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世间无分别有哪些?与出世间的无分别如何进行区分?

作者&投稿:长兴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无分别智,又称为无分别心,是指舍离主观和客观的相对之相,而达到真正平等的真实智慧。
简单说,无分别智就是离主观、客观相,平等地运作的智慧,也是超越凡夫概念式思维的真实观智。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无漏智,是佛智的相应心品。
无分别智有三种,分别是:
一、加行无分别智
是寻思的智慧,又称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萨所修的智慧。
简单的说,就是把凡夫的分别心识修成无分别的智慧,也就是从凡入圣的知见跨越。
想要把凡夫的分别识念,转为圣者特有的无分别智,需要的是正见的抉择。
其过程是通过反反复复地听闻思惟佛法,进而起修,把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生的种种我执妄见统统舍弃,解除凡夫心的颠倒妄想,种种疑惑。心中无疑,烦恼已尽,那就可以远离分别了。
玄奘法师把这种无分别翻译为“喜足”无分别。
什么叫喜足无分别:
那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之惑都渐渐消除,心中欢喜无量,正见具足,不再为疑惑所烦恼,不需要再去分别妄念。所以称为喜足无分别。
这个修行的过程,古人曾经很形象地譬喻为以楔出楔,也就是把一个木楔打进木头的缝隙中把另一个木楔起出来,最后恢复木头原本的样子。借正见之楔出妄念之楔,恢复本来面目。
二、根本无分别智
这是正证之慧,又称为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是道之体。
《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
《三藏法数》中说:“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根本智,乃是各种智慧的根本,因为它能够契证真如妙理,平等如实,没有差别。
在《摄大乘论释》中运用了譬喻来比较加行智和根本智:
如果一个哑人,知道了境界的义趣,却无法表达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人,正在领受境界,而无所言说,这就是根本智。
再简单一点说,就像一个哑子没有吃过蜂蜜,但是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甜美,他无法表述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子正在吃蜂蜜,但是安享于静静吃蜜的的状态,却无法把蜜的美味告诉其他人,这就是根本智。
一个是在理上了解,一个是亲证,这是修行阶次的不同。
三、后得无分别智
又称为后得智,是出观起用的智慧,是道的果,是分别一切差别相的智慧。
据《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智和后得智属于同一种智,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才能掌握佛法的真理,根本智需要依靠后得智才能在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其作用。
《三藏法数》中说:“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这种状态,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如果把根本智比喻为哑子吃蜜,却无法告知别人其中的美味一样,那么后得智就像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吃了蜂蜜之后,把蜂蜜的美味告诉每一个遇到的有缘人。
凡夫众生有分别心:因为有分别心,有了是非人我,善恶美丑。
佛无分别心:因为无分别,所以无烦脑贪爱。无名利缠缚,所以解脱;
佛和众生的分别与无分别根源于迷悟差别;众生迷,所以以假像为真。区分各种幻像;
佛悟道。看各种像皆是幻,皆是无中生有。故为不二法,故为一。
所以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不是悖论。

扩展资料:无分别心,是佛学术语。此为离情念分别之心识。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
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
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注明:无分别心不是不明善恶,而是对善恶之人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
无分别智释义
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
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种之别:
(一)寻思之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证之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
(三)出观起用之慧,称为後得无分别智,又称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据成唯识论卷十之说,根本无分别智与後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认识中发挥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分别心
百度百科-无分别智

末学浅陋,于经典尚未深入;略答如下,请善知识指正:

先回“ 加内沙 - 江湖豪侠 十级 ”师兄:
诚如师兄所说,“五蕴灭就是死人了”;可见,师兄前一句所说“五蕴是无法灭的”。与后一句已成矛盾。
色身“暂时有”(百年即坏),所以五蕴也是“暂时有”,并非“常住不灭”之法:此事世间俗人皆可现观,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云何“五蕴不灭”?

