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联系与思考文言文中的其大致有几种用法

作者&投稿:德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其”有几种用法,帮我总结一下,求指教。。。。~


拼音:qí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既其出。(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⑧遂前其足。⑨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12)用于姓,如其木德,其方然。


另:

〈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助词,可以不翻译。

整句意思就是“我行走在田野间,(田野里的)麦子生长的非常茂盛”

下面是“其”字的解释:


he; his; such; that;

〈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she]。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their]。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副〉
(1)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
(1)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5)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例:(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
(6)则或咎其欲出者
(7)则其至又加少矣
二、 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其文漫灭
(10)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11)其下平旷
三、 人称代词,作“它的”讲
(12)问其深
(13)然视其左右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 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15)既其出
(1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五、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18)其孰能讥之乎
(19)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20)而其见愈奇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人称代词,它的,指代褒禅山。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示代词,那,指代时间。

3、距其院东五里:人称代词,它的,指代慧空禅院。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称代词,它,指代华阳洞。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人称代词,它的,指代石碑。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人称代词,它,指代石碑。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人称代词,它的,指代褒禅山。

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其1:人称代词,它的,指代华阳洞。其2:指示代词,那些,指代好游者。

9、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指示代词,那,指代前进,即进洞的具体情形。

10、而其见愈奇:指示代词,那,指代见到的景象。

1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人称代词,我们的。

1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其1:人称代词,它,指代华阳洞。其2:指示代词,那,指代至者。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1:人称代词,我们。其2:指示代词,那;那个。指代“欲出者”。其3:反身代词,自己。

1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人称代词,他,泛指所有人。

15、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用于句首,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人称代词,它的,指代古书,具体指古书上的文字。


游褒禅山记:第3.4段写出作者游山的什么心得?其中哪!些观点对你有启发...
《游褒禅山记》中写出了作者游山时感悟到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启发就是对事物应该要仔细考究,而不应该以讹传讹。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

简述《游褒禅山记》由什么事说什么理?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二段)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

游褒禅山记的读后感
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游褒禅山记的读后感5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从游褒禅山记中悟出哪些道理
王安石游历了华山洞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他看来,成功在于有目标,坚持和有外物相助。目标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王安石所说的“志”正是我这里所说的“目标”,首先,“志”的选取时尤为重要的,过高的“志”会让我们感到遥不可及,易是我们屡尝挫败,消磨我们的斗志。有了一...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议论文
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

游褒禅山记 本文有哪些感悟?各是针对哪一方面内容而产生的感悟?_百度...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列宁曾经说过:“人...

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
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意思是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也就是说做学问的人对看到的东西不能一味直接拿来用,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分辨正误,谨慎采用。句式: 判断句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

为什么说《游褒禅山记》能概括荆公之生平?
王安石用简洁明快的笔力给后面的议论提供了足够条件与铺垫,同时,拥有凝练的语言巧妙地将对生活的洞察与思考寄托在游记的细节中。另一方面,本篇文章也是王安石作为一位独特的思想家的重要体现。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巧妙地表达了在人生低谷之处的时候,也要勇敢地绝处逢生、不畏惧任何艰险困难的决心...

游褒禅山记阐述了哪两个道理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无限风光在险峰,必须立志方可到达。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不知则不言,不作无知乱说。

游褒禅山记中认为志,力,物三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前提。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基础。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不可或缺。

临猗县18133991269: 古文《游褒禅山记》第二段出现的“其”字分别解释什么 -
谷具严辞:[答案] 1、山的下面 2、它的 代洞穴 3、那些 4、那么 5、代词 6、它的 代词 7、那些 8、不译 9、那个 10、我自己

临猗县18133991269: 游褒禅山记中的“其”有几种用法? -
谷具严辞: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例:(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临猗县18133991269: 求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中的“其”字用法归纳 -
谷具严辞: 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作“乃华山之...

临猗县18133991269: “游褒禅山记”中“其”字的所有用法? -
谷具严辞: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那) (2)问其深(它的;指洞)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那里) (5)而其见愈奇(那)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那;指洞壁) (7)盖其又深(那里;洞内) (8)既其出(助词,无义) (9)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些;指游客) (10)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 (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临猗县18133991269: 《游褒禅山记》 -- 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
谷具严辞: 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

临猗县18133991269: 文言文“其”的用法 -
谷具严辞: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次之多,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

临猗县18133991269: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
谷具严辞:[答案] 其 1.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 (《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其”字用作连词的用法: 1、“其”字表示选择关系的用法:相当于...

临猗县18133991269: 帮忙快找游褒禅山记的古文赏析 -
谷具严辞:[答案] 王安石的游记散文喜欢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是全文的中心.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 二是由于古代文献的失散,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刻思考,慎重取舍.这两点启示里面包含着进取的精神...

临猗县18133991269: 课文《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发了深入思考.依 -
谷具严辞: 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同学们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变法的成败、教训等.(意对即可)

临猗县18133991269: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
谷具严辞: 用作副词.l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l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l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l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l2....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