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福建,为何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作者&投稿:冀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福建在古代为何成为兵家不争之地?~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形因素导致诸多问题。我们现在经常说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说明这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看中国地图,我们就能发现,福建是典型的多山地、多丘陵,山的面积足足占了有百分之八十,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耕地面积少,古代科技水平很低,人们主要就靠耕田种地来养活,福建的地形导致了其产粮低,而对行军打仗来说,后方的粮草供给十分重要,有时候甚至能决定战争的胜败,所以在这点上,福建几乎没什么优势。

其次是地形带来的交通问题,福建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和其它省份难以做到及时沟通和交换情报,打仗时还要穿山越岭,是很不现实的,粮食的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顺带说一下,古代的海上战争很少,几乎屈指可数,因为水上打仗要耗费的财力物力都大于陆地打仗,所以对长期盘踞在内陆的王朝来说,主要还是靠内陆。

第二:这是由古代王朝的特性所决定的。纵观古代史,都城都是在中原地区,比如西安、南京、开封、洛阳等,基本都是占据全国中心,或是在地势可攻可守的绝佳场所,能开拓大交通,引导人流,进一步促进经济流通。
对于王朝来说,打仗是抢夺地盘,首先要抢的就是像王都这样的区域,像福建等偏僻之地都是排末尾的,中国地域辽阔,福建不在中心区域,打仗时也就不处于主要的交通要塞,行军一般不会经过这里,自然就不用对它上心了。

第三:出于实际的经济考虑。福建的地形决定了它的命运,在战争最激烈的朝代,中原地区才是香饽饽,打起仗来也比较省力,而要想征服福建,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对那些领导者来说,自然是十分不合算。
因此根据地形、战略等方面来看,福建才成为了古代兵家不争之地,这也是为什么福建在古代甚至被当作蛮荒之地的原因。

福建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福建在古代素来被战争所遗忘,是兵家不争之地?那么,中国数十个省,福建为何在古代是兵家不争之地?其实是因为三点:一、交通不便;二、粮田少;三、偏居一隅,对一统天下无战略意义。
一、交通不便;我们经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福建的闽道相比蜀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古代行军打仗还得带着粮草、辎重,翻山越岭的,哪怕有诸葛亮那样的发明家,又是造机器人又是造交通设备的,现在军事学家看来六出祁山也是十分不理智的,成本太大。更何况闵道比蜀道还费劲。
二、粮田少,不能生产粮食俗话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对粮食耗损极大,无论是士兵还是马匹,在行军打仗路上都得吃粮。而且,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而反观福建,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基本上除了狭长沿海面积,剩下的都是丘陵山地,耕地面积极为稀少。这样的地质条件很难生产寻常意义的粮食,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提供战争供给,也就是说打下来的土地产出比打仗使用的还多,这样的地盘打下来也不划算,基本烂尾了。
三、偏居一隅,偏居一隅。边缘角落,地理闭塞,无论是进攻浙江、江西、广东,福建都不会成为必经之地,拿下也不能问鼎中原。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数十个省,福建为何在古代是兵家不争之地?”的相关介绍,纯属抛砖引玉,你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留言,期待你的分享。

福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原,本来不是各路诸侯争夺的焦点地区。但到了清朝康熙时代,这里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原因是因为:在清朝“三藩之乱”中,福建是事关战局走向的军事要地,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地带。

一、三藩之乱的爆发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兵力匮乏不敷使用,大批任用前明的降兵降将,明朝武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成为清朝入主中原的得力鹰犬,立下汗马功劳。清朝开国后,这三人分别被封为平西王、靖南王、平南王,分别驻守云贵地区、广东、福建,号称“三藩”。

清朝康熙时期,随着国内反清复明抵抗运动渐趋平息,大局已定,三藩却依旧在西南和东南地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已成为威胁清朝统治的不安定因素。康熙审时度势,决心进行“撤藩”,准备剥夺三藩兵权和特权地位。

