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提出的修养方法

作者&投稿:蹉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这个问题的着手点只能是放在《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著作的继承关系上。
首先,庄子并非完全的继承老子的道家思想,而是有较大的变化,这是其一,也就是说总体概述是:有变化的继承。不变的地方为:既然是道家,他们都认为有一个形而上的道在育化万物。变化之处为:《老子》对形而上的道有着直接描述;《庄子》则运用了大量的例子、比喻,来间接描述道。《庄子》的道重在描述道的现象与自然--这个道的载体;而《道德经》更多的是在阐述道的概念。怎么说呢,一个是定义,一个是例题。

  庄子名周,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古往今来,世人莫不为生活琐事,功名利禄而累,甚至失去自我。而庄子是个大智之人,是一位觉醒者,是生命的真正守护者。他的思想是洒脱的,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超脱自然,凌于长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在当时形成了与儒、墨鼎力的形势,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独放异彩的一页,并且对文学以及各艺术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他追问人生苦难的终极原因,发现灾难归根结底都来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种种苦恼和不自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待”、“有已”。因此庄子发现唯有荡涤它们的污染,冲破它们的役累,才能返璞归真,以符合“虚静恬淡无为”之自然本性,才能到达与天地融通为一。在《庄子》一书中充分体现了淡泊名利,顺物无己,清心寡欲等思想,深刻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从中获得很多的教益。
  一、庄子的“齐物”世界观
  庄子之所以能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逍遥状态,是来源其对世界的思考。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提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万物有分必有成,有成必有毁。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完成与毁灭,始终是浑然一体的。[1]在庄子眼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说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彼方的,没有不是此方的,都是相通的整体。没有一成不变的,时间的流失永无止境,是非,美丑,贵贱,得失等它们的分别根本没有定准,也没有终结,人们也无法停留下来。所以庄子想借助绝对本体之道,去突破和消除主观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与造化同往,死生为一,忘却、摒除对事物的分别和执着,畅游在自己逍遥的精神世界里。[2]
  万物的“自然”属性,乃是一切事物的本然存在状态,它是天之所成所赋,因此,它是不增不减,是人为不能改变的。所以要放弃人为物役,有意识的人为造作都是违背和远离自然之性的。有智慧的人,只是以空明的心去观照,去顺应万物。庄子多次告诫人们“莫若以明”。如在《齐物论》中写到“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等,这些语句都告诉人们要以空明的心去寄托在事物自身的功用上,任凭自然均衡,达到物我并行,各得其所。在《缮性》中指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人。庄子指出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停止彼此、得失、忧乐、是非等的纠缠,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的和谐境界。
  庄子在“齐物”以后,心灵得到了解脱,自然自在起来。如在《应帝王》中: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心灵远离“相对”以后,庄子畅游于“绝对”的自由之中。就像“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生活在一种自然的自由状态之中。庄子能“游心于道”,在于放弃了很多东西,退却到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天空,在那里找到了心灵安静和自由之地,在自己的地盘做自己的帝王。庄子舍弃了外界的纷争、劳累,却守住了生命的根本。庄子的这种舍弃和放下,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而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想到“放下”?多少人真正做到“放下”?我们整日忙碌劳累着,却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
  二、庄子的实践方法
  哲学家们在认识上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也永远行动着。庄子对万事万物有了本然的理解之后,有了自己独有的行为方法。心理上不依赖于外界事物,不受外界的限制,自由自在。可以说庄子给处在各种困境中的我们提供了心灵药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贵族”。
  第一,“无所待”的方法。“无”字眼在《庄子》中出现甚多,是庄子思想的精髓部分。如“无物”、“无我”、“无情”、“无名”、“无待”、“无功”等。“无”并不表示没有的意思,而是要去除一切人为的东西。不要因为好恶、爱憎之类的情绪损害自己的本性,要顺其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去增益生命。[3]庄子在《大宗师》中讲:故乐通物,非圣人;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心和外物交往,就不是圣人;有亲疏之分,就不是仁人;揣度天时,就不是贤人;利害不能相通,就不是君子;追求声名而失去本性,就不是士人;自丧真性,只能被人役使,就不是役使之人。可见庄子认为不要过分追求是是非非,纠缠于外物之中而劳累身心。如果我们处理事情没有贪欲、私欲、偏见,不与外物冲突,那么我们才能不动心,保持心的平静,不使好恶而伤其身。在庄子看来,“好恶”就意味着被好恶的事物所牵引和支配,成为外物的附庸,也就容易被外物伤害而失去自己。因为任何一种具体的“有”,都会有局限,这就意味着与整体分割开来,就有分别,从而与其他的“有”产生冲突。庄子主张“吾丧我”,如果这个我“无”了,自己都不存在了,还能受到什么伤害和牵引。所以庄子“无”是为了更好的“有”。“无我”是为了实现“大我”。在庄子看来,大自然的本性是“无为”,是“无情”的,是不因为任何人为的意愿而改变其内在属性的,所以任何有待、有情、有物、有名等都是违背“自然”之道的,都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和束缚,便会丧失本性,因此庄子用“无”来破解“有”。在超越“人我”、“是非”、“得失”等的相对分别之后,庄子在绝对的逍遥领域任意畅游,达到他要的返璞归真、天人合一、尽享天年的目的。   第二,“虚、静”的方法。“虚”、“静”类等也是庄子着重强调的内容。此类字眼在《庄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如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在《刻意》中: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粗�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在《在宥》中写: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些都可以看出,庄子主张养身养神的方法要“静”,静守其内,神不外驰,不与外物交缠而劳累身心。外物如名利,在庄子看来是一中兵器,只要用它,不小心就会伤到自身。只有保持一颗“虚”、“静”、“淡”的本心,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守住自己。“静”、“虚”使人清心寡欲,使人符合“天”本来赋予人们的样子,即符合“自然”无为之道,从而到达无不为的状态。其实虚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无”,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只有自己内心平衡,对外界才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作用力,这样就没有外界的反作用力纠缠自己,从而使自我能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翁。因此,守住一颗清静的心,本本分分做人,这就够了。
  第三,顺其自然的方法。如果没有事情,我们要保持一种“虚静”,不去刻意勉强。如果事情正在发生,我们要保持“无”的态度,不纠缠是非。如果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要“顺其自然”,欣然接受。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应帝王》中: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主张物来不迎,物去不留。像水中画画,像雁过长空,过后就不再留痕迹。用佛教里的话就是心不粘相,到达一种“即世超然,超然即世”的境界。这样能够超脱外物而不被外物伤害。庄子描写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缘督以为经”的顺物思想。疱丁解牛时,刀子总是比别人的好使,问题不在于他的刀上,在于刀砍在什么地方上。即如何用刀上,因为他在解牛时刀连筋肉之处都不曾碰,何况大骨头。“缘督以为经”,就是站在彼此之间,既不亲彼,也不近此,放下执着、冲突,走在中虚之间,顺其自然。这样内心不受纷扰,可以自由自在。
  可以看出无论是“无”、“虚静”,还是“顺其自然”,它们都是一体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这是庄子在用不同的方式去阐述自己的实践方法。它们都是断绝自己与外物之间在心理上的相逆,相斥等,而改为相顺。让自己像气体一样能无所不及而又不受伤害。庄子一再强调去除各种欲望的困扰,消除各种偏见和私利的纷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颗恬淡的心,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庄子认为,生命固有的东西不增也不减,不会因为人们私欲而改变。可以说,庄子是从对大自然及万事万物的思考中看破了人间的红尘琐事,并在实践着其“道”的智慧,而逍遥人间。
  人真正的栖息之地不在别处,它正在人的心中。一颗自由而无待的心,才能不为万物所累,才能游于无穷。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安心时运,顺变不惊,这样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胸中。所以我们不要日夜纠缠在分别之中,而是在一种和谐的世界里发挥最好的自己。古往今来,庄子一人,让无数人解读,却总也解不尽其中奥妙。但每一次回味,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庄子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安慰和鼓励,告诉我们其实自己可以做自己的大帝王,自己完全可以主宰自己。只要做好了自己,就没有所谓的失去。庄子让我们在喧闹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清净的天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自然的平衡点,在人生这个旅程中找到自己应该走的“道”。

