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称上品中品下品下生

作者&投稿:少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品上生是初地是菩萨吗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 边地无果位是什么感觉~

《佛说观无量寿经》 里说过 可以先去九品往生 下品下生12大劫后 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不用必须成佛 也可以的 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殊胜之处··
经文原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名第十六观。

这是与三品十恶对应二来的,通常是按照善根(或烦恼)的程度和动机(重中轻三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如果贪瞋痴非常轻薄,而且长期累积十善业的为上品,最后会升入天道,中品的转生为人道,下品则转生阿修罗道。

欲界天:必修上品十善与持戒才能往生。言上品者,谓上、中、下三品之上,下品十善为阿修罗道之因、中品十善为人道之因、上品十善为欲天道因。
其十善为:

不杀生:谓不杀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还可适当行放生、素食之善。
不偷盗: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还当行布施之善。
不邪淫:谓不行邪淫情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还当行梵行之善。
不妄语:谓不利用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还当行实语之善。
不两舌:谓不在中间挑拨离间,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还当行劝人和合之善。
不恶口:谓不粗言恶语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还当行柔和软语之善。
不绮语:谓不阿谀奉承、花言巧语,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还当行质直正言之善。
不贪欲:谓不贪著情欲财富、贪得无厌,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还当行清心寡欲之善。
不嗔恚:谓不生暴躁、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还当行慈悲忍辱之善。
不邪见:谓不持邪见偏见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还当行正信正见之善。
【三品十恶】

十恶即一杀生乃至十邪见是。三品者,谓上品、中品、下品也。

上品十恶言上品者,或所对境增上,或烦恼心增上,或所作事增上。

一、所对境增上者如弑父母师僧,盗三宝常住物,淫净戒人及至亲,欺诳君父师长等。

二、烦恼心增上者如极重嗔缠,猛利贪缠等。

三、所作事增上者如数数杀生,数数偷盗,数数邪见,日积月累不改悔等。

以要言之,纯从分别见惑所发恶业,名为上品十恶,故是地狱因也。

中品十恶言中品者,亦约境约心约事辨之。

一、境中品者夺人天命,盗人天物等。

二、心中品者烦恼不轻,亦不极猛利等。

三、事中品者或作再三等。

以要言之,杂从见爱烦恼所发恶业,名为中品十恶,故是畜生因也。

下品十恶言下品者,亦约境约心约事辨之。

一、境下品者如杀鬼畜盗鬼畜物等。

二、心下品者微小贪嗔等。

三、事下品者或偶一作,或旋知悔改等。

以要言之,但从任运烦恼所起恶业,名为下品十恶,故是饿鬼因也。



【三品十善 】

  十善者,即前一不杀生,乃至十不邪见。又一救护生命,乃至十正信因果是也。言三品者,即上中下三,与前十恶三品同。
  下品十善 言下品者,亦约境约心约事辨之。
  一、约境者 普于下中上境,能护三业,名上品善。唯于中上二境,能护三业,名中品善。仅于上境能护三业,名下品善。
  二、约心者 悠悠缓缓,或夹杂烦恼,名下品善。
  三、约事者 偶尔为善,不广大,不久积,名下品善。
  以要言之,虽行善戒,烦恼尚多,故是阿修罗道因也。
  中品十善
  一、约境者 如前可知。
  二、约心者 善念淳熟,但未猛利。
  三、约事者 或数为小善,或偶为胜善。
  以要言之,有施有戒,故是人道因也。
  上品十善
  一、约境者 亦如前说。
  二、约心者 淳至猛利。
  三、约事者 广大久远。
  以要言之,虽属善业,犹属散善,故但为欲天因也。

[佛学次第统编 - 明·杨卓]



十恶业,何谓重中轻的三等?何谓上中下的三品?依据净源的《原人论发微录》卷中,以杀业为例,有说:造上品十恶,死堕地狱──约境,於父母造杀业,为上品;约心,则瞋心增胜,死堕地狱。中品饿鬼──约境,於馀人造杀业,为中品;约心,则悭贪增胜,死堕饿鬼。下品畜生──约境,於蚊蚋等起杀.业,为下品;约心,则愚痴增胜,死堕畜生(《卍续藏经》,新文丰版一○四,○一九五下)。