其次,“识的作用是分别”一句,末学有质疑:六根因触六尘而生六识,因而对六尘境有分别性,比如意识,就有很强的分别性:说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心;第七识也有一定程度的“了别慧”。然而,第八识却永无分别性,何以故?第八识永不触六尘,云何有分别性?
若师兄所说是指前七识,则此言无误;若师兄所说是指“八识俱全”,则所说有误。切莫误会“第八识也有分别心”。经论中说:“真心无分别”“妄心有分别”,即是如上义;若云“第八识有分别,非是真心”,则必定会有另一个“无分别心”,请问这是第几识?云何无有“九识心王”之说?

其三:师兄说:八识皆可以叫做“心”,这个没问题;故说“八识心王”。而师兄所说“出世间心”,末学寡闻,未见于经典;师兄后面又解释为“没有任何业的心”,末学据此句而推断:师兄所说,即是“真心”。若如此,则此心绝非仅“阿罗汉”“佛”本具;一切众生皆具;若无此心,名为“无情”。非是有情众生也!
而此心,体性虽“永无污染”,却能含藏无始劫以来善不善业种;何以证明?
我们知道:业种不亡,则必定受报;故知业种必定随此众生往来三世;而此众生,无非八识和合;必有八识心之中的某一心携带业种(否则无有因果报应也!);而前七识,俱是“生灭法”,一旦中断,业种则亡,因果必定错乱!故知业种必定是“不生不灭”之真心携带。(以上以“因果业报”证明:“真心含藏污染业种”)。复次,《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即含有如上义。 智者思维之!
当然,若修至佛地,则一切业种转为清净;不再名为“不垢不净”,而名为“常乐我净”。

需要告知师兄的是:阿罗汉虽灭尽五蕴十八界一切法而取涅磐,其真心也不可名为“常乐我净”,何以故?阿罗汉仅断除“我见”“我执”“三缚结”“五上分结”“五下分结”。而未能触证真心。既未证真心,云何能“实修”?云何能一分一分修除“尘沙惑”?若师兄认为:“成佛无须先证真心”“灭尽五蕴之阿罗汉与佛在境界上是一致的”。不仅诽谤大乘,乃至谤佛,谤僧。

末学在此,苦劝师兄:即使未能“发菩提心”,不愿熏习大乘,只愿修学声闻乘,若无上述知见,也难成功。师兄连“五蕴皆空”也不承认,云何自命修学“四圣谛”“八正道”?

下面简答楼主师兄所问:
外道之所以不能取涅磐,是因为未能断尽“五蕴十八界”一切心。即使得“非想非非想定”,也有细微之意识,意根未断;因而“我见”“我执”未断。“有我罪非轻”,何以故?此我是生死轮回之原因。此我未断,必然生死轮回。
而阿罗汉,却已经断尽“一切法”(经云:“一切诸法不摄法身“,莫要误会“一切法”包含真心)。观察思维,三界中没有一个“我”能够常住不坏(因其未能触证“不生不灭”之真我);因而能完全放弃这个“我”(五蕴是假我),因而能取涅磐。
但是,若无“涅磐本际”住于涅磐,则涅磐同于断灭!犹如外道妄说:“神形俱灭”,而十方诸佛合其神威,也不能灭却一只小蚂蚁之真心!何以故?“不生不灭”故。楼主师兄此说是正说。
因而,必有一个心体住于涅磐(否则为“断见外道”)。而此心体,若能知“有我”住于涅磐,则不名涅磐,名为生死!,何以故?“有我”故。故知,住于涅磐之心体,必定本具“无我性”。无有“拣择性”,“不攀援”“不执着”“无分别”“如如不动”。
且问,此心体非“真心”而何?

故答楼主:
“灭尽五蕴之后,真心(第八识)不灭”
“涅磐本际,既然有"不生不灭'之体性,定是真心(第八识);生灭心不能住于涅磐”

问题补充:
若能“一念不生”,必定可以“念头再起”,否则,一念不生之前一瞬间,还有念否?若答“有念”,则因“从有到无”之灭却过程,而证此心必是生灭法!
既然是生灭法,云何能住于涅磐?
若答“无念”,则推到无始劫以前也是“无念”,则此心“从来都没有生起过”。则为“不生不灭”之真心。
真心任尔颠倒妄想,也是“不生灭”“不做主”“无念”“本自清净”。何须汝强令其“无念”“不执着”?
若需要“一念不生”才能如何如何之心,必是“能知有我”之心,必是生灭心,必是妄心!云何能住于涅磐?
作此二说者,名为“外道”!何以故?于“三乘菩提”毫无正见识故?如此修行同于“魔业”故。
以其错说佛法,断却学人慧命,令学人同入“断常坑”之故,打三十棒已是慈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加内沙 - 江湖豪侠 十级”师兄改正所说,末学随喜赞叹!然即以成文,末学就不改了,以使读者得正知见;请师兄见谅!

