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简介。谢谢

作者&投稿:闳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一说我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以及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

1、沈括
沈括分析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今已东距大海已千余里,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冲积形成的。这是对华北平原成因(冲积平原)最早的科学解释。沈括根据峭拔险峻的雁荡诸峰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的现象,推断雁荡山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
沈括还详细记录了各地发现的化石、并根据化石来推究古代气候的变迁,解释虹的大气折射现象,科学地描述了龙卷风生成的原因、形态和破坏威力,用月亮的盈亏来论证日、月的形状及海潮与月球的关系等等。沈括对自然地理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
沈括完成了奉旨编绘的《天下州县图》,图幅之大,内容之详,前所罕见。全套地图共有二十幅,包括全国总图和各地区分图,比例为九十万分之一。沈括还首创了用“飞鸟图”来绘制地图,以代替传统的循路步法制图。
2、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
3、郭守敬
郭守敬曾提出,以海平面作为基准,比较大都(今北京)和汴梁(今河南开封)两地地形高下之差,这是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海拔”的创始。
郭守敬在西夏水利工程结束后曾溯黄河之流而上,探寻黄河的发源地。由此他成为以科学考察本身为目的,专程探求黄河河源的先驱者。
4、郦道元
郦道元写成地理著作《水经注》。《水经注》是六世纪前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水经注》共四十卷,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此书不仅开创了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5、贾耽
是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在书籍中的地理记述是中国对外宣示领土和海权的重要依据。利用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便利,向外国使节打听各国的山川形势、地理沿革和风土人情,然后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
贾耽用裴秀的制图六原则绘制“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一轴,主要表现陇右兼及关中等毗邻边州一些地方的山川关隘、道路桥梁、军镇设置等内容。他用文字注记详加说明,然后汇编成册,故名《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吐蕃黄河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郦道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霞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守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耽

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地理名人黄秉维简介
[日期:2007/03/30来源: 作者:]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秉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还是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曾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纪念黄先生在我国地理学上的卓越贡献,特请黄先生第一位研究生牛文元教授撰写此文。

少时,粗读《五柳先生传》,对于那种“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乃至“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者,常心向往之,并默默地奉为人生之楷模。及长,有幸忝列黄秉维教授门下,历经30余载,先生之学识、风范、道德、文章,耳濡目染,遂使脑海中一直膜拜的影子,逐渐活化,逐渐清晰,并越来越凸显出来。

黄秉维先生诞生于1913年2月1日的广东惠州。20世纪的20年代,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军阀混战,列强侵凌,民生日益凋敝,山河危如累卵。一个面世不久的少年,聪颖早慧,正义满怀,稚嫩的心灵过早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为其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广东,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发祥地,各种思想汇聚于此。惠州毗邻香港,民族精英廖仲凯、邓演达、叶挺等生于兹、长于兹,与广大民众一道,奏出了那个时代的强音。年方8岁的他,虽不深谙世事,却也领受到“责任感”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在学堂中他听老师朗读“皇皇华夏,即将于奴;戚戚江山,日变其色”,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己。稍长,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壮举,“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浩歌,都曾使他十分激奋,至今虽然已经过了近70年的时光,每当忆起,仍能历述往事,一一道其仿佛。

黄秉维先生12岁之前就进了私塾,汲取了不少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在他舅父家所接受的熏陶,整个地影响了他的一辈子。他舅父早年追随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于是隐居故里,寓情山水,老于林泉,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痛恨社会黑暗,不甘大地陆沉,常常教读他的外甥许多正气之作,借以抒发“不仕王侯,高尚其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情怀。这些文化的混合体,不能不对黄秉维的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时隔半个多世纪了,黄先生对此作总结时,还深有感触地写道:“隐逸者的思想,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内容。对汲汲于名利者,是一剂良药;对为祖国为人类的功利主义者却可能起负面作用。为祖国,为人类,有时可能要效法伊尹,治亦进,乱亦进。……隐逸思想的浸染,对我60多年的地理工作也有不少影响。”