其实善恶业报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不是仅用如此机械式的分析,可以说得明白的。因为地狱道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同类别,鬼道也有多财鬼、少财鬼及饿鬼,畜生道尚有千差万别的等次及种类。依据新译《华严经》卷三十五所说,行十不善业道的每一种不善业,除了能令众生堕三恶道,亦说到「若生人中」,条条都得二种报。杀生者得短命及多病报,偷盗者得贫穷及共财不得自在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及不得随意眷属报,妄语者得多被诽谤及为他所诳报,两舌者得眷属乖离及亲族弊恶报,恶口者得常闻恶声及言多诤讼报,绮语者得言无人受及语不明了报,贪欲者得心不知足及多欲无厌报,瞋恚者得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及恒被他人恼害报,邪见者得生邪见家及心怀谄曲报(大正十,一八五下至一八六上)。



造十恶业,其实可得三类报,便是︰现生不吉利的华报,死後堕三恶道的果报,从三恶道出来之後转生为人而有种种不随顺的馀报。《华严经》所说的「若生人中」,并未明言是指果报或是馀报。若以常情判断,是依所造恶业的轻重多少,加上有的可通忏悔,有的不通忏悔,而来决定须先受三恶道果报,再受人身的馀报,或者不必先受三恶道果报,便直接转生为人,接受果报。



《原人论》说:「修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然而《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只说:「十善业迹因缘故,身坏命终,得生天上」;新译《华严经》卷三十五亦说:「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虽都说修十善是生天因,却均未说到十善有几品。不过《原人论发微录》卷中有云:「上品十善,即修因也,生六欲天,即果报也……修中品十善,生人道,下品十善,生修罗。」其实这些都是凡夫修十善,所得的有漏有染的果报,因分有上中下的三品,果分有天、人、修罗的三道。是相对於造十恶堕入三恶道,修十善则生三善道。

可是,《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说十善是总相戒,乃是一切大小乘戒的根本,所以新译《华严经》卷三十五,亦说「上品十善业道」,分为声闻乘所修、独觉乘所修、菩萨乘所修,「上上十善业道」,是「一切佛法,皆得成就」的佛果位事。以此可见,若照《华严经》的尺度,唯有三乘圣者修的十善业,得称为上品,佛乘的为上上品,凡夫所修的十善,尚不能列入上品的层次。有关五乘同修十善业的论述,除了见於《华严经》卷三十五,也可参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等的资料。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造作『十善业』,方能来世生天道;须造作『十善业』并修行『禅定』,方能来世生色界天或无色界天;而『十善业』之反面,即所谓『十恶业』是也。此『十恶业』,通说认为得各细分『下中上三品罪』。至于云何得知『下中上三品罪』?依《瑜伽师地论》开示:由无知放逸所犯众罪,是不染污;由烦恼盛及以轻慢所犯众罪,是其染污,此等皆由『五因缘』,当知所犯成下中上三品差别。何等为五?即:

(一)【由自性故】。由自性者,谓(1 )他胜罪聚是上品罪;(2 )众余罪聚是中品罪;(3 )所余罪聚是下品罪。复有差别,谓(1 )彼胜众余,是重品罪;(2 )陨坠别悔是中品罪;(3 )恶作罪聚是轻品罪。如是应知由自性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

(二)【由毁犯故】。由毁犯者,谓(1 )无知故,及放逸故,所犯众罪是下品罪;(2 )烦恼盛故,所犯众罪是中品罪;(3 )由轻慢故,所犯众罪是上品罪。如是应知由毁犯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

(三)【由意乐故】。由意乐者,谓(1 )由下品贪瞋痴缠所犯众罪,是下品罪;(2 )若由中品贪瞋痴缠所犯众罪,是中品罪;(3 )若由上品贪瞋痴缠所犯众罪,是上品罪。如是应知由意乐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