康熙的举动惹得三藩极为不满,他们认定清朝是在搞兔死狗烹的把戏,一旦兵权被夺去,自己很可能成为俎上鱼肉任人宰割,于是以吴三桂为首,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悍然起兵造反,与清朝开战,史称“三藩之乱”。

二、福建在“三藩之乱”中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地区

福建是靖南王耿精忠的辖区,北部与浙江毗邻,东南与宝岛隔海相望,西部与吴尚二藩领地相衔接。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起兵响应吴三桂,一方面出兵攻入浙江,一方面派人联络宝岛的郑氏集团出兵策应。

江浙一带丝织业经济发达,农业繁盛,是清朝当时的财赋重地和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事关清朝经济命脉,一旦被耿精忠攻克,清朝维持战争所需的经费与粮饷就会面临极大困难,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福建与宝岛隔海相望,也是郑经反攻清朝的登陆之地,如果让郑经大军登陆,会使得三藩如虎添翼,清朝平叛作战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对于康熙而言,能否攻克福建剿灭耿精忠,将会成为决定平叛之战的战局走向的关键一着。康熙派遣康亲王杰书挂帅,不惜一切代价进攻耿精忠,力图以最快速度攻占福建。康熙十五年十月,清兵终于得以攻占福建,逼降耿精忠,从东南方向完成了对吴三桂的合围之势。

清军占领福建,成为三藩之乱转折点,福建也扮演了一回兵家必争之地的角色。



因为古时候的福建资源丰富,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是因为古时候福建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相对的优越,所以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

因为历代以来对福建地区的路修建的很好,那一带的经济相对来说较好,还有就是福建靠山环水易守难攻。


古时候的福建,为何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福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原,本来不是各路诸侯争夺的焦点地区。但到了清朝康熙时代,这里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原因是因为:在清朝“三藩之乱”中,福建是事关战局走向的军事要地,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地带。一、三藩之乱的爆发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兵力匮乏不敷使用,大批任用前明的降兵降将,明朝武将...

福建事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1932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企图利用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以期达到分化红军的目的。然而,在中共抗日主张的影响下,十九路军高层逐渐认识到与红军对抗无出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厌战情绪也促使他们转向。11月20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将领与国民党内的李济深等人在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

福建事变的事变起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由于他们的抗日要求和行动得不到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与蒋的矛盾日益激化。1932年凇沪抗战的参战主力是十九路军(后期增加了中央军第五军),迫于日本压力,蒋介石政权签署中日《凇沪协定》,十九路军被调离上海,开赴福建剿共。1932年,国民党军...

福建是沿海城市 为何在古代成为兵家不争之地呢?
3、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统治起来困难,一旦福建有战乱发生,那么就无法快速的派遣兵力进行镇压。交通不发达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因为福建大部分都是山地,进出非常的不方便,一旦福建爆发战争,骑兵无法进入,只能步兵缓慢进入,极大的损耗了时间。福建有着武陵山脉,雁荡山脉,玳瑁山脉几个巨大的山脉拦截着大...

福建有九个地区市,为何称为“八闽大地”?
1,跟福建历史上的行政区域的数量有关。最早在唐朝的时候,福建是五个州,分别是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到了北宋时期,福建就演变成六个州,而且增加了两个军,也就是现在的兴化军和邵武军。到了元朝,就把这州那府的改成“路”,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福建有八路,分别是福州路,兴化路,...

中国的省份是根据什么划分的,为什么版图有大有小?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

福建有九个地区市,为何称为“八闽大地”?
1,跟福建历史上的行政区域的数量有关。最早在唐朝的时候,福建是五个州,分别是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到了北宋时期,福建就演变成六个州,而且增加了两个军,也就是现在的兴化军和邵武军。到了元朝,就把这州那府的改成“路”,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福建有八路,分别是福州路,兴化路,...