黄秉维先生自幼以孝悌见称于乡里。由于家境日衰,使他深切地感到那种衣餐不继的忧虑。在他即将面临挑选职业时,虽然深知在外国控制下的机构(如邮电局、海关等)作事,可以觅得一个薪资不菲的“铁饭碗”,但他决然舍去,粪土当年那种在洋人羽翼下的富贵。恰在那时,他从报刊上得悉各类外国人在华探险考察,深入到西北、西南腹地,而中国人自己能够参加这些考察者,却寥若晨星,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在爱国主义充盈内心的他看来,实在是国人的耻辱。他在《自述》(1992)中说:“乃昕夕衔枚。疾足奔放,以两年时间,连跳五级,考入中山大学理科预科。”接着,在学习化学还是地理学这个终身学业的决定中,虽然他还不可能洞悉近代地理学的内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由于痛感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对祖国秀丽山河作深入的研究,于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地理学的大门。作为一个门门优秀的学生而言,他毅然与地理学结缘,其中既有献身者的情怀,也不乏勇士般的悲壮。只有当个人的不平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造就一种执着的人生。自从17岁致力于中山大学地理学的研习后,直到逝世前一天,他一直耕耘在这块园地之中。

中国近代的地理学,起步并不早。中山大学地理系,是系统传授西方地理思想的先锋基地之一。1929年,中大地理系从“近代地理学的故乡”——德国延聘威尔赫姆·克勒脱纳教授担任系主任,其后又聘请威尔弗冈·卞莎教授接任系主任,同时还邀集其他几位当时在国际地学界有声望的教授,整个地将西方地理学体系移植了过来。众所周知,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祥地,一大批星光灿烂的大师如洪堡、李特尔等,曾令众多的地理学史研究者们叹为观止,赞誉他们为“在科学的历史上有如巍巍高山”。黄秉维先生在这个体系中从事科学地理学的研习,一下子就进入了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并将自己的根值于中华大地这个深厚沃土的基础之中。

展示于先生面前的科学地理学,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高度艰深的学科,稍一不慎,不是陷于浮泛堆砌的泥坑,就是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惑境地,决非一般平庸之辈在一旁鄙视地理、轻视地理时来得那样的“潇洒”。因此,能真正清醒认识地理学的真谛者,为数并不太多。而且通常要花费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时间,经过“糊涂—清醒,再糊涂—再清醒”的多重波折,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及外延,去领略凤凰涅槃般的惊喜:原来地理学竟是一个如此多彩的世界。

在中山大学地理系,他专心致志地听课,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他苦思冥索地探求,逐渐地领悟出:要了解地理学的规律,必须借助于地理事实的发现、地理内容的比较和地理实验的开展;就得积累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还要借鉴相邻学科的成功经验,舍此去认识地理学的综合,不啻于无米之炊。在校期间,他选修或旁听不少地质学与生物学的课程,对于矿物学、古生物学、动物学进行了多方涉猎;由于对德籍教授的某些观点产生疑问,他自修了简易的高等数学;从学习气候学中想到了地理定位实验研究的重要;他曾对地貌学有所偏爱,由此推及到掌握大地构造、内营力以及土壤学的知识;他学习了人文地理学中的“三纲六目”,对于聚落地理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进而对于人口统计和人为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视野外考察。那时中大地理系,每两周就有一次野外考察活动,黄秉维先生体力荏弱,第一次随德国教授克瑞勒脱纳去白云山,未及行远,就体力不支,脸色发青,休息许久,才能为继。但他遇难而进,以后对所有的野外实习,无役不齐,经过一年的锻炼,“已能履险如夷,从不后人”了。正是经过严格的智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在他的四年大学生活中,不仅广博了他的知识结构,也有了一个健壮的体魄,为此后从事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自己如是说:“四年学习中,我知道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有待建筑的大厦。草莱初辟,材料不全,齐云落星,尚须艰苦缔造。”

他的毕业论文“惠州西湖与铜湖之间地形”,由于考察详尽,说理透辟,分析精到,结论确当,卞莎教授给了97分的高度评价,四年总成绩居全院第一名。获得校方授予金质优学奖章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
地理区域的综合识别,地理结构的客观排布,地理空间的分异规律,地理过程的振荡节律,历来成为地理学所追逐的基本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理大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侧,也位于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侧,恰好被夹在地球上“两大活动带”之间,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分异特征,殊非易事,需要有坚实的地理学理论基础,需要有翔实并带有条理性的资料,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缜密的思考,更需要有贯通许多研究领域的能力。黄秉维先生的先天秉赋与后天刻苦,便他具备了胜任这个艰巨任务的前提。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到社会上工作,他都一如既往地背负着这个繁难的“十字架”,不止息地前进着。

