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孟、荀、韩,各为何家?

作者&投稿:官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认识孔,孟,荀思想的差异~

孔丘、孟轲、荀况是先秦儒家的三个主要代表,孟子、荀子都极力推崇孔子,俨然以孔子的直接继承者自居。孟轲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乃所愿,愿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讦,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但由于历史上孔、孟并称,后世遂认为孔孟思想完全一致,浑然一体。建国以来,由于受某些政治风潮影响,一个时期在孔、荀之间似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认为孔学与荀学势如水火。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辩明之必要。

孟学偏离孔学的四个方面
就孔学与孟学而言,论者尽管可从许多方面论证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然而却不能泯灭这样一个事实,即孔学与孟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何以见得呢?
让我们先从孔孟“仁”的思想谈起。
“仁”在《论语》中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仁是一种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而已。” (《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二、仁是一种行事准则。如:
子贡问为仁。子曰:“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

三、仁是一种向往追求的美德。如: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统治秩序。如: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但无论《论语》中仁的含义有几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仁是一种外在于人、经过人的主观努力方能达到的,它并非人天性所然。如第一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思想;第二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标准;第三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境界;第四层含义,可理解为仁的政绩。

我们再看《孟子》中的“仁”。
“仁”在《孟子》一书中也有如下四层含义:
一、从“仁”的缘起来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就是说,仁是与身俱有,是内在于人的,无须经过人的主观努力,在人的自身中即可找到。

二、仁乃处理家庭关系的准则,说穿了,仁即孝: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命也,有性焉……。(《尽心下》)

三、仁是-种恻隐之心、或曰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四、仁是一种理想的政治: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离娄上》)
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尽心上》)。

以上几层含义,关键是第一层,即仁乃人之天性,与生俱有,由此一层推而广之,人自然要亲亲、行孝。由此推而广之,施及自身亲人以外,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由此恻隐不忍人之心,施及政事,是为不忍人之政;为不忍人之政而思贤若渴,天下即可大治。因此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告子上》)。所以,从仁的存在,求仁的方式,达到仁的手段,孔孟两人恰好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
孔学与孟学的第一个差异就在于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孔孟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有所不同,前者重客观,后者则是主观的、唯心的。
虽然孔子对人的本性问题缺少系统论述(即《公冶长》中所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等天道,不可得两闻也”),但一些只言片语仍值得注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论语•阳货》中“性相近,习相远也”的论述。这句话正确解释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人之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君子小人之别,乃是由于“习”,即后天习俗所染的结果。有鉴于此,孔子十分注意后天学习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见《为政》),“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而孟子则与此相反,他的主要观点是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与孔子相比,孟子对后天学习的论述就贫乏得多了,虽然其《尽心上》中有“君子所教者五”,对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发挥,然其根本目的是恢复发展人固有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以上是孔学与孟学的第二个差异。
论到孔、孟对人之本性的认识,自然也应分析一下他们对修身之道的看法。实际这一方面孔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修身,首重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如: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

其次,注重礼的约束作用,如: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雍也》)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秦伯》)

再次,注重身体力行: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孔子虽亦不废自省,但极少见,可举者仅下面两条:
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然第一条是与“见贤思齐”相提并论,第二条亦仅从“远怨”角度而提,表现了一种消极避祸的思想。
孟子修身之道所走的路线恰与孔子相反。孟子首重内心自省: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冶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又认为,修身之关键乃禁其“放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他虽然注意到了客观外界对人的影响,但却是从存心养性,使人之善良不致丧失出发的: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孟子•公孙丑上》)

所以他现身说法,以自己不动心、持其志,善养其浩然之气以激励后学:
我四十不动心……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之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由此可知从修身的途径、方法,修身所达到的目的,孔孟两人都有重大区别。
这是孔孟之学的第三个区别。

