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作者&投稿:黄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哪首诗里面的?~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原文为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词赏析】
“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 读李商隐的诗,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个“隔”字。而这个“隔”字,孕育其中的则是无尽的“怨”和“恨”。“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风雨》),是友人之间无法沟通的怨;“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是情人之间天涯阻隔的恨;就是他写给妻子的那首极富盛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同样也暗含着“隔”,那是情真意笃的夫妻之间无以剪烛夜话的惆怅和凄苦。这一个“隔”字,无疑还是诗人枯立于人世的写照,又正是这“隔”字,造成的太多的距离,成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大痛。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全诗紧紧扣住了诗题的“寄怀”,诗中的修竹、清水、静亭、枯荷、秋雨无不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凭藉,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诗的意境清疏秀朗,而孕育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诗人虽然与友人“身隔”,而却无不在祈盼着“情通”,这或许就是诗人所说的一种“心有灵犀”吧。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原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作者: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⑴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⑵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⑶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⑷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⑸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原文出自:
唐代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红楼梦》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出自哪?
其实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改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诗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但是《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曹雪芹自然是饱读诗书之辈,他又如何会犯这种错字呢?是因为诗文传阅的途中有偏差,还是他故意为之呢?读过红楼的都知道,像这种错误书中可有好多处,作者是...

类似““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 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

赞美残荷的诗词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六月一日晓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视夜明星高,蝉声满庭树。残骸幸差健,散发穿两屦。岩扉手自开,曳杖得徐步。碧瓦浮青烟,圜荷泻残露。草木无俗姿,鸡犬共幽趣。儿来问晨炊,一笑挥使去。《秋懹》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

深秋的荷塘里的荷叶枯萎诗句
——出自唐代: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白话文释义: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白话文释义:竹...

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赏析:词人把荷花写得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荷叶清圆,荷花亭亭静立,充满了生命力,有一种安静绽放之美。8.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出自苏轼《浣溪沙荷花》翻译:四面的垂柳围绕着十里的荷花。诗人要问哪里莲花最多?无疑是那画楼南畔,夕阳西落。赏析:诗头写西湖...

有哪些诗句是描写荷花的 出自谁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3、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24、赠荷花 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25、女冠子 唐.欧阳炯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百()头”这句诗语出何处?何解?括号中应是...
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

听雨优美散文
不是吗?文人墨客们尚且抵挡不住雨声的魅力,还要“留得残荷听雨声”,更何况凡夫俗子呢? 夏夜雨声如同一曲永不终弦的天籁之音,给人们带来的是鲜活的生命的律动。 听雨优美散文 篇6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

听雨声作文
雨点打在它们身上,发出“滴答”“噗噗”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感叹:“这真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啊!”妈妈疑惑地问:“我只听过‘留得残荷听雨声’,你好像记错了。”妈妈是语文老师,都不知道这个,这下又可以当一回小老师了。我心中暗暗得意,一本正经地说:“林黛玉就是像您这么说的。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描写夏天的诗句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3、接...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 -
中向罗荛:[答案]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作者: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万秀区18868486192: ''醉卧残荷听雨声'是谁的诗句呢? -
中向罗荛: 应该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全文如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万秀区18868486192: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谁的诗? -
中向罗荛:[答案]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出处 -
中向罗荛: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简析】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选自哪里?
中向罗荛: 1、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的残荷听雨声"是哪首诗里的
中向罗荛: 这出自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所谓诗无达诂,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残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独,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周围的“同伴”也都已经七零八落了.斑斑点点的雨滴打落下来,可以想象那时气氛凝重,引人深思. 表达一种孤独但又闲适的生活状态.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谁的什么诗? -
中向罗荛: 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大和七年(834),21岁的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做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崔戎不仅待他极好,还送他去南山读书....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中向罗荛: "留得残荷听雨声" 出自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全诗是: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万秀区18868486192: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谁写的什么作品
中向罗荛: 是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所谓诗无达诂,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残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独,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周围的“同伴”也...

万秀区18868486192: 大浪淘沙独么徘徊,留得残荷听雨声是那首诗 -
中向罗荛: 大浪淘沙独徘徊大概是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吧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独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