“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
有关“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庄子是这么说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修养方法,在“一志”的原则下,其步骤为: “耳止”“心止”“气道”“集虚”等修炼之功,亦即聚精会神,而后官能活动渐由“心”的作用来取代,接着心的作用又由清虚之“气”来引导。“唯道集虚”,“道”只能集于清虚之气中,也就是说道集于清虚之气所弥漫的心境中。这清虚而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心斋”的关键在于精神专一,透过静定功夫,引导清虚之气会聚于空明灵觉之心。后人将庄子传“道”的“心斋”方法应用到气功的锻炼上。
从哲学观点来看“心斋”这段话,道、气、心三个重要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值得探讨。而“唯道集虚”这个命题,不仅隐含着“道”具象化为“气”,并且在老庄文献中首次出现道心合一的思想观念。同时我们从“心斋”这段话中,很容易联想到战国时代南北道家诸多观点的相通之处。
“心斋”修养方法,最紧要的是心神专注,其进程只简要地这么提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些乍读起来有些玄虚,其实它们是可以被经验或体验到的,那就是从耳目官能的感知作用,到心的统辖功能,而后到气的运行,循序而进,层层提升。以此,所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乃是由“耳”的感官知觉提升到更具主宰地位的“心”来领会;接着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则是进一步由个体生命最具主导功能的“心”提升到作为万物生命根源的“气”来引导。
在庄子观念中,气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力,宇宙间各类生命都是“气”的流转与寓形。庄子言“气”,从不同的语境来看,在哲学范畴中可以概分为两类,一般多以气为构成万有生命的始基元素,但有时则又将始基元素的气提升为精神气质、精神状态乃至精神境界。
“听之以气”之后,庄子归结地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的“气”,即是指空明的心境或清虚的精神境界。所谓“虚而待物”,即是说空明之心乃能涵容万物,有如苏东坡所说:“空故纳万境”。而“唯道集虚”,正是说“道”会集于空明灵觉的心境。
庄子有关“心斋”的学说,一共只有46个字,而其中蕴含着的意趣和哲理却一直为后人所引申,而庄子的突出心神作用及其气论,对后代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学人中,徐复观先生对以“心斋”为核心的庄子心学所作出的评价,最引人关注。他认为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而且历史上的大艺术家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地都是庄子、玄学的境界。下面再对庄子“心斋”有关的心(“神”)、气、道等概念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作几点解说。
在古典哲学中,形、神、气三者并提而论,首出于此。这三者关系, 《淮南子·原道训》说得较分明:“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也。”
在形、心对举中,庄子在心“内”形“外”、心主形从的思维中,为了肯定心神的作用,常突出“神”的概念,如谓“神遇”“神行”“神动”。“精神”也是庄子所首创的概念,如谓“精神四达并流”“澡雪而精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美学、艺术上著名的传神说、神韵说,莫不渊源于庄子神贵于形或以神统形的思想。
在绘画美学上,由顾恺之的“传神”到谢赫的“气韵生动”这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也与庄学精神有所联系。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论:“气韵观念之出现,系以庄学为背景。庄学的清、虚、玄、远,实系‘韵’的性格,‘韵’的内容;中国画的主流,始终是在庄学精神中发展。”
在文学理论上,从曹丕的文气说(“文以气为主”)到陆机的《文赋》,把庄子的悟道心境引入文学理论,用来说明创作构思开始时必具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况与‘心斋’在排除任何杂念的干扰,归于虚静上是相同的。”
《人间世》说到“心斋”之后,还有一段论说的文字,意谓“心斋”能使心灵通过修养工夫达到“虚室生白”那种空明的境界。这空明的觉心能使“耳目内通”,能感化万物。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这段话另有一番意趣,所谓观照那空明心境的“瞻阕”、所谓福善之事止于凝静之心的“止止”、所谓耳目感官通向心灵深处的“耳目内通”,都是“内视”的提法。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 “内视”之说首出于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所谓“寂然凝虑”,可说如“心斋”之内视;而“视通万里”,则如坐忘之“同于大通”。

