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季子墓碑后记

作者&投稿:弭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常州知州朱彦记录道,常州,古称延陵,乃吴国季子封地。追溯至西汉时期,此地曾为毗陵,东晋时又改称晋陵,直至隋朝平陈后,晋陵被废,常州之名由此而来。唐朝沿袭此称,有人提及,晋陵郡在晋武帝大康二年曾将曲阿分为延陵,隋代又将治所迁至丹徒。唐武德三年,延陵又回迁至原县,即现今润州的延陵镇。杜佑的观点认为,曲阿延陵的季子庙并非古延陵,真正的古延陵位于现今的晋陵县,这一点得到了明确说明。


孔子手书的季子墓碑,历经岁月,多有淹没。到了开元年间,唐明皇下令殷仲容募款刻碑保存。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萧定重新镌刻石碑,置于延陵庙中,当时人们习惯于称延陵季子庙,却不知常州才是古代季子封地的真迹。崇宁元年,我因职责来到此地,查阅了太史公的记载和历代地志,确认了季子墓的具体位置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以及暨阳乡,而现在的暨阳乡在今天的江阴县。我命令赵士淝寻找,果然在暨阳门外三十里处发现了一座大墓,旁边还有季子庙,与史书记载相符。


因此,我立碑标记墓地,严格规定了樵牧耕作的边界,并将孔子碑文的十字符号刻于墓碑上,设立季子像供奉,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定期前来拜祭,以此向国人展示重视有德的传统。同时,我还详细阐述了历代变迁和习俗的演变,将这些内容刊刻在碑文下,以便后世君子能了解和瞻仰。


扩展资料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札季子墓碑后记
因此,我立碑标记墓地,严格规定了樵牧耕作的边界,并将孔子碑文的十字符号刻于墓碑上,设立季子像供奉,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定期前来拜祭,以此向国人展示重视有德的传统。同时,我还详细阐述了历代变迁和习俗的演变,将这些内容刊刻在碑文下,以便后世君子能了解和瞻仰。

季札的墓碑后记
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

这十个字是孔子仅有的遗墨,为何会留在这里?
孔子为何会为季子写墓碑呢?季札再三让国,被孔子幸为君子典范。手机还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交游天下,为传播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孔子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季子比孔子要早一些,但是季子对孔子的影响很深,孔子对季子是十...

季札是个什么样的人
季札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楚国名将子期进攻陈国,吴王派季札救援陈国。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反战态度。经季札调停,平息了一场战乱。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中,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 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

延陵季子的文献记载
季子墓碑后记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仪郎常州知州朱彦记常州,古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常州。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武帝大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延陵镇是也。杜佑谓曲阿延陵季子庙...

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简介,季札为什么不让阖闾?
及还,徐君已死,乃挂剑于徐君墓树而去。 家世 季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一代,又称“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

理县17870666222: 吴季扎墓上挂剑 -
吴图泰可: 春秋时,吴国四公子季札,也就是史称的“延陵季子”,受吴王寿梦所遣出使鲁国,路经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设宴相请.席间,徐君见季扎所带的佩剑非常精致,眼中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季扎也看出了这点,只是出使鲁国,这佩剑有着权仗和礼仪的作用.于是,心中暗暗发誓,在回来的时候,一定将佩剑赠与徐君.待季扎出使鲁国归来,不幸的是徐君已然过世.季扎心中悲恸,便带了随从到徐君的墓丘前凭吊.祭奠完毕,季扎随手解下佩剑,必恭必敬的挂到了墓旁的松树上.随从不解的问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扎对曰:“始吾心已许之,岂能以死背吾心哉!”言毕,坦然而去.这是记载于《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一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理县17870666222: 吴季子墓前挂剑 -
吴图泰可: 春秋时代,吴王馀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季札是吴王寿梦之子,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途经徐国,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季子挂剑的典故,最早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西汉学者刘向的《新序节士》也有相似的记载.诚实诚信,一诺千金,“挂剑留徐”传为千古佳话.

理县17870666222: 吴季子挂剑墓树原文 -
吴图泰可: 《吴季子挂剑墓树》 载于《张秋志》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不受.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翻译: 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徐国.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剑但不说.季札心里也知道,但他要出使别国所以没送.再回徐君已死,解剑挂在树上.随从说:徐君已死这要送谁?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剑送他,怎能因徐君死而违背诺言.

理县17870666222: 季子是谁季子的故事季札是个怎样的人
吴图泰可: 季子,即季札.姓姬,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人们称他为“公子札” ,是一位与焦溪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因为他的封地在延陵,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延陵季子....

理县17870666222: 延陵季子持剑的故事 -
吴图泰可: 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理县17870666222: 《季札挂剑墓树》的文言文译文 -
吴图泰可: 季札挂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理县17870666222: 延陵季子是什么人?有哪些事迹? -
吴图泰可: 季札 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

理县17870666222: 吴季子挂剑墓树 -
吴图泰可: 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徐国.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剑但不说.季札心里也知道,但他要出使别国所以没送.再回徐君已死,解剑挂在树上.随从说:徐君已死这要送谁?季札说: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剑送他,怎能因徐君死而违背诺言

理县17870666222: 通过季札挂剑我们从季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
吴图泰可: 季札挂剑的故事,也许最能表达中国古人对于友情及诚信的理解.如今在徐州云龙山西坡杏花村内,徐君墓、挂剑台、石坊矗立,横额上镌刻着“季子挂剑台”五个大字.拾级而上,登临高台,在徐君墓冢旁筑有碑亭,铭刻着挂剑故事的原委.景墙两侧镶嵌着题刻:“挂剑酬心,践信泉台.”挂剑台作为诚信的象征,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表明了古人对情、对意、对诚实、对诚信的一种珍视.

理县17870666222: 找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
吴图泰可: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