1934年,黄秉维先生在中山大学理学院以当届毕业生中成绩最优被何衍璇教授和卞莎教授推荐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德国著名学者李希霍芬在考察中国后,曾认定中国南方海岸为下沉型,北方海岸为上升型,使得中外科学家一直信而不疑。年轻的黄秉维根据自己的考察与多方面的对比,对这位世界级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我国地学的开山鼻祖之一翁文灏先生,鼓励这位青年科学家到山东进行海岸地貌考察。于是他两赴山东,对荣成附近的贝眆、日照沿岸几道平行的沙洲、芝罘岛上小型的穿山峡等,都作了严密的观察记录,最后断定山东海岸不是上升而是沉溺型的。第一次考察报告问世,即在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季刊发表,洪思齐教授旋即在《大公报》刊出书评,语多嘉勉,深为中国学者在重大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而自豪。

黄秉维先生思路清晰,逻辑显明,如椽手笔,文字宏巨,自认不大善辞令,尝思“以笔代说”自许。大凡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任你巧舌如簧,如无真才实学,也只能哗众取宠,博得个腹中空空的下场。尽管黄先生自认口才不济,但因他说的内容实在,道理朴拙,听者还是很有收获的。就在一次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与葛利普讨论华北海岸时,他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的赞许。作为当时地学泰斗之一的丁先生,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的有划时代意义的申报馆《中国地图集》出版未久,他又在准备编著一本中国地理长编,并据以写简要本高中中国地理。在会上听到黄秉维的发言,第二天即约黄先生参与工作。这的确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工程。众所周知,在30年代中期,真正可资利用的地理资料不但很少,而且详略悬殊,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口径不一,很难予以对比。黄秉维深知任务艰巨,却毫无惧色,慨然允诺,并于1935年秋来到南京,开始投入又一个曲折的旅程,当时他的年纪只有22岁。

从事编纂中国地理的第一步,就是对南岭进行认真地考察。在我国,传统的观点是把南岭作为一条“明确的地理界线”对待,并有“一树梅花岭上开,南枝向暖北枝寒”等诗句作为佐证。而在国内外的各类地理著述中,也都因袭相传,习以为然。按照当时的认识,中国北半部的地理界线比较清楚,基本上没有多大争议;南半部则问题较多,丁文江先生指出南岭是其中最主要的疑难,他要求黄秉维去实地解决。一向做事认真的黄秉维,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遍历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发现仅仅从地貌一项去判断,不足以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联系到气候、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才可以综合判定地理区域的性质。最后的结论是:南岭只是一条分水线,不是一条山脉,更不应作为一条自然地理界线。就这样,他从实际考察入手,步入了综合分析中国地理特点的道路。

《中国地理》专著(丁文江先生称之谓“长编”)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即值抗战军兴。图书装箱、机关迁移,野外作业更无法进行,“长编”撰写工作被迫中辍,仅只完成了高中本国地理一函。在保存的部分原稿中,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虽屡遭兵火,在已经泛黄的纸上,字迹仍清晰可辨。在那部书稿中,旁征博引,内容极丰,理论、资料、结构、谋篇,乃至遣词造句,都极讲究。以1936年写于南京的《中国植物地理大纲》为例,共136页,凡三万五千余言,分别就中国的植物区系成分、人类活动与天然植物、中国的植物区域、国产植物之利用这四个基本部分展开论述。在充分参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把中国划为26个植物区,并一一加以说明,至今读起来,仍深深感到它的学术价值。本卷尤其论述了人类对于天然植被的干扰与破坏,书中写道:“每值干戈扰攘之时,官邸民居,不免毁废;乱平之后,流民渐归故里,生聚日趋繁庶,必建筑居室,以应需要;政府或大兴土木,以营奂轮之美,则需用木材为量更多矣,……致昔日森林成为秃岭。”由于该卷分析中肯,张其昀先生曾将其中的植物分区部分,发表于《史地杂志》上,受到学术界的推崇。