“坐忘”,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
“心斋”的工夫,开辟自我的内在精神领域;“坐忘”的工夫,则由个我走向宇宙的大我。有关“坐忘”的修养方法及其意境,在《大宗师》中又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寓言来表述的,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像是《大宗师》 “坐忘”的前奏。子綦最后达到忘我之境——所谓“吾丧我”的“吾”,犹如“坐忘”所达到的“大通”境界;而“丧我”,则犹如“坐忘”中超越形躯与心智(离形去知)的步骤。而《逍遥游》中的“无功”“无名”“无己”,其超越身外的功名(无功、无名),一如“丧我”,亦如“忘礼乐”“忘仁义”,其无我境界的至人(至人无己),亦正是达到“同于大通”、臻于“天地与我并生”的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
“坐忘”提示人的精神通往无限广大的生命境界。如何达到“大通”的道境,这里指出了三个主要的进程:首先是心境上求超越外在的规范(忘礼乐),其次求超越内在的规范(忘仁义),再则求破除身心内外的束缚(离形去知)。可见“坐忘”的修养方法,要在超功利、超道德,超越自己的耳目心意的束缚,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坐忘”中最基本的范畴“忘”以及“同于大通”“化则无常”等命题,为理解“坐忘”说的关键语词。此外,一如“心斋”说中的“虚”“静”,亦为修养工夫中不可或缺的观念。下面分几个方面进一步解说“坐忘”说的涵义。
“坐忘”中的虚静工夫
“坐忘”是通过“静”定的工夫渐次净化心灵,使之达于如“心斋”之“虚”境。“坐忘”的“虚”“静”,源于老子的“致虚”“守静”。老子言“虚”,自道体与天地之状,以至主体心境,如谓:“道体是虚状的,而作用却不穷尽。” 并谓天地之间,犹如风箱,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要人破除成见,使心胸开阔,晓喻人们要虚怀若谷。
庄子则更在主体心境上推进“虚”的意涵,在《齐物论》中他生动地以大地“众窍为虚”而形成万窍怒呺的景象,来形容在思想自由的时代环境中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人间世》中,庄子又从身心的修养工夫(心斋),提出“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等描述精神境界的重要命题。
庄子学派还将“虚”与动静观念连结起来,如《天道》云:“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言“虚”有涤除贪欲与成见的意涵,但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心境的灵动涵容的积极作用。庄子用“天府”“灵府”来形容“虚”心,前者形容心灵涵量广大,后者形容心灵生机蓬勃。《庄子》内篇言“虚”不言“静”,但“坐忘”之坐姿已含静定工夫。犹如《大宗师》另一词语:“撄宁”——在万物纷繁变化的烦扰中保持内心的安宁。

“忘”境,安适足意的心境
“坐忘”说中, “忘”字为庄学之特殊用语,主要出现在《大宗师》《达生》及《外物》等篇。除“坐忘”外,各篇还出现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如:相忘于江湖、相忘以生、两忘而化其道、忘适之适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得意忘言等等。李白诗中所描绘的“陶然共忘机”,正是庄子笔下达于安适足意、自由无碍的心境。
作为庄子特殊用语的“忘”,即是安适而不执滞的心境之写照,如《达生》所谓“心之适也”。由于“忘”在庄子心学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我们除了从《庄子》中有关议题整体把握它的用意,更要从《大宗师》等内篇的脉络意义来理解“坐忘”的意涵。
“忘”的意境,在《庄子》中首次出现于《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我们首先要从这句话的语境意义来理解,理解它的语境意义之后,会发现《齐物论》所说的“忘年忘义”而“振于无竟”,和《大宗师》坐忘中的“忘礼乐”“忘仁义”而“同于大通”是相通的。
《齐物论》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的语境意义大致是这样的:“成心”所导致的是非然否之辨,既然得不出定论,还不如顺任事物的本然情状,遵循着事物的变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如此精神不至于为劳神累心的争辩所困蔽。在这一语义脉络下, 《齐物论》提到“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意思是说:心神若能从主观争辩的观念囚笼中超拔出来,忘却是非对待,遨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就能把自己寄寓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此处所谓“振于无竟”“寓诸无竟”,与《大宗师》坐忘所达到的“同于大通”之境,正相对应。“大通”就是大道,道的境界也就是自由的境界。
《庄子》论“忘”最多的一篇是《大宗师》,全篇共16见。《大宗师》以“忘”来描绘人生达于安适自在的精神境界,开启了外杂篇,如《达生》《外物》)对“忘”的意境之阐述。这里举《大宗师》最为人所道的一则论述,以使我们较全面地理解“坐忘”说中的意境: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两忘而化其道,如今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在这段论说中,庄子起笔就呈现一个自然灾变的景象:泉水干涸,池塘枯竭,鱼儿一起困处在陆地上,相互嘘吸湿气,相互吐出唾沫。庄子借鱼来描绘人间的困境以及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景。然而“相濡以沫”之处困,毕竟还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人间的道理和自然界的法则毕竟是相通的。所以说与其是非相争、互不相让,倒不如用大道来化除彼此的争执对立——“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于此,鱼在自然界的三种情境,即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正反映着人间世的几种现象和意境:一是所谓“誉尧而非桀”,亦即《秋水》所说:“自贵而相贱”“自然而相非”;二是在对立争执中,订定仁义礼法以相互规范,这一层次好比鱼“相处于陆”,如《大宗师》中所说:“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这一层次好比鱼“相濡以沫”;三是“两忘而化其道”,有如鱼儿“相忘于江湖”。
由是观之, “坐忘”中的颜回曰“忘礼乐”“忘仁义”,其所“忘”正如同《骈拇》所说:“屈折礼乐,呴俞仁义……此失其常然。”所谓“失其常然”,就像鱼失水而处“相濡以沫”之境。
从《大宗师》乃至《庄子》的整体来看,作为庄子心学中的特殊语词, “忘”并不只是否定意义,它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涵,其逆向作用在于破除束缚,摆脱困境;其正向作用在于使精神超越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两忘而化其道”,物我两忘而融合在道的境界中,这也正是“坐忘”工夫而达于“同于大通”的最高境界。而“忘”与“化”,也正是心灵活动达到“大通”之境的重要通道;“忘”为与外界融合而无心, “化”则参与大化流行而安于变化。“坐忘”章最后说道:物我一体没有偏私,参与大化流行就不偏执, “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这正是“大通”境界的写照。
要之, “心斋”着重写心境之“虚”, “坐忘”则写心境之“通”。“心斋”使耳目“内通”,开阔人的内在精神,陶冶人的内在本质;“坐忘”则挥发着人的丰富想象力,游心于无穷之境。诚如前引刘勰《文心雕龙》所云:“寂然凝虑,私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心斋”之“寂然凝虑”与“坐忘”之“视通万里”,使庄子心学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心灵境界。