另:“ionic豪”师兄回复,已指出“加内沙”师兄所说的“出世间心”,在本质上就是意识心;而“加内沙”师兄一开篇却说:“出世间心是‘超越’(uttara)由五取蕴组成的世间(loka)之心。”
末学请问“加内沙”师兄:您所说的“出世间心”,到底是生灭不已的妄心,还是不生不灭的真心?
您若答:“是妄心”,请问妄心是“超越五蕴”的吗?
您若答:“是真心”,请逐一回答“ionic豪”师兄的回复。
法身慧命事大,师兄请仔细些!
末学合十顿首!

楼主 安好~

能问此义,首先真的要先随喜,毕竟这不是一般初机学人所能问出来的问题,其次,这个问题也有助於釐清佛法真正要实证的内涵与外道邪见的差异性,更能助於有缘佛子能藉此明白佛法实证的次第与标竿,不至於落入我见坑、邪见坑。在回答之前,先予与随喜与赞叹。

那接著此问题,後学将引用宗镜录提及的五种世间无分别相作说明,接著将以各种佛经,如阿含、般若、唯识系列经典等来描述出世间无分别的真实义理,最後,再说明禅宗开悟所证,也是这个无分别。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於真实义离异分别故。此智若由离思惟故。名无分别智。熟眠放逸狂醉。同离思惟。应得此智。若由过觉观地故。名无分别智。从二定以上。已过觉观。应得此智。若依此二义。凡夫应得此智。是处能离心及心法。应说名无分别智。谓想受灭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无分别智。此则不成智。何以故。於灭定等位。无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钝无知。此智应钝无知。若於真实义。由已分别显现。是分别应成无分别智。何以故。此分别能分别真实义。谓此义真实。』

再解释前,先翻译如下,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中,永明禅师如是说道:『”无分别智”本俱的功能差别事实上是要离开五种法相,凡是落入这五种法相的,都不是佛法中真正实证的无分别智:
第一: 无分别智并什麼都不去思维都不想任何事情的境界。
第二: 无分别智也不是二禅以上的无觉无观定境。
第三: 就连阿罗汉所实证的灭受想定(或称灭尽定),也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
第四: 有些人认为物质无心无分别,然而真正的无分别智也不是这种物质体性。第五: 凡是於无分别智的真实义理有所偏邪、偏差的颠倒想,都不是无分别智。

永明禅师接著解释道:
如果这个无分别智是由什麼都不去思维、什麼都不去想而名之为无分别智,那麼只要再睡得很熟的时候,或著身心极放逸的状态、乃至喝酒狂醉的时候,那时候都离开思惟,应该就可以说得到这个无分别智了。
如果这个无分别智是由於离开有觉有观的境界而得到,那麼二禅以上的禅定境界,都是无觉无观、前五识不现起而离觉观的定境,也都够格而可以说得到此无分别智了。
如果依照上述这两种道理,凡夫都应该到此无分别智,因为上述两种心境都是处於能够离开六识心王或六识心王相应的心所功能(眠熟昏迷以及无想定都是离六识心的境界,而二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都还有意识,只是意识相应的许多心所都不现起了),也应该说为无分别智了。
即使是在想受灭定(或称灭尽定),如果说有人可以在这个境界中得无分别智,实则是没有智慧的,那是因为灭尽定中,已经关闭了意识等六识心王,以及六识心相应的心所功能,甚至连第七识末那的受与想之心所功能也暂时关闭,这时候,就已经没有所谓的众生我了,此定中无觉无知、无受无想,试问: 又是谁得智会呢?
如果说好比物质无心无分别的性质,无分别智的体性也是如此,就好像物质无锁分别、无所觉知,譬如大地不会自觉自己是大地,也不会觉知被人、动物所踩,如果无分别智就像是这样的话,那麼无分别智就应该是什麼都不知道才是,又如何能称为智慧呢?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有人於真实义,由於自己听闻善知识开示显说,而自己善能分别、拣择其中的义理,而将这个分别拣择就认为应该是无分别智的话,是有所偏邪的,为什麼呢? 因为这个分别拣择,只是分别真实义理的了别慧,而不是真正亲证真实义的实证智慧,了知、知识与实际上的现前观察体验所证,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能够现前观察亲证那个无分别底,而证实这个无分别底的真实义理才是真实智慧、真正的无分别智,并不是由於听到了无分别智的道理,能够知道这个道理就称的上无分别智了。』