在编纂中国地理的同时,黄秉维先生一直把正确划分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而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学生时代,黄先生就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并且具有极可宝贵的开拓型的学习精神。以此种进取精神为经,以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作纬,编织成了他对地理学认识的基本网络,浸染着他那孜孜以求和奋发进取的特质。在他整个的研究工作中,综合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因果的联系、实际的意义、应用的价值等一系列近代地理学的内涵,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黄先生喜爱的一句格言,这充分显示出他在学术道路上勤奋、刻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大学的初期,他偏爱地貌学,平生所写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广东西湖与潼湖之间的地貌”;到了大学三年级,他又对气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受到维斯曼的影响,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地理。到了1936年,他有感于当时地理界不大熟悉土壤学的弱点,乃就教于土壤地理学家梭颇及其他中国同事,并参加了土壤调查和博采外国所发表的新疆、内蒙古、东北的土壤资料,重新编制了全国土壤图,不仅弥补了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编制的中国土壤图之空白(该图不包括上列各省区),在论述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上,亦具独到之处,尤其重视土壤与其他自然因素的联系。正是这种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讨,使他从中逐步发现了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形成和结构的真谛,奠定了他研究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基础。

黄秉维先生在1984年10月访问日本时,曾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地理学家都了解,不同规模的区划是认识‘地’的一种手段。按照认识的顺序来说,应当先作自然区划。”这就一语中的地道出了他特别重视地理区划研究的原因,也就会理解为什么这类研究会整整地贯穿于他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活动之中,在未完成的《中国地理》书稿中,他已经系统地对于各个自然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这对于客观认识中国的地理特征,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他先后完成了“中国河流区划”、“中国气候区划”、“中国地貌区划”、“中国土壤区划”、“中国植被区划”,以及“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在上述区划中,有的系他首次提出,有的虽有前人作过,但他依照综合的观点重新加以划定。以“中国气候区划”为例,竺可桢和涂长望二位先生原已作出,但考虑的因素较单一,尤其未及考虑地貌、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交互作用,致令将云贵划成一个单元。针对此,黄秉维先生在其“中国之气候区划”一文中,作了某些重大变更,将原先的云贵一区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他的这种见解,不仅为时人所瞩目,尤为气候区划原作者所激赏,涂长望先生力主将他的这篇论文公诸于众,发表于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的出版物上,作为一家之言,互为印证,以求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和切磋学问的态度,一时传为佳话。

大约就在20世纪的30年代,黄秉维先生已经正确地划出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雏形,并且明白无误地将青藏高原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大区,这与1957—1959年间组织的大规模自然区划工程有异曲同工之效。1949年之后在竺可桢和黄秉维的领导下,聘请了多名苏联专家作顾问,开展了中国自然区划的整体研究。在华担任总顾问的萨莫依洛夫教授,在区划原则和方法诸方面,都介绍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思想,但他对于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远没有中国学者理解得那样深刻,以致所提具体建议不尽合理。黄秉维先生根据多年的实践,以充分的论据推翻了萨莫依洛夫教授坚持很久的意见。

由于黄秉维先生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巨大贡献,也由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1964年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他名誉通讯院士的称号,表彰他在中国地理事业中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成就包括了他对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的研究、他对我国第一部自然地图集的贡献、他对我国实验地理学的倡导、他对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方向的探讨、他对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追求、他对我国首次开展的热量水分平衡研究的设计与领导、他对中国地理事业发展的组织工作等。

1990年,正值《地理知识》创刊40周年,他以流利的草体写下了两句深切的话:“倚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这位以书为友、以书为伴、以书为食的忠厚长者,几十年如一日在书的海洋中倘佯,乐之者、好之者,其中三昧,非亲历者不可道也。人们都说: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类。自幼及老,他一直将这种节操和思想融入在他所挚爱的事业中。

作为一名科学家,黄秉维先生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聘任他为地理研究所的领导,在此岗位上,他明确地提出了三大任务:1.黄河中游山陕之间峡谷土壤侵蚀的研究。他把黄河的中上游与下游联系在一起,他把水土保持与黄河治理联系在一起,他把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联系在一起,他把黄河安危与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魄。2.南方山地的利用。他知道中国人口的压力,他知道土地资源的宝贵,他知道山地利用的潜力,他当然更知道一个科学家的责任。3.厂址选择。这是地理工作者应用空间分异理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良好用武之地,从更为一般的推论去分析,也是他“科学救国”的合理延续。上述三项任务,涉及到环境、农业、工业诸方面,经过40余年的检验,可以看出是十分富有远见的。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地理学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劝君不用刻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黄秉维先生的事业和人格,凡是与他有所接触的人,无不明白如水。漫长的80余载岁月,他的生活近乎枯燥,但他的世界却异常多采;他的索取少之又少,但他的贡献却无法用车载斗量为计;他说的远没有做的那样多,但他的形象却几乎用不着人们再去多说一点什么。他精神矍铄,健行不息,没有人会相信他已是80岁的老人。他没有直接对我说过他对未来地理学发展的意见,但我窃想,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表达:“地理学向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它研究自然,又不脱离自然基础去研究社会经济”,即继续应用地理学的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也许会概括他的回答吧!