心斋与坐忘
“心斋” 和“坐忘” 是精神进入道境的两种修养方法,特别受到庄子研究者的关注。“心斋”的修养工夫着重心境向内收——由耳而心,由心而气,层层内敛。所谓“徇耳目内通”,即使耳目作用向“内通”,达到收视返听于内的效果。而“坐忘”的修养工夫则使心境向外放——由忘仁义、忘礼乐而超越形体的拘限、智巧的束缚,层层外放,通向大道的境界。两种修养方法之内收与外放虽异,但由工夫通向道境、由“为学”通向“为道”的进程则有相通之处。
“心斋”和“坐忘”论题的提出,由于文义奇特,不仅令人费解,也很容易给读者带来虚无化或神秘主义的误解,因而有必要分别进行解说。
“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
有关“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庄子是这么说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修养方法,在“一志”的原则下,其步骤为: “耳止”“心止”“气道”“集虚”等修炼之功,亦即聚精会神,而后官能活动渐由“心”的作用来取代,接着心的作用又由清虚之“气”来引导。“唯道集虚”,“道”只能集于清虚之气中,也就是说道集于清虚之气所弥漫的心境中。这清虚而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心斋”的关键在于精神专一,透过静定功夫,引导清虚之气会聚于空明灵觉之心。后人将庄子传“道”的“心斋”方法应用到气功的锻炼上。
从哲学观点来看“心斋”这段话,道、气、心三个重要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值得探讨。而“唯道集虚”这个命题,不仅隐含着“道”具象化为“气”,并且在老庄文献中首次出现道心合一的思想观念。同时我们从“心斋”这段话中,很容易联想到战国时代南北道家诸多观点的相通之处。
“心斋”修养方法,最紧要的是心神专注,其进程只简要地这么提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些乍读起来有些玄虚,其实它们是可以被经验或体验到的,那就是从耳目官能的感知作用,到心的统辖功能,而后到气的运行,循序而进,层层提升。以此,所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乃是由“耳”的感官知觉提升到更具主宰地位的“心”来领会;接着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则是进一步由个体生命最具主导功能的“心”提升到作为万物生命根源的“气”来引导。
在庄子观念中,气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力,宇宙间各类生命都是“气”的流转与寓形。庄子言“气”,从不同的语境来看,在哲学范畴中可以概分为两类,一般多以气为构成万有生命的始基元素,但有时则又将始基元素的气提升为精神气质、精神状态乃至精神境界。
“听之以气”之后,庄子归结地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的“气”,即是指空明的心境或清虚的精神境界。所谓“虚而待物”,即是说空明之心乃能涵容万物,有如苏东坡所说:“空故纳万境”。而“唯道集虚”,正是说“道”会集于空明灵觉的心境。
庄子有关“心斋”的学说,一共只有46个字,而其中蕴含着的意趣和哲理却一直为后人所引申,而庄子的突出心神作用及其气论,对后代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学人中,徐复观先生对以“心斋”为核心的庄子心学所作出的评价,最引人关注。他认为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而且历史上的大艺术家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地都是庄子、玄学的境界。下面再对庄子“心斋”有关的心(“神”)、气、道等概念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作几点解说。
在古典哲学中,形、神、气三者并提而论,首出于此。这三者关系, 《淮南子·原道训》说得较分明:“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也。”
在形、心对举中,庄子在心“内”形“外”、心主形从的思维中,为了肯定心神的作用,常突出“神”的概念,如谓“神遇”“神行”“神动”。“精神”也是庄子所首创的概念,如谓“精神四达并流”“澡雪而精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美学、艺术上著名的传神说、神韵说,莫不渊源于庄子神贵于形或以神统形的思想。
在绘画美学上,由顾恺之的“传神”到谢赫的“气韵生动”这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也与庄学精神有所联系。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论:“气韵观念之出现,系以庄学为背景。庄学的清、虚、玄、远,实系‘韵’的性格,‘韵’的内容;中国画的主流,始终是在庄学精神中发展。”
在文学理论上,从曹丕的文气说(“文以气为主”)到陆机的《文赋》,把庄子的悟道心境引入文学理论,用来说明创作构思开始时必具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况与‘心斋’在排除任何杂念的干扰,归于虚静上是相同的。”
《人间世》说到“心斋”之后,还有一段论说的文字,意谓“心斋”能使心灵通过修养工夫达到“虚室生白”那种空明的境界。这空明的觉心能使“耳目内通”,能感化万物。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这段话另有一番意趣,所谓观照那空明心境的“瞻阕”、所谓福善之事止于凝静之心的“止止”、所谓耳目感官通向心灵深处的“耳目内通”,都是“内视”的提法。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 “内视”之说首出于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所谓“寂然凝虑”,可说如“心斋”之内视;而“视通万里”,则如坐忘之“同于大通”。