如果能核对原文、并搭配後学所译,应该是不难理解五种世间无分别并不是真正无分别智的道理,那麼接下来,後学就举佛经来说明真正的无分别,那当你听闻、阅读以後,如果能真的理解无误,知道无分别智的内涵与无分别智所亲证的那个无分别的真实义理,剩下的,就只差亲证而已,因为到这时候,你也会知道你所理解的,只是义理,还不是真正实证的智慧。

===================== 出世间无分别之义涵 ======================
首先,无分别的道理,主要以般若、唯识经典说明的最详细,阿含虽然也有这样的道理,但是毕竟太过隐晦,後学先以般若、唯识来说明,最後才举阿含,这样前後连贯,也比较容易让学人融会贯通:

心经云: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一直到无智亦无得,都是再说明无分别心的性质,这个无分别心,如前所说,不是靠意识什麼都不去想、不去思维分别而来的,也不是意识入定无觉观的境界,因为这个无分别心,不是意识心,不是前六识,也不是第七识,如果是第七识的话,那应该灭尽定、无想定中,前六识已灭,剩下第七识应该就是无分别心了。

这个无分别心,是在讲众生本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从无始以来、一直到未来际,都从来就不分别一切万法、也无所住於一切万法,所以,

金刚经才说: 无所住而生其心。前七识都是有所住的心,譬如你在念佛,不论散心念、或一心不断的念,都是有所住於念佛之境,但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从来就不住,所以般若经典,譬如佛藏经就提到了: 无所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这就是说,阿赖耶识本来就无分别、对一切万法本来就不取不舍,如果你能够这样实证,现前观察阿赖耶识这样本俱的真如法性、无我性,那才是真念佛。

又如维摩诘经提到: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这也都是说明第八识阿赖耶识无分别的体性: 於一切法,不观、无忆念、无所缘。

然而,般若系列经典几乎没有提到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称,大部分都是以空性、无分别心、无住心、菩提、真如、如等,来宣说。主要在唯识经典的时候,才会更详细宣说,而直接讲第八识阿赖耶识,有经为证:

入楞伽经有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这就明讲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本来就清净、无我性的,是与前七识截然不同的真实心、无分别心。

又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 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於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这也是说明第八识如来藏(前经典已有说明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是一切法、音果的根本,一切世间六道,都是由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变现,然而,如来藏虽出生一切法,却无我、也无我所,他从来就不会去执著他所变现的一切法。这也是金刚经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的道理。

而如来藏在阿含经典也是有提到的,譬如在阿含的因缘法中,

《长阿含》卷十,第十三经《大缘方便经》佛云:「阿难,缘识有名色,此 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若识出胎,婴孩坏败,名色得增长不?」答曰: 「无也。」「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於此。」
「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答曰:「无也。」「若无名色,宁有识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识由名色,缘名色有识。我所说者,义在於此。」
「阿 难,是故名色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大苦阴集。阿难,齐是为语,齐是为应, 齐是为限,齐是为演说,齐是为智观,齐是为众生。阿难,诸比丘於此法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为慧解脱。」
上述的义理是说,如果没有这个能持名色、能入母胎持受精卵的入胎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的话,就不会有你这一生的肉身、乃至心灵了,换个角度说,如果阿赖耶识不入胎的话,也不会有三界生死相续,那麼因生死而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也就没有了,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追求的是生死流转熄灭的方法,进而断除引发後有的动力,令阿赖耶识不再继续出生三界法,才是二乘所追求的无馀涅槃。