福建被成为八闽大地的由来为什么成为八闽而不是其他呢
另外,唐初增设漳州,使得“七闽”变为“八闽”,这是“八闽”称谓的由来。宋、元的州、军、府、路的变迁只是恰好使其数为八,符合已有的“八闽”称谓,后人因此沿用了这个称呼。此外,福建的名称来源于唐开元二十一年设置的经略使,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为名。宋、元、明、清时期,福建的行政区划也...

历史上的福建省,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今日头条号:历史观景台将为你解读福建省的历史变迁。一:先秦时期 话说,先秦时期的福建省,多为蛮荒之地。据《禹贡》记载,夏商时期的福建属于扬州属地,周朝时期,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二:秦汉到隋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派兵南下,平定长江下游的百越,在此设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

福建什么时候变省的?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

莱州市18624817446: 我的家乡南澳作文 -
柯熊力补: 我的家乡在汕头市,汕头市有一个著名的岛叫南澳岛,南澳岛四面环海是广东与福建水路交通要道.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岛上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很好的旅游胜地.岛上名胜古迹很多,有“总兵府”“宋...

莱州市18624817446: 白崖寨为何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柯熊力补: 白崖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寨内既可屯兵,又有大片的 田地可供耕作.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连破宿松47寨,兵部尚书史 可法率官兵退守白崖寨,据此抵抗.史可法见义军声势浩大, 准备以身殉职,并作遗联一对:“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哭;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危急之际,总兵左良玉率 兵来救,后转败为胜.史可法获救后,在西营峰犒军,并在山 崖上刻上了“最上一乘”四个大字记功.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围攻据寨顽守的清军,终因寨墙高 险,久攻不克,太平军撤退时,气得大骂“远望白崖寨,近看 是危崖,老子破不开,只等天来败.” 1932年,鄂豫皖红军主力以白崖寨为依托,歼灭国民党陈 调元部大半个兵团.

莱州市18624817446: 仙霞关的介绍 -
柯熊力补: 仙霞关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保泉山,为中国古代关隘,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处闽浙往来要冲.仙霞关,素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

莱州市18624817446: 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什么意思 -
柯熊力补: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 南平,西连江西 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 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居浙江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

莱州市18624817446: 连江为什么又叫金凤城 -
柯熊力补: 因连江县域形似展翅凤凰得名“凤城”,雅称“闽都金凤”,寓意吉祥. 连江既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抵御外敌海寇侵扰的前哨阵地,也是海洋文化发展的黄金区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称为“省垣海上门户、闽浙陆上咽喉”.故又名“金凤城”

莱州市18624817446: 为什么古代打仗都是江东分输赢 -
柯熊力补: 因为江东自古以来都是起兵的地方 而且这里的子弟兵很是骁勇善战,所以是诸侯争霸的开始之地! 最重要的是这个土地肥沃,很是富裕.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噢 有长江天险分东西,过了这个江之后一马平川 望采纳!~

莱州市18624817446: 在北伐战争期间,江浙等地属于哪个军阀的势力范围 -
柯熊力补: 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军阀混战期间,统治者每日都在更替,谁也说不准谁是江浙一带长久的统治者.况且那里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总的来说皖系军阀时间久一些.

莱州市18624817446: 中东被称为”火药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石油不可能制 -
柯熊力补: 中东被称为”火药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石油不可能制 原因是: ①从战略位置看——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 ②资源意义看——丰富优质的石油资源是欧美国家能源的主要源地;土地,淡水资源贫乏 . ③民族和宗教看——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历史长,对抗激烈 . ④历史上看——历史上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等都曾长期统治该地区,遗留问题多.

莱州市18624817446: 山海关为何如此险要? -
柯熊力补: 山海关的险要体现在其地位作用重要和城防设置险峻两点.一是山海关地扼东北进入华北主要通道——辽西走廊的咽喉. 东北进入华北主要有三条通路:第一条是由通辽经赤峰过居庸关进京入关.第二条是由朝阳经承德过古北口进京入关.第...

莱州市18624817446: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是哪里的典故 -
柯熊力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 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 “楚汉相争”.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幕名倍 千古的战争括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 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