(四)【由事故】。由事故者,谓虽现行相似意乐,而由其事非一类故,应知所犯成下中上三品差别,(1 )以瞋缠于傍生趣所有众生,故思杀害,生陨坠罪;(2 )以如是相似瞋缠,或于其人或人形状非父非母,故思杀害,生他胜罪,非无间罪;(3 )以如是相似瞋缠于人父母,故思杀害,生他胜罪及无间罪。如是应知由事别故,诸所犯罪成下中上三品差别。

(五)【由积集故】。由积集者,谓(1 )如有一,或犯一罪,不能如法速疾悔除,或二或三乃至或五,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下品罪;(2 )从此已后,或犯十罪,或犯二十,或犯三十,乃至或犯可了数罪,不能如法速疾悔除,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中品罪;(3 )若所犯罪,其数无量不可了知,我今毁犯如是量罪,如是应知由积集故,成上品罪。

由此观之,由如是『五因缘』故,可将『十恶业』细分为三品,所以净宗祖师藕益大师认为(1 )上品十恶是名『地狱业道』(2 )中品十恶是名『畜生业道』(3 )下品十恶是名『饿鬼业道』。何以故?盖佛法以因果为宗,而因果不出善恶二类:善因得乐果,恶因得苦果,故十善与十恶,可括尽杂染因果之事理。是故佛法教人『诸恶(十恶)莫作,众善(十善)奉行』是也。



另外,补充其他一些说法,以及我的一些认识,其他说法,还有按照人天道,罗汉道与菩萨道三乘道的各自见解发心,解释上品为菩萨道十善,中品为罗汉道十善,下品为人天道十善,对此我持有保留意见,认为虽然站在三乘道角度如此安立,并无不妥,但是不利大多数人人天道的细分,而十善之三品细分应该与人天道本身的细分以及十恶三品细分相应,才符合基数最多的广大人天乘。如果脱离十恶三品如此安立十善三品,显然不符合先后十恶十善三品出现的缘起时间顺序。

再来,我自己的一些特别的解释,是按照禅宗传承的提到身口意为三品,所以三品十善就是指身品三善、口品四善、意品三善的十善,也就是说三品十善就是十善而已,按照此理解,那么意品三善为上品,口品四善为中品,身品三善为下品。

最后,总结我的看法,三品十善,我认为在以上诸多说法中,我比较持传统保守的”亦约境约心约事”按照对境上中下,心意轻中重,成事广中狭,三品十善观。

1、上品上生:一生即开。0小时。

2、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一夜)

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时。

4、中品上生:莲华寻开。24小时后。疑为三天。

5、中品中生:经于七日。疑为6日。

6、中品下生:经七日已。7日。

7、下品上生:经七七日。49天。

8、下品中生:经于六劫。6大劫。80.64亿年。

9、下品下生:十二大劫。12大劫。161.28亿年。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极乐世界的九品莲花

一.莲花开的时间:

1.上品上生:一生即开。0小时。
2.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一夜)
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时。
4.中品上生:莲华寻开。24小时后。疑为三天。
5.中品中生:经于七日。疑为6日。
6.中品下生:经七日已。7日。
7.下品上生:经七七日。49天。
8.下品中生:经于六劫。6大劫。80.64亿年。
9.下品下生:十二大劫。12大劫。161.28亿年。
疑问:
第一:中品上生的莲花寻开究竟是多长时间,根据经意,当在上品下生的24小时之后于中品中生的7日之间。暂定为三天。
第二:中品中生的莲花经于七日,就是经过七天。肯定是没到中品下生的第七日。只能暂定为6天。
第三:中品下生的经七日已。经意明显,当然是满了七天。花开在第8天。
第四:下品中生的经于六劫。这里的劫经文只是说劫。结合下面论证证果时间来看,应该不是指中劫或小劫。
第五:根据佛经记载:一个小劫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
推算如下:小劫是16800万年。中劫是3.36亿年。大劫是:13.44亿年。
论叙:
下品中生的莲花开需要80.64亿年。
而下品下生则需要161.28亿年。这个时间的非常非常漫长的。
因为需要等待花开见菩萨闻法的时间非常惊人。所以最好是前7品往生。
另外引证《阿弥陀经》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这样看阿弥陀佛成佛为134.4亿年了。就算佛刚刚建立极乐净土时候,下下品(第九品)人往生,到现在为止,莲花还需要继续等26.88亿年才开哦!