这在大乘经典也是有提到过: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大药白佛言:「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身?」佛言:「大药!『识』与法界持微妙视,非肉眼所依以为见因。此微妙识与福境合,见於天宫欲乐嬉戏,见已欢 喜,『识』便系著。……『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 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

这也是说明阿赖耶识能持名色、肉身的功德,只是说的比阿含来个更详细而已。

最後,总结一下:

出世间的无分别,是以无分别心,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体,才有这个无分别。

而这个无分别是因为阿赖耶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性质,他一切法,从来就无所分别、无取无舍、无所住,却又能时时生其心,以这个性质而说为无分别。

然而,这个甚深的义理,在阿含时期,主要只从阿赖耶识能持肉身的功德来说明,在阿赖耶识无分别的体性上,就没有著墨那麼多了。而在般若经典系列,才是主要彰显这个无分别的体性。那在唯识经典系列,就直接宣讲阿赖耶识的各种体性了,这是为已证解阿赖耶识的菩萨宣说,才会从阿赖耶识本俱的无漏功德、已及其涵藏三界各类种子功能上,宣说阿赖耶识。

因此! 世间的无分别与出世间的无分别,最大的区别,就在於是否亲证阿赖耶识而已。 由於菩萨已亲证阿赖耶识的缘故,能现前观察、领受阿赖耶识本俱的无分别性,因为发起了无分别智,然而世间凡夫不证阿赖耶识,无法现前观察阿赖耶识的这种无我性、无分别性,所以只能从意识去思维想像这种无分别而已,而无法亲自体验。

最後再举一则禅宗公案:

金陵报恩院玄则禅师初参青峰禅师时问云:「如何是佛?」佛者即是阿赖耶识无分别心也。青峰禅师答云:「丙丁童子来求火。」玄则禅师得此语已,自以为悟,藏之於心,牢记不忘。後来晋谒清凉文益禅师,清凉便垂问玄则:於此一句悟个什麼?玄则回道:「丙丁属火,丙丁童子即是火,以火求火,就如我玄则本来是佛,而更来此求佛。」

清凉大法眼闻他这麼说,便云:「差点儿放你过关了,原来你会错意了。」玄则为此与清凉大法眼往复论辩,自认已悟;清凉不肯,玄则气不过,忿而离去。清凉对众云:「此僧若回,犹可救得;若去而不回,救不得也。」玄则离去途中,百般思索,仍怀犹豫,复思:「他是五百人大善知识,岂会赚我?必是我所悟不真。」乃回,投诚请益,清凉禅师曰:「你再问一遍,我告诉你。」玄则乃问:「如何是佛?」清凉禅师答云:「丙丁童子来求火。」玄则言下豁然了悟,岂止俊俏!

玄则悟得此语,亦是玄之又玄。前後问答,一字不易,因何前问错会?後问得悟?

此则若以意识思维理解,百劫仍然不悟,若能一念相应亲证阿赖耶,便知其中亲切为人处。


五种世间无分别有哪些?与出世间的无分别如何进行区分?
那接著此问题,後学将引用宗镜录提及的五种世间无分别相作说明,接著将以各种佛经,如阿含、般若、唯识系列经典等来描述出世间无分别的真实义理,最後,再说明禅宗开悟所证,也是这个无分别。宗镜录卷第八十八:『无分别智自性应知离五种相。一离非思惟故。二离非觉观地故。三离灭想受定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

佛教里面说的无分别心一般指的是那些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家伙吗?没有...
佛,是觉悟者,觉悟世间本来没有分别,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法则,本质就是梦幻泡影。无分别,不是没有辨别能力,而是智慧的平等观。所谓和世界基本法则,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的。强盗有强盗的法则、小偷有小偷的法则、娼妓有娼妓的法则、君子有君子的法则、义士有义士的法则……这些法则在觉悟者看来,...