“坐忘”,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
“心斋”的工夫,开辟自我的内在精神领域;“坐忘”的工夫,则由个我走向宇宙的大我。有关“坐忘”的修养方法及其意境,在《大宗师》中又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寓言来表述的,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像是《大宗师》 “坐忘”的前奏。子綦最后达到忘我之境——所谓“吾丧我”的“吾”,犹如“坐忘”所达到的“大通”境界;而“丧我”,则犹如“坐忘”中超越形躯与心智(离形去知)的步骤。而《逍遥游》中的“无功”“无名”“无己”,其超越身外的功名(无功、无名),一如“丧我”,亦如“忘礼乐”“忘仁义”,其无我境界的至人(至人无己),亦正是达到“同于大通”、臻于“天地与我并生”的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
“坐忘”提示人的精神通往无限广大的生命境界。如何达到“大通”的道境,这里指出了三个主要的进程:首先是心境上求超越外在的规范(忘礼乐),其次求超越内在的规范(忘仁义),再则求破除身心内外的束缚(离形去知)。可见“坐忘”的修养方法,要在超功利、超道德,超越自己的耳目心意的束缚,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坐忘”中最基本的范畴“忘”以及“同于大通”“化则无常”等命题,为理解“坐忘”说的关键语词。此外,一如“心斋”说中的“虚”“静”,亦为修养工夫中不可或缺的观念。下面分几个方面进一步解说“坐忘”说的涵义。
“坐忘”中的虚静工夫
“坐忘”是通过“静”定的工夫渐次净化心灵,使之达于如“心斋”之“虚”境。“坐忘”的“虚”“静”,源于老子的“致虚”“守静”。老子言“虚”,自道体与天地之状,以至主体心境,如谓:“道体是虚状的,而作用却不穷尽。” 并谓天地之间,犹如风箱,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要人破除成见,使心胸开阔,晓喻人们要虚怀若谷。
庄子则更在主体心境上推进“虚”的意涵,在《齐物论》中他生动地以大地“众窍为虚”而形成万窍怒呺的景象,来形容在思想自由的时代环境中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人间世》中,庄子又从身心的修养工夫(心斋),提出“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等描述精神境界的重要命题。
庄子学派还将“虚”与动静观念连结起来,如《天道》云:“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言“虚”有涤除贪欲与成见的意涵,但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心境的灵动涵容的积极作用。庄子用“天府”“灵府”来形容“虚”心,前者形容心灵涵量广大,后者形容心灵生机蓬勃。《庄子》内篇言“虚”不言“静”,但“坐忘”之坐姿已含静定工夫。犹如《大宗师》另一词语:“撄宁”——在万物纷繁变化的烦扰中保持内心的安宁。

“忘”境,安适足意的心境
“坐忘”说中, “忘”字为庄学之特殊用语,主要出现在《大宗师》《达生》及《外物》等篇。除“坐忘”外,各篇还出现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如:相忘于江湖、相忘以生、两忘而化其道、忘适之适 、得鱼忘荃、得兔忘蹄、得意忘言等等。李白诗中所描绘的“陶然共忘机”,正是庄子笔下达于安适足意、自由无碍的心境。
作为庄子特殊用语的“忘”,即是安适而不执滞的心境之写照,如《达生》所谓“心之适也”。由于“忘”在庄子心学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我们除了从《庄子》中有关议题整体把握它的用意,更要从《大宗师》等内篇的脉络意义来理解“坐忘”的意涵。
“忘”的意境,在《庄子》中首次出现于《齐物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我们首先要从这句话的语境意义来理解,理解它的语境意义之后,会发现《齐物论》所说的“忘年忘义”而“振于无竟”,和《大宗师》坐忘中的“忘礼乐”“忘仁义”而“同于大通”是相通的。
《齐物论》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的语境意义大致是这样的:“成心”所导致的是非然否之辨,既然得不出定论,还不如顺任事物的本然情状,遵循着事物的变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如此精神不至于为劳神累心的争辩所困蔽。在这一语义脉络下, 《齐物论》提到“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意思是说:心神若能从主观争辩的观念囚笼中超拔出来,忘却是非对待,遨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就能把自己寄寓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此处所谓“振于无竟”“寓诸无竟”,与《大宗师》坐忘所达到的“同于大通”之境,正相对应。“大通”就是大道,道的境界也就是自由的境界。
《庄子》论“忘”最多的一篇是《大宗师》,全篇共16见。《大宗师》以“忘”来描绘人生达于安适自在的精神境界,开启了外杂篇,如《达生》《外物》)对“忘”的意境之阐述。这里举《大宗师》最为人所道的一则论述,以使我们较全面地理解“坐忘”说中的意境: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两忘而化其道,如今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在这段论说中,庄子起笔就呈现一个自然灾变的景象:泉水干涸,池塘枯竭,鱼儿一起困处在陆地上,相互嘘吸湿气,相互吐出唾沫。庄子借鱼来描绘人间的困境以及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景。然而“相濡以沫”之处困,毕竟还不如彼此“相忘于江湖”,人间的道理和自然界的法则毕竟是相通的。所以说与其是非相争、互不相让,倒不如用大道来化除彼此的争执对立——“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于此,鱼在自然界的三种情境,即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正反映着人间世的几种现象和意境:一是所谓“誉尧而非桀”,亦即《秋水》所说:“自贵而相贱”“自然而相非”;二是在对立争执中,订定仁义礼法以相互规范,这一层次好比鱼“相处于陆”,如《大宗师》中所说:“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这一层次好比鱼“相濡以沫”;三是“两忘而化其道”,有如鱼儿“相忘于江湖”。
由是观之, “坐忘”中的颜回曰“忘礼乐”“忘仁义”,其所“忘”正如同《骈拇》所说:“屈折礼乐,呴俞仁义……此失其常然。”所谓“失其常然”,就像鱼失水而处“相濡以沫”之境。
从《大宗师》乃至《庄子》的整体来看,作为庄子心学中的特殊语词, “忘”并不只是否定意义,它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涵,其逆向作用在于破除束缚,摆脱困境;其正向作用在于使精神超越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两忘而化其道”,物我两忘而融合在道的境界中,这也正是“坐忘”工夫而达于“同于大通”的最高境界。而“忘”与“化”,也正是心灵活动达到“大通”之境的重要通道;“忘”为与外界融合而无心, “化”则参与大化流行而安于变化。“坐忘”章最后说道:物我一体没有偏私,参与大化流行就不偏执, “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这正是“大通”境界的写照。
要之, “心斋”着重写心境之“虚”, “坐忘”则写心境之“通”。“心斋”使耳目“内通”,开阔人的内在精神,陶冶人的内在本质;“坐忘”则挥发着人的丰富想象力,游心于无穷之境。诚如前引刘勰《文心雕龙》所云:“寂然凝虑,私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心斋”之“寂然凝虑”与“坐忘”之“视通万里”,使庄子心学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心灵境界。