二.证果时间。

1.上品上生:即悟无生法忍。很短时间证初地(欢喜地)菩萨。
2.上品中生:经一小劫,得无生忍。16800万年证初地菩萨。
3.上品下生:经三小劫,住欢喜地。50400万年证初地菩萨。
4.中品上生: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很短时间证阿罗汉果位。
5.中品中生:经半劫已,成阿罗汉。840万年证阿罗汉果位。
6.中品下生:过一小劫,成阿罗汉。16800万年证阿罗汉果位。
7.下品上生:经十小劫,得入初地。1.68亿年证初地菩萨。
8.下品中生:花开后闻法即发菩提心。证果位时间很长>82.32亿年。
9.下品下生:花开即闻法即发菩提心。证果位时间很长>162.96亿年。
疑问:
1.上品上生的即悟和中品上生的即得。大约1至万年之间。
2.中品中生的人经半劫已,成阿罗汉。这里半劫只能是特指半小劫。
论叙:
综上推理,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证果位的时间必定也是个天文数字。因而修净土之人最好是在前7品往生。

三.往生之因

1.上品上生: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2.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3. 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4.中品上生:
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5.中品中生:
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
6.中品下生: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7.下品上生:
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8.下品中生:
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9.下品下生:
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论叙:一。关于九品所度之人。
第九品是度犯五逆罪欲堕无间地狱之人。
第八品是度破戒做十恶业欲堕地狱之人。
第七品是度做十恶业欲堕畜生,饿鬼之人。
第六品是度无恶业欲托人生之人。
注:以上第六至第九皆为临终才得善缘念佛往生。
第五品是适合曾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之人。
第四品是适合持戒无犯有功德之人。
第三品是适合发菩提心之大乘之人。
第二品是适合知经意之大乘之人。
第一品是适合通晓大乘佛法持戒之人。
注:上一品兼备下一品的功德。第一至第四品都是持戒无犯之人。以上九品都需临终念佛,这个是往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说明了临终帮人助念的重要性!
另第六品对普通人当机。第五品对佛门弟子们最当机。第一至第四品是根据戒律精严和解经智慧,说法布施等功德大小,而品位有所区别。

四.往生接引
1.上品上生: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
2.上品中生: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3.上品下生:
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
4.中品上生:
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
5.中品中生:
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6.中品下生:
(根据证得的果位,应该类同与中品中生。)
7.下品上生: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
8.下品中生: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9.下品下生:
见金莲华,犹如日轮。
论叙:根据上品下生里面的“坐已花合”和中品中生里面的“坐莲华上,莲华即合”,和莲花待时而开。可以判定往生者是坐莲花台上去西方极乐世界的,除上品上生者外,是花合后再去极乐世界,七宝池化生。至于上品上生的人是否在七宝池化生,因为花未合,我觉得不一定在七宝池中化生。
另外上上品人坐的莲台为金刚台,上中品人为紫金台。这样看,九品莲台应该是都有区别的。