想问农谚有哪些,农谚分别有哪些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2、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芒种不种,过后落空。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夏至无雨,囤里无米。3、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

什么是无分别心
有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去培养,或者是刻意去同情,应该讲起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释迦牟尼佛是教我们要自然、随顺;另外,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刻意去造作。我简单地举一个例子,佛教是要我们去破自己本身的执着。假如我是属于吃素的团体,那么看到吃肉的,就会产生一种憎恶心,这一种很憎恶、...

达照法师:一念三千(二)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4 这“一念三千”的“三千”数目,便是依据台宗最重视的经论加以组织而成的,即由本宗的根本依典《法华经》以及《华严经》、《大智度论》等的名相而来。 首先,“十法界...

“月中有客曾分种,世间无花敢斗香”是不是赞美“桂花”的诗句?_百度知 ...
1·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2·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白居易《忆江南》3· 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4·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宋·姜夔《桂花》5·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唐·...

十方本无异众生起分别
十方本无异,众生起分别,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佛教哲学观点,意指世间万物本质上并无差别,差别仅来源于众生的主观认知和分别心。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十方”代表了无尽的空间和方向,象征着宇宙的广袤无垠。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下,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

佛教的十四无畏是指的什么
“世间”,有三种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真觉世间。菩萨以三昧之力,于此三世间皆能涉入无碍。“不坏世界”:菩萨虽以三昧力涉入世间,但亦不破坏世间之因果,以无我相故。“明照无二”:“明”,表圆通之体。“照”,表圆通之用。“体”与“用”二者对于已达圆通境界之菩萨而言,已无差别,他已能即体即用,即...

佛法里的无分别是什么意思?
无分别心,是指去除分别当中的执著,并不是指不起分别。能诠表的语言文字,与所诠表的实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为设定的,是世俗所共许的。既然是设定的,就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是世人常常执以为实。比如说,别人骂我们是畜生,我们会生气,思考我哪里是畜生了?这就是有执著了。也就是说,说火...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不得谓有;一切法如幻而圆成非空故,不得谓无。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世间种种妄想分别,种种依正果报,皆是众生如梦之心之所显现。八识恒转,犹如瀑流;以刹那生灭故不得谓常,现起相续故不得谓断。离心意识证取心物同体的如来实相 ...

清徐县13022487817: 何谓出世间禅?何谓出世间上上禅? -
戈皇倍他: 禅有三种即:世间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 第一种世间禅,就是存在于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分为两种.一是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就是指厌离欲界的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的则修四无量,厌色笼的修...

清徐县13022487817: 世间四无量心和出世间四无量心有何区别 -
戈皇倍他: 当然有区别,一个是针对世间法的,不够究竟,但能作为接引;一个是出世间法的,究竟无二,是佛法的真正精髓.

清徐县13022487817: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分别智” -
戈皇倍他: 无分别智,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

清徐县13022487817: 世上分几道 -
戈皇倍他: 六道 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清徐县13022487817: 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
戈皇倍他: 世间法中有自我,有对境,自然有'辱',有'忍',故忍辱是有意控制,出世间法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自然无一法可得,无辱可忍.南无阿弥佗佛!明心合十!

清徐县13022487817: 六道轮回有哪六道,各有什么来历? -
戈皇倍他: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

清徐县13022487817: 出世间是什么意思 -
戈皇倍他: 通俗地讲,“世间法”就是在家庭、社会、学习、工作中的各种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因其不涉及到了生死、出轮回的问题,故名世间法!!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叫五乘佛法. 其中后三种叫出世间法;前二者就是世间法. 世间法亦称为人间佛教,其主袱法递盒郛谷店贪锭楷要内容就是:五戒、十善.

清徐县13022487817: 是入定中的无念与被麻醉中的无念区别在哪里? -
戈皇倍他: 禅定可以分成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其中,世间禅定有三种特征:乐、明、无念.麻醉在无念这一分上,和世间禅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乐和明这两种觉受则没有.至于出世间禅定,则完全是超越的,不受有念无念的限制.

清徐县13022487817: 世间解是什么意思 -
戈皇倍他: 世间解是佛陀德号之一,佛陀了知、通达世出世间一切状况,故号“世间解”.

清徐县13022487817: 六道轮回的六道是指哪六道 -
戈皇倍他: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 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 ,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