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之”有些什么意思(是代词、去、的。的意思吗?)有没有“去”的意思? (要精确)

作者&投稿:仲孙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
〈名〉
(1)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国人口普查中,总数非常少,已属极其稀有的姓氏。例如:是灏亮
〈代〉
(1)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2)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
〈形〉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的场所);
(5)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
〈动〉
(1)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又如:他不是学生
(9)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
〈副〉
(1)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或者 [or]
(7)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
〈助〉
古汉语结构助词,一般用于成语中,辅助动词宾语前置,通常与“唯”联合使用(有例外)。如: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
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
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唯利是图。——晋·葛洪《抱朴子》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此处“急”为形容词活用做动词的以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之死矢靡它。”(《诗经风柏舟》)——到死发誓没有他心。“项伯及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项伯于是连夜奔跑到沛公的军营里。“庄辛去之赵”,是说庄辛离开楚国到赵国去。“之”作动词在古汉语中不很多,因而常借做代词。“之”做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做代词“之”又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们”、“她们”、“它们”,作宾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放之山下,虎见之”(《黔之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见威王》)。从上面所举例中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这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如:“故为之说”(《捕蛇者说》);“之二蠢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曰:否,以粟易之”(《孟子.许行》);“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异哉,之歌者非常入也”(《吕氏春秋举难》)。从上面例中看出,“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w 由上看出,“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在动词之后。第二,作为人称代词的“之”要根据上下文仔细体会、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第三,“之”活用为第一人称要译为“我”,如“幸来告语之”(《西门豹治邺》);“君将衰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等。 “之”作为虚词有四种用法: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 1.助词“之”的用法有五种情形: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可据情况灵活译出。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句中的“之”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领属关系,译为“的”。②用在动词和他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不译出。如“女罪之不恤,而又何清焉?”(《左传昭公二年》)。③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中三年》),可译为“不一会儿”。④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全集赤壁赋》),可不译出。⑤用在副词后面,谓语或主语结构的前面,表示语气的加强和语调的延长。 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2.“之”作连词,它不像“且、以、而、则”等连接谓语性词组或句子,构成联合关系,而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①连接定语和中心语。如“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连接名词定语“项籍”和名词中心语“头”。②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短语。不过,这种结构形成必须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和表示时间的状语等情况。如“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尧之为君”本为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使它转为定中结构,作形容词“大”的主语,这是个主谓倒置的句子,③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作用,但不宜认为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名词性的成分,因为它没有在句中担任主语、宾语等成分,而是作为一个分句用在加一个分句的前面,同它构成复句关系。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深远”(《战国策赵策四》),“之”字可不译出。 3.“之”作介词时,译作“于”,“对于”等。这种情况下,“之“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不过少见。如“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礼记大学》),作状语,可译为“人对于他所亲爱的就认识不清”。 4.“之”作语气词,常用在句末,多见于韵文中,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同时还有凑足音节的作用。例如“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左传小雅小明》),“之”在这里语气词。当然,“之”在古汉语中作语气词不多见。 综上所述,“之”在文言文中可归为中性词,既在实词中充当成分,作“代词”与“动词”,又在虚词中担任角色,作“连词”、“语气语”、“助词”、“介词”,因而,“之”归为中性词为好。

当然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之就是去的意思啦。如果你想系统学习可以百度词典,要是细致学习,就要找句子,我来教你。

对,有 “去”和“的” 的意思
两种辨别方法
方法一 分析语法结构 当之作为动词出现时 意思为 “去” 当作为代词出现的时候 意思为 “的”
方法二 : 把“之”所在的句子翻译出来 如果句子里翻译出来 缺少动词 即做 “去”的意思
如果 翻译过来缺少 代词 那就做 “的 ”的意思出现

举个例子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是去的意思,前后一般是名词
辍耕之垄上的之也是去的意思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中的之是代词,一般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代词的范围很广)而之译为去的并不是很多,只要注意区分去的意思,并懂得联系全文思考,问题不会很大。
一般来说很少有 到 的意思,多翻译为去,其实考试是不会考这种模糊又纠结的问题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这是我的经验。


含有之字的文言文例句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2. 含有"及"字的文言文句子 最好每种意思都有例句 ◎及j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

之字在文言文中一般可以表示什么?
在汉代,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礼记》等被确定为官方教材,文言文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语言。文言文的特点主要表现言简意赅:文言文注重简洁明了,往往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意思。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短短几个字就表达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结构...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无义,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如: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④无义,用于倒置的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⑤可译为“得”,用于谓语动词与补语(一般为动词、形容...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的之、为、而都有什么样的用法,最好能举出例子...
何陋之有?何罪之有?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马之千里者。二、代词 1、代词,及物动词∕介词+之,代人,事,物 君将哀而生之乎?项为之强;有桑田美池桑竹之属;三、动词,去、到…去;之+地点 辍耕之垄上;又间使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文言文,《岳阳楼记》中之字的用法是什么?
在《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中,“之”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 助词“之”表示所属或属性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扬子之流”中“之”表示“扬子河的流水”。2. 结构助词“之”用于句子结构中,表示前后递进或并列关系。如“朝发轫于南山,暮宿于北海之上”。3. 语气助词“之”用于句末,...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之”有多种词义,如:动词。到……去;生出。代词。他、她、它;这个、那个。助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改变主谓结构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下面就你问到的《吴起守信》中的“之”做具体解释。《吴起守信》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
例句:人皆吊之。——西汉刘向《塞翁失马》译文:人们都前来慰问塞翁。5、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句:何陋之有?——先秦孔子《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6、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句:怅恨久之。——汉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7、用在句中(...

文言文中“之”什么时候解释为无义,反正是助词,就是无义?取消句子的独...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即:一、当“之”充当实词时 1、可以是动词,其意思如下: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礼记》: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

原州区14799232876: 在古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
柴易悦南: 之:的 国之重任 之:去,往 之虚所卖之,,吾欲之南海 之:人称代词 之虚所卖之(后一个之指那个孩子) 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何罪之有等

原州区14799232876: 在文言文中之有哪些意思 -
柴易悦南:[答案]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原州区14799232876: 古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
柴易悦南: 强悍耽美狼 ,您好! “之”在古文中意思很多,一般现在通用的释义具体如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 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 且公子纵轻...

原州区14799232876: 古文中之的各种意思 -
柴易悦南: 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3〉活用作第一人...

原州区14799232876: 古文中的“之”字的意思有哪些? -
柴易悦南: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 作实词的“之”有两种情况:一作代词;二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意为“到……去”、“往”、“到”、“至”.如:...

原州区14799232876: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
柴易悦南:[答案] 1 作动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2 结构助词“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

原州区14799232876: 之 在文言文里有多少种意思?? -
柴易悦南: “之”在古文中意思很多,一般现在通用的释义具体如下: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

原州区14799232876: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柴易悦南: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有zhī①〈动词〉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②〈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

原州区14799232876: “之”在古文中总共有几种解释? -
柴易悦南: 之 zhī (1) ㄓˉ(2)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3)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4)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5)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6) 代词,...

原州区14799232876: 古文中“之”的五种含义 -
柴易悦南: 1`动词:可以翻译为“往”“到” 2`代词:⑴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⑵指示代词:可以翻译为“这”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以翻译为“我”“你” 3`助词:⑴结构助词:①定语标志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②补语标志可译为“得”也可不译 ③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⑵音节助词:①凑足音节不译 ②陈述语气不译 ③反问语气不译 ⑶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3`兼词:用作“于此”“于之”“于是” 啊~~~~~~终于打完 从我们的复习书上打下来的~ 感谢我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