守势弱势还打的这么冒进,这么爱现,国战打的就是犯错小,所以也不算冤枉. 只能说冤枉的过多,但考虑到四十万人的生命以及后面的家属,也不算太冤枉.

西夏区18936625805: 纸上谈兵真的是赵括失败的原因吗?
卓全丁细: 纸上谈兵真的是赵括失败的原因吗?——真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