心斋” 和“坐忘” 是精神进入道境的两种修养方法,特别受到庄子研究者的关注。“心斋”的修养工夫着重心境向内收——由耳而心,由心而气,层层内敛。所谓“徇耳目内通”,即使耳目作用向“内通”,达到收视返听于内的效果。而“坐忘”的修养工夫则使心境向外放——由忘仁义、忘礼乐而超越形体的拘限、智巧的束缚,层层外放,通向大道的境界。两种修养方法之内收与外放虽异,但由工夫通向道境、由“为学”通向“为道”的进程则有相通之处。
“心斋”和“坐忘”论题的提出,由于文义奇特,不仅令人费解,也很容易给读者带来虚无化或神秘主义的误解,因而有必要分别进行解说。
“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
有关“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庄子是这么说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修养方法,在“一志”的原则下,其步骤为: “耳止”“心止”“气道”“集虚”等修炼之功,亦即聚精会神,而后官能活动渐由“心”的作用来取代,接着心的作用又由清虚之“气”来引导。“唯道集虚”,“道”只能集于清虚之气中,也就是说道集于清虚之气所弥漫的心境中。这清虚而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心斋”的关键在于精神专一,透过静定功夫,引导清虚之气会聚于空明灵觉之心。后人将庄子传“道”的“心斋”方法应用到气功的锻炼上。
从哲学观点来看“心斋”这段话,道、气、心三个重要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值得探讨。而“唯道集虚”这个命题,不仅隐含着“道”具象化为“气”,并且在老庄文献中首次出现道心合一的思想观念。同时我们从“心斋”这段话中,很容易联想到战国时代南北道家诸多观点的相通之处。
“心斋”修养方法,最紧要的是心神专注,其进程只简要地这么提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些乍读起来有些玄虚,其实它们是可以被经验或体验到的,那就是从耳目官能的感知作用,到心的统辖功能,而后到气的运行,循序而进,层层提升。以此,所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乃是由“耳”的感官知觉提升到更具主宰地位的“心”来领会;接着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则是进一步由个体生命最具主导功能的“心”提升到作为万物生命根源的“气”来引导。
在庄子观念中,气是宇宙万物的生命力,宇宙间各类生命都是“气”的流转与寓形。庄子言“气”,从不同的语境来看,在哲学范畴中可以概分为两类,一般多以气为构成万有生命的始基元素,但有时则又将始基元素的气提升为精神气质、精神状态乃至精神境界。
“听之以气”之后,庄子归结地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的“气”,即是指空明的心境或清虚的精神境界。所谓“虚而待物”,即是说空明之心乃能涵容万物,有如苏东坡所说:“空故纳万境”。而“唯道集虚”,正是说“道”会集于空明灵觉的心境。
庄子有关“心斋”的学说,一共只有46个字,而其中蕴含着的意趣和哲理却一直为后人所引申,而庄子的突出心神作用及其气论,对后代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学人中,徐复观先生对以“心斋”为核心的庄子心学所作出的评价,最引人关注。他认为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而且历史上的大艺术家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地都是庄子、玄学的境界。下面再对庄子“心斋”有关的心(“神”)、气、道等概念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作几点解说。
在古典哲学中,形、神、气三者并提而论,首出于此。这三者关系, 《淮南子·原道训》说得较分明:“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也。”
在形、心对举中,庄子在心“内”形“外”、心主形从的思维中,为了肯定心神的作用,常突出“神”的概念,如谓“神遇”“神行”“神动”。“精神”也是庄子所首创的概念,如谓“精神四达并流”“澡雪而精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美学、艺术上著名的传神说、神韵说,莫不渊源于庄子神贵于形或以神统形的思想。
在绘画美学上,由顾恺之的“传神”到谢赫的“气韵生动”这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也与庄学精神有所联系。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论:“气韵观念之出现,系以庄学为背景。庄学的清、虚、玄、远,实系‘韵’的性格,‘韵’的内容;中国画的主流,始终是在庄学精神中发展。”
在文学理论上,从曹丕的文气说(“文以气为主”)到陆机的《文赋》,把庄子的悟道心境引入文学理论,用来说明创作构思开始时必具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况与‘心斋’在排除任何杂念的干扰,归于虚静上是相同的。”
《人间世》说到“心斋”之后,还有一段论说的文字,意谓“心斋”能使心灵通过修养工夫达到“虚室生白”那种空明的境界。这空明的觉心能使“耳目内通”,能感化万物。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这段话另有一番意趣,所谓观照那空明心境的“瞻阕”、所谓福善之事止于凝静之心的“止止”、所谓耳目感官通向心灵深处的“耳目内通”,都是“内视”的提法。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 “内视”之说首出于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所谓“寂然凝虑”,可说如“心斋”之内视;而“视通万里”,则如坐忘之“同于大通”

