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游圆明园遗址》后谈谈你的感想

作者&投稿:臧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游圆明园遗址后的感想,至少150字,大家帮帮我!~

今天有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感受颇深。
刚一进园,就看见一些关于荷文化的宣传标语,只见池水荡漾,喷泉美妙绝伦,荷影风姿绰约,游人恋恋忘返,心里暗想:“圆明园遗址“难道就是这些吗啊?且往前再看看吧,无非又是一些池水荷塘,亭台楼阁,一边拍照,一边暗里怀疑,这难道就是所谓遗址?
沿着亭台楼阁一直往前,看到了十二生肖兽首博物馆,难免想到了成龙主演的《十二生肖》中的国际文物贩子劳伦斯。迄今为止,兽首中的六个已经回到中国,它们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羊首和马首铜像,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与兔首被法国人收藏;龙首、蛇首、鸡首、狗首则下落不明。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气愤,我们中国的文物不能展览在自己的国都里,却要被一些不法分子拍卖,收藏,心里很是悲痛。凭什么我们的东西你们要拍卖,你们要收藏呢?
坐着观光车来终于来到了圆明园遗址景区,断壁残垣赫然显现在眼前,刚进园时的疑虑一扫而空,心里只剩下震撼与愤怒:那一座座残缺不全的石碑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那幸存的石狮怒睁的双眼似乎正在仇视着践踏这里的侵略者;那一片片瓦砾与石块似乎在告诉人们当时八国联军是怎样贪婪的掠夺······歹毒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使108所园子中的107所木质园林所剩无几,又在大肆掠夺,火烧之后,采用轰炸的办法使得石质的园子也这般惨不忍睹,偌大的石碑从中变为两半,厚实的石墩也能辟为几块,这些惨无人寰的人啊!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曾经的不幸和遭遇。走在断垣残壁中,体味着它的辛酸历程,感受着时空的痕迹,似乎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战乱的时代,火烧圆明园时,那近300多个苦苦挣扎的宫女和太监,当权者的不执政与寻欢作乐,不战即退的军队······“你看,咱在这里没看见一个外国人,是不是他们没脸来这里呢?”一位游人的话唤醒了我,仔细看看,今天确实没有看见一个外国人,希望真如那位游人所说,它们自知有愧,无颜前来目睹他们曾经的“战果”。
随后观看的全景模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慨叹于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这么多的园亭,皇帝不知道几个月才能游遍?”另一游人的话又让我想到了从康熙帝到同治帝奢侈的皇宫生活。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的美让人眩晕,正如所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所描述的人间仙境: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成的梦······同时圆明园又是英法等八国联军曾经罪孽的见证,它的毁灭让人心痛,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走出圆明园,我只想对我的同胞们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中华!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但可惜的是,它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被烧掉了,今天,我怀着异样的心情,观看了圆明园的遗址。
走进圆明园,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华丽,壮观,而是零零碎碎的瓦块,柱子,它失去了应有的豪华,这都是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也让我感到惋惜与对英法联军的愤怒。
当时,旧中国太软弱,保护不了圆明园,这让我想起了圆明园中的12生肖的兽首,被别的国家拿去拍卖,还说是他们国家的东西,让我更加愤怒。

读了《游圆明园遗址》感想
假如此时,我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我想:这些英法联军实在是太可恶了!竟敢在我们的国土上肆意地践踏、蹂躏,他们没把我们中国人看在眼里!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们的祖国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也飞速发展,名胜古迹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观光,那些外国人在我们中国人面前也会点头微笑了。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点头,怎么微笑,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的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灾难!
今天,在这瓦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它好像在提醒着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

总共有多少字?


读了《游圆明园遗址》后谈谈你的感想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但可惜的是,它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被烧掉了,今天,我怀着异样的心情,观看了圆明园的遗址。走进圆明园,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华丽,壮观,而是零零碎碎的瓦块,柱子,它失去了应有的豪华,这都是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也让我感到惋惜与对英法联军的...

《游圆明园遗址》读后感作文400字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还记得来到...

《游圆明园遗址》有感 300字左右
周末朋友陪我去圆明园,从清华大学出西门大约200米就到了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史书记载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后期,历经雍正、乾隆等朝不断完善,使其成为世界史上前无仅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鼎盛时期,几乎集中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奇珍瑰宝!圆明园内有福湖,很多宫廷沿湖而建,夏天比较清凉,成为很多帝王夏天避...

