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 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

作者&投稿:崔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故曰无所从生,靡所不生,于诸所生,而无不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以德、恶、依三法为统领,以觉悟之法为修行之道......所以说:“真性本来就有,没有生起的端点,却又没有它不能生出的事物;但对于它所生出的各种事物来说,它又什么也没有生出。
原句出自慧远大师的《三法度论序》,原文如下:
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图大成于未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于是异族同气幻形造迹。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故曰无所从生。靡所不生。于诸所生。而无所生。
释义:以德、恶、依三法为统领,以觉悟之法为修行之道。德、恶、依三种法和觉悟之法,展开来说,有无数钟,各与其总名相称;这些法的变化形态,种类更加广泛。法虽然只有三种,但其种类却将一切诸法包含无余;觉悟虽然只有一种,但觉悟的智慧却无不普遍。观察一切诸法而能领会其本质,辨别众多河流而能找到它们共同的源头。这便是初学的次序,老学的花园。在大成就尚未显现之时,来描述它相状;开示精微的言辞而崇尚它的理体。觉悟到迷惑于外境违背本具的德行,关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烦恼之门而使过患止息。悟入深刻的缘起诸法,洞见生死的根由。这样,就好比开辟了九条通往龙门的路,超越三种忍法而登上圣人之位。染污的恶习在不生不灭的真性中寂灭,身形的拖累在神奇的变化中结束。所以说:“真性本来就有,没有生起的端点,却又没有它不能生出的事物;但对于它所生出的各种事物来说,它又什么也没有生出。

泛指大唐的僧人


现在一般特指 玄奘

原句出自慧远大师的《三法度论序》,原文如下:
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图大成于未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于是异族同气幻形造迹。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故曰无所从生。靡所不生。于诸所生。而无所生。
释义:以德、恶、依三法为统领,以觉悟之法为修行之道。德、恶、依三种法和觉悟之法,展开来说,有无数钟,各与其总名相称;这些法的变化形态,种类更加广泛。法虽然只有三种,但其种类却将一切诸法包含无余;觉悟虽然只有一种,但觉悟的智慧却无不普遍。观察一切诸法而能领会其本质,辨别众多河流而能找到它们共同的源头。这便是初学的次序,老学的花园。在大成就尚未显现之时,来描述它相状;开示精微的言辞而崇尚它的理体。觉悟到迷惑于外境违背本具的德行,关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烦恼之门而使过患止息。悟入深刻的缘起诸法,洞见生死的根由。这样,就好比开辟了九条通往龙门的路,超越三种忍法而登上圣人之位。染污的恶习在不生不灭的真性中寂灭,身形的拖累在神奇的变化中结束。所以说:“真性本来就有,没有生起的端点,却又没有它不能生出的事物;但对于它所生出的各种事物来说,它又什么也没有生出。

这是修境界的法门要诀。不可言。就算告诉你,你也学不会。念经参禅不是道,看懂文字未必书。人在世间无修行。信佛信道无意义。心是根本。根本不动念,觉性天成。

小乘教法,西游记里唐僧念的就是这一段。


宁玛大法王最后的“开示”
人口倒是越来越多,但行持善法、佛法的人却越来越少。而且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越来越旺盛的人类贪欲的掠夺下,正变得越来越匮乏。人们心中的快乐、...这些人表面上削发为僧,似乎舍弃了尘世的小家,实际上却在建立和维护另一个更大的名利之家。他们的心念仍旧觉湎在世俗的事物当中而不能自拔。看到这种迷乱...

什么叫皈依佛教?
经典上对于三宝,有多种的分类,但以三种三宝的说法较为普遍: 最初三宝;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成道,所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金身为最初佛宝: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所宣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为最初法宝:佛陀所度化的珂若侨陈如等五位大阿罗汉为最初僧宝。 住持三宝;指佛陀入灭后,流传于后世...

慧能的佛性论和修行观是什么
这就叫以返观自心、不住事相为本。 佛性,这个本体在人身上之所以能够“念念不住”,还在于它本身的...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这两个版本的《坛经》在这段文字中有些出入,但关于人身佛性的本觉或返求...慧能为顿悟说奠定了基础。 慧能的顿悟法门展现为“无念、无相、无住”三个方面。《坛经·一七》云:...