五.往生前与菩提心

1.上品上生:发菩提心,大乘根基。
2.上品中生:发菩提心,大乘根基。
3.上品下生:发菩提心,大乘根基。
4.中品上生:未发菩提心,小乘根基。
5.中品中生:未发菩提心,小乘根基。
6.中品下生:未发菩提心,小乘根基。
7.下品上生:未发菩提心,大乘根基。
8.下品中生:未发菩提心。花开后为大乘根基。
9.下品下生:未发菩提心。花开后为大乘根基。
论叙:判定依据:一.往生之因。二.往生时候是否有菩萨来接。三.花开后证果。
一、上品上生的人,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立刻就开了,他马上可以见到阿弥陀佛。
二、上品中生的人,经过一个晚上,莲花就开,也是可以即刻看到佛。
三、上品下生的人,要经一日一夜,莲花才能开,而且要等到七天之后,才能看佛。
四、中品上生的人,也是到西方极乐,莲花开,但是只能先证小果。
五、中品中生的人,等到第七天莲花才开,也是先证小果位。
六、中品下生的人,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经过七天才能开,先听菩萨说法,后证小果。
七、下品上生的人,必须经过四十九天,莲花才能开,也是先听 菩萨说法,后证小果。
八、下品中生的人,经过六劫之后才能开,也是先听 菩萨说法,求其开悟,后证小果。
九、下品下生的人,就要等到十二大劫之后,莲花才能开,也是先听 菩萨说法,让其开悟,后证小果。
这个内容出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给现在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一个全面认识,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往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哉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经》 里说过 可以先去九品往生 下品下生12大劫后 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不用必须成佛 也可以的 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殊胜之处··
经文原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名第十六观。

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共九品,合称为九品度生


往生到西方极乐就成佛了吧应该?
1)上品上生:一生出来就开了,即时;2)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也就是一夜;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也就是24小时。4)中品上生:莲华寻开。24小时后。佛经表述不够清楚,推论为三天。5)中品中生:经于七日。联系下句表述,推论为6天;6)中品下生:经七日已。也就是7天;7)下品...

“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落地狱...
’ 另,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重罪,则堕地狱。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十恶分上中下三品,谓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时中(即犯罪的全过程)心无悔者,名上品十恶罪。 中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所作过的十恶行,心生悔意,为十恶中品。 下品十恶业,...

请问往生的品位有何区别?(比如"上品上生"与"下品下生")
另外品位低还意味着起点低,上品的人修7天达到的境界,下品的要修好几劫。品位区别还有往生地点的区别。极乐世界也划分为很多区域,品位越高离佛的处所越近。不过这个关系不是很大。稍微修正一下楼上的:接引者本来全都是幻化身,并不算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上上品是阿弥陀佛带...

谁给我详解一下佛学中的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
到达见道的修习者即被称为“圣者”。4、修道 初次体验“空”之本性后,声闻乘和独觉乘的信徒根据各自的观想方式,反复观想以证得“空”之显现,及至于观想到在修道阶段使已身从诸烦恼中解脱。这种观修称为九品修道第一种之上品。九品修道分下品修道三品、中品修道三品,上品修道三品这九品。每品皆修...

从工艺看红木家具中的上中下品
在做工上要求越细致越好。(光也是很重要的,(光好的红木家具会散发出一种诱人的美感。中品红木家具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三、下品“五病”无品味 红木家具的某一病往往是某一物件的品相的具体反映,病是与品相相反的属性。当代红木家具从整体上来看,存在着五种较大的毛病,简称“五病”。其一、繁琐...

什么是三品九生?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

请哪位大德开示三坛大戒有没有的上品戒中品戒和下品戒的说法?
每一个发心求戒的人,应该发上品心、求上品戒。只有自己的发心,能够符合上品戒的要求,符合上品戒的精神,这样才能做到内因外缘具足,真正求得上品大戒。所谓上品心,就是本公老和尚一生的宗旨,也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精华,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能如是发心就是上...

九品往生的其他信息
16800万年证初地菩萨。3.上品下生:经三小劫,住欢喜地。50400万年证初地菩萨。4.中品上生: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很短时间证阿罗汉果位。5.中品中生:经半劫已,成阿罗汉。840万年证阿罗汉果位。6.中品下生:过一小劫,成阿罗汉。16800万年证阿罗汉果位。7.下品上生:经十小劫,得入初地。1....

修仙有哪些境界划分
二、修士武器或法宝,从攻击和防御的种类上划分,归纳起来有二十八字,主要有:枪斧刀剑针环钉 琴箭锤盾伞幡印 绳索珠图斗扇旗 钟鼎塔壶瓶葫镜按等阶划分为:法器(下品、中品、上品、极品),灵器(分下品、中品、上品、极品)、法宝(上品、中品、上品、极品)、灵宝(灵宝内有灵器,分后天...

