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涵新变化

作者&投稿:漫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涵新变化~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新的基本特征很明显。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多年来保持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和环境决定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不到10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小国,而其余经济体在经历过20年的发展后均开始减速,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大幅减速。可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一变化,不是短期的波动,是趋势性的。二是,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在这一发展阶段,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下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当前,我国制造业中,一般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就是这一趋势性变化的具体体现。经济结构这一趋势性变化,在短期内虽然降低了经济增速,但由于一般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存在,CPI相对稳定。在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欧美国家,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5%,因此,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般制造业过剩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保持就业平稳增长趋势做出了贡献。概言之,尽管经济速度下降了,但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同时物价和就业形势稳定,经济增速下降仍然处于合理区间。对此,我们可以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不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目标,脱离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采用强刺激政策维持过去的高增长率,而是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经济新常态”九大特征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阐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不论是从消费、投资、出口方面看,还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看,都将出现一些重大的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总起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如果认识不到这些发展变化或者不愿承认这些新变化,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继续闷着头铺摊子、不看市场需求上项目,不仅在实践中难以为继,而且将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贻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时机,从而犯下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错误。
需要明确的是,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当前经济建设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在发展经济方面可以松一口气了,甚至可以任由经济增长下滑而无所作为。这种理解和认识是非常偏颇和错误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继续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形成新优势,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以比较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等为支撑的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变得既大又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需要明确的另一点是,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从国际形势看,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到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特别是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为我们以较低价格获取能源资源提供了机会;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可以发挥国内市场空间大和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在部分领域接近或达到技术前沿的条件,通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国内形势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是最高的;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催生;经济增长质量有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化解产能过剩有序展开,能耗水平持续降低;城乡就业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诚然,我们也面临不少新挑战,但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国内外发展条件的新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总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最需要的是打破惯性思维,既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又切忌“安于现状”“无所作为”,而应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适应新常态,科学引领新常态,深入研究新情况,主动采取新措施,努力推动新发展。


怎样正确看待新常态下九大趋势性变化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中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

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新特征
1.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特征。2.优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3.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

怎样正确看待新常态下九大趋势性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新常态”不但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点有了新认识,同时它还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之路。在“新常态”背景下谋划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整体来看,中央领导强调中国经济“新常态”,似乎暗示只要经济运行能不出大的风险,能够平稳运行,便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新常态”代表了一种全面改革的系统思维,以及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大问题的从容心态。一是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短期内会维持一个增长区间。这个区间大约是GDP增速7%~8%...

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涵新变化
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继续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形成新优势,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

怎样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充分认识不同以往的发展变化。认识是适应的前提。认识理解新常态,才能积极适应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深刻认识从严 管治党的新要求,深刻认识经济运行变化的新趋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深刻认识群众需求多样的新特点,深刻认识倡导清廉文化的新风气。积极适应新常态,...

如何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特征
“经济新常态”九大特征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

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当然,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增速回归理性后,过去长期高速增长下的一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问题等。这些问题必将导致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但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有两个重点必须把握好:一是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二是要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

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新常态
新常态,意味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职能作用,确保政府既不缺位放纵市场,又不越位干预市场,也不错位扰乱市场,从而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当前,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

平果县18481498859: 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哪些内涵或特征、特点 -
郜辰右旋: 新常态特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理解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
郜辰右旋: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新的基本特征很明显.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多年来保持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和环境决定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平果县18481498859: 怎样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
郜辰右旋: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 -
郜辰右旋:[答案] 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走势,首季GDP增速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1-4月以来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也普遍低于预期.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的新周期.一方面,从...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郜辰右旋: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出口、内需和建设.现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好,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内需和建设保持稳定,经济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的.而且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6%以上已经远远高出平均水平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将继续增长,只是增速放缓.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郜辰右旋: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
郜辰右旋: 新常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了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是一个有质量的增长,是质量、速度、效益的统一. 第二,所谓的新常态,是相对于以往的30年,无论是需求、投资、比较优势、经济政策、产业组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跟原来不一样.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第三,我们面对的任务是做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得很旦碃测度爻道诧权超护明确. 第四,应该主要靠市场经济体制的力量的推动,有节奏、均衡的、稳健的发展.

平果县18481498859: 什么叫“新常态”?如何理解“新常态” -
郜辰右旋: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我理解,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最核心的是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要认清其必然性,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未来的政策不应频繁变动,而应保持相对稳定,给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预期.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结构是优化的,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是经济质量是较高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四是经济制度环境是有利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平果县18481498859: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
郜辰右旋: 新常态主要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简单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