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五事七计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投稿:赵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以五个方面的形势为纲,通过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出自《孙子兵法》

原文选段: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译文:

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扩展资料:

成书过程:

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吴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

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中的五事是指
道、天、地、将、法。1、道:指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和智慧。领导者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2、天:指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领导者需根据天气和地形等因素来制定作战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地:指战场的地理地形。领导者需了解战场的地形,并...

孙子兵法认为判断胜负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客观依据是五事七计: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孙子“五事七计”和十二诡道?
是校之以七计,意思就是:以七种情况来比较。“而索其情”就是得来的情况来预测胜负。我个人认为《始计第一》是孙子兵法必读的一章!里面的学问不单单就那么几百个字。希望大家能一起学习研究。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

孙子兵法中,孙子主张“七计”和什么去研究和对待军事
以“五事七计”为中心内容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是《孙子兵法》全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全面地揭示了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是孙武用兵规律的高度概括。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
孙子兵法:洞察战争先机的五事七计 孙子兵法,这部千古流传的军事经典,以始计篇拉开序幕,以用间篇画上完美句点,共囊括13篇深邃篇章。孙子强调,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都离不开开战前的“庙算”——详尽的敌我分析与评估,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环节。孙子的智谋,体现在他提出的“五事七计”,它们犹如...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计篇》《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

孙子兵法
1.1五事七计(SWORT分析):道、天、地、将、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士卒孰强,兵众孰练,赏罚孰明。知胜而后战。1.2十二诡计(常法之外也,等待对方犯错)(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

理解《孙子兵法》的“五事七计”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道:治理方针,企业文化,发展前景 天:对机会的把握 地:对大趋势和局部形势的理解与利用 将:人事选拔、管理 法:公司制度、结构安排、职业定位,财力物力分类运用率 七计在于比较优劣,察进退,知得失。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最高境界?
一、五事七计的战略思想 二、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 三、不战而胜的战略思想 四、出奇制胜的战略思想 五、知彼知己的战略思想 一、五事七计的战略思想 1.战略上不能把敌人当作“纸老虎”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 于利而动...

《孙子兵法》的五事在现在商场上来说是指什么?
择其精华,《孙子兵法》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有『五事』、『七计』道为首;『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因敌制胜』和『践墨随敌』及『故智者之虑,必难于利害』等等。让我们撷上述精华为引见,窥《孙子兵法》『殿堂』之全貌。下面简述几个研究应用问题。 一、『因敌制胜』、『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镇原县15285194136: 五事七计是什么 -
傅玲降脂: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是指从七个方面即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以“五事七计”为中心内容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是《孙子兵法》全书的核心思想之一.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指什么? -
傅玲降脂:[答案]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所谓“五事”,是指五种直接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兵法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五事,七计是什么 -
傅玲降脂:[答案] 五事事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七计是...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中的五事是指什么? -
傅玲降脂:[答案] 所谓“五事”,是指五种直接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

镇原县15285194136: 如何理解“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
傅玲降脂:[答案] 出自《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一般版本是“较之以计”,没有“七”字,也有的版本是有的.其中,“五事”指的是《始计》下面的“道天地将法”,“七计”指的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所说的五事,七校指的是什么 -
傅玲降脂: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指的是什么 所谓“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孙子认为这是经天纬地、决定战争全局的五大战略要素“七计”是孙子用来进行战争力量对比的七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认为谋略的设计要从这七个方面逐一加以比较,要争取胜利,就必须明辨“五事七计”,对态势和相应的谋略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五事七计”和十二诡道? -
傅玲降脂: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

镇原县15285194136: 何为“五事”??? 何为“七校”??? -
傅玲降脂: 所谓“五事”,是指五种直接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七计”是孙子用来进行战争力量对比的七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认为谋略的设计要从这七个方面逐一加以比较,要争取胜利,就必须明辨“五事七计”,对态势和相应的谋略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兵法的六大战术思想是什么? -
傅玲降脂: 以正合以奇胜 五事七计(一曰道,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它们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而“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的.从七个方面分析对此敌我双方的情况.是要看哪一方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高明?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 方法纪严明?哪一方武器优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 致人而不致于人 胜兵求胜而再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不战而屈人之兵 避实就虚

镇原县15285194136: 孙子兵法计谋篇 -
傅玲降脂: 孙子兵法之三:计《孙子》对战略运用的论述最集中地体现在第一篇《计》中.“计”,《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计从言,从十,是会意字,本义是“计算”,“计议”、“谋划”等皆为引申义.《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