简历与生平

1913年2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现惠州市)。

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中山大学本科。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优学奖章。

1934年—1935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会奖学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海岸,提出海岸下沉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

1935年—1938年,应丁文江、翁文灏先生之邀,在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与《高中中国地理》。

1938年—1942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讲师、副教授。

1942年—1949年在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研究委员。承担并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计划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

1949年—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夏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调地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0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6—1979年)、理事长(1980—1991年)和名誉理事长(1991—),并长期担任《地理学报》(1964—1984年)和《地理研究》(1982—1992年)主编。

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通讯院士(后改为院士)。1979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名誉通讯会员,1980年被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

黄秉维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

自50年代以来,黄秉维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如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华北水利与农业、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

黄秉维对中国自然区划的研究始于30年代末,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在中国早期部门区划中具有开拓意义。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则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国内外迄今未见类似著作。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军事等部门广泛应用。

早在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就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其后又提出应当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方法。黄秉维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学界的几代学者。

黄秉维1953年首次完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方式分类,编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这些工作至今仍是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至今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秉维重视中国东部坡地的利用和改造,指出既要防止土壤侵蚀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又要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减少;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一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为坡地利用与改良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黄秉维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按照自然区划来观察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危险地带开展研究,要研究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所应采取的积极对策和措施。他指出地理学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这些意见均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和工作指南。

综上所述,黄秉维院士开拓并指导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的自然地理许多综合性研究,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黄秉维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地理名人-黄秉维简介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 ——黄秉维院士
1913年2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淡水。

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中山大学本科。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优学奖章。

1934年—1935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会奖学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研究山东海岸,提出海岸下沉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

1935年—1938年,应丁文江、翁文灏先生之邀,在地质调查所和地质研究所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与《高中中国地理》。

1938年—1942年在浙江大学史地系任讲师、副教授。

1942年—1949年在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研究委员。承担并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计划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

1949年—1953年,任南京市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基本建设处副处长。1950年夏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1953年调地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0年以来,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大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还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6—1979年)、理事长(1980—1991年)和名誉理事长(1991—),并长期担任《地理学报》(1964—1984年)和《地理研究》(1982—1992年)主编。

1964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通讯院士(后改为院士)。1979年当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名誉通讯会员,1980年被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

黄秉维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贡献

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

自50年代以来,黄秉维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如中国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华北水利与农业、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

黄秉维对中国自然区划的研究始于30年代末,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在中国早期部门区划中具有开拓意义。1959年主编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则为中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国内外迄今未见类似著作。中国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客观上存在着地带性规律难以辨识的困难。黄秉维这一专著揭露并肯定了地带性规律的普遍存在,这对于中国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研究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突破。60年代和80年代,他对原有方案进行了简化和修订,更便于应用,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此项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成果几十年来一直被农、林、水、牧、军事等部门广泛应用。

早在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就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其后又提出应当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方法。黄秉维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学界的几代学者。

黄秉维1953年首次完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方式分类,编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这些工作至今仍是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水利部门编制的有关规划中至今一直沿用黄秉维当年的分区方案和说明,为中国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治理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秉维重视中国东部坡地的利用和改造,指出既要防止土壤侵蚀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又要使土壤养分供应不减少;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提高一面坡或一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为坡地利用与改良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黄秉维主张反复利用bottomup和topdown方法,按照自然区划来观察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危险地带开展研究,要研究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所应采取的积极对策和措施。他指出地理学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冶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为一炉。这些意见均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和工作指南。

综上所述,黄秉维院士开拓并指导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的自然地理许多综合性研究,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黄秉维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李四光,竺可桢,


我地理成绩较差,哪些地理方面的资料可以对我这个地理差生有好处?(要初 ...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黄土谷坡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的块体运动,是谷坡扩展的主要形式,其中,滑坡是常见的一种。黄土滑坡发生后,在谷坡上部遗留下圆弧形的黄土陡崖(滑坡壁)与坡脚的庞大滑坡体。黄土坪 分布在黄土高原河流两侧的平坦阶地面或平台,称为黄土坪,简称坪。有些黄土坪即是黄土梁峁区河流的阶地,沿谷坡层层分布。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
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为“圣岳”。 6、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oN——46o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

地理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何影响
旗袍与所谓的唐装都是满人入关后强制推广的 —— 现在反而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清朝时,中国的服饰被改了。4、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迁移时都会带去文化,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因此也会有所改变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影响 椅子与床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的民乐也基本是少数民族...