庄子不但是思想家、哲学家,他对于生命还有着极为精深的理解与修养。今时我们既想获得健康,又想获得身心安和,那么,不妨学习庄子的思想。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有一段专论真人境界的文字,其中甚有深意,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生命有重要意义。

以下就庄子的四层文字逐段说明,详细分析真人的修养与境界,冀能启发我们找到健康,从而提升人生幸福指数。

一、定心安命,与道相通

第一层:“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庄子讲真人能看破世俗的成败得失,首先在心灵状态上与道合真。

一则,真人之安命。既安命,则无所用其智。当不足之时,即听顺之。功虽成,亦不以为夸。顺而受,谦而承,穷通不计。

二则,既安命,则自无得失之情。凡事或失或成,皆委之自然,不以失为悔,不以成为喜。

三则,安危之不撄于心。登高、入水、入火皆无畏惧惧,这是一种在大灾大难中不动心的境界。

二、真人修道,恬然自安

第二层:“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安命的真人其生活状态如何呢? 与众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庄子在对这两者的描写中,阐述了一种本真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亦即真人的修道状态。本节写真人内无所忧、外无所好,因而气机深沉。

一则,真人之无思无虑。真人不谋事、无得失之情,故能“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二则,真人神定则其出入之息深深,皆自踵而上,至于口鼻。而凡俗之人神无所养,则其出入之息止于喉间而已。真人与凡俗之人静躁不同,体于身者自然不同。

三则,凡俗之人,心灵驰竞,言语喘息,唯出咽喉。情躁气促,不能深静,屈折起伏,气不调和,咽喉之中恒如哇碍。喉为心气之所出,既不自然,则其喉不能无梗。

四则,所谓嗜欲,为求知的欲望、交接的欲望、树立名声的欲望以及谋利的欲望。所谓天机,在这里喻指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状态。欲望愈多,则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状态便愈受斫丧,此嗜欲深者天机浅之意也。

庄子

三、看破生死,生命自流

第三层:“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本节讲真人能看破生死以及人生旅途上的生命价值,而在行为状态上与道合真。气机深沉是个体生命的一种本真状态,将这种本真存在的意义更加透发一层,则生死问题也便化解了。

一则,古之真人既不悦生,又不恶死,生不欣,死不拒,一任生命之自然周流。安命者,不仅指安于事之变,而且指安于命之流。生死,命之流也。若欣出则营生,若距入则恶死。

二则,所谓“不忘其所始”者,即不忘自己为它物所化来;所谓“不求其所终”者,即随任生命之流化也。惟有明乎自己由它物所化来,方能坦然随任生命之流化也。

三则,在庄子眼中,整个生命存在的最本真的状态,便是生命之跨物种的周流。人并非优越于其他物种,万类生命皆归于同等。这样一种认识,同《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寓言所显示的将整个世界视为一片大的混沌的流动的意韵有其一致之处。能够一任生命之周流者,就叫做“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这样的人就叫做真人。

以上描述真人对待生死的态度,最终将复归于生命之周流。

四、顺应天地,天人合一

第四层:“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生死问题化解了,便解决了人生的最大焦虑。既然对待生命能够一任其周流,则人就获得了一种深刻意义上的宁静,处世也就不会有滞象。人生的展开就似乎成了一种自然的流转。这一节主要是就真人之相貌、表情寓写其如何处世。

一则,“忘”者,忘好恶嗜欲,忘生死。无得失之心,故无喜忧,连生死亦无动于心,故“其容寂”,其容既寂,额自不蹙。

二则,四时运转无心,人的情感与四时相通者,亦即顺乎自然也。这样,人类的感情节律,便融合在自然季候的节律之中了。

庄子对待生死与对待处世是一致的,生死观是处世论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处世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往往依其生死观而得到规定。

五、我读庄子真人论的启发

庄子通过对真人的描述,以阐述一种安命的处世态度,并且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强调真人的价值,因为真人在乎的已经不是个体的生命,而是生命跨物种的周流。所以,庄子强调,“天与人一也”、“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真人能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和生态观,不掠夺大自然,不俄天役物,而是和自然界万物和睦共处。

从庄子的真人境界中,我学会要尊重万类的生命,也要珍爱自己的生,物我一体,人我互存,尊重生命即是珍爱自己。同时,亦启发我们要正视生死。庄子强调,生死为一体,不应“悦生而恶死”,能深刻理解庄子,有助于超脱生死困境。不畏死亡,心即淡泊,自然能缓解对物质、名利等欲望的追求,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谈到:“杀生求生,去生越远”。这个观点明显受到了庄子的影响。我自己体会,越是学习中医,越是实践中医,就越是愿意接受素食,越不愿意杀死各种生命。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深入中医,也越来越能感受到万类生命皆互依互存,尊重生命,也是中医人应有的态度。

若能真正解决生死困惑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过上合乎德性的生活,即游心于德的和谐境地,因为心灵的平和才是最佳的生存状态,而过分的追逐身外之物显然是不明智的。

庄子所描述的真人境界,的确令人神往。庄子所描述的真人,超越了物我的界限,与天地精神融为一体,“无名”,“无功”,“无己”,“无待”,成为真正的自由人,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境界。能同宇宙沟通,同大自然融为一体,哀乐不能影响其心,所以能活得逍遥怡然。《内经》中亦有上古真人,其境界与庄子的各有特色。从庄子的文字中我体会到,要想身心修养提高,就要学习真人的思想。

庄子强调,只有真人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能够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思想连同形体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实之物,就可以进行绝对自由的精神遨游。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孜孜于名利,汲汲于烦扰,导致身与心皆不健康,这属于庄子所谓的“倒悬之民”。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中医,学习庄子,根本目的在于找到健康与幸福的钥匙,修养身心,解除身心的枷锁,释放对死亡的恐惧,从而彻底解脱自我,找到幸福与健康。​



