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者&投稿:职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事例详细~

1、班超出使西域
经过准备之后,班超和郭恂率领部下向西域进发,先到达了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
班超估计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对部下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让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原因。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侍者感觉出乎意料,仓猝间难以回答,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以防泄露消息。接着,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饮酒高会。
喝到酒醉的时候,班超故意激怒大家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
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吗?你们看这怎么办呢?”
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你决定吧。”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用火进攻北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
有人说:“这件事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
班超大怒说:“是凶是吉,就在于此事。郭从事是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计划,我们就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部下都一致称是。
这天天刚黑,班超就率领将士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当时天上刮大风,班超命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的后方,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又命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
安排完后,班超顺风纵火,一时间三十六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个匈奴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匈奴人都葬身火海。这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的由来。
第二天,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郭恂先是吃惊,接着脸上出现了感觉不公平的脸色。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便抬起手来对他说:“你尽管没有与我们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
郭恂脸露喜色。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朝廷,并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为人质。
二、唐代日本遣唐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
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
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十二次。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三、玄奘天竺取经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一名和尚,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在做和尚时他常常研究佛学。
后来为了更多的获取知识,于是他到处拜师学习,又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所以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经书。但是玄奘也发现佛经上有很多的错误于是他就决定去天竺学习佛经。
他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当时的朝廷不许唐人出境,他还被边境的兵士发现了,于是让他回长安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而是逃过边防关卡到达瓜州,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艰难地走出了玉门关。不仅如此还路过了沙漠,其路程非常的艰险。
高昌王麹文泰也非常信奉佛教,听说玄奘是从大唐而来的高僧于是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邀请他留在这儿,但是玄奘坚决不同意,没有办法他只好送他离开还派了很多人跟随他,并且写信给沿路的国王们,让他们多加照顾玄奘。
他们一行人走过了雪山和冰河,经历了很多困难终于到达了天竺,天竺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里面有一个很有名的大学者,来到这里的玄奘虚心向他学习,在那里大约五年的时间就把经书全部学会了。
不得不说玄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对佛经有着非常通透的理解。
玄奘的游历不仅在佛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公元六百四十五年,他带着六百多经书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长安,他的取经事迹震惊了当时的长安百姓。
当时的皇帝也对他大加赞扬,于是隆重的接待了玄奘,玄奘也对此次的游历进行了详细讲解。
四、丝绸之路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商人来往通商的要道,其上的商队络绎不绝,非常的繁忙,但是事实不是如此,一个外国汉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得到一个颠覆性的结论,丝绸之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通到底的道路。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以为中国的商人一定直通罗马,然后特产卖到哪里,其实并不是,中国几乎没有和罗马帝国进行过直接的贸易活动,所有的货物基本都是从中东转手,然后卖到罗马去的。
而且所谓的丝绸之路卖出去最多的货物其实也并不是丝绸,丝绸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些特产而已,而且丝绸的价格比较贵,只有罗马的大贵族才能买得起。
所以说真正能够对西方造成巨大影响的货物其实并不是丝绸,反而是中国最为惯常的物品,比如说纸张才对西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为是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纸张,这个跨时代的发明直接改变了中国文明传承的方式,大大节约了知识传承的成本,纸张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方以后,同样也对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西方的文化才开始大范围的普及,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改变西方的文明。
公元前39年,悬泉地区就已经有很多栗特族人和中国进行贸易了,当然那个时候中国和他们的贸易主要还是骆驼,而且因为商业的发达,很多栗特族人因为有利可图而选择在丝绸之路上定居,然后从事各种服务业。
丝绸之路其实并不是一条恒古不变的道路,在不断的通商过程中,因为环境和政治等因素的变化,道路其实也会有细微的调整,这些基本上都是商人们慢慢探索出来的。
五、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这七次,可以说他下西洋,对中国以后的发展有很多的意义。甚至他可以帮助中国和东南亚印度,东非,阿拉伯很多人民之间都有很好的往来,促进了这一项,各国的友谊。
更是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在明朝的政治,以及综合国力强盛和经济上都作出了一定的标志性的事情,也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繁荣昌盛。
毕竟他是作为一个和平的使者去到那里,也是为了宣传自己国家的怎么怎么样的好。更是向外面的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技术,像我们国家那时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技术可以说是天下只此一家,为后来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也是为了展示中国最强大的一面,让很多的国家也臣服于我们的国家之下。可以说他游遍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我国在古代航海史上,比较壮观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的游船也让他见识到了别的国家的航海技术,和文明,带回国家在进行发展。
也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震慑了这些的倭寇乱党,更是,把蒙元的势力给压制住,保护了国家人民的安全,国家的威望。可以说,作为现在来说,就等于就是宣传了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海外进口贸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班超出使西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玄奘之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1.鉴真东渡: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2.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玄奘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筐.657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西游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及古中国和天竺(今印度),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从那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弥补了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教义的不完整,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3.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成为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那”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经过两次西征,疆域辽阔,东西方贸易往来畅通无阻,十分频繁。许多西方商人往来其间,有的还受到元王朝的礼遇,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马可·波罗的父、叔都是商人,1275年马可·波罗随父、叔到达上都,受到了忽必烈的款待。此后,马可·波罗就留在朝廷做事。在此期间,他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同年9月7日不幸被俘。
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马可·波罗游记》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
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在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中,传教士起了巨大作用。在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突出的。利玛窦奉耶稣会之命来华,为了结交中国的学者和官吏,他苦心钻研儒学,易僧服,改作儒生打扮,并自称儒者。利玛窦在华共生活了28年,其中在北京住了10年,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文本。孔予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16世纪末传入意大利,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继利玛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隋炀帝远征高丽;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等。