古代中医是怎么衡量什么药该用多少药量的呢?
要明白一个概念,以法统方并不是指方剂的分类,它是指“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统是统帅,是指导用药。 《和剂局方》是称门,补益门、火门、风疾门等,...如近代医家张山雷指出:“古方中每有一字三字之名,未见有人为之说明者。颐谓古人抄药,恒用铜钱以代药匕,有所谓一钱半钱匕者,即以铜钱抄药,满之为一...

什么是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
1、如来禅是从观色、观息、观心三个方面来入手,次递进行来做工夫。 2、祖师禅是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真接从“观心”上做功夫,以观心为本体,较侧重于“心法”。 但是色、息、心三者即不可离,也不可废。所以祖师禅的前方便、前行法,也不防辅助调身、调息、以达到身心统一,其目的在于明心见性。 3、秘密禅以...

佛教中,天台宗,华严宗,禅宗,这三个的区别是什么?
3、禅宗的创始人是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三、宗派的宗义不同。1...

Dx003、佛性、常及无常
但在《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则认为不单是如来法身,即报、应二身亦常住不变。而以法身为本性常(本质上永远不变),报身为无间常(受乐不绝),应身为相续常(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生灭无限相续)。在《佛学大词典》中“无常”的解释是: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

略论》依止善士》略示修法》未修中间--济群法师讲解
又修于食爱著之过患,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摄而化之。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其食。 《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嗔,非为肥骄傲,但欲任持身。” 第三,是关于饮食的修行。饮食是滋养色身的重要手段,经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情生命...

戒律与道风建设
其实教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出家人在做事过程中,因为不能善用其心,一味关注外在结果而忽略内在结果,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凡夫心的陷阱。当出家人不以...在佛教中,将生命形态归纳为十法界,即六凡四圣。六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道,分别为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和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四圣,则是声闻、缘...

庄子提出的修养方法
正反映着人间世的几种现象和意境:一是所谓“誉尧而非桀”,亦即《秋水》所说:“自贵而相贱”“自然而相非”;二是在对立争执中,订定仁义礼法以相互规范,这一层次好比鱼“相处于陆”,如《大宗师》中所说:“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这一层次好比鱼“相濡以沫”;三是“两忘而化其道”,有...

荥阳市18734904466: 困囚五行山中唐僧说法时念的那段经的全文是什么,我记得有句话是法随三焉而泪无不尽 ,具体内容是什么.开头是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 -
乔苑坎地:[答案] 1、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也.( 慧远《三法度序》)2.图大成于末象,开微言而崇体;晤惑色之...

荥阳市18734904466: 困囚五行山中唐僧说法时念的那段经的全文是什么,我记得有句话是法随三焉而泪无不尽 ,具体内容是什么.? -
乔苑坎地: 1、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也.( 慧远《三法度序》)2.图大成于末象,开微言而崇体;晤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慧远《修行方便禅经统序》)3、此奉太宗圣命,召集众贤,选集诸僧,参禅讲法.大开方便门庭,广运慈悲舟楫,普济苦海群生....(这是唐僧自己的话) 所以其实这不是选自一部经,而是选自两部序,加上他自己的话.

荥阳市18734904466: 唐僧讲的是哪本经 -
乔苑坎地: 《三法度序》 以三法为统,以觉法为道,开而当名,变而弥广.法虽三焉,而类无不尽;觉虽一焉,而智无不周.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原,斯乃始涉之鸿渐,旧学之华苑也.《达摩多罗禅经》 图大成于未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于是异族同气幻形造迹.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故曰无所从生.靡所不生.于诸所生.而无所生.

荥阳市18734904466: 帮忙翻译一下
乔苑坎地: 不老会的~

荥阳市18734904466: 佛教中的菩提指的是什么意思? -
乔苑坎地: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

荥阳市18734904466: 求法华经的内容 -
乔苑坎地: 佛家有句话,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法华经讲的是成佛. 【法华经玄义】 《法华经玄义》具名《妙法莲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这是天台宗详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

荥阳市18734904466: 法华经的内容 -
乔苑坎地: 你好:《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全文如下:http://www.qldzj.com.cn/htmljw/0130.htm 品,可以简单看作书籍中的章、节之意.另外,再给你提供一个网址,全部是最新较对过的文言文佛教经典:(乾隆大藏经 简体中文版) http://www.qldzj.com.cn/

荥阳市18734904466: 菩提 啥意思
乔苑坎地: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

荥阳市18734904466: 菩提是什么意思 -
乔苑坎地: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

荥阳市18734904466: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什么到什么到什么到 -
乔苑坎地: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