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孔子语录谈谈孔子的君子观或富贵观,并略作评价。

作者&投稿:徒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君子观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论语》中的篇章,谈谈孔子对君子形象的解读带给我们怎样~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是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君子务治,小人务力” (《国语》)。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他对门人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朱熹说:“儒,学者之称。”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应该说是内修的工夫。那么,这种内修的工夫指的是什么呢?
《中庸》引孔子的话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不过,单说智、仁、勇,还是抽象了一些。到底这三个字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孔子在《论语》中是有论述的。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处几乎一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里所谓的“道”,完全可以理解为内修的工夫。虽然孔子自谦地说,我没有能力达到这个“道”,但他还是给我们说清楚了,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三项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首先,孔子是爱富贵的,至少是不排斥富贵。

性善性恶其实是个永恒的争论:通常,性恶源于竞争,以“我有则你无”为基石;性善源于联合,讲究的是“力合则强、力分则弱”……
它们之间也有联系:你讲性恶、就要跟人争、就要跟更强的人争……要跟强者争、你就要联合弱者——这就变成性善了;我讲性善、就讲联合、而联合总要有个目的吧……目的还是和人(天地、自然)争(或防止别人过来争),这又和性恶差不多。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御和射”,御讲联合、射讲竞争。“吾执御”则是告诉我们:论语是一本讲究联合的书。

联合要有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射,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以分取较大份额的蛋糕!
我们修身,是为了举全身之力;我们齐家,是为了举全家之力;治国平天下,更是为了举全国、全天下的力量……
我们修身,别人就不能欺负我们;我们齐家,别家就不能欺负我家;我们治国,别国就不能欺负我国;我们平天下……哦对了,我们平天下的目的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想被别人欺负,我们就不能欺负别人。
所以,我们平天下的目的,就是保护弱者,让那些连修身也不会的普通人(小人),也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我们修身,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心理和生理上的强者;我们齐家,是为了保护身边的弱者不被人欺压。到了治国平天下,难道就会在性质上发生改变,变成了我们欺压国民、君临天下?
“半部论语平天下”,我们下半部论语、讲的就是平天下。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忘记了平天下的目的!
平天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孔子的“及人之老”——“老吾老及人之老”中的“及人之老”!

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在此法则下,作为强者、作为君子,我们或许会感到幸福,但决不可能永远幸福——因为我们不可能、永为强者!
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是幼;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是老(弱病残)。无论我们怎么强,在这两个时候,我们都是弱者。当我们遵循自然法则时,又将怎样地渡过这两个弱者的时光?
我们为什么要老吾老?因为我们自己会老;我们为什么要及人之老,因为我们害怕自己“老无所依”。
有道歌唱道“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葬在这春光里”,这里我想问:我们能请谁,把我们葬在这春光里?

老吾老很简单,及人老也不太难。我们难的是:及遍所有人的老!
但是,即使我们及遍了99%,当我们老时,又怎么能保证我们不成为那剩下的1%?
所以,平天下很难,但我们又必须平天下!

平天下很难,所以,它要有基础,其基础是君子,也是我们论语上的目标。君子是什么样子的?论语九、十两章,给我们举出了完美的范例。
九章谈质、十章谈文,所谓彬彬,就是对文和质的不懈追求……
追求怎么追?做好人、做好事、懂规矩、有信仰……这就是论语的一到四章。
五到八章说什么?说的是四者的协调。
做好人难、做好事难、守规矩难、有信仰也难。而最难的就是同时把四样全做好。

四项做好难、做好一项易,这就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亦可以弗畔乎”。
是的,学了论语上半部,我们就懂得了规则、知道了方法。这时我们以文对礼、以方法适应规则,可以过得很好、活得非常轻松……
是呀,学了论语上,我们会做人、会做事,懂得顺应规则、敢于破坏规则,那、还有什么能难得到我们?
但是,当你们学了论语下半部时,就有可能过得非常艰难。你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及人之老”,只要有人“老而不及”,我们就要付出!

如果你们是君子、如果你们准备付出,就请来跟我学论语下。这就是“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
论语上非常简单。论语下却异常复杂,它以论语上为基石,以君子为条件,如果你没学过我的“道家论语上”,如果你不自以为君子,那么,请你自己离开!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是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君子务治,小人务力” (《国语》)。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他对门人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朱熹说:“儒,学者之称。”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应该说是内修的工夫。那么,这种内修的工夫指的是什么呢?

《中庸》引孔子的话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不过,单说智、仁、勇,还是抽象了一些。到底这三个字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孔子在《论语》中是有论述的。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处几乎一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里所谓的“道”,完全可以理解为内修的工夫。虽然孔子自谦地说,我没有能力达到这个“道”,但他还是给我们说清楚了,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三项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首先,孔子是爱富贵的,至少是不排斥富贵。

孔子也是人,人的本性有相同之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孔子曾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求富之心:“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述而》)如果能求得富贵,那么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他也愿意去做。孔子一生入世,他急切地想仕而贵。当子贡问对于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还是找个好商人卖掉时,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孔子周游列国,以宣传以礼治天下为己任,同时他是待贾而沽者,随时准备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走上仕宦之途、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行道于天下,行道治国的同时获得富贵、享受富贵。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泰伯》)如果国家有道,自己却贫穷且地位低,那是可耻的事。他亟亟奔走,希望逢着一个有道的国君,实现自己“复礼”的抱负,使自己富而贵。

其次,孔子所求的富贵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便是取得富贵的方式、手段要符合道和义。

