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 要朗读停顿

作者&投稿:错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全文 要朗读停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是这样

还有这样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根据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

10 《论语》十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十则朗读时的停顿 -
凭怡托平:[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十则划分朗读停顿 -
凭怡托平:[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十二章朗读停顿 -
凭怡托平: I,don·t,no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为政断句朗读就是在哪里停顿比如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停顿论语为政第1~12小节的所有断句 -
凭怡托平:[答案] 1、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民耻 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朗读停顿怎样划分? -
凭怡托平: 温故 \ 而知新, 可以 \ 为师矣

横县18781697734: 根据课文《论语》十二章:7. 划分朗读节奏.(每个句子只划一处)(1)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
凭怡托平:[答案] (1) 择其善者/而从之.

横县1878169773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朗读节奏 -
凭怡托平:[答案] 断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比"/"的句断稍长) 此句出自《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直白译文: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

横县18781697734: 初中文言文怎么划分朗诵节奏?
凭怡托平: 三二三三篇幅

横县1878169773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间朗读停顿 -
凭怡托平: 就是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孔子他老人家已经给你断完了呀,这里的夫是个语气助词,所以从夫后面断.

横县18781697734: 论语十则节奏划分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之为知之 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 -
凭怡托平:[答案]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之/为知之 吾日/三省/吾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