第一阶段,自先秦时期至唐朝统治的751年,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印度文化与波斯文化对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以及中国汉文化对东亚邻国朝鲜和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第二阶段,自751年怛逻斯之战到15世纪末,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
第三阶段,自16世纪初欧洲人通过新航路来到中国,到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与基督教世界的交流。这一时期为双向性。
第四阶段,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近百年时间里交通工具已为蒸汽船,交流的主要载体(媒介)已渐渐从外国传教士变为从欧美日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而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单向性的大规模的“西学东渐”。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它们的使者、商人、僧侣和求法者,不断前来,从而各地的物资得到交换,科学技术和艺术、宗教也得以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无论对 中国和有关的各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外人员的往来据近人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同西域、南海诸国的关系,普遍都加强了。这所谓“西域”,按习惯的用法,系指葱岭...

谈谈你对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认识
2. 传播中华文化: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传播中华文化。在古代,我国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途径,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也对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它不仅促进...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沿革
1-2世纪传到意大利的中国战国时期表铜器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新局面。大蒙古国地跨欧亚,不仅经过中亚通往波斯、阿拉伯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来往更频繁,而且范围更加扩大,向西直达欧洲。联系南海及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代基础上更繁荣活跃起来。蒙古国及元朝统治者对于宗教只求其为大汗...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特点
17—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种平等双向式的交流方式。这种“平等”,不是建立在双方理解基础上.而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平等方式。第一,欧洲16—17世纪内部连年战争,自顾不睱,殖民者也认识到:中国难以以武力征服,只有平等对待之。另外,欧洲在其崛起之后固执地坚持“欧洲中心论”,他们从内心深处...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1、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2、中国的印刷术、火药、造纸术、指南针,都是元代传入欧洲的。 3、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空前昌盛,中外贸易往来异常频繁。东南沿海的昆山、庆元、温州、福州、泉州、...

魏晋南北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个政权需要巩固与发展,海上及陆路交通条件也有改善,这四百年间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远较秦汉时期发达,而佛教成为中国与许多外国文化交流的纽带。佛教在中国南北广泛传播,鸠摩罗什、真谛(499~569)等印度、中亚、南亚的僧人来华并译出许多重要经典。随着佛教的传播,渊源于...

元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主要内容?
元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有很多。比如:火药的传播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交流、天文、历法的文化交流等。众所周知我国的丝绸制品在当时举世闻名,特别是在元朝时期,丝织品广泛流传于西方。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小国家也有中国制品的影子,在考古挖掘中在意大利的某个城市的统治者的陪葬品中也有中国的丝织品。和...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请从经济,文化交流各举一例
1、经济 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人中国。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文化 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如今,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21世纪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历史的角度看...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有哪些?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文化方面,玄学盛行,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文学...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哪些特点?
我们自己也了解到,佛教就是源于这个时候被传到西方的一些地区的。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而且这样的一些起源地区,就是通过东土大唐前往西天的一个状态。我们自己在接触到这样的一些历史的时候,不免也会感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其实是十分的广泛的,在涉及到这样的一些地域的时候,也都流传了很久。并且唐朝统治者...

监利县14777575142: 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外来文化的传入?具体是什么时间? -
殳缸玉屏:[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外来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的进程,而这两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可以说是在不同形式的“对话”中进行的.第一次是自公元1世纪以来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第二次外来文化的传入可以说是自16世纪末,特别是...

监利县14777575142: 结合你所了解过的历史知识,列举两例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
殳缸玉屏:[答案] 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中俄文化年、孔子学院

监利县14777575142: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
殳缸玉屏: 第一次文化融合就是和佛教的融合.这是两个古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时间发生在古代.可以说,这两个文明是双向的交往.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启了两个古人类文明史的交往.历史作证,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明...

监利县14777575142: 史上中外文明有几次重大交流?
殳缸玉屏: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丝绸之路...对中外交流史的影响: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 海上就是郑和七次下西洋

监利县14777575142: 结合你所了解过的历史知识,列举两例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
殳缸玉屏: 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中俄文化年、孔子学院

监利县1477757514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的世界有何借鉴?100字左右 -
殳缸玉屏:[答案] 1良好的利用交通资源;2自身具有一定先进性;3本着世界友好,互通有无;4重视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交流与和平;5统治阶层具有一定的进步眼光;6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监利县14777575142: 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殳缸玉屏: 郑和下西洋

监利县14777575142: 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 -
殳缸玉屏:[答案] 正确来说是有三件:【遣唐使来华】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频繁.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最多的一次超过500人.遣唐使完成外交...

监利县14777575142: 谈谈你对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认识 -
殳缸玉屏: 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认识因人而异,以下是我对一些观点的认识:1. 吸收外来文化: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吸收外来文化.在古代,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交流和贸易往来,这些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

监利县14777575142: 举个例子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
殳缸玉屏: 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唐招提寺)、日本遣唐使、与新罗的交往. 借鉴围绕书上的意义来谈,加一点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等.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