按照上上品、上品、中品、下品来分,金庸的15部小说应如何归类?
因此我认为,金庸晚期创作的小说,要优于中期创作的小说;而中期创作的小说,又要优于早期创作的小说。再一个,金庸的长篇小说,要优于中篇小说;而中篇小说,又要优于短篇小说。如果将金庸的15部作品归类为四层品阶,即上上品、上品、中品、下品,具体应该如何归类呢?金庸的“上上品”有...

赣榆县17815368339: 常听说九品莲花.....莲花品位是怎么样划分的
余庾醒脑: 一.莲花开的时间: 1.上品上生:一生即开.0小时. 2.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一夜) 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时. 4.中品上生:莲华寻开.24小时...

赣榆县17815368339: 九品莲花等级分别是什么 -
余庾醒脑: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功德越高,莲品越高.

赣榆县17815368339: 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最高的品位是什么,极乐世界的上上品是成佛的意思吗 -
余庾醒脑: 最高就是上品上生(共9品、9个等级;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生、中生、下生,共成9品)上品上生是最高品位,但还不是立即成佛.不过,凡是往生极乐都是决定成佛.

赣榆县17815368339: 莲花分九品,净土分四相什么意思 -
余庾醒脑: 把现在所做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让自己能在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国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花化生(不是投入母胎),意识投入莲花中投胎,分为1上品上生2上品中生3上品下生4中品上生5中品中生6中品下生7下品上生8下品中生9下品下生.,这是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依照修行功夫的深浅,所分出来九个等级.

赣榆县17815368339: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最晚还要多久成佛? -
余庾醒脑: 1.上品上生:一生即开.0小时.2.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时.4.中品上生:莲华寻开.48小时5.中品中生:经于七日.疑为6日.6.中品下生:经七日已.7日.7.下品上生:经七七日.49天.8.下品中生:经于六劫.6大劫.80.64亿年.9.下品下生:十二大劫.12大劫.161.28亿年参考来自百度百科的《九品往生》

赣榆县17815368339: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是什么意思 -
余庾醒脑: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这两句话出自佛教经典《观无量寿佛经》,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的九品花台下投胎做父母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追求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家庭、亲情和伦理道德的重视.在佛教文化中,修行者通常会通过念佛、参禅等方式来达到解脱和超脱的目的,而最终的目标则是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菩萨或者佛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以自己的父母作为投胎的对象,从而延续家族的生命和传承.因此,“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这两句话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信仰观念,也蕴含着人们对家庭、亲情和伦理道德的重视和尊重.

赣榆县17815368339: 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共分几品,怎么能看出来,几品又代表什么含义.加急的!!!!!!! -
余庾醒脑: 佛门即心门,佛是觉悟的自己,信佛也就是你想成为佛菩萨那样的人,相信觉悟的自己,诸佛只是榜样,求自己的佛证自己的道,天上地下唯吾独尊方成佛.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是自己的善恶两面.求佛是求自己善的一面发挥作用.人云亦云,奇谈怪论多,尽信书不如无书.你是主人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赣榆县17815368339: 上品十善,中品十善,下品十善,分别是哪十善. -
余庾醒脑: 十善业: 身业:放生、布施、净业. 语业: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 意业: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得生于天上,中品者生于人中,下品者入修罗道 .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赣榆县17815368339: 九品往生 -
余庾醒脑: 九品往生是只有净土宗才有这个说法. 往生以后,还要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直到成就圆满的佛道. 在那里有一切著名的佛菩萨上课.不会再有三界六道的轮回.就像一所佛教大学.在这里上学.直到成佛.学习有保障.不会退学. 西方极乐...

赣榆县17815368339: 往生时只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且不见西方三圣一同到来,可否往生 -
余庾醒脑: 可以.《观无量寿经》对九品往生的情况,有具体说明,经文较长,不便全部摘录,以下简略介绍《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几种接引情况(请以原经文为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三种往生的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时来接引.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阿弥陀佛来接.中品下生——自己往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阿弥陀佛派遣化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 至,来接引 下品下生——金莲花来接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