孔子说:“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得名?”(《里仁》)道、仁是孔子获得富贵的前提,若背离仁义道德,那么他不愿摆脱贫贱得富贵。在孔子眼里,名重于富贵,而这名,必须通过切切实实地实践仁义去获得。虽说孔子愿意做下等差事去求得富贵,但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里仁》)。富贵的“可求”与“不可求”,不在于外界的客观条件,也不在于孔子的聪明才智,而完全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仁义道德的标准。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不义而富与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君子“见得思义”(《季氏》),“君子怀德”(《里仁》)。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关注点不同、追求不同。君子明白大义,关心道德,重义轻利,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获取财利时,会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而小人则相反,关注、追求的只是私利。而孔子的追求更高于君子,对孔子来说,不符合道义的荣华富贵像天上的浮云一般,任它飘去,绝不予以追求。

最后,孔子赞赏安贫乐道。

如果凭道义得不到富贵,怎么办?孔子主张安于贫困、坚持理想。孔子曾经激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面对别人忍受不了的贫困清苦,颜回却能自得其乐,不变求道之初衷,体现了贫贱不移的高尚品质,因而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扬。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君子固穷”(《卫灵公》)。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该在自己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条件方面费心奔波,而应该一心求道、行道。如果不幸处于贫困之中,也应该安于贫困,不以贫困为苦,不因贫困而放弃道德追求。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在这样与富贵不沾边的环境里,孔子却乐在其中。乐从何来?来源于对道德的高尚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道是生生死死的追求,求道、行道的意念占据了心胸,还会在意富贵与否吗?


孔子语录及解释
孔子语录及解释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解释: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有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导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我收集的有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欢迎大家参考。 有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不在其位...

结合《论语与领袖修养》的学习,谈谈跟孔子学到了哪些道理?
修养的基本态度在《论语》里面基本有三条,一条叫“为己”,一条叫“由己”,一条叫“求诸己”,都是落在自己。一,“为己”的特点就是,所有学的都是为了自己用,用到自己身上,能身体力行的,这是儒学的基本的原理。二,“由己”,就是说你只要真心的想要修养,你一定可以做到。在做其他...

国学经典之孔子语录
——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孔子语录选集及解释
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语录:曾子曰:"吾日...

孔子说过的话_孔子语录
孔子说过的话_孔子语录_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见《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同类的人去亲近他。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提到宓子贱,说:像这人就可以说是君子!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这人从哪里去取得这种品德呢...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希望喜欢!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mdash...

孔子语录论语孔子语录简介
HELLO,孔子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书名:孔子语录类别:文化评述译者:丁往道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ISBN:10位[7500118171]13位[9787500118176]《孔子语录》是2007年12月1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往道。2、本书...

写关于孔子一个名言的议论文 写出一个关于孔子名言的议论文。 写关于孔...
∞ 关于孔子的论文怎么写 2009-01-26 | 分享 题目是《我眼中的孔子》10分钟内有问必答前往下载 满意回答 前段时间看到题为“我心目中的孔子”的征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孔子是个可爱可敬的人,我很喜欢他。现代很少有人了解孔子,如果谁敢鼓起勇气去大街。 做个调查,你心目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 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孔子语录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

红原县13353086748: 结合孔子的论述,你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
纳瑶左金: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

红原县13353086748: 写出《里仁》中孔子对富贵.贫贱看法的句子,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
纳瑶左金: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不过比不上虽贫穷却乐于道,纵然有钱却谦虚好礼.”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与地...

红原县13353086748: 论语里仁和论语十二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富贵观?他与仁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
纳瑶左金: 《论语》富贵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富贵观.它既肯定富贵是基于自然情感的“人之所欲”,也要求谋求富贵时坚持遵“道”、循“义”、守“信”的原则.富贵具体可以分为君子富贵和小人富贵.富贵不是终极的人...

红原县13353086748: 孔子的富贵观怎么样 -
纳瑶左金: 孔子不排斥富贵,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义与仁.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是出名的富商,也是儒商的祖师爷. 钱财、名利在孔子看来是第二位的,仁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满足第一点,其他的任何事都可以谈的.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并不是在推崇贫穷,而是赞赏颜回对于道的执着.

红原县13353086748: 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
纳瑶左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以必于是,斯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论语》富贵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富贵观.它既肯定富贵是基于自然情感的“人之所欲”,也要求谋求富贵时坚持遵“道”、循“义”、守“信”的原则.富贵具体可以分为君子富贵和小人富贵.富贵不是终极的人生目标,“富贵,然后学”,这为通达完善的人格和充实的精神提供了条件. OK

红原县13353086748: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纳瑶左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意思是: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君子是不能安享的;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

红原县13353086748: 孔子具有怎样的名利观和苦乐观 -
纳瑶左金: 孔子的苦乐观和富贵观毛庆耆《论语》的《述而篇第七》,有一章比较集中地表达了孔子的苦乐观和富贵观.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章前四句表达了孔子的苦乐观,后两句表达...

红原县13353086748: 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应该是怎样的?这种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
纳瑶左金:[答案] 我也想知道,有谁能help me的? 我找到了!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

红原县13353086748: 孔子的君子观作文300字——谢谢 -
纳瑶左金: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五仪”即五等,笔者以为庸人太俗,不想与之为伍.圣人太“圣”,常人无所能及.我们普通人,能有君子的美誉,也不枉此生.那么,孔子眼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

红原县13353086748: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的《论语十则》孔子有什么样的富贵观 -
纳瑶左金: 君子取财得之有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