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是心无挂碍,那父母怎么办呢

作者&投稿:廖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心无挂碍,随他去。~

《救世主·耶和华·神事迹》-比如来佛还牛逼的神:
七饼二鱼喂饱5000人
让死4天之人复活
治好10个大麻风病人
十字架上·预言被卖·死后复活
水上行走
让风平浪静
瘫痪者行走
驱鬼附体者
宴会上·水变酒
瞎子摸衣服得看见4个
治好哑巴
治好血崩女
治好枯干手
治好群人病
诅咒树枯干
群鱼进网
鱼口得银子
约柜杀敌你n次
石壁现十诫
上山显圣升天
说过·可以把山扔到海里
做过·死而复生2次
沙漠见绿洲
手杖变成蛇
河水变血水
救回以色列民族
用瘟疫打败埃及王
耶和华·火柱·云柱·风柱
火柱挡追兵
风柱分海水
云柱照黑夜
飞马接升天
日不落一天
太阳倒退一步远
呵斥蝗虫
水淹军兵
乌鸦叼饼给伊利亚
天降飞马接走伊利亚
让白天变黑天
用树枝让水变甜
天降食物:玛哪
沙漠磐石出水。
沙漠里走四十年。

心经。

心无挂碍是说境界相,不是教你真的心无挂碍,那是愚痴。
原文出自心经,全文都是说的观音菩萨在甚深禅定中看到的境界,这些境界相中,“心无挂碍”后面还有一句,“无有恐怖”,心无挂碍不是让你抛弃父母,而是说明证得这个实相的时候,我们不会有恐怖,因此“心无挂碍”。
心经指导你修行,而不是指导你做人。
做人怎么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放不下父母,就多行孝也是学佛,《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过去修行的时候,父母死了她还放不下,倾家荡产来供佛,结果把那个地狱的人都超度到了天上,如果“心无挂碍”怎么叫菩萨呢?

心无挂碍就是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包括父母,都是不能有挂碍的,这个世俗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对佛来讲,父母和世间所有的人,都是众生,都是佛修为和布道的对象。

菩萨因为有智慧,所以不会堕入轮回,因为有大悲,所以不会舍弃众生。
并不是说证悟了心无挂碍就是舍弃父母不管了,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只是世间的贪爱只会让人堕落轮回流转生死,并不能获得长久的安乐,而且众生辗转轮回,每一个众生都做过我们的亲人父母,我们不能因为对一世父母的贪爱而舍弃上一世,上上世,乃至所有世的父母而不管。

当通过修习佛法,有了智慧和神通,那样就有能力进入轮回,拯救父母。证悟了心无挂碍,那么即使在轮回中,也不会堕落,而且因为有智慧的缘故,才能够更好的利益他们。

我的理解是:父母已经往生,儿女心中不必再心存挂碍,因为可能会陷入痛苦之中,佛祖普度众生,都希望众生离苦得乐,阿弥陀佛!

不代表不尽孝


如何做到心无挂碍
这样才不会挂碍太多。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正如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心无挂碍”出自哪?“身无彩凤双飞翼”下句是什么?诗歌“鹅”的作者...
“心无挂碍”出处 唐·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有教无类”是孔子的观点。

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所以一切圣人留下的经典, 都在教我们同样一个修养——无我 ,这个“我”就是那个问题的总根,就是那个 私念 ,有了他,我们就会离客观真相越来越远,虽然我们本来是“无所住”,但我们永远不接受,这种 真相与意愿之间的矛盾,就永远无法调和 。《金刚经》里一开始提到的“降伏其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无...

鬼会在大白天化成人形嘛??
1. 佛教经典中确实有“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说法,强调的是心无挂碍的境界。2. 在佛教和许多宗教传统中,鬼魂有时能幻化为人类或其他形态,这一点在各种文化和信仰中都有所体现。3. 对于鬼魂的存在,人们的看法各异。有些人坚信,而有些人则持怀疑态度。尊重不同观点和信仰是社会和谐的...

无挂碍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任何牵挂与障碍的缘故。“无挂碍故”出自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菩提萨_,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一句。译文:菩萨凭着他究竟圆满的智慧而心中清净,没有任何的牵挂与障碍了;正因为没有任何牵挂与障碍的缘故,心里便...