地理除了死记硬背地图以外,还能怎样提高成绩?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同学们就有了刻苦努力的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同时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制定计划。学习目标有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级目标,为了便于检测、指导同学们训练以及了解地理教学大纲中课程安排的特点,应以近期目标为主。要求同学们在教师帮助下明确自己在一个单元需要学习什么,知道能力...

高中地理(最好解释一下)
季风环流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1.高空风的作用力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低空风的作用力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定角度)...

地理怎么才能学好
对于考试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把握:对全球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主要地理原理、观念和规律的透彻理解,把握主干知识;从时空性、区域性和有用性等多角度培养地理的学科思维能力;加强对地理牲准确描述的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

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算数一数二?
中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自然地理条件。全世界能和中国地理条件相提并论的也就西欧和北美大平原。 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为什么《航拍中国》会对山东省有如此高的评价?更进一步地,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 山东省在地球上...

三个关于地理的生活现象?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地球上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所以气候干旱。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在这里,故称为“回归沙漠带”。但是,这一带并非到处都少雨。例如我国华南地区,虽然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但因位于大陆东岸,地理位置...

城市地理区位 都有什么类型?
城市地域形态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五种类型,它们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地域形态的代表模式。(一)团块状城市 这是在城市对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一般为单中心城市。即使有一些伸展...

拜泉县17584767942: 地理高手告诉我下古今中外都有哪些地理名人 -
仁希欧敏: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拜泉县17584767942: 懂地理的历史人物,最好有例子证明他们因此而成功 -
仁希欧敏: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他四处游览,还写了著名的《水经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三峡》就收录于《水经注》.他因为四处游览,懂得了不少地理知识,才写出了如此著名的水经注,才获得了成功.望lz采纳!

拜泉县17584767942: 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是?
仁希欧敏: 徐霞客(1586-1641)以他的双脚丈量人生,同时也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 《徐霞客游记》作为徐霞客一生的主要成就,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

拜泉县17584767942: 你知道徐霞客吗?介绍一下 -
仁希欧敏: 徐 霞 客简 介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

拜泉县17584767942: 名人小档案 徐霞客
仁希欧敏: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出身在江阴马镇南肠村一个没落的士绅家庭.少时聪慧过人、博览群书,22岁摈 弃仕途,开始漫游祖国,34年间,足迹遍及16个省区的名山 大川,对山脉、水道、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超越前 人的成就,是世界上考察、研究石灰岩地貌的先驱者.徐霞 客所著《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在他的故乡保 留着与此相关的众多文物胜迹.

拜泉县17584767942: 张衡是个杰出的什么 -
仁希欧敏: 张衡是个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1.天文学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

拜泉县17584767942: 祖冲之,李白,玄奘,苏轼,徐霞客,李时珍,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是什么? -
仁希欧敏: 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数学(圆周率)和天文学,著作的书名有“缀术”6卷,“九章算术义注”9卷,“重差注”1卷.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在古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

拜泉县17584767942: 连线题:(1)我国古代有许多的地理学家,如李冰、张衡等,请将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与其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用直线连接起来.(2)将下列国... -
仁希欧敏:[答案] 我国的古代地理著作有沈括的《梦溪笔谈》;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李冰的都江堰工程; 世界各国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各有特色:如巴西的足球和狂欢节;日本的和服和樱花;荷兰的风车和郁金香;西班牙的斗牛比赛和斗牛...

拜泉县17584767942: 魏晋南北朝自然科学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都有哪些? -
仁希欧敏: 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编写《缀术》 三国曹魏马均:指南车 西晋王叔和:最早的脉学著作《脉经》 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晋末刘涓子:最早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北魏贾思勰:最早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北魏郦道元:地理专著《水经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