作者在《游圆明园遗址》中,引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目的是什么_百...
作者在圆明园遗址看到了威武的(狮子),嫩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怒视的(石马),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攻略 游玩路线推荐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那么其中有哪些旅游景点可以游览?有哪些比较推荐的游玩路线?接下来就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一下,快来看看吧!一、游玩线路 1、门票线 1.南门→鉴碧亭(文创)→涵秋馆→仙人承露→三孔桥(文创)→三园交界(西部环线乘车)→洞天深处(乘车)→勤政亲贤(乘车)→...

圆明园游记作文500字
圆明园曾是一座皇家园林,有园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两次浩劫就使圆明园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一片废墟。所以现在它被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这次圆明园之行,让我饱尝了一望无尽的荷花更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 真是一次快乐的游览与学习! 圆明园...

游圆明园遗址阅读答案
第二段,圆明园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意义。4、联系文章说说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意思——。圆明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列强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勿忘国耻。我们要铭记教训,为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5、看了文章,你有什么感想,用一段连贯的...

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攻略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那么其中有哪些旅游景点可以游览?有哪些比较推荐的游玩路线?接下来就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一下,快来看看吧!一、游玩线路 东宫门入园:1、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

课外阅读《游圆明园遗址》作者先写圆明园的废虚,后写福海的美景,这样写...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作者在圆明园遗址看到了威武的(狮子 ),嫩绿的( 小草 ),盛开的( 花朵 ),怒视的( 石马 ),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2)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首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清 )、( 静 )、( 绿 );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

游记:北京四月圆明园,湖水碧天色兰,牡丹雍容正鲜艳
游圆明园,遗址没看,不想目睹那些残垣带来的不愉快回忆,只是隔着围墙瞄了一眼而已。《圆明园遗址》残垣不掩春盛,碧水偏生翠烟。同游且听欢笑,驻足皆是大片。四月进园,值得观赏的景色很多,譬如桃花朵朵,譬如兰草如茵,譬如湖光天色,譬如柳树浓荫,譬如鹭鸶翩翩,譬如天鹅悠哉,譬如锦鲤如梭,譬如野鸭...

三水区18878671397: 读游圆明园遗址读后感?
采殷赛治: 游圆明园遗址有感 国庆期间,我去了北京,游览了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粹,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其豪华程度在世界上都无与伦比.可是...

三水区18878671397: 读了《游圆明园遗址》后谈谈你的感想 -
采殷赛治: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却如 此野蛮、贪婪,对我们国家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 赞同雨果的观点,对侵略者的罪行无比痛恨;但是, 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 我们对当时国家的的落后也非常痛心.今天,我们 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 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 一定要努力学习真本领,把祖国建设得空前强大

三水区18878671397: 《游圆明园遗址》读后感600字. -
采殷赛治: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

三水区18878671397: 圆明园的读后感 -
采殷赛治:[答案]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让我非常愤怒!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总占地面积是350余公顷.那儿草丰树茂,并且收集了中外名胜古迹,所以被称为万园之园.但是这美丽的豪华园林,...

三水区18878671397: 读圆明园有感 -
采殷赛治: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

三水区18878671397: 游圆明园遗址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殷赛治: 表达了雨果对圆明园遭受这样的破坏而感到惋惜! 同时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残忍的痛恨 !

三水区18878671397: 读《圆明园的毁灭》的感受怎么写?200字 快!快!快! -
采殷赛治: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

三水区18878671397: 课外阅读《游圆明园遗址》作者先写圆明园的废虚,后写福海的美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采殷赛治: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作者在圆明园遗址看到了威武的(狮子 ),嫩绿的( 小草 ),盛开的( 花朵 ),怒视的( 石马 ),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2)作者写福海公园的美,首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清 )、( 静 )、( 绿 );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的像蓝纱巾的(蓝天 ),像点点花纹的( 山 )、( 阁 )、( 桥 )、( 树 );然后写了湖周围的(群山 ),湖中小岛像( 珍珠 );最后写了阳光照在水面的景色,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 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 ). 4.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点明主题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帝国主义的疼恨!

三水区18878671397: 看记录片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作文) -
采殷赛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我读完这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几个强盗给毁灭了.那些强盗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实在坏透了.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掉,毁灭罪证...

三水区18878671397: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 -
采殷赛治:[答案]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心情澎湃,觉得火烧圆明园是历史上一个莫大的耻辱.文中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就当我读到“英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