什么是耳根圆通?
耳根圆通是耳根清静,心无挂碍。是和听力有关的法门。不管听到什么妙音,还是恶音,心都是平和的,由耳根都摄六根。耳根就是耳朵,圆是圆满无碍,通是通达无碍。观世音菩萨于《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

恭敬万有,心外无物,与佛相应,方证菩提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如果想要跟佛一样证得菩提,就要做到跟佛一样的内心境界,佛陀的内心境界就是心无挂碍,无有所住,这种心态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能够达到境随心转,另外这种心态已达到了与万物为一体,恭敬万物,只有做到这样方可证得菩提。

请教:心无挂碍,还有必要皈依吗?讲究皈依这个形式是不是也是“心有挂碍...
既然提问了还是心有挂碍,怎能够做到无挂碍?皈依是你志向菩提决心,就像你报考志愿一样,你的成绩一向很好,只是不报考这座学校,那么这座学校如何接受你呢?唯有法身大士和声闻圣人可以做到心无挂碍,你我都不是,即便是也是假的,自认为是的,所以皈依是必须的。不但凡夫位是这样,就连菩萨戒律也是以...

心无挂碍的佳句
1. 不取如相,心无挂碍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何理解与修习“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

古代关于教育孩子的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心无挂碍) 古时有位将军,骁(xiāo)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 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松,杯子差点滑落在地,还好他动作快,又把杯子捧住。当时不觉竟吓出一身汗。事后他想:为什么我平时身...

南安市13819904527: 佛教幸福观是什么? -
陈没柄护肝: 一、幸福法门长青树 判断佛教的幸福观是否有现代意义,关键要看现代社会中有无对人的本性的压制、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是否得到发挥、人的精神是否仍然痛苦.换言之,现代人所受到的痛苦和精神与佛陀时代有无不同,有无共性.如果有的...

南安市13819904527: 佛教的经典是什么? -
陈没柄护肝: 佛教的经典被称为“藏”,“藏”在梵文里指盛东西的匣子,佛教用它概括全部佛教典籍,有如我们今天说的“全书”.全部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称为三藏.经是佛阐发的教义,律是僧侣的戒规,论是阐发经和律的著作.三藏均通晓的高僧被称为三藏法师,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我国历史上曾有汉、藏、傣、西夏回纥、满等各族文字翻译的大藏经,现存较完整的大藏经包括巴利文、汉文和藏文.

南安市13819904527: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何意? -
陈没柄护肝: 恬淡虚无 --“恬”-- "恬"是一个竖心旁加一个舌头的"舌"字,与"舔"是同根同源,本意是说动物和人受伤后,会下意识的拿舌头去舔伤口(而事实证明唾液中含有很多能促进伤口愈合的酶、氨基酸或者是其他的物质),所以,舔是一种通...

南安市1381990452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意思? -
陈没柄护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

南安市13819904527: 诸位佛友 我情执太重怎么办 -
陈没柄护肝: 您是很有善根的居士,末学赞叹,您只有亲情一关还没有过,但是能过其他欲望的关确实不容易,末学原来和您一样,也是亲情难以割舍,但是您想想,大家都没有跳出着三界的牢笼,如果您也执着亲情,那么您执着的亲情就会成为您最大的羁...

南安市13819904527: 关于佛法的句子 -
陈没柄护肝: 关于佛家的句子有很多,以下为摘自《金刚经》、《六祖坛经》以及《心经》的部分经文.如下: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大意: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

南安市1381990452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要怎样理解? -
陈没柄护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

南安市13819904527: 怎样做到佛家所说的无欲?
陈没柄护肝: 欲由心生,想要无欲就要放下执著,放下一切追逐、虚浮. 一定要心如止水、

南安市13819904527: 出家当和尚苦不苦?比凡人活的清净洒脱还是更加艰难?
陈没柄护肝: 红尘俗事情难了,心无挂碍谁能扰,心中之郁为何结,父母之前当尽孝.试着在家里修行,若父母家人也同意出家,那你就除去六根归依佛门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