庄子提出的修养方法:

1对生死之困的超脱———旷达的人生境界
对人来说,有生一定会有死, 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死生问题是人生哲学的主要问题,它也是庄子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庄子对死生之困的超脱是庄子人生哲学独具特色之处。庄子立足于自然,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体认生死问题。庄子对死生均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在他看来,死生的更替也像昼夜交替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2对物欲之困的超越———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认为,人是不应该被物欲所支配的,被物欲所支配的人,就会"终身物役"。要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就要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思想的重要概念。"无己", 就是不为物所累,或者不役使于物。"无功"、"无名",就是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不"以物为事""以天下为事"。另外庄子对"命"、"时"均抱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只有顺应,才能保持精神的自由、自在和心灵的宁静与淡泊。他认为,人性自由而自在,人之性命之情就是虚静恬淡,就是不为物累,不为物役,即"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精神自由。

3对情欲之困的摆脱———超然的心理境界
情与欲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范畴, 是关系密切但又各有所指的两个范畴。现代心理学把情看作是情绪、情感,欲则接近于需要、欲望。道家认为人生的烦恼痛苦等情绪皆由情绪与欲望引起, 强调无欲,摆脱欲望。

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在其著作中有许多关于情欲及调节的心理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应对情欲问题,进行情与欲的心理调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借鉴意义。庄子认为,人的情绪与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也是人获得精神自由的极大障碍。

对道德之困的超越———本真的人格境界
庄子追求对于"道"的认识和体悟。所谓"道"即世界本原或自然万物的根本规律或至善至美境界。因此,庄子追求"体道"、"悟道"实质上是力图超越现有或表象世界, 认识世界的本质或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也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于自我的不断超越。这种超越精神具有多层意义,而最主要的是对于道德的超越。庄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是"道"丧失以后的产物,不是最完美的道德, 他希望人们跳出以冀名望利为动机的仁义之举, 摒除道德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和虚伪现象,将体现了"道"之特性的"抱朴守真"作为价值取向,努力超越当时世俗的社会道德。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以实现道德上的升华,趋近"上善"、"至善"的道德境界。庄子把道、自然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万物,包括人都始于道, 都依存于道。


论语十二章概括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和希望_百度知 ...
1【方法】温故而知新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3【修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什么叫内省慎独
慎独,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所以,内省慎独,就是一种提升自己道德素质,提升自己的修养的方式方法,这样不断提醒自己,有什么事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这样...

孔子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下: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能过多地计较物质生活,要为社会尽义务。2、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3、力行:“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或希望(
1. 自省 [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今天的大学生还有价值吗?_百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的方法。撇开道德修养的时代内容,就道德修养的方法而言,应当说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而积极的见解,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1.学思并重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虚心学习,认真思考,从而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形成良好的德性。学,在...

《论语· 十则》概括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
《论语·十则》中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弟子提出的要求有:1、在为人处事方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在自身修养方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3、在自身学习方面:子曰:“由,诲女,知...

请问何为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启示】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孔子所处的年代动乱不堪,弑父犯上作乱的现象已经甚为普遍,很多人已经不重视道德的修养,传统观念出现危机,这是孔子不愿意见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古人是怎样进行自我修养的
事上磨练是力行的重要内容,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很有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教人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才干,磨练意志。孟子认为实际事务甚至痛苦境地的磨练是人担当大任的先决条件。宋明理学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更把事上磨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古代思想家们普遍认为,事上磨练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事上磨练既是...

君子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
礼: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礼节和规范,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种场合的仪式。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君子风范和道德修养的基础。乐:指音乐和舞蹈,包括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六种古乐。乐是陶冶情操和调节心情的有效方法,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宣武区18626273876: 谈谈庄子的修养方法? -
怀哈凯宝: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宣武区18626273876: 庄子.《大学》中的内圣提到的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是什么意思?? -
怀哈凯宝: 诚意:意念诚实 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而无邪念 修身: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齐家:整顿家庭,使家和睦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天下太平全部的应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单地说:格物致知,是程朱理...

宣武区18626273876: 道教:庄子是怎么谈养生的 -
怀哈凯宝: 庄子的养生之道主要蕴含在他的《养生主》、《达生》、《外物》、《让王》、《山木》、《刻意》、《天道》、《至乐》等著作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形”,即通过摄取外在的物质来调理保养身体.《庄子·达生》:“养形必先之以物...

宣武区18626273876: 庄子的道德人性主张 -
怀哈凯宝: 庄子的哲学道德”一词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

宣武区18626273876: 庄子主张什么 -
怀哈凯宝: 庄子是道家学派.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

宣武区18626273876: 如何写“我的个人修养观” -
怀哈凯宝: 引用古人的修养方法,来强调应该向古人学习,把多位古人的修养方法结合起来就成了自己的修养方法.比如庄子说的“内圣外王”之道,一个人要致力于提高自己内心的道德品质,他才能具备那种君王的气魄.再比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个人的观点结合起来翻译一下,文章就差不多写好了.简单解释下就是从小树立远大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加深,人就可以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心境平和充满智慧.

宣武区18626273876: 庄子提倡什么?? -
怀哈凯宝: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所持的宇宙和人的关系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宣武区18626273876: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的思想是怎样的?他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
怀哈凯宝: 庄子是一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由于战国中期社会的根本变革,庄子地位无法维持,这决定了他对现实极端不满,但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

宣武区18626273876: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俗,这句话怎么理解,表达的是什么.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怀哈凯宝:[答案] 《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庄子是道家人物,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

宣武区18626273876: 什么叫“坐忘”?
怀哈凯宝: “坐忘”,是道家所讲的一种修养方法 和一种至极的精神境界,语出《庄子·大宗 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 通,此谓'坐忘'.”这段话的背景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