孔孟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为政,首推礼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其次,特重建立在人伦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巩固:
齐景公闻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子路》)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再次,强调修身正己以达政化之道: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而孟子为政之道的基础同样是人性本善、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仁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智皆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以此推己及人,行之以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矣,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孟子有时亦提先王之政,如:“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上》)。然先王之政,实即仁政,两者实为一回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从上所引可知,孟子的为政思想,实际不过将人本身固有的善性充分发挥出来,由己及人,推而广之,达到尽孝、仁亲、爱民,进而仁覆天下。虽然他在施政上还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如尊贤使能,注意善教,不得罪于巨室等,然其根本是由此而出发,这与孔子为政首重礼德,注重统治阶级内部等级秩序显然不同。
这是孔孟之间的第四个区别。
孔、孟之不同,实际还可再举出一些,但以上四点也足能说明孔学、孟学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存在相当差异的。
也正因此,荀子在其《非十二子》对子思、孟轲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攻击,认为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因而使“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世。”言外之意,无非是说,孟子是在先圣先王的旗帜下贩卖自己的舶来品,他们是一伙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而已。
关于荀子攻击思孟诸人“按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内容,后人有多种猜测,但不管荀子所指称的是什么,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是,在孟子稍后,已有人认为孟子学说有背孔子思想。以上分析,亦可为荀子立论做一佐证。

荀学复归孔学的四个方面
那么荀学与孔学关系又如何呢?从上引荀子言论中亦可以看出,荀子是以孔子嫡派传人自诩,以恢复孔学精神相标榜的。如细读《荀子》一书,可知荀子确也在许多方面反孟子之道而行之,部分地恢复了作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思想的主要倾向。
荀子对孔学的复归主要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根据孔子“性相近,习相远”观点,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性本恶思想。其《性恶》一文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据此他认为:
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于小人,其性一也……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于贪利争夺……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同上)

他认为人之本性与外界关系,就如良马有衔辔鞭策及如造父一样的好驭手,互柙配合,才能一日千里,所以“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能“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如“与不善人处”,只能得到“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的结果。这一点完全与孔子重视后天学习的思想相吻合。从《荀子》首列《劝学》与《论语》首列《学而》也可说明这一点。
荀子复归孔学的另一个表现是关于礼的论述。
如前所述,孔子是十分重礼的,他认为礼是人的完美道德形成的关键,是国治政化的首要途径。然到孟子手里,礼的重要被大大忽视。《孟子》中的礼在多数场合就仅局限于~种朝聘辞受婚丧嫁娶的礼仪,如“其接也以礼”,“其馈也以礼”(《万章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离娄上》),“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滕文公上》)。孟子实际上已抛弃了孔子关于礼在修身治国方面具有巨大作用的思想。而到荀子手里,则公开,亮出了孔子重礼的旗帜,并把礼提到一个十分隆崇的地步。
荀子关于礼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礼的最主要特色是养人之欲,是有别: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香调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芯,所以养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

二、礼为“人道之极”,是推原先王之道,寻求仁义之本的主要途径:
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 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者,斯圣人矣。 (《礼论》)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劝学》)

三、礼是国家治乱之根本。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
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大略》)

这些实际都是孔子重礼思想的具体化。
荀子复归孔学的第三个表现是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具体阐述。
中庸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就孔子观点而言,中庸主要有二层意义:
其一,从修身而言,它指一种无过无不及的美德,如:“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其二,在为政治国上,表现为持中执正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舜其大知也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同上)
而孟子治身论政,强调收其放心,推其仁心,很少论及中庸。不仅如此,从他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之类激切言论来看,可知其存在不少极端思想,与中庸之道相去更远。程颐评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四书章句•孟子序说》),也是就这一点而言的。荀子高扬中庸思想,表现了维护孔子学说的坚定立场。
荀子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为中庸乃修身养心之关键: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辖之以道顺;齐节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修身》)

二、认为中庸乃处事以枢机:
主尊贵则恭敬而傅,主信爱则谨慎而赚,主专任则拘守而详……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贪则用节……(《仲尼》)

三、认为中庸乃治政理国之原则: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儒效》)
贤能不待次而举,中庸不待政而化。(《王制》)

四、认为中庸与人之日常起居饮食等都有密切关系: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孙诒让:“佣与庸通,犹言常”),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系川之履而可以养体……(《正名》)

这些方面,都表现了荀子对孔学的有意继承。

荀子恢复孔学传统方面所作的又一努力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发挥。
正名思想亦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而礼乐征伐之所以自诸侯出,甚至“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不断发生,主要是因当时的“实”与“名”不相符,即实际上的君做不到周礼规定的君之名应尽的职分,实际上的臣也不安于周礼所规定的臣之名所应尽的职分。是现实世界之“实”违反了先王所制的“名”,才引起许多无道反常现象。为了避免社会动乱,首先须正名,让各人重新按照“名”所规定的去做。
孟子明确提到正名问题的言论很少,因孟子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是仁。以这个标准,如果君不象君,臣也不必全尽臣道,因此当齐宣王提到“汤放桀,武王伐纣”,问他“臣弑其君可乎?”他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矣。”(《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的正名愿望,似乎比孔子还要强烈。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名辩思想蜂起之时。当时的情况是:“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荀子•正名》)。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非常重视正名的重要性,他认为: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正名》)

荀子主张,通过正名,达到“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以正道而辨奸”,“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说行则天下正”的目的。即:使人民认识一致,思想统一,遵守秩序,服从法令,天下归于正道。这一点完全与孔子正名思想一致。
以上几点足能说明我们前面所提问题,即孔学和荀学之间,绝非势若水火,判如冰炭,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当然由于时代不同,荀子对孔子思想发展得更为系统完整,许多亦超出了孔子思想。然就孔、孟、荀三人关系而言,孔与孟的相异程度要远远超过孔与荀的相同处,孔子与荀子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们认为,孔孟荀生活的时代很值得研究。孔子生活的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但毕竟周天子还维持着一个天下共主的名义,因此孔子不惜四处游说,希望各诸侯国能克己复礼,恢复周的统治威权。而荀子生活时代已到战国末期,这个时期趋于统一倾向已很明显。两个时代相比,虽然统一向分裂、分裂向统一,起跑点截然相反,然为统一而努力,却是生活于两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所以孔子思想虽然是倒退复辟的,但稍加改造,就会成为新兴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手段,于是形成了孔、荀之间的共同点。而孟子生活的时代,正当战国中期,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连名义也不存在了。这个时期,战国列强都在纷纷寻求领导群雄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孟子的仁义学说,即迎合这种需要而产生。当时分裂局面已成普遍现象,“攻地以战杀人盈野,攻城以战,杀人盈城”,这一状况有别于孔子时代。统一形势未萌,每一国家都暂时不能把其他国家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一状况又有别于荀子时代,于是形成了孔、荀学说的接近和孔、孟学说的较大差异。

柳宗元主张“参之孟荀以畅其文”。柳宗元谓‘参之孟荀以畅其文,参之庄老以畅其端:彦和论文,安可不及诸子耶?”

老子、庄子是:道家;

孟子、荀子是:儒家;

韩非子是:法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老庄是道家,孟子荀子是儒家,韩非子是法家,他们都是先秦的各大流派。


孟子,荀子,孔子,韩非子,庄子,墨子,老子是哪个朝代的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老、庄、孟、荀、韩,各为何家?
1. 老子与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强调“道”的概念,主张顺应自然,实行无为而治。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政治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学者。儒家注重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孔子是其创始人。在汉武帝时期,儒家被推崇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的主...

老、庄、孟、荀、韩,各为何家?
老子、庄子是:道家;孟子、荀子是:儒家;韩非子是:法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孙子的简介?
【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老子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孟子 战国中期 《孟子》 “仁政”、“王道”、“人性本善”荀子 战国后期 《荀子》 “性恶论”、“法后王”庄子 战国中期 《庄子》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韩非子 战国后期 《韩非子》 “以法为教”、“权术势”孙武 春秋后期 《孙子兵法》 “...

四知篇 其一 新都汪司马伯玉是谁写的
弇州既龙奋,太函亦虎伏。白昼临高台,狂歌击燕筑。是时西曹彦,年少四五六。诗篇甚张皇,文事稍局促。丈夫志万古,不朽宁案牍。经天纬地业,九代丧空谷。英雄倏相遇,群起赴秦鹿。上驷谁先登,遗编在斑竹。丘坟并典索,乙夜朗披读。列庄孟荀韩,檀左吕公谷。先秦数作者,鞭弭恣驰逐。当...

诸子百家具体一共有多少家?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阴阳家,代表人物:邹...

春秋、战国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楚庄王、扁鹊、鬼谷子。以上是春秋的;赵武灵王、李牧、廉颇、蔺相如、赵括、孙膑、田忌、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庞涓、申不害、白起、苏秦、张仪、范雎、商鞅、秦孝公、王翦、王贲、秦庄襄王、吕不韦、蒙骜、蒙恬、太子丹、荆轲、屈原、靳尚、宋玉、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平原君、春申君、...

提升文化素养必读的书
简单来说,你可以读孔、孟、庄、荀、韩的书,这些书都是经典。对于诗歌,你可以阅读唐诗欣赏词典和宋词欣赏词典等书籍。这是古代的部分。现代部分从现代文学史中可以看到朱自清、周作人、鲁迅的散文,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郭沫若等的诗歌,茅盾、巴金、老舍、张爱玲、丁玲等的小说,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些?
他推崇的也是先秦两汉之文,认为“文之近古而尤壮丽,莫如汉之西京”(《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主张写文章要“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还要旁参《谷梁》、《孟》、《荀》、《庄》、《老》、《国语》、《离骚》、《...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战国散文四大家是谁 -
江命异烟: 战国时期的诸子,很多是优秀的散文家.特别是孟、庄、荀、韩非四子,在散文创作上各有特点.孟子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有鼓动性,还善用比喻.如《梁惠王上》,记载他与齐王的辨论.层层追问,步步紧逼.又如《公孙丑上...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孔,老 孟 荀 墨 庄 韩非 孙膑的阶级立场 -
江命异烟: 韩孔,老,庄,孙:奴隶主贵族利益 孟,荀,商:地主阶级利益 墨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请:中国古代哲学专家回答:六个诸子百家的问题.主要是百家如何去区分,各思想大略,名言?小故事为? -
江命异烟: 诸子百家,实为中华一家. 1.老子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字字珠玑,博大精深,阐述了“道”(亦可理解为本质、规律或真理)的来源、特性、变化规律、和世间万物的关系等,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根. 2.庄子的...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孟子、庄子、墨子、韩非、的代表作是什麽? -
江命异烟: 先秦七大哲学家:孔、孟、老、庄、荀、墨、韩非 孔丘《论语》,李耳《老子》,韩非《韩非子》,庄周《庄子》,孟柯《孟子》,荀况《荀子》,墨迪《墨子》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先秦时期齐国、燕国王室的“姓与氏战国时,姓和氏”还没
江命异烟: 乱套了,史记有些资料与其他资料有矛盾,为方便,统一都用史记解释. 古代,分:... 韩国——战国七雄韩国王室,姓韩,氏韩,姓和氏一样.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越多越好. -
江命异烟: 兵家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论理道德、唯美圆融、中
江命异烟: 儒家 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秦代时... 孟、荀是先秦两派儒家的代表,他们各自从唯心和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 在孟、...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中国古代私学的特点??? -
江命异烟: 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存在着与官学相对而言的私学,全部时间历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私学的产生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而以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那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起着剧...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何氏的由来和有关的资料?请问何氏是怎么有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何的
江命异烟: 【何】姓历史来源: 一 ; 出自「姬」姓.为「韩」氏音化而成,据《元和姓纂》所... 唐叔虞是晋国的开国君主,他的十一世孙万,被封在韩,人称韩武子,他的后代就姓...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8261295829: 春秋时期的晋为什么到了战国就变成了赵 魏 韩? -
江命异烟: 晋国的四大家族荀、赵、韩、魏权力日渐扩大,晋王室(公室)权力不断萎缩,开始最强大的荀家,把持着晋国朝政,日益蚕食其他三家.一次荀家的头子智伯要求另外三家割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