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是哪位古人提出的六种品质?

作者&投稿:可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出自《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作者: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全文(节选)如下: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如下: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 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

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出自三国 诸葛亮《诫子书》,

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扩展资料:

《周公诫子》中提到的六种“谦德”,对现代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

在本文中,周公诫子的观点是“子勿以鲁国骄士”,也就是要儿子做到礼贤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辅政“握发吐哺”,做到了礼贤下士。古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国等等。

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礼贤下士的,骄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现在的领导者,更应该礼贤下士,只又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诫子




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白话文翻译如下: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周公吐哺的成语典故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语典故《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

周公为何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而"周公吐哺"的典故更是诗眼所在,周公以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的尊贵身份,辅佐朝政,深感责任重大。他沐浴时一次要梳理三次头发,进食时甚至担心漏掉任何一位贤士,这一举动象征着他对人才的珍视和求贤若渴的诚挚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是曹操自我表白,也是他对天下有志之士发出的召唤,表达了...

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最早源于
以镇抚东方殷民。临行前,周公诫勉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在全天下人中不算地位低的了。但是我却常常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口中食物,站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了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君位而傲慢。”

韩愈上宰相第三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巳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

"一浴三握发,一食三吐吠"说的是哪位古人?
周公,即姬旦 《史记·鲁世家》: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可以看下下面的网站 http:\/\/www.sdta.cn\/xuanchuan\/whsd\/rjdl\/zhougong.html

‘周公躬吐握’指的是哪件事情啊?
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吐握,在这里就是“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概括。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周公很贤能。出自《前汉纪》之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二十(东汉·荀悦) 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

山不厌高,谎嵘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详细点
的意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两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吐哺握发的解释?吐哺握发的典故与出处
吐哺握发的解释?吐哺握发的典故与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后以此典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招纳人才。唐·韩愈...

周公确有吐握之劳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1949年12月2日毛泽给柳亚子的信中曾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此话把周恩来比作周朝周公,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美兰区18931978618: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
资童复方:[答案] 握发吐哺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

美兰区18931978618: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什么意思? -
资童复方: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美兰区18931978618: 捉发吐哺的典故是什么呢? -
资童复方: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美兰区18931978618: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吐哺”出自何处?“周公”是指谁?“周公吐哺”该如何解释? -
资童复方:[答案]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

美兰区18931978618: 一沐三捉发, -
资童复方:[答案]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 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美兰区18931978618: 一沐三捉发出处 -
资童复方: 一沐三捉发 (yī mù sān zhuō fà)比喻求贤心切.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美兰区18931978618: 君子行的作品注释 -
资童复方: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君子应该防患于未然,不将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在瓜田里不弯下腰来提鞋子,(免得人家怀疑摘